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其实很多孩子的社交商,都被原生家庭给封印了
孩子的社交顽疾,多数出自家庭教育的偏离
01
《重庆时报》曾报道过这样一起事件:
重庆某大学男生肖某,颜值颇高,兴趣广泛,一手小提琴拉得非常美妙,最重要的是,该男生家庭条件优越,从小到大没缺过什么东西。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让很多同龄人羡慕甚至嫉妒的男生,有一天却因为偷同学东西而进了警局。
事情发生以后,大家都惊呆了。这样一个物质生活富足的孩子,为什么要去“偷”呢?肖某原本默然不语,直到警方介入,他才说了实话。原来,肖某一直交不到朋友,他很孤单、很痛苦,多次给母亲打电话哭诉自己的无助,而母亲只是强调“学业为重”。
肖某寝室隔壁有两个男生,关系很要好,这让肖某觉得自己很扎心。有一天。两个男孩和肖某发生了口舌之争,肖某一时激愤,就潜入寝室偷了两个男孩的手表和笔记本。肖某说,他只是想给对方一个惩戒。
然而,这毕竟是触犯法律的事情,因为涉嫌盗窃,肖某被警方取保候审。肖某的母亲此时后悔不已,满心歉疚地说:“孩子从小就被要求学业为重,还要练琴,很少有自由玩耍的时间。更不用说交朋友了。是我们把孩子从小管得太严,却忽略了他的性格教育。”
交往,是人的一种基本需求。人从幼年时起就开始具备寻找伙伴、进行交往活动的社会倾向。一个人,只有与社会群体相融,才能健康发展自己的个性、情绪情感、智商情商等等。
如果孩子在父母的约束下,错过了童年这个关键发展期,他就无法为社交活动建设扎实的根基,无法养成健康、有效的社交习惯,长大以后就很难与人正确相处。
02
不用怀疑,孩子的社交顽疾,多数出自家庭教育的偏离。
对于成长关键期的孩子而言,他们需要在群体中历练,而有些父母却没有给孩子这样的机会。
林临的父母都是教师,而且只有他一个独生子,所以对儿子的教育非常严格。
林临从小就被“圈养”在家里。林临的妈妈特别爱干净,其他小朋友到他家里玩,如果把屋子弄乱了,她会很不高兴,并警告林临,下次不要把小朋友带到家里来。就这样,林临的朋友变得越来越少,他也越来越不爱与小朋友们交往。
等到林临稍大一点,爸爸妈妈又常告诫他,外面坏人多,对谁都要提防点,做什么事都要小心。林临上初一那年,一天晚上,他上完自习,独自一个人回家,发现在一个小巷子里,几个社会青年正在殴打一个学生模样的男孩,父母的叮嘱顿时变成了他目睹的事实。他吓得瑟瑟发抖,拼命地跑回家。很长一段时间以后,这种恐怖感才慢慢消失。
然而,恐怖的意识虽然消失了,但恐怖的痕迹依然存在。此后每当林临看到陌生人,就会产生莫名的恐惧,在惶恐、矛盾、徘徊中,他变得越来越孤僻。
孩子不知道怎么去与人交往,一直被孤独困扰,其实更多的是家庭教育出了问题。
很多父母就像林临爸妈一样,他们觉得孩子有自己的陪伴就足够了,他们对孩子的社会性缺乏一种科学的指导。
而这样做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你的孩子缺少朋友,老师让他以《我的好朋友》为题写篇作文时,他都不知道该如何下笔。
03
前一段时间身体不适,在医院候诊的时候,看到一个小女孩缠着妈妈不停地问话,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问题。
那位年轻妈妈兴许是被问烦了,一把将手机塞到孩子手里,“小祖宗,快自己玩去,让我静一会儿。”孩子手法娴熟地点开游戏,坐在一边开开心心地玩起了手机。
类似的事情我在别处也遇到过。肯德基店里,那位漂亮的年轻妈妈被孩子足足连续追问了半个小时,她一边优雅地喝着咖啡,一边细致耐心地回答着。后来她实在回答不出孩子脑洞大开的提问,就温柔地笑着说:“这个问题的答案妈妈也不知道了,不如你去问问旁边的这位小哥哥怎么样?”孩子虽然一开始有点局促,但在妈妈的微笑鼓励下,很快就和旁边的小哥哥愉快地交流起来了。
一样的场景,不同的妈妈,不同的态度,便可能将各自的孩子领上不同的道路。
我们仿佛看到,第一个孩子后来只有一个好朋友——它的名字叫手机,她慢慢将自己和周围的人做了隔离处理。第二个孩子在妈妈的引导下,一直勇于打破“陌生”这道屏障,他慢慢地、良好地融入了社会这个大群体。
