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坠入人间的天使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豆蔻年华:岁月静好

错综复杂的林家

虽然林徽因的祖籍是福建闽县(现今的福州),但是林徽因在《纪念志摩去世四周年》一文当中称杭州是她的“一半家乡”。这份“故乡情”和她自幼出生在杭州有关,但更重要的是祖父给予她的恩情。“徽因”就是祖父为她取下的。

中国有句俗语: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最为著名四大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也都是江南人士。

1904年6月10日,晴天丽日,林徽因出生在浙江杭州陆官巷的祖父林孝恂的家中。“徽因”二字原本是“徽音”,是按照诗经所取,《诗经》曰:思齐大任,文王之母。思媚周姜,京室之妇。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其祖父便取其中“徽音”二字为她命名,寄希望她可以如明镜般美好。直到1935年,林徽因开始在报纸和杂志上发表文学作品,为了和当时一个叫“林微因”的男性作家把名字分开,改“徽音”为“徽因”。

小徽因的祖父林孝恂是个勤勤恳恳的知识分子,有着一身的铮铮傲骨,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林氏早年间是福建一带的名门望族,只可惜后代人不思进取,终致家道中落,沦为布衣,林孝恂甚至曾经到富人家中做过家塾先生。儿子林长民曾说过:“爹在别人家教读,与年所入不过数十千制钱,家计贫苦”,虽然如此,微薄的收入也无法支付全家的开销。

家族的衰败让林孝恂看透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孩子们可怜巴巴的小脸浮现在他眼前,他夜以继日挑灯夜读,为的就是发扬门楣。功夫不负有心人,林孝悌一举考取了进士,和康有为通科,之后在翰林院任编修,终于闯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摆脱了捉襟见肘的生活,让林家再度迎来辉煌。

当时考虑到自己家境寒微,在京为官压力大,于是有意请求外放。所以,在翰林院年度甄别考试时故意写错一个字,在当时,可以入翰林院的一定是有真才实学的人,这种事根本不可能发生,出现此类情况,通常是暗示上级官员自己有离京之意。之后林孝恂离京来到南方,担任金华、海宁等地方官长,最后落居杭州,任杭州知府。林孝恂虽然是封建旧朝的官员,但为人开明。晚清时期,社会风气逐渐开放,林孝恂更是中外兼学,注重后辈教育,而且男女不分。

经历了这么多事之后,让林孝恂深知读书的重要性,他鼓励子孙们不断读书,多到外面的世界走走、看看,只有从井底走出去,才知道当时的自己是多么渺小。

林孝恂非常支持自己儿子林长民的决定,而且在他的争取下,把林长民送到国外读书。林长民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从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后投入官场,他的才华和胆略在众多同僚中受到了推崇。但是,林长民和父亲一样,不愿意和贪官污秽同流合污,性格高傲,导致林长民最终未能完全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林长民一共娶了三房妻子,原配叶氏和林长民指腹为婚,但是还没来得及给他留下儿女就去世了。之后林长民续娶何雪媛,她为林长民生下两女一子,后来的幼子和幺女接连夭折,只有长女林徽因长大成人。何雪媛虽然容貌甚佳,可由于出身商贾小家,不善女工和持家,没文化,性情乖张,和林长民甚为不合,导致何雪媛嫁入林家十年都没能诞下男丁,林长民因此娶了第三房妻子——程桂林。

程桂林入门之后,为林长民诞下一女四子,深得林长民宠爱,这对林徽因的母亲何雪媛而言是沉重的打击,导致她的脾气更加暴烈,和女儿的关系也变得不和睦,给林徽因的童年留下了阴影。林徽因的儿子梁从诫在忆念母亲的文章中曾提道:“她爱父亲,却恨他对自己母亲的无情;她爱自己的母亲,却又恨她不争气;她以长姊真挚的感情,爱着几个异母的弟妹,然而,那个半封建家庭中扭曲了的人际关系却在精神上深深伤害过她。”写得让人哀伤。但不管成长在怎样的环境下,林徽因的内心仍然保持着明媚。

