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的世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四 佛家的精神旨趣

现在社会上流行一种人生观,叫作有也行,没有也行,人生苦短,一切随缘,不争不抢,不求输赢。这是一种什么人呢?社会上叫作“佛系青年”。如果说儒家是“拿得起”,道家是“看得开”,佛家则是“放得下”,一切随缘。

先讲一个和猴子有关的故事。过去有一个地方猴子比较多,成了祸害。人们就想办法捉猴子。他们找一个椰子壳,在壳上挖一个洞,洞口不是太大,也不是太小。人们在这个椰子壳里放一个桃子,然后把椰子壳埋在地下,洞口与地面齐平。人离开以后,猴子闻到桃子的香味,用爪子去抓桃子。但是因为洞口小,抓到桃子的猴爪无法拿出来,但是它又舍不得到了手的桃子。直到人们回来将其活捉,猴子依然紧握着那颗桃子不放。同学们,人面临着比猴子更多的诱惑,有更多的放不下的东西。所以佛教有一句话叫作“心猿意马”,说人的心思就像一只跳跃不停的猿猴,人的意识就像一匹脱缰而去的野马。所以如何驯服我们每个人内在的“心猿意马”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再讲一个求佛法的故事。有一个富二代想寻求佛法,所以遍访高僧。他把家里的财产都变卖为金银财宝,装进一个口袋里,自己背着去云游四方,寻求佛法。有一次,他找到了一位有道行的老禅师。老禅师说他有一个简易的办法,能让人寻到成佛的捷径。这位富二代非常欢喜,就说如果你能够让我寻到真正的佛法,我就把家产全都给你。这个老禅师指着身旁的木杆说,你如果能够爬到上面去,就能寻求到真正的佛法。富二代马上就要爬木杆,但他背着包袱不好攀爬,于是就把包袱放在地上,慢慢爬上了木杆。当他爬到顶的时候,发现自己并没有成佛,低头一看老禅师已经背着他的包袱走远了。富二代赶忙叫住老禅师,问他:自己已经爬上顶了,为什么还没有成佛?禅师回答:“只要你再向前一步,你就成佛了。”这个富二代心里想再往前一步自己就要掉下去了,但是转念之下,一刹那彻悟觉解了。只有放下包袱,他才能爬上木杆;只有放下自己,包括成佛的念头,他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所以佛教让你从根本上破除烦恼执着,破除对世界人生的种种贪念,要让你放下、舍得。

同学们是否认识图片上的字?这个图片是我在福建泉州开元寺游览的时候拍摄的。这个字读“心”,但是它不是一般的心。常人的心都在钩心斗角,这是一颗“放下”的心,是一颗“禅心”。所以我们经常说,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舍不得,舍不得,不舍就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放下是舍,放得下是得。佛教告诉我们的智慧就是要“放得下”。

如果要概括为两个字,那就是“解脱”。佛教告诉我们为什么要解脱呢?因为人对于佛法是蒙昧无知的,就是所谓的“无明”,指一种不觉悟的蒙昧状态。正因为处于这种蒙昧的状态中,所以人难以解脱。解脱的主体是有情众生。解脱的途径就是戒定慧。戒就是戒律,定就是禅定,慧就是智慧。佛教认为戒、定、慧三学是通达解脱的不二法门。最后达到解脱的境界就是出离苦海,断除烦恼,你就会获得大清净、大自在、大欢喜。佛教始终在启示有情众生,如何挣脱名利、是非、利害、爱憎、荣辱的限制和束缚,如何放得下,如何解脱出来。

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空”。我母亲有时会住在西安,有时会回到南方老家。有一次她从老家回来后跟我说了三个字,“人好假”。为什么呢?因为她回去以后看见以前的那些老邻居、老朋友、老同事,有的身染重疾,举步蹒跚,有的已经离世,她非常感慨。我跟我母亲说:妈,你这三个字顶一部《大藏经》。因为《大藏经》就是讲这三个字,讲人身虚假,讲人生空幻。《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所有的世间相状都是虚妄不实的,还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世界上一切的事物和现象就像做梦一样是虚幻不实的,就像幻术一样是不真实的,就像水中泡沫一样瞬间就会消失,像影子一样是依赖他物存在的,世间万象犹如清晨的露珠,深夜的闪电,都是刹那间就转瞬即逝的。所以我们对世间一切的现象和事物,都应该做如是的观察。《心经》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我们看到的现象、事物本性是空的,这个空性又通过假有的相状体现出来。在这个意义上,佛教要告诉你一定要破除对世间真实性、永恒性的执着。所有的事物都是虚妄不实的,包括财富,包括名誉,包括美貌,包括智慧,都是虚妄不实的。佛教要破除执着,断除烦恼,终极理想是成佛,所以唐代的三大诗人里面有一位被称为“诗佛”,这就是王维。他的诗里面有很多地方都使用“空”这个字。“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山居秋暝》)“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鸟鸣涧》)从“空”的角度去理解,王维的诗实际上揭示了一个寂静、清幽而富有禅意的世界。由此可见,佛家提供了一种超常态的精神安顿方式。