也许在此之前,你也只关心孩子的健康和成绩,也许在此之前,你也忽略了对孩子社会性的培育,但先别忙着追悔莫及,因为现在孩子更需要的是你的倾情助力。
第一,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交往环境
好的家庭交往氛围是民主平等、亲切和谐的,以父母为中心和以孩子为中心都不合理。我们应当成为孩子的朋友——让孩子敢说、爱说,有机会说话;适当地让孩子参与成人的某些议论,使孩子敢于同成人交往;家庭中的大小事,孩子能理解的,应该让孩子知道;家庭中有关孩子的一些问题,更应该多听听孩子的意见和想法,不要什么都是自己说了算。
第二,为孩子多提供交往机会
我们应适当地带孩子进入自己的社交圈,让孩子到外面去串门,找小伙伴玩耍,也应该允许自己的孩子邀请小伙伴们到家里来做客。我们需要指导孩子怎样和小伙伴一起玩。例如,别的小朋友上门来玩耍,我们要讲欢迎的话,消除他的局促心理,还要叫自己的孩子以小主人的身份招待他,拿出玩具与其分享。
我们需要给孩子充分的时间让他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为他提供更多的交往机会,让他体验更多的社交乐趣。
第三,教给孩子交往的技能
为了帮助孩子成为同伴中最受欢迎的人,在交往中体验到真正的快乐,我们应该有意识地教给孩子一些人际交往的技能。如教会孩子社交礼仪,培养孩子合作精神、引导孩子乐于助人,等等。
塞攀尔·斯迈尔斯说过:“友善的言行、得体的举止、优雅的风度,这些都是走进他人心灵的通行证。”这一切,都需要我们耐心而得体地传授给孩子。
有些人明面是在爱孩子,暗中却在毁孩子
01
小侄女雨涵是个聪明漂亮的女生。我的朋友,也就是她的爸爸是一家大公司的经理,她妈妈在一家医院里当医生,家庭条件比较好。在家里,她是爸爸妈妈的掌上明珠,要什么有什么;在学校里,她成绩优秀,是老师宠爱的“尖子生”。
良好的家庭环境,父母的疼爱,老师和同学们的赞誉,使雨涵产生了一种飘飘然的感觉,雨涵的爸爸妈妈也经常在我们这些朋友面前夸奖自己的女儿,为有这样一个聪明美丽的小公主而自豪。所有的这一些都助长了雨涵的自满和自傲。
渐渐地,雨涵变了。在家里,她只要稍不顺心就对爸爸妈妈发脾气;在学校里,更爱表现和炫耀自己,和同学们相处,事事都要拔尖儿,认为所有的好东西、好机会天生就是应该属于自己的。这样的一个女孩,大家当然都不会喜欢她,于是同学们开始疏远她,雨涵一个好朋友也没有,课间大家玩游戏的时候,只有她一个人远远地站着看着。
本来是爱孩子的,培养出她极度自我的性格以后,就是害了孩子。
每一个极度自我的人,他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个紧缩着的“小我”,无论有任何异动,“小我”都能首先做出反应,并以自我保护为出发点产生阻抗心理,心理反应严重的还会将其泛化,表现为性情孤僻、喜怒无常、行为夸张、贪婪、自私、残忍和暴力……“小我”的能量非常可怕。
那些凡事以孩子为中心的父母,是时候该醒醒了。我们爱孩子没错,可是我们也要经常问一问自己:孩子是不是有点“以自我为中心”?她会设身处地地替别人着想吗?如果答案不那么令人满意,我们就有必要调整自己的教养方式了。
02
好在雨涵爸妈都不是糊涂人,知道“自我主义”的危害对孩子有多深,夫妻二人迅速行动起来,发誓这次一定要狠一点,将不合理的“自我主义”彻底从孩子身上驱除出去。
第一,讲道理
夫妻二人为了教育孩子,一个理科生、一个医学生,统统抱起了书本恶补国学,什么《论语》《道德经》《菜根谭》等等,理解透了再给孩子讲,“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全面覆盖,先讲故事,再讲道理,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滔滔不绝,煞费苦心。知识都学杂了。
小雨涵听得似懂非懂,最后夫妻俩索性直截了当地告诉她:“以后在这个家里你排老三,妈妈是老大,爸爸是老二。你的身份不是小公主,我们也不是老奴仆,你不再拥有特殊地位,并且你要尊敬我们,爱护我们,让着我们……其他的容我们再想想。”
小雨涵都惊呆了:“凭什么啊!”夫妻二人异口同声:“就凭你最小!”