小荷才露尖尖角

钟灵毓秀的江南水乡让无数文人骚客神往,小徽因与生俱来的貌美如花让无数人欣羡。林家本来就是书香世家,林徽因在祖父的影响下,更是信奉读书可以影响人的一生。从林长民这代开始,家里的孩子都要学习知识,而且还请来了国学大家林琴南,邀请外籍家教来教孩子们学习英语、日语,每当外籍教师前来授课时,林家府邸外就会聚集很多人观望。

林徽因看到肤色各异的外籍老师才明白,原来并不是每个人都是黄皮肤,黑眼睛,她经常跟在老师们身旁,问这问那,童言无忌让老师们啼笑皆非。当然,也正是由于这样的教育环境为林徽因打下了英语基础。

林徽因的童年和祖父母一起居住在杭州的蔡官巷,1909年,徽因5岁,随着祖父母从杭州陆官巷迁居杭州蔡官巷的一处宅院。那里白墙黛瓦,院子里栽种着琵琶和海棠,是个非常美丽的居住之所。

此时的林家是个大家庭。对于林孝恂来说,可以说是儿孙满堂,林徽因和自己的表兄弟、表姐妹一起度过了童年时光。

除了出色的语言天赋,林徽因在写作上的成就也震撼了整个文学界,这也离不开一个人,她就是林徽因的姑姑——林泽民。林泽民是清朝末年远近闻名的大家闺秀,从小接受私塾的熏陶,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无一不通,如花似玉,才华横溢的少女还未绽放就已经散发出迷人的美丽,上门提亲的人络绎不绝。出嫁后的林泽民经常回家长住,和姐妹们聚在一起。看着成群的孩子们,知书达理的她开始担任起教育孩子们的责任。

此时的林长民经常在外忙于政事,和林徽因在一起的时间非常少,她的身边只有母亲和二娘程桂林,以及众家亲戚。母亲的脾气很不好,和二娘不合,这让林徽因本该单纯善良的童年带着几丝灰暗。

1911年,林徽因的祖母游氏因病去世。由于祖父身体欠佳,母亲不识字,弟妹年幼,姑母经常不在身边,林徽因便开始代替祖父给父亲家写信。

小徽因是个头脑灵敏的孩子,虽然上课时不怎么认真,可却是姐妹中背课文背得最快、理解最好的。下课之后,她还会和姑姑再学习一会儿。就这样,林徽因在一本本书籍之中吸收着知识,让她下笔如有神。林徽因异母弟弟林暄曾回忆:“林徽因生长在这个书香家庭,受到了严格的教育。父亲不在时,由大姑母督促。大姑母比父亲大三岁,为人忠厚和蔼,对我们姊兄弟亲胜生母。”林徽因的姑母弥补了母亲性格、文化方面的缺陷,让林徽因的稍带灰暗的童年增了一分光彩。

林徽因6岁时染上了“水痘”,当时杭州人称它为“水珠”,这是很多小朋友都会得的一种病,很多小朋友得了“水痘”之后都会哭闹不止,可小徽因的脸上却始终挂着灿烂的笑容,在她看来“水珠”晶莹剔透,美则美矣,自己又为什么要讨厌它呢。小徽因在诗人般的情怀中一年年长大……

林徽因长得更像祖父林孝恂,特别是她那炯炯有神的眼睛,纯净而剔透,让这个本就粉雕玉琢般可爱的女孩更加楚楚可怜,惹人怜爱。众多姐妹之中,祖母最疼爱的就是林徽因。林家本就是书香门第,林孝恂的妇人也是名门之后,她温柔典雅,知书达理,陪着林家走过了最艰难的时期。当时“重男轻女”的风气虽然非常严重,但丝毫没有影响祖母对小徽因的疼爱,游氏甚至将小徽因从父母的身边要过来养在自己膝下,教她礼仪,给她辅导功课,好吃的好玩儿的都先记着她,这让堂姐妹们非常羡慕。

林徽因是个温婉而又智慧的女子,她从来没有因为祖母的宠爱而疏远其他姐妹,而是十分照顾姐妹们的感受,她经常会把祖母留给自己的东西与姐妹们一同分享,有时是几块新鲜的糕点,姐妹几个聚在一起品尝,格外香甜;有时是一本墨香,大家围坐在一起,听着她娓娓道来;还有时是一件儿稀奇古怪的西洋玩意儿,几个人一边研究,一边的嬉笑……即使后来,林徽因远赴国外,也仍然和自己的表姐妹们有着联系。

