中医基本理论(现代学徒制医药卫生健康职业教育系列教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一、整体观念

(一)人体自身的整体性

1.五脏一体观

中医学强调人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各部分的结构及功能相互联系、协调统一。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将人体各脏腑、孔窍以及皮毛、肌肉、筋骨等组织紧密联结成一个统一整体,并通过精、气、血、津液的流通,完成机体统一的活动。五脏配五腑、五体、五窍等,分别构成五个系统,即心与小肠、脉、舌的心系统,肝与胆、筋、目的肝系统,脾与胃、肉、口的脾系统,肺与大肠、皮、鼻的肺系统,肾与膀胱、骨、二阴的肾系统。生理系统中的任何局部变化,都与整体变化密切相关。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在各脏腑正常地发挥的功能的同时,还需要五个生理系统间的相互配合,完成各项生理功能。

中医分析病理变化时,重视局部变化所反映的整体病理状态及局部变化对整体的影响,把局部病理变化与整体情况统一起来考虑。某一局部的变化,往往与全身脏腑、气血、阴阳的虚实、盛衰有关,如目赤肿痛多归咎于肝火上炎,鼻塞流涕多为肺气失宣,舌尖生疮多为心火亢盛等。

2.形神一体观

“形”是指有形实体,它包括组织结构、脏腑形体,以及人体生命有形物质等。“神”的概念非常广泛,这里是指主宰人体生命的意识活动,包括人对外界的感知、反应和思维。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形与神不可分离,如《灵枢·天年》中说“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生动地刻画了人的形体和精神思维活动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在人体形神一体当中,神对人体生命起主导作用。在机体的整体生命活动中,人的意识活动是生命活动的先导,肉体的生命活动是实现意识活动的手段。《灵枢·本脏》说:“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明确指出人的意识可以统御精神活动,收摄魂魄,调节人体对冷热刺激的适应能力和情志变化。形神一体观反映了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对中医诊断、治疗、预后、养生康复等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人与环境的整体性

1.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

社会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法律、人际关系、风俗习惯等。这些因素通过影响人的生活条件、生产方式、思想意识以及精神状态等方面,导致人体生理病理的变化。

通常良好的社会环境,可使人的精神振奋,情绪稳定,心情舒畅,有利于身心健康,而不利的社会环境或动荡变化的社会环境可使人精神压抑,或紧张,或恐惧,或焦虑,从而影响身心功能,危害身心健康。所以,《素问·疏五过论》说富贵之人失势,虽然没有感受病邪,也会因精神沮丧,身体必然衰败;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说:“衣食足则形乐而外实,思虑多则志苦而内虚。”说明社会经济地位和生活条件的变化常常会引起情志变化,从而导致疾病的产生。

在预防和诊治疾病时,要充分考虑社会因素对人体的影响,尽可能创造有利的社会环境,通过精神调摄,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促使疾病好转乃至痊愈。

近年来,随着人们工作、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由精神、心理因素造成的疾病也日益增多,心理、性格、环境、生活因素等不但参与了疾病的发生、发展,贯穿于病程始终,并影响着疾病的预后。

2.天人合一

中医学认为,万物来源于气,人体之气与大自然之气相通。当自然环境发生变化,如昼夜交接、寒暑更替时,人体受其影响也会相应地发生改变。天地之间,人的一切生命活动都与自然息息相关,即天人合一的整体观。

自然界四时气候的变化有一定规律性,所谓春温、夏热、秋凉、冬寒,万物顺应这一自然规律而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生长变化过程。人体生命也因此进行适应性的调节,如夏天气候炎热,阳气旺盛,人体气血运行较快,脉象多浮大,皮肤汗孔开张而多汗;隆冬天气严寒,阳气内藏,人体气血运行稍缓,脉象多沉小,皮肤汗孔闭合,体内津液趋下而多尿。当气候剧烈变化,超过了人体的适应和调节能力,就会引起疾病发生。如春季多风病,夏季多暑病,秋季多燥病,冬季多寒病等。