好吧,有点以大欺小的感觉了。
第二,说下手就下手,绝不含糊
道理说得再多,不如行动有效,从此以后,夫妻二人开始对孩子下狠手了。
1.旅行
以前一家人出去旅行,都是雨涵指哪就去哪,雨涵说东绝不往西,雨涵说去海南绝不去广西。有一次我们这帮朋友约好一起去长白山,结果因为雨涵一句“我要去北京”,他们夫妻二人就爽约了,非常令人扫兴。
今年我们又约了,大家决定去内蒙古草原。雨涵并不想去,这次雨涵爸妈没有妥协,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家庭政策,通过了去内蒙古草原的决议。
事实证明,没有按照小家伙的意愿来,她并没有闹得天翻地覆。我们刚出发时,这小姑娘还噘着嘴闹情绪,可一旦行程开始,望着沿途的风景,她早把自己的不满忘到九霄云外去了。到了内蒙古大草原,她比谁都能放飞自我。
2.用膳
以前一家三口无论是在家里吃饭还是去外面改善,基本都是以雨涵的喜好为主。买菜、点菜之前先问雨涵想吃什么,买好菜再问雨涵怎么做。
雨涵妈妈说,有一次她买了条鲈鱼,准备清蒸,省事好吃又有营养,可雨涵非说要尝尝用鲈鱼做的水煮鱼是什么味道,这个过程有多麻烦不必言说。要搁以前,雨涵妈妈肯定二话不说就遵照雨涵小公主的旨意办。现在,按照家庭协议,意见不统一,少数服从多数,输的一方有意见,保留。
鲈鱼蒸好了,爸爸妈妈吃得津津有味。雨涵故作样子地坚持了一小会儿,然后就自己吃了起来,嗯,她也吃得津津有味,雨涵妈妈说,几次以后,雨涵就没那么任性了。后来大家小聚,我们也觉得这孩子比以前懂事多了。
3.培养共理心
雨涵妈妈说,以前有朋友带孩子来家里玩,雨涵总是对别人家孩子置之不理,小眼神里写满了嫌弃,有时雨涵妈妈拿她的玩具招待小客人,她还直冲妈妈瞪眼睛,暗示阻止。
后来雨涵妈妈带她去朋友家做客,出门前跟她聊了聊这件事,说如果你去别人家做客,别人对你置之不理,还不肯和你分享玩具,你尴尬不、难受不、心里受伤不?雨涵懂得了换位思考,果然变化很大,现在她的朋友又逐渐多了起来。
03
其实,孩子就像一棵小树苗,家人给予他的爱,就像是他成长的养分。营养不良,小树苗固然生长不好,而营养过剩,小树苗也吸收消化不了,营养反而就成了一种负担。
现在很多孩子身上的“公主病”“皇帝病”,其实都是家长溺爱的结果。如果你想帮助孩子“治病”,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先转移自己的焦点,别让孩子在家里总是高人一等,他在外面自然也就不会以自我为中心了。
以下是我整理的溺爱的几种主要表现形式,希望爸爸妈妈们一定谨慎对待。
第一,特殊待遇
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高人一等,处处特殊照顾,如孩子爱吃的东西放在她面前只让她一个人吃,爷爷奶奶可以不过生日,孩子过生日得买大蛋糕、送礼物……这样的孩子自感特殊,习惯于高人一等,必然变得自私,没有同情心,不会关心他人。
第二,过分注意
一家人时刻关照他、顺从他,亲戚朋友来了都围着他转,并且一天到晚不得安宁,甚至客人来了闹得没法谈话。
第三,轻易满足
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孩子的满足得来的非常轻易。这种孩子必然会养成不珍惜物品、讲究物质享受、浪费金钱和不体贴他人的坏性格,并且毫无忍让和吃苦精神。
第四,害怕哭闹
由于从小迁就孩子,孩子在不顺心时以哭闹、不吃饭来要挟父母,父母就只好哄骗、投降、依从、迁就。害怕孩子哭闹的父母是无能的父母,这会在孩子性格中播下自私、无情、任性和缺乏自制力的种子。
第五,当面袒护
有时爸爸管孩子,妈妈护着,有时父母教孩子,奶奶会站出来说话,这样的孩子会全无是非观念,因为他觉得自己时时有“保护伞”和“避难所”,这不仅会使孩子性格扭曲,而且始终无法学会如何面对错误。
孩子是自私自利还是热情大度,和父母的教育方式密切相关。父母的教育方式正确,孩子就会懂得分享、合作,与人友好相处;父母的教育方式不正确,孩子就会渐渐地凡事都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斤斤计较,表现出不合群的倾向。
它是孩子的社交杀手,往往却由父母制造
01
网友小雨妈妈很苦恼地说:
“小雨是家里的独生女,自幼就被养得很娇气。从咿呀学语起,家里好吃的、好玩的就首先都是‘小雨陛下’的,这使得小雨慢慢变成了‘独娃娃’。
有一次,闺蜜来家里玩耍,这妮子估计是饿坏了,进屋顺手拿起小雨的奶油饼干就吃了一小把。
事实上,这些饼干小雨平时并不爱吃的。然而,当闺蜜把饼干塞进嘴里以后,小雨立刻发了脾气,哭着嚷着让闺蜜把饼干还给她,甚至还伸手要到闺蜜嘴里去抠抓。
尽管我对她连哄带吓,尽管闺蜜一再跟她道歉,并表示明天一定给她买个叶罗丽娃娃,但小雨就是不依不饶,打滚哭闹,场面一度非常尴尬。
最后,还是我们带她去了趟‘迪士尼’,这事儿才算翻篇的。
至于小雨的玩具,更是别人的禁区。有一次表妹带孩子来家里,孩子看到小雨的天线宝宝非常喜欢,就想和她一起玩。但小雨却把天线宝宝往怀里一搂,白眼一翻,傲骄地说:‘这是我的!你喜欢让你爸给你买啊!’
我又被她给弄得很尴尬……”
如果一个人一切以自我为中心,那么显然不会有人愿意和他亲近。
02
像小雨妈妈这样的尴尬,相信很多家长都遇到过。
我们客观地讲,孩子是错了,但都是孩子的错吗?不是的!