江南女子温婉多情,衣着素雅清新,可林徽因眼眸中的深邃和沉寂却是一种让人猜不透的神秘,不敢轻触,不敢直视。如花似玉般的娇弱女子却拥有着强大的内心,而这颗心那般晶莹剔透,易划伤,易破碎……

踏遍万水千山

当一个人看尽世间繁华,就会想要贪恋红尘,在取舍面前,很多人都在艰难抉择中误入歧途,半生的辉煌毁于一旦。当然,也有很多人傲骨流芳,声名远扬。

林长民从东洋留学回来之后,满腔热血,一心想要从政,改变中国的混沌局面。他进入内阁担任司法总长,和梁启超是同僚,二人常在一起畅所欲言,回忆当年留学时的场景,他们都希望可以施展自己的才华,为国家贡献一分力量。可惜的是,当时的中国政局很不稳定,高官腐败,一心为己,在这种情况下,再大的抱负也是没有意义的。拥护袁世凯称帝的张镇芳为了逃避自己的罪责,想用十万元巨款贿赂林长民削罪。林长民却一口回绝了他的要求,男子汉大丈夫刚正不阿,不会禁不住金钱的诱惑。虽然当时很多官员悄悄劝林长民收下贿赂,毕竟时局不稳定,什么事都不宜做得太绝,可林长民却不为所动。

正当大家私底下叹息林长民太过耿直的时候,他却毅然摔下了自己的乌纱帽,众官员一片哗然,有人甚至批评他不知好歹,可也有人力赞他的清正廉明。还有一位和他意见一致为其挺身而出的朋友就是梁启超。梁启超仗义执言,为林长民发声,不怕得罪当局。林长民的性格高傲不屈,见识长远。虽然林长民和梁启超并未同朝为官,但是二人之间却有着密切的联系,也正因如此,才会有梁思成和林徽因的一段佳话。

1919年的一个明媚的午后,林徽因走进了方方正正的四合院中,此时,梁思成已经在座位上等候了。她轻轻掀开窗帘,看到了一个神采奕奕的青年男子,穿着一件合身的灰色长袍,鼻梁上架一玳瑁眼镜,俨然一副年轻知识分子的模样。林徽因的脸颊不自觉飞升一道红晕,她轻轻地低下了头。看着映入眼帘的女子,梁思成也是微微怔住了,修身的淡色旗袍,梳了一个淑女髻,给人的感觉温文尔雅。那一年,林徽因14岁,梁思成17岁。

虽然林长民和梁启超都想撮合这两个年轻人,可成家先要立业,况且感情的事还要看是否你情我愿。林长民和梁启超的思想都比较开放,他们的想法也达到了一致:让两个年轻人先相互了解一段时间,至于其他的事情以后再说。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中国成立了国联协会,林长民就是发起人之一,担任起协会总干事,作为国联事务负责人常驻伦敦。林长民再次远走他乡,这一次,他决定带着自己最疼爱的女儿林徽因一起走。他想让林徽因多观察各国事务,以增长见识;同时也希望林徽因能够领悟到他身上的胸怀抱负;第三是他希望林徽因可以远离家庭琐事,到外界扩大眼光,培养她的见解和能力。

苏州不过是中国的一块小地方,而他现在要带着林徽因走向全世界,大千世界的绚丽多彩让这个十六岁的姑娘充满了好奇。

4月,林徽因随父亲一同到上海,登上了开往法国的邮船,一路海航的旅程给林徽因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广阔的天空,一望无垠的大海。她站在船头的甲板上,眺望着大洋彼岸。就在这个时候,小小的她已经在心中立下誓愿,要成为这广阔天地间的特殊女子,不能庸庸碌碌地过一生。

5月7日,邮船抵达法国,林长民父女却转道去了英国伦敦。居住在阿门二十七号。两个月后,林徽因开始和父亲一起漫游欧洲大陆,从巴黎到日内瓦,从罗马到柏林。这个弱小的女子就在漫长的旅途中逐渐成长为铿锵热烈的样子。异国的风土人情让她感到惊诧。她注视着神秘的建筑,用细嫩的指尖轻拂着每一寸砖瓦,她的内心也在不断升华。原来在世界面前,大家都是那么渺小,就像手中的沙砾,随风消逝,不留痕迹。

