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开放型经济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 马克思主义关于国际贸易与世界市场分析的基本原理

“七一”讲话要求我们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因此首先必须回答: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也就是要搞清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以及在各个学科领域的基本观点,如果不认真地追本溯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就成了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

(一)马克思研究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本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研究所有重要经济现象的基本方法论,这是与资产阶级经济学理论的分水岭。国际贸易问题研究很早就进入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研究的视野,在某种意义上,国际贸易理论是西方现代经济学的思想源头。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包括后来衍化成为独立学科的国际经济学,都把国际贸易现象看作是自然发生的。

贸易为什么发生?这是国际贸易理论的本源问题。亚当·斯密在《国富论》第一篇第二章《论分工的起源》中说,以物易物是人类天性中固有的交换倾向。例如邻居的产品比自己的便宜,就不必自己生产,可以向邻人购买,由家庭推及国家莫不如此。也就是说,分工源于天性,互相交换的规律是自然的,也是永恒的。他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第七章中的一个小脚注中提出了一个极为抽象的分工交换公式,即两个生产者、生产两个相同的产品,甲的两个产品的生产效率均高于乙,只是两个产品之间效率高的程度有差别,于是产生分工和交换,这样彼此获利。他接着说,“由于使各国都生产与其位置、气候和其他自然或人为的便利条件相适应的商品,并以之与其他国家的商品相交换,因而使我们的享受得到增进”,而且“由于增加生产总额,它使人们都得到好处,并以利害关系和互相交换的共同纽带把文明世界各民族结合成一个统一的社会”。[6]在李嘉图的描绘中,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是一幅多么自然与和谐的过程,各民族结合的文明世界是各得其所、相互获利的伊甸园。按照李嘉图的理论,劳动生产率的差别是导致分工与专业化生产乃至交换的基础,而生产率差别的原因在于地理位置、气候以及其他自然或人为的有利条件,这些因素都与生产关系无关,与资产阶级创造世界市场的手段和历史进程无关,因此它也是自然和永恒的。

马克思批判了这种唯心主义的历史观:“经济学家们的论证方式是非常奇怪的,他们认为只有两种制度,人为的和自然的。封建主义的制度是人为的,资产阶级的制度是自然的。”[7]马克思认为现代意义的国际贸易活动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世界范围扩张相联系的,“创造世界市场的趋势已经直接包含在资本的概念本身中”,[8]而且这个过程并非自然的、不仅仅是自然条件或某些人为条件的过程,更不完全是你情我愿的甜蜜过程。马克思写道:“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创业,到处建立联系。”“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里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文明制度,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9]所谓国际分工、专业化生产,在马克思看来绝不是自然的过程,而是资产阶级在建立世界市场过程中创造的事物。在马克思揭露现代国际贸易活动的本质和真相的年代,英国和法国均已经取得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并建立起了资产阶级国家政权,而资产阶级国家政权也动员起本国全部的社会力量为资产阶级在全世界扩张提供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医疗和舆论等各方面的支持,世界市场和海外扩张成为整个资产阶级社会的历史任务,正如马克思所说:“资产阶级社会的真正任务是建立世界市场……和以这种市场为基础的生产。”[10]

国际价值由劳动决定,还是由供求决定?这是国际贸易理论的另一基本问题。资产阶级学者关于国际交换价值的理论基本上是立足于供求关系基础上的国际价格论,它否定价值的客观存在和劳动本质。其基本逻辑是:当供求达到平衡时,出现均衡价格或自然价格,市场价格围绕它而随供求关系上下波动,当全部供求关系达到均衡时,市场全部出清。国际均衡价格论最早始于约翰.穆勒(John S.Mill)所著《政治经济学原理》第三编第十八章《论国际价值》中提出的,其基本观点就是,国际价值是由“相互需求法则”或“国际需求均等法则”决定的。为了把这个理论披上精密化的科学外衣上,马歇尔利用需求弹性、资本与劳动相互需求的实物交换等概念,将相互需求理论绘制成几何曲线,称之为“提供曲线”。从供给方面的解释在很长一个时期成为西方理论的主要脉络。历时百年时间,西方经济学家孜孜不倦地修补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国际价值理论,并不断重复至今,从而雄居西方国际经济学的主流地位。