孩子的自私,往往是父母的错误教育所导致。
就目前的中国家庭状况来说,独生子女居多,随着生活条件的普遍提高,尤其是祖辈和父母众星捧月的态度,无形中就强化了他们的独占意识,导致孩子变得越来越自私。其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只在乎自己想要什么,想要做什么,而根本不去考虑别人的感受,更不愿意与别人合作与分享。
事实上,我并不赞成孩子一味无私,将一切奉献给别人,把所有的东西都与别人分享,这样的孩子是丧失了自我,等待他们的将是任人宰割。
但是,如果我们的孩子成了极端的自私主义者,把自己当成这个世界的王,认为所有人都应该是为自己服务的;如果他们在社会中不懂得感恩,不懂得推己及人,不知道同情与怜悯;如果他们连对父母、亲友、爱人都无法怀有宽容和仁爱之心;那么,你不焦虑吗?你不痛苦吗?你不寒心吗?
这样的孩子,即使有天纵之资,也无法成为社会的精英分子。
03
如果你反驳我说,那只是个案,我相信你已经走进了教育的禁区,教育讲究的是细致入微、防微杜渐啊,家长!
所以在情况变得糟糕之前,我们都应该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状况,做到及时预防和改善。
以下是我针对孩子的自私陋习,给大家总结的几条建议,它当然不是名言至理,但一定会对你的家庭教育有所裨益。
第一,不要给孩子特殊地位
我们应该让孩子知道,自己在家庭中与其他成员的地位是平等的,对于孩子的任性、不合理要求,我们必须要摆手摇头。
我们必须使孩子懂得,你不是所有人的小宝贝,这个世界并不是以你为尊的,如果你不懂得尊重别人,那么一定有人会替父母教育你的!
第二,不要给孩子太多的关注
有位妈妈非常“疼爱”孩子,她把自己的全部注意力都放在了孩子身上,“宝宝你想要什么?”“宝宝,谁惹你不高兴了?”“宝宝,妈妈帮你教训他!”
结果,这个孩子越来越自私,越来越难管,越来越无法无天。
第三,一定要为孩子创造与同伴交往的机会
同龄人之间的交往,最容易让孩子学会分享。家长最好引导孩子和比他大一点的孩子一起玩耍,因为大一点的孩子不仅可以适当带领、照顾他,还可以教会他与小伙伴们友好合作的常识。
孩子在共同玩耍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就能学会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尊重别人的意见、珍惜与彼此的友谊、不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人等诸多社交技巧,这可是比我们碎碎念念要有效得多!
最后,我也碎碎念一句——当孩子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时,我们首先应该指责的是自己。
那些被谁谁谁吓大的孩子,看见谁都害怕
01
有一次在肯德基用餐,邻桌一个八九岁的男孩央求妈妈让他去门口玩一会儿,并且保证不会离开妈妈视线,妈妈立刻拒绝他:“不行,外边都是坏人!小心把你抓走!”男孩果然不敢移动半步。
我心里一阵无语,这样管教孩子真的好吗?我见过一些小孩,他们总是对别人心存戒备和恐惧。现在想想原因,是不是也是因为被父母有意无意地放大了这个世界的危险呢?
诚然,这个世界的确存在阴暗和危险的一面,这一点确实应该让孩子知道。但在这个并不完美的世界里,同样有很多真善美的人和事值得孩子们去拥抱。让孩子听话,可以有很多方法,而“外边都是坏人”绝不是一个好选择。
还记得那段“悲伤网事”吗?某地警察叔叔痛心疾首地奉劝各位家长:
“请不要告诉你的孩子,如果他们调皮我们会把他们抓走。我们希望,他们害怕的时候会跑向我们,而不是被我们吓跑。”
警察叔叔的硬核奉劝,瞬间戳中许多80后、90后的泪点,是啊,我们这波人,谁不是被警察叔叔吓大的呢?
恐吓,这是中国最奇葩的传统教育方法之一,与警察叔叔同样“恐怖”的还有医生伯伯、护士阿姨、吃人灰狼,妖魔鬼怪,以及满世界无处不在的坏人。这些人物、动物、妖物时不时就来孩子们的童真世界里客串一下,其频繁程度甚至让我当年都觉得:想当个天真可爱的小孩子怎么就这么难呢,我是不是不应该来到这个充满危险的世界上啊?
后来,当我日渐成熟,顿时恍然大悟:原来一直以来我都被爸爸妈妈欺骗着!瞬间有点心痛迷茫了——说好的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呢?
毫无疑问,在孩子眼中,父母是最值得信任的人,他们天真无邪地认为,爸爸妈妈是肯定不会欺骗自己的。所以当父母说出“让谁谁谁把你抓走”的时候,孩子的内心是无比恐惧和崩溃的。
在国内某知名论坛,很多网友都曾诙谐地描述过这种被父母支配的恐惧,让人笑着笑着不禁心有戚戚:
沈阳小虎一米八五:“8点前不睡觉,会被猫脸老太吃掉”——吓了我快十年,都留下阴影了,十五岁之前一见到老奶奶我就想跪。
为什么我不是小宝贝:“你再不听话,就把你丢出去喂老猫”——足足到了十几岁我才知道,原来老猫根本不吃人,可是我直到现在都不敢和猫对视,求本小主心理阴影面积有多大。
风中摇曳的狗尾花:小时候妈妈总拿警察叔叔吓我,有一次上学看到一辆警车停在路边,吓得我绕远道走了一个月,每天都无比忐忑,就觉得警察叔叔是冲我来的,上课总走神。
我叫何大壮:“妈,我想出去玩”“赶紧学习,就知道玩,看见外面骑摩托的没,都是抓小孩的,小心他们把你抓走”——真的,我现在突然听到身边响起摩托车声,都会习惯性惊恐,搞得周围的人都拿看傻子的眼神看我!