期间,林长民并没有忘记对林徽因的教育,他第一时间给林徽因请来钢琴和英语老师,希望她能接受西方文化的熏陶,在短时间内融入英国的生活当中,在不知不觉中爱上这里。人生就该不断进取,只有迈向更高的台阶,才能知道自己曾经的羁绊是多么不值一提。此时,错综复杂的家庭关系、母亲无休止的责骂、家庭琐事等,都显得那么微不足道。眼前的红砖绿瓦,粉黛白墙足以让她淡忘过去的灰暗。

林长民生性热情好客,很多留洋时候结识的文人志士,得知他来到英国的消息时都不约而同来到他家,宽敞的客厅里是有着形形色色的人,大家聚在一起仍然和上学时一样,在政治形式和如今面临的问题上各抒己见。阳光洒在客厅的欧式沙发上,大批高谈阔论的学士们已经忘记了冒着蒸汽的茶水,他们三个一堆,两个一伙,正为了某个问题争论得热火朝天,一片热闹非凡的景象。林徽因却静静地站在一旁,面带微笑,听着他们的谈论。她虽然不怎么爱讲话,但却没人能忽视这个美丽的中国女子。

这群政客也让林徽因了解到了世界的广阔,他们那些意见不统一的言论在林徽因的心里埋下了异样的种子,开阔了她的视野,也革新了她的世界观。树叶随着微风轻轻摇曳,此刻的林徽因是幸福的,因为她虽然不清楚自己在何方,却已经触碰到了世界的另外一角,这是其他同龄孩子可望不可求的。

就在此时,一件偶然的事情吸引了林徽因的眼球,谁都没有想到,仅仅是几句不经意的话语却在林徽因今后的生活中翻起了惊涛骇浪。

与君初相识

林徽因经常去一个叫布莱顿的地方度假,朋友黛丝的妹妹还不足七岁,是个非常可爱的小女孩,每当大家在沙滩上休憩、玩耍的时候,黛丝的妹妹都会在一旁专注地用沙子堆城堡,她用肉乎乎的稚嫩小手捧起柔软的细沙,撒下一片金黄,落在了衣服、脸颊、头发上……城堡才刚刚堆出雏形,却坍塌了,只好重新来过。反复几次之后,小姑娘也没了耐心,撅着嘴喊自己的“工程师”姐姐来帮忙。林徽因感到有些诧异,问黛丝妹妹为什么叫她工程师,黛丝笑了笑回答道:“我最大的兴趣就是建筑,不同形状、不同色彩搭配出来的绚丽简直让人着迷。”林徽因当时并不太了解建筑,她反问道黛丝:“建筑不就是盖房子吗?”黛丝却笑着告诉她,盖房子只是它的表面,建筑更是一门学问、一门功课,它可以让你了解到怎么做才可以让房子看起来更加美观,让房子的形状看起来更舒服,它更是一门艺术。这是林徽因第一次听人这么解释建筑,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林徽因对建筑有了新的认识并产生了兴趣。

她走遍了英国的大街小巷,查看那里的各式建筑,记录下它们的色彩、形状,回去之后查阅书籍,了解建筑的由来和历史。林徽因沉浸在其中,建筑仿佛打开了她看向世界的又一扇窗户,让她不断探索它们五彩斑斓的色彩,奇形怪状的搭建,颇值得人深究的搭配等。

和很多人相比,林徽因还是很幸福的,她的父亲林长民是个民主和开明的人,他从来不左右林徽因的所想所做,一般都是她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在某些时候,他还会给予女儿力所能及的帮助,比如利用自己的人脉带她去拜访建筑业的大家,休闲的时候带她去户外了解不同的建筑结构……在林长民的帮助和林徽因自己的努力下,她迅速在建筑方面有了一定的建树。

一个温暖的午后,林长民无意间遇到了徐志摩,特别是得知才华超众的徐志摩是梁启超的徒弟后,林长民对他的印象又好了几分,两个人都是性情中人,虽然没见过几面,却逐渐发展成了莫逆之交。林长民在和徐志摩交谈的过程中时常提到自己的掌上明珠——林徽因,“未见其人,先知其名”林徽因这个名字在他见到林徽因之前就已在心中生根、发芽。