马克思明确指出了这种只研究现象,不研究本质的形而上学方法论的错误,他说:“你们如果以为劳动和任何一种商品的价值归根到底是由供给和需求决定的,那就完全错了——供给和需求可以说明为什么一种商品的市场价格会涨到它的价值之上或降到它的价值之下,但决不能说明这个价值本身。”[11]马克思从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出发,始终坚持认为国际价值仍然是由世界平均的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劳动一直是价值和国际价值的本质。他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二十章中阐述了“国际价值”概念,并分析了这个概念的基本内涵。他认为,仅仅从各国工资的差异情况来看,可以发现各国的“中位劳动强度”是不同的,按照强弱可以排成一个阶梯,最后可以用“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来衡量和定义国际价值的内在关系。这实际上是马克思关于国内交换活动中,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价格是商品价值的外在表现这一劳动价值论在国际交换领域的延伸。二者的基本原理是一致的,同样,国际交换价格围绕国际价值上下波动,汇率则是两国交易货币的比率。价格与价值上下波动、既背离又趋近的现象,是一种矛盾的统一,这正是经济规律作用的表现。

(二)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本经济规律

第一,国际价值规律。

国际价值的计量单位是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棉花的价值不是由英国的劳动小时,而是世界市场上的平均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12]但是各国国民的劳动强度是不同的,各国的中等劳动强度可以组成一个阶梯。强度较大的国民劳动比强度较小的国民劳动会在同一时间内生产出更多的价值,而这又表现为更多的货币。正如马克思所说:“在一个国家内,亏损和盈利是平衡的。在不同国家的相互关系中,情况就不是这样。……一个国家的三个工作日也可能同另一个国家的一个工作日交换。”[13]因此,不同国家的同等劳动量并不意味着价值量相等。

第二,“自由贸易”掩盖下的国际利益分配规律。

由于国际价值规律在其发生作用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个国家一个工作日可能与另一个国家三个工作日交换的现象,按照国际价值规律,等价交换与平等交换实际上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价值量相同的劳动量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等于劳动时间相同的劳动量,即等价未必等劳。只有在一种情况下,即国家间的劳动生产率基本相同,在单位时间内生产出的商品量和创造的国际价值量基本相等,这才能实现等价交换和平等交换的统一。而在国际价值量与国内价值量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的情况下的两国贸易,即便按照国际价值规律实行的等价交换,但仍然是不平等的交换,因为富有的国家可以用少量劳动量换取贫穷国家较多的劳动量,落后国家即使得到利润,但总是吃亏。在各国国际价值量与国内价值量具有差异的条件下,国际贸易是不可能实现劳动的平等交换,所谓“自由贸易”也只是这种不平等交换的标签。“自由贸易”的结果,总是使一方获利更多,正如马克思所说:“两个国家可以根据利润规律进行交换,两国都获利,但是一国总是吃亏,——一国可以不断攫取另一国的一部分剩余劳动而在交换中不付任何代价。不过这里的尺度不同于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交换的尺度。”[14]开展国际贸易,双方都获利,但一方利多,一方利少,这是总的格局,但使自己吃亏少一些,利益多一些,这是落后国家可以争取的回旋空间。

即便在今天,由国际价值规律决定的国际利益分配规律仍然在起作用。总体上看,劳动生产率愈高、国际价值量与国内价值量之间的差异愈大,受惠程度就愈高。这就是中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争取自由贸易中平等交换的努力方向。中国处在现实的世界市场中,只能按照国际商业规则的客观规律办事。我们所能做的事情是,遵从国际价值规律的“等价交换”,不以垄断价格方式违背国际价值规律的商业道德;一方面,在国内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缩小国际价值量与国内价值量之间的差异,从而实现与发达国家的平等交换;另一方面,在国外通过经济技术合作,帮助发展中国家进步,使之也缩小国际价值量与国内价值量之间的差异,从而促进它们与发达国家以及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的平等交换。

第三,垄断资本主义争夺世界市场的规律。

19世纪末期之后,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世界市场规律发生了很大变化。列宁把垄断资本主义称作帝国主义阶段,他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帝国主义论》)一书中阐述了帝国主义的定义和五个基本特征。关于世界市场,他指出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最大的资本主义大国已把世界上的领土瓜分完毕。列宁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和国度不同,马克思处于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的先进的资本主义英国,他所分析的阶级关系和阶级矛盾是一般意义上的世界性的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列宁处于垄断资本主义时代落后的资本主义俄国,他在分析了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之后的经济特征后,不仅看到了一般意义上的世界性的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且他还看到了更错综复杂的国际阶级关系和阶级矛盾,他看到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与被压迫被剥削的民族国家之间的矛盾,看到了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所造成的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而后两种矛盾要比第一种矛盾更尖锐、更突出,是这个时代的主要矛盾。在这三种矛盾交织迸发的时候,社会主义革命有可能在资本主义最薄弱的链条取得一个国家的首先胜利。这既是列宁时代的政治经济学逻辑,也是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诉求。《帝国主义论》之所以继《资本论》之后成为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的经典著作,其思想和灵魂就在这里,但列宁超越马克思的是,他把无产阶级的愿望和口号转化为胜利的实践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