例如有一位男生碰到了一个女生,心生爱慕。儒家就会鼓励他往前冲,大胆追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关雎》)窈窕淑女是君子美好的伴侣。对淑女的表白,有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表白失败以后,君子精神上就很郁闷很痛苦。“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诗经·关雎》)那么如何摆脱呢?道家就会安慰他看开一点,有什么看不开的呢?没有什么了不得的,天涯何处无芳草。如果君子还是难以释怀,那么就该佛教出场了。佛教会说施主你看清楚了吗?你看到的国色天香实际上都是假象。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你看她现在长得皓齿樱唇、花容月貌,并不是诸法实相。青春是短暂的,也就那么几年,再过十几年她也会有鱼尾纹,再过几十年她也开始跳广场舞了,再过一百年就是土冢一座。

人生的不同阶段也会有儒释道的不同内涵。比如年轻的时候朝气蓬勃,总想建功立业,这时候儒家“拿得起”的精神气概就要出现了。到了中年经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那就要有道家“看得开”的精神旨趣。到了晚年的时候就应该有佛家“放得下”的意蕴。《红楼梦》的三大主角分别寓意了儒释道的精神旨趣。薛宝钗世事洞明,人情练达,奉劝贾宝玉参加科举,颇具“停机德”,这是儒家的精神旨趣;林黛玉孤标傲世,葬花怜春,与贾宝玉惺惺相惜,堪称“咏絮才”,这是道家的精神旨趣;贾宝玉生于富贵,身在红尘,却厌恶功名,有出世之想,最终红楼一梦,亦真亦幻,这是佛家的精神旨趣。

我们经常提到林则徐的一首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很明显,这体现了儒家“拿得起”的慷慨激昂和道义担当。只要是有利于国家社稷,不惜生死、赴汤蹈火都要追求,怎么能因为可能受到的祸患而避之不及呢?如果要给儒家寻找一位代言人,大家可能会想到很多,比如孔子、孟子等等。道家有一副对联是这么写的,“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外云卷云舒”[5]。这副对联很好地反映了道家“看得开”的意蕴,就是宠辱不惊、去留无意。道家方面的代言人也有很多,例如庄子、陶渊明、李白等。佛家有一副对联写道:“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弥勒佛大肚能容,笑容可掬,这副对联很形象地把弥勒佛的音容笑貌和体态特征与佛家“放得下”的意蕴联系起来。所以说大肚能容,开口常笑,就没有什么不可以释怀的,不可以放下的东西,这样才可以断除烦恼。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面有没有一位代表,既有儒家“拿得起”的意蕴,又有道家“看得开”的态度,还有佛家“放得下”的旨趣。好的,同学们提到了很多候选人,比如有的提名孔子、孟子,有的提名老子、庄子,有的提名苏轼、王阳明,以及弘一法师。但是他们在中国哲学史和中国文化史上,要么就是儒家,要么就是道家,要么就是佛家,或者儒道气质兼具。

我下面要介绍的这一位,大家一看就知道他既拿得起,又看得开,还放得下,可以说是我们国学的代表,是我们中国文化的代言人。我女儿曾经问过我为什么孔子、孟子都称“子”呢?我回答说,这个“子”是古代男子的尊称。然后她就问我,那被子、袜子呢?我说那读轻声,是一个语气助词。但在这里,我一定要读筷“子”,一定要以尊称待之。我认为筷子是我们中国文化的代言人。为什么这么说呢?你看你端起筷子去夹菜,这就是拿得起。你要夹菜,是不是需要将两根筷子分开,才能夹住食物,这就是看得开。当你吃到七八成饱的时候,不能撑着,吃胀了胃不舒服,于是筷子该放下就要放下啊。这才是真正的中国文化的精髓和智慧。所以当各位吃饭使用筷子的时候,我们都要想一想中国文化里儒释道所包含的拿得起、看得开、放得下的精神旨趣。

大家知道,筷子文化圈包含了中国、日本、韩国、朝鲜,还有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包括越南、泰国等,他们都使用筷子。他们接受了筷子,也意味着他们对儒家文化的接受,传承了中国文化拿得起、看得开、放得下的旨趣和态度。从对待食物的方式看,世界有三大文化圈,第一个是筷子文化圈,第二个是刀叉文化圈,第三个是手抓文化圈。这三大文化圈实际上背后体现了不同民族、不同文明的精神生活和价值取向。

以上就是第一讲的内容,我们给大家留下的思考题是谈一谈你对中国哲学精神的理解。通过本讲的学习,我们知道国学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身边,就在你的衣食住行当中。你的精神血脉里就包含了中国文化的密码和基因,就包含了我们民族的一种深沉的自信。当然,这种自信一定要建立在我们对它悉心体察的基础上,这样你才能够更深地懂得中国的文化,爱上中国的哲学。


[1] 马勇编:《章太炎书信集》,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58页。

[2] 康有为撰,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十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29页。

[3] 梁启超:《呵旁观者》,《梁启超文集》,燕山出版社1997年版,第83页。

[4] 鲁迅:《鲁迅书信集》(上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版,第18页。

[5] 陈继儒撰,陈桥生评注:《小窗幽记》,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5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