昼夜阴阳的变化可以影响人体阳气的表里趋向。白天人体的阳气多趋于表,脏腑的功能活动比较活跃;夜晚人体的阳气多趋于里,人就需要休息和睡眠。正是由于人体阳气具有昼夜周期变化的规律,故人体病理变化也与之相应。如《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说:“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白天阳气旺盛,病情多稳定或转轻;夜晚阳气衰,病情往往加重或恶变。五运六气学说则根据自然变化的周期性规律探讨对人体健康和疾病影响,形成的一套气候变化与疾病发生的预测体系,在疾病预防和养生保健中均有应用。

另外,不同的地理环境,可导致人的体质差异。如东南地势平坦,气候温暖潮湿,体格多瘦弱;西北海拔较高,气候寒冷干燥,体格多壮实。由于长期的环境作用和饮食的偏嗜,也造成了各地区的人有不同的体质和特殊的地方病与多发病。人欲得健康长寿,就必须因地制宜,施以符合自己居处环境的养生方法。

二、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对疾病独特的研究和处理方法,也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

(一)病、症、证的概念

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都能通过症状、体征等疾病的现象而表现出来,人们正是通过疾病的现象才能认识疾病的本质。

病,是“疾病”的简称,是指有一定病因、发病形式、发病机制以及预后转归的完整规律病变过程的总称,如感冒、中风、痢疾等。疾病的临床表现以症状和体征为其基本组成要素。

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症状是患者异常的主观感觉和行为表现,如头痛、咳嗽、发热、恶心、呕吐等。体征是客观检查获得的患病机体异常变化所引起的现象,如腹部硬满、舌苔黄、脉象洪大。

证,是中医学特有的概念,是病证发展过程中一定阶段病理状态的概括,包括病因、病性、病位、病机和机体的抗病反应能力等信息。“证”所表现的一组特定的具有内在联系的、反映疾病过程中一定阶段病理变化本质的症状和体征,称为证候。

“症”,是患病机体表现出来的可以被感知的疾病现象,是构成疾病和证候的基本要素。证候是一组具有内在联系的、反映疾病阶段本质的症状与体征的集合。疾病反映了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全部过程和基本规律。“症”是疾病的个别或部分本质的反映,证候则是疾病阶段性本质的反映。“病”是由“症”组成,“证”也是由“症”组成。每一种疾病因发病原因、病理变化和病理阶段不同,可产生不同的证候。同一疾病所表现出来的证候又因人、因时、因地而异。

(二)辨证论治的基本概念与原则

1.辨证论治的基本概念

辨证,是将中医检查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当前状态的原因、性质、部位及邪正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论治,又称施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辨证和论治是诊治疾病过程中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是理、法、方、药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是指导中医临床诊治的基本原则。

2.辨证论治的使用原则

辨证论治的使用原则有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病证结合。

(1)同病异治 是指相同的疾病,因发病原因、患者体质及所处病理阶段等不同,反映出不同的证候,所以治疗也随之而异,即证异则治异。如有风寒感冒、风热感冒,相应治法有辛温解表、辛凉解表的不同。

(2)异病同治 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体质、病性、病位等的错综变化,可出现基本相同或相似的证候,所以采用也相同治疗方法。如许多慢性胃肠道疾病,腹泻、胃脘痛、腹痛、腹胀等均可能出现脾气虚证,治疗均可健脾益气法治疗。

(3)病证结合 即辨病与辨证的结合。辨病与辨证是中医诊断、治疗疾病的两种方法。临床上往往辨病在先,从病辨证,即通过辨病,将辨证局限于某一疾病之中。辨病可以获得对疾病的整体本质和全过程病变规律的认识,由此进一步辨证,又可以获得对疾病中不同阶段病理状态的具体认识;这样既有全局观念和整体认识,又有灵活机动和阶段性认识。辨病重点在全过程;辨证有助于辨病的个体化,重点在现阶段。对病的治疗有专方专药,其针对性强;对证的治疗为辨证论治,其灵活性强。因此,辨病与辨证,病证结合,相互补充,不可偏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