……
这件事,很多家长其实感同身受,毕竟现在的育儿主力正是80后、90后那一波人,他们当初被父母吓得到现在还心有余悸。余悸之余,他们猛然发现:嘿,你别说,这招还真有用!于是变成了和自己父母一样的人。
——可怜的孩子们……
02
对于孩子来说,你无心的一句话,就可能令恐惧在他们心里扎根,恐惧到真遇到危险的时候,他们甚至不敢向警察求助!
你不应该利用他们的天真,就对他们加以欺骗,而且,你能完成这个欺骗,是因为他们对你无条件的信任。
说一件险些家破人亡的事情。
去年临近春节的时候,一位老人冲进派出所报案,说自己的孙女丢了。
在办案民警的询问下,老人说出了事件经过。原来,事发当天老人带着孙女去超市买水果,结账的时候,小女孩看到超市门口的摇摇乐不由自主走了过去,等到老人结完账一抬头,孩子没了!
老人凄厉的悲号惊动了超市的所有人,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他们迅速赶到附近派出所报案,因为案发地处在市中心区域,摄像头全面覆盖,而视频播放出来的场景,则让在场的所有人心情非常沉重。
第一个视频中,孩子和一个中年妇女走在一起,看见路边执勤的交警,她的表情动作分明是想求救,但犹豫了一下,并没有。
第二个视频中,孩子和中年女人路过一座高档小区,看到门口穿着制服的保安,她又有了求救的举动,但还是没有作声。
幸运的是,办案人员依据线索果断行动,最终在长途客运站将孩子救了下来,再晚一点,人间可能就又要多出一幕悲剧了。
后来询问孩子才知道,奶奶嫌她太爱动,总对她说:“你再不安静,就让穿制服的警察把你抓走。”所以孩子对穿制服的人有一种莫名的恐惧,才犹豫着不敢求救的。
因为这件事,孩子的奶奶急出了心脏病,进了急救室,这是孩子找回来了,如果孩子没找回来,结果不敢想象。
然而,除了这个幸运的小女孩,在我们不知道的地方,又有多少本可以得到警察帮助的孩子,却无助地走失在茫茫人海?
请听好:“吓唬”孩子这件事,有时候是和人命息息相关的!
这样的做法绝不是“为孩子好”,而是给自己的不负责任找理由,利用暴力信息和负面情绪控制孩子稚嫩的内心,这是教育吗?
03
孩子因为恐吓而服从父母的要求,父母是省事省心了,殊不知,信以为真的孩子们却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他们会产生极度的不安全感,对周围的人无法形成起码的信任,他们将自己封闭在一个生人勿近的小圈子里,也许一辈子都走不出去。
我接触过一个女孩,非常漂亮,很有才华,却有很明显的“陌生人心理障碍”,这导致她一直在事业上无法取得决定性的突破。知情人透露,女孩之所以如此,完全是被她父母“吓坏的”。
据了解,女孩刚上初中那会儿,有一次和父母在客厅里看电视,荧屏上正在播放一条新闻,是关于“少女失联”专题的法制报道。妈妈看过报道以后,再三叮嘱女孩:“现在外面坏人很多,你一定要小心,千万不要在外面闲逛,放学就立刻回家!知道吗?”
女孩一开始不以为然,不过,看到妈妈紧张自己的样子,就礼貌性地回了一句:“知道了,您放心。”
过了几天,妈妈又和女孩说了这样一件事情:“今天我在报纸上面又看到一篇报道,说有一些心理变态狂专对你这样的妙龄女孩下手,你以后出门可千万当心,外面真的有很多坏人!你知道妈妈整天有多担心你吗?”
女孩听了妈妈的话,有点害怕了,每天放学,凡是看到长相“凶恶”的异性,她就担心是变态杀人狂。于是越想越怕,最后无比恐惧地一口气跑回家,就像身后真跟着什么洪水猛兽似的。
就这样,女孩每天除了上学放学,几乎足不出户。她心想,这样待在家里,应该就安全了吧!
后来,女孩大学毕业,参加工作,除了上班下班,依然几乎足不出户,她对谁都不信任,几乎没朋友。她自己也很苦闷:工作会议上有好想法不敢发言,因而得不到领导重视;同事关系处不好,一步步成了办公室边缘人;会见客户总是胆战心惊,尤其是男客户,原本设计好的话术,在男客户面前就变得语无伦次。她说,自己现在很想换一份不实际接触人的工作,但是,这种自由性质的工作又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的。
父母出于对孩子的爱护,怕孩子受到伤害,也常常会以吓唬的口吻嘱咐孩子“外面坏人很多”,并且往往附带案例说明,言辞凿凿。胆大的孩子或许一开始不以为然,可耳濡目染,再胆大的孩子也会心生恐惧,而那些本来就胆小的孩子,只会越来越胆小。
像女孩那样,认为“只有待在家里才不会遇到坏人”,缺少了进入社会前的必要锻炼,又怎么能适应这个社会呢?