外界都知道,徐志摩是文学界的诗人,他的才情震撼了无数人,可却没人理解这位豪情诗人背后的凄凉。徐志摩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父亲是个大银行家,他最初出国的时候想要通过学习实业来拯救危在旦夕的中国。父亲徐申如希望儿子可以子承父业,之后将他送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但几经辗转,访遍名师都没有什么成效,让他感到郁郁不得志。

徐志摩觉得自己的人生如同水中的浮萍,飘忽不定。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翻看了罗素的书籍,开始崇拜罗素,决定放弃实业转从文学。家人虽然觉得惋惜,但也没有过多阻拦。徐志摩远赴伦敦,目的就是见见他心目中的大师罗素。当他来到伦敦,得知罗素由于某些原因被剑桥大学开除时,心头的激情之火瞬间被扑灭。正当他郁郁寡欢的时候,遇到了林长民。

这个时候的林徽因已经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圣玛丽女子学院,而且已经在那里学习。徐志摩拜访多次之后才遇到这位旷世才女。听说有客人来家里,林徽因和以往一样给客人端送茶水,见到了风姿绰约的颇具才情的女子款款而来,徐志摩顿时惊呆,她那清纯的眼眸让徐志摩沦陷了,无法自拔,直到林长民轻声唤了他的名字,他才如梦初醒。那一见,徐志摩的心便随林徽因而去,无法自拔。

有些人,

天性倜傥风流。

一旦爱住,

管他春夏秋冬,

日居月诸,

时岁荣枯。

这一年,林徽因16岁,徐志摩24岁。不过这次的见面并未让林徽因对徐志摩有太多的印象,还以为他不过是父亲诸多的政客之一。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之后,林徽因却改变了自己对徐志摩的看法。

诗意的信仰

林徽因曾将伦敦的生活书信给沈从文:“我独自坐在一间顶大的书房里看雨,那是英国的不断的雨。我爸爸到瑞士国联开会去,我能在楼上嗅到顶下层楼下厨房里炸牛鞭子同洋咸肉的味道,到晚上又是在顶大的饭厅里(点着一盏顶暗的灯)独自坐着,垂着两条不着地的腿同刚刚垂肩的发辫,一个人一面吃饭一面咬着手指头哭。理想的我老希望着生活有点儿浪漫的发生,或是有人叩下门走进来坐在我的对面同我谈话,或是同我坐在楼上炉边给我讲故事,最要紧的还是有个人要来爱我。我做着所有女孩做的梦,而实际上却是天天落雨又落雨,我从不认识一个男朋友,从没有一个浪漫而聪明的人走来同我玩——实际生活上所认识的人从来没有一个像我想象的浪漫人物,欲还加上一大堆人事上的纠纷。”

身居异国他乡,父亲和父亲身边的人终日忙碌于政事,她常常觉得自己被忽视。每天放学回家之后,她只能独自待在偌大的房间里,听着匆匆忙忙的脚步声,独自吃饭,独自发呆……徐志摩的出现填补了林徽因生活中的无聊和空虚。他们在一起海阔天空地聊天,隔阂消除之后,他们的感情迅速升温,少女那银铃般的笑声和成年男子的高谈阔论赶走了生活的无聊。他们经常一起抬头仰望漫天的繁星,讨论着未知的未来。

林徽因非常仰慕眼前这个谈吐不凡、英俊潇洒的大哥哥,她从徐志摩那里源源不断地汲取知识,就像一叶徜徉在海洋中的扁舟。徐志摩非常欣赏林徽因的灵性,她的眼波流转,不断拍击着他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林徽因就像星星之火,而徐志摩就像广阔的草原,她瞬间就将徐志摩的浪漫情怀激发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他疯狂地想要把眼前的这个女子揉进自己的诗篇当中。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是林徽因造就了徐志摩留下的文学大作。但是单纯的林徽因还不知道眼前这个如师如友的男子已经迷恋她到了水深火热的地步。

此时的林徽因,不管是在诗歌方面还是在建筑方面都已初露头角。她是个天资聪颖的女子,再加上此时的她暂时忘记了家庭琐事,暂时忘记了孤寂,却始终没有忘记忽略世界那一刹那的惊喜和感叹,特别是接触到西方自由、奔放的文化之后,她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了另一个自己,一个和苏州城内大家闺秀完全不同的林徽因。