04
做父母的,应该清楚地意识到,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与外界的接触会越来越多,孩子是社会中的人,只有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才能获得社会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知识技能,从而不断成熟。你无形中将孩子与社会阻隔,他们就无法健康地长大。
所以,如果你希望孩子将来成为一个健康的人、健全的人、有用的人,那就不要再随意吓唬他们,不要让孩子的心灵装进恐惧、忧虑、悲伤、憎恨、愤怒和不满,这些情绪和情感有害于孩子的神经,引起身心虚弱,影响身心健康。
事实上,除了恐吓,我们有很多方法让“不听话”的孩子乐于听话。
第一,如果孩子调皮捣蛋不听话,家长要学会转移他的注意力。比如,利用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将他的注意力吸引到别处,让孩子暂时忽略眼前事物,等事情过去以后,再找机会和孩子耐心沟通,让孩子明白爸爸妈妈为什么不允许他那样做。
第二,对于可能威胁到孩子安全的事物,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就应该有意识地向孩子进行讲解。爸爸妈妈应该在生活点滴中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培养他们的安全意识,但不要危言耸听用恐怖的事情阻止孩子向外探索。
第三,放下高姿态,与孩子平等地进行交流。很多家长常困惑地问:“为什么和孩子沟通那么难啊?”其实原因就是,家长们总是爱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因此孩子虽然敬畏他们,但却无法理解他们,总觉得跟爸爸妈妈缺少“共同语言”。如果家长期望孩子能够接受自己、接近自己、听从自己,那么就必须要放下高姿态,在家庭中建立起民主、平等的良好气氛。
其实让孩子听话并不像江湖传言的那么难,让孩子听话的好方式也有很多种,但“恐吓”绝对不在其中。有很多人,他们童年时受到恐吓,成年后依然被梦魇纠缠,即便他们知道那是骗人的。
孩子社交能力差,多半是父母干涉的
01
同事的女儿张雅,今年13岁,一个很优秀的小姑娘,学习成绩优异,性格开朗大方,为人真诚热情,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也是同事夫妻二人心中的“甜美小骄傲”。
今年暑假,小姑娘参加了一个夏令营活动,进营没多久就被辅导员“钦定”为自己的小助手,对于女儿出色的自理和社交能力,同事也是沾沾自喜,那种小自豪溢于言表。
有一天,同事突然接到孩子电话,感觉孩子情绪很差,难道她在夏令营里出事了?
以下内容来自同事的转述:
“雅雅,告诉妈妈你怎么了?有人欺负你吗?”
“妈妈,我们原来的辅导员生病休假了,新来的男辅导员……”
“他怎么你了?!”
“今天早晨我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将全部队员召集到用餐处,他当着所有人的面训了我,真的特别尴尬,我都不知道以后怎么做大家的组织工作了。”
孩子的话语中充满委屈,妈妈心中疼惜不已:“你只是义务性地做辅导员助手,他不应该这样苛责你,你放心,妈妈会给夏令营负责人打电话,让他跟你们的辅导员好好谈谈。如果还是不开心,就别做这个助手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同事认为,她替女儿“伸张了正义”,非常解气。
而我却认为,这样不可以!
02
客观地说,妈妈心疼女儿,确属人之常情,而且不无道理。
根据母亲对孩子的了解,张雅应该是个很靠谱的助手,她没能按时召集队员,想必也是事出有因。辅导员不由分说不分青红皂白地当众批评孩子,没有考虑孩子的心理感受,并且使孩子在小伙伴面前威信丧失,这一点非常欠考虑。
但是,妈妈在女儿面前这样指责辅导员,会使孩子心中的委屈大过理性,她便不会再客观检视自己有无过错,却会将心中对于辅导员的怨愤进一步扩大,这非常不利于孩子正确处理二人之间的工作关系。
再者,女儿所诉说的委屈,毕竟只是一面之词,母亲在没有详细了解前因后果的情况下,就主观发表护短意见,这是非常不妥的。更不妥的是,妈妈当着女儿的面表示,要亲自去找夏令营负责人交涉这件事,那么女儿日后在处理人际矛盾时,是不是会不管自己对错,都倚仗父母出面解决呢?
孩子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应尽量交给孩子来处理,父母尽量不要介入其中,剥夺孩子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当然,当孩子向我们倾诉委屈时,我们也不能置之不理,更不能为了刻意不护短,不由分说先批评孩子——“都是你的错!”这对孩子不公平,也不合理。比如,孩子由于辅导员的粗暴、老师的偏心、邻居的闲话等等,而和他人发生争执,如果父母不替自己的孩子合理辩护,反而一味替这些人说好话、找理由,孩子能服气吗?他能不伤心吗?
当孩子感到委屈、情绪低落时,父母应该及时给予合适的安慰:“孩子,你的心情我能够理解,你一定觉得很难过,你可以跟妈妈(爸爸)开诚布公地说一说,但愿我们的谈话可以让你心情变好一些。”
然后我们要做的是,帮孩子剖析一下整个事件的前因后果,让孩子客观确认一下,矛盾的发生自己有没有责任:“新辅导员是个男生,可能耿直了一些,不注重与人谈话的方式。但你没有做好工作任务,也应该适当审视一下自己的不足,努力弥补缺点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另外,学会与各种各样的人相识相处,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各种问题,也是你参加夏令营的学习任务之一,如果你能够自己想出办法处理好你和辅导员的关系,对你来说将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长,你觉得呢?”
这样做,我们既可以避免越俎代庖替孩子处理问题,给孩子留下思考和成长的空间,又能为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提供一些切合实际的指导和帮助,这才是教育该有的样子。
我同事在和女儿的对话中,另一个比较严重的错误,就是提议女儿不开心可以“辞职”。这是明晃晃地怂恿孩子逃避责任,躲避困难。一个人,如果遇到困难或者对人际关系不满,一言不合就撂挑子,置责任于不顾,他怎么可能脱颖而出并出类拔萃呢?也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
03
社会说到底是复杂的,我们必须给孩子提供各种各样的机会让他们学习各种各样的方法去应付它,而不是以我们的护犊之情将他们与有点残酷的现实隔离开。孩子与社会联通的最关键一点,就是学会与各种人事打交道,我们需要做的,是帮助孩子根据自己的意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绝不是用我们的希望来操纵孩子的现实。
父母过多介入孩子的成长,一定会极大限制孩子生存能力的培养,让他不能自主地判断事物,失去较好的成长机会。具体到社交来说,父母应该给孩子必要的社交权,让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自己去判断善恶,自己去把控好坏,而我们要做的则是,在大方向上把好关,合理地给孩子提供建议,尽量让孩子自主去选择。
最后,把北大才女赵婕的一段话送给大家:“我钦佩一种父母,他们在孩子年幼时给予强烈的亲密,又在孩子长大后学会得体的退出,照顾和分离都是父母在孩子身上必须完成的任务。”
亲子关系不是一种恒久的占有,而是生命中一场深厚的缘分,我们既不能使孩子感到童年贫瘠,又不能让孩子觉得童年窒息。
做父母,是一场心胸和智慧的远行。不仅仅是做父母,人生的许多时刻都应该懂得进退。
不求孩子完美,不用替我争脸,更不用帮我养老。只要这个生命健康存在,在这个美丽的世界上走一遍,让我有机会与他同行一段。
你们家的孩子,为什么只会用暴力解决问题
01
豆豆4岁了,爸爸妈妈把他送进了幼儿园,一段时间以后,老师向豆豆妈妈反映,豆豆在幼儿园的表现很不好,因为他太暴力。
场景一:老师提问,豆豆举手,朗朗也举手,豆豆用手打朗朗,说自己先举手的,朗朗不许跟着举手。
场景二:老师带同学们画画的时候,豆豆冷不丁在妞妞已经画好的画上涂了一笔,原因竟然是不准妞妞比他先画完。老师温和地批评了他,妞妞本来都气哭了,看到老师批评了豆豆,也就算了,展开一张纸准备重新画,可是老师刚一转身,豆豆一把抓过妞妞的新画纸揉作一团。
情景三:豆豆妈妈听过老师反映的情况,表示一定会好好教育豆豆,帮助他改正缺点。和老师道别时,豆豆对妞妞说:“是你害我被老师告黑状,看我明天怎么收拾你!”妞妞妈妈怒目相向,老师连忙制止,豆豆妈妈一脸尴尬。
场景四:回到小区,豆豆想要在小区的儿童广场玩一会儿,可豆豆妈妈刚一转身,他居然抢了别的小朋友的跷跷板。豆豆妈妈严肃批评他,他怒气冲冲地挥动小拳头就要打妈妈。
豆豆妈妈现在非常苦恼,可谁让自己把孩子从小就惯坏了呢。
孩子很小的时候,他们不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图,他们想要什么东西,往往会选择直接动手去抢,这对孩子而言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有时孩子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甚至还会抓人、咬人、打人。如果他们的这种行为家长一直听之任之,慢慢就会变成一种习惯性行为。
是的,我们平时一个不留意,就可能让孩子变得很暴力,现在豆豆妈妈很后悔,她把孩子送到人际圈中,才真切地看清孩子的优点和缺点。好在孩子现在才4岁,还有足够的时间和余地去挽救。而那些父母没有及时醒悟的孩子,结局可能就不那么美好了。
02
有这样一个男孩:他很聪明,成绩优异、家境优越,父母对他宠爱有加。可他却在13岁那年,用刀捅伤了同学,进了少年劳教所。
后来,他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悲剧做了反思:
“从小到大,爸爸妈妈给我的教育就是:只要学习好,犯了什么错都不是错,父母都不会责怪我。因此,我变得很任性。可能是任性造成了我的一种霸气,我的个头在班上最高,成绩也好,同学们都很服我。
“上中学时,爸爸妈妈告诉我要我学习好,然后就是在外不要吃亏,不要被别人欺负。如果我吃了亏,被别人欺负了,他们肯定会认为我窝囊,没有用。记得我小时候,有一次我带了玩具飞机去幼儿园,小朋友们抢着玩,有一个小朋友玩着玩着居然不给我了。我急了,夺过飞机就朝他脑袋上刺去,把他的头刺出了血。家里赔了人家钱,我很害怕,以为回家要挨打。哪知道,爸爸妈妈并没有责备我。
“我读小学四年级时打了同学,同学父母找到我家里来,我爸爸向人家赔了不是。送走了人家后,他对我说:‘看这小子,懂得教训别人了。’妈妈告诉我,只要不被别人欺负,怎么做都行。当我去中学读书时,她对我说,现在的孩子都很霸气,你要是不让别人怕你,你就会被别人欺负。现在回过头来想想,我觉得父母对我的这些教育是不正确的,我在学校的打人习惯正是父母错误教育引导的结果。”
这个悲剧也引起了很多父母的反思,于是他们纷纷严厉管教孩子,纠正孩子的暴力倾向。但一些父母虽然有这个良好心愿,却往往不知道怎样合理教育孩子,因而就产生了反效果。
03
刘宇是个7岁的孩子,刚刚上小学一年级,这半年来,他已经给父母惹了一大堆麻烦,为什么呢?就因为他爱打人!