感情的事,说简单,因为它很多时候只是发生在一刹那,还没来得及反应;或是发生在不知不觉中,还没来得及体悟。说它复杂,是因为没人能说清它出现的缘由,是一个眼神,还是一句贴心的话语?抑或是一个倩影,让人不断沉迷其中。能说得清的东西是公式,是逻辑,是理论,是一切定式的东西,可那不是情感。情感是无法被诠释,被解释的,只有那初见的悸动。也正是因为时间的爱恨情愁,才会将很多人化作痴男怨女,内心之中生出不甘不愿,留下无数伟大的爱情诗篇。

眼前这个娴静而美丽的女子激发了徐志摩所有的创作热情,他开始不断赞美生活的美好,时间久了,情窦初开的林徽因也在他那双深邃的目光中看到了一丝异样的情感。一股不知名的情感在两人之中迅速发展。很多时候,很多事你不说,我不说,但彼此却都懂得,这大概就是世间最浪漫的事了。它如同云端的薄雾,虽然彼此看不到对方,却仍然可以感受到彼此的呼吸。有时候甜蜜,有时候悲伤。

自古“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林徽因温婉多情、柔美,徐志摩英姿飒爽、浪漫,两个人站在一起,任谁看起来都会觉得两人十分登对。一次,林长民看到林徽因和徐志摩在那里低头悄声谈论着什么,脸上还不时露出一丝微笑,一时忘情,竟然对屋子里的宾客说:“你们看,我们家徽徽与志摩是不是天生一对儿?”宾客们微怔之后哄堂大笑,林徽因却捂着羞红的脸颊跑开了,徐志摩呆立在那里,也有些尴尬。

和徐志摩相识的那段日子,是林徽因在伦敦最美好的记忆之一,即使多年之后,再度回忆起当年的往事,两人的内心都是温柔至极。那段时光让人如痴如醉。她记得有一次,徐志摩雨后看彩虹带给自己的浪漫与激动。那天,林徽因从自己的姐夫(也是徐志摩的同学)温源宁口中得知,徐志摩冒着大雨去温源宁的宿舍喊他去看彩虹,这个时候温源宁就觉得这个男子和旁人不同,他的心是如此纯洁,他的骨子里经常会流出一种虚化的浪漫,那种浪漫却又那般深稳沉实。如同常人冲茶因水、穿衣行路一般自然而理所应当。就在那晚,林徽因抑制不住内心的好奇,就去问徐志摩为什么判断出那场雨后肯定会出现彩虹,没想到徐志摩却说:“完全诗意的信仰。”

并非所有的浪漫都会让人着迷,也并不是所有的诗意都值得回忆。可一切从徐志摩身上散发出来就会让林徽因觉得与众不同。这个时候的林徽因不过是个十六岁的少女,这样的年纪,孤寂的他乡,憧憬的往往只是一个温柔的怀抱。

徐志摩拥有林徽因在少女时期孤寂之时对亲密伴侣的所有向往:浪漫、温柔、诗意、潇洒、热烈、匆忙,就在那一晚,两个人讨论起了雨后的彩虹和康桥的梦。而且写下了《那一晚》作为纪念的诗篇。

那一晚我的船推出了河心,

澄蓝的天上托着密密的星。

那一晚你的手牵着我的手,

迷惘的星夜封锁起重愁。

那一晚你和我分定了方向,

两人各认取个生活的模样。

到如今我的船仍然在海面飘,

细弱的桅杆常在风涛里摇。

到如今太阳只在我背后徘徊,

层层的阴影留守在我周围。

到如今我还记着那一晚的天,

星光、眼泪、白茫茫的江边!

到如今我还想念你岸上的耕种:

红花儿黄花儿朵朵的生动。

那一天我希望要走到了顶层,

蜜一般酿出那记忆的滋润。

那一天我要挎上带羽翼的箭,

望着你花园里射一个满弦。

那一天你要听到鸟般的歌唱,

那便是我静候着你的赞赏。

那一天你要看到零乱的花影,

那便是我私闯入当年的边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