上学才三天,刘宇就把一个小女孩的膝盖踢破了,后来又把同学的头打破了,再后来还用铅笔划伤了同学的胳膊……为了这些事,爸爸妈妈骂过他,打过他屁股,可他还是一犯再犯。
有一天,父子正在看电视,电话响了,爸爸接完电话怒气冲冲地拉过刘宇就是两巴掌,刘宇委屈地大哭大叫,爸爸更生气了:“说过一百遍了,不许打人,你还敢再犯,今天打死你算了!”爸爸又打了下去,这一次,刘宇竟然挣扎着用小拳头打爸爸,这让爸爸更生气了:“真是太过分了,竟然打你老子!”结果,那天爸爸狠狠地打了刘宇一顿后,把孩子丢回房间去“反省”。刘宇一个人在地上哭得稀里哗啦,不明白为什么爸爸可以打他,他就不能打人,最后他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他不能再打同学,只能打比自己小的孩子。
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当父母面对问题时,习惯用暴力解决,那么孩子就会理所当然地认为,暴力可以解决一切。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在暴力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往往更容易产生暴力倾向。
其实面对孩子的暴力问题,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首先最重要的是,不能把孩子定性为“坏孩子”或者“问题儿童”,这种定性对孩子的伤害非常大。
孩子在幼年时期,很多性格特征和心理特征都没有定型,他们往往只是具有暴力的倾向,离真正的问题儿童还差很远。他们需要的是宽容的接纳和耐心的引导,而不是一味地管教和指责。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帮助这些有“暴力倾向”的孩子呢?
第一步:指出错误,点明其危害。比如在这个事情中,爸爸就不应该拉过孩子就打,而应该先让孩子知道自己犯了什么样的错误,要指出打人是一种野蛮行为,是为人所不齿的,没有人会和打人的孩子玩,再这样下去,他就会失去所有的朋友。
第二步:冷静分析,化解冲突。如果孩子之间发生了冲突,父母一定要保持冷静,不要立即大声呵斥孩子,让他停止争吵,更不能因为害怕自己的孩子吃亏而护着孩子。应该让孩子自己说清楚发生冲突的原因,然后让他自己提出解决冲突的方法,或者为孩子提一些解决冲突的建议。
第三步:讲明道理,传授方法。比如,当孩子在玩自己心爱的玩具的时候,别的孩子可能过去抢他的玩具,孩子急了就会打人。这时候,父母应该教育孩子对抢他玩具的小朋友说:“这是我的玩具,让我先玩一会儿,等会儿我给你玩。”或者让孩子友好地与其他小朋友共同玩。
第四步:角色互换,引导换位思考。父母应当让孩子意识到,打人是一种让人不能容忍的行为。在孩子打了人后,就用对比法给他分析问题。例如,“孩子,如果有人打破了你的头,让你流血了,那妈妈一定会非常伤心,非常难过,因为妈妈爱你,希望你永远平安。其他的小朋友也有妈妈,他们的妈妈也爱他们,你打伤了那些孩子,他们的妈妈该有多难过啊!”这种对比可以让孩子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反省自己的做法。
第五步:警告。父母应该告诫孩子,不要用武力解决和小朋友之间的冲突。父母绝对不会原谅他的打人行为,如果孩子再犯这种错误,就将受到严厉的惩罚。
需要注意的是,告诫并非单纯的责备,更不是一棍子打死,而是综合运用比较、劝勉、激励、警告等多种形式,软硬兼施地达到教育目的。
改造家中的“暴力儿童”,亦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做到的事情,家长的耐心和恒心一定要够用。我们只有在日常生活中逐渐渗透,潜移默化地去影响,孩子才能真正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的行为,将自己的暴力行为一点点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