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守望四十天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西出阳关

正在畅想张骞当年两次出使西域的传奇经历时,车忽然开进了一片绿洲。村庄中溪流澄澈,葡萄架搭出了清凉绿荫。一个转弯,阳关遗址区便在眼前了。

景区里几乎都是后修的古风建筑。博物馆中,讲解员正在为大家介绍陈列于此的阳关遗物;复原的官署中,民间艺术家正在用汉隶为游客们书写着“通关文牒”;而重建的城楼下,群众演员正拦着过往的游客们“问询”和“查验”——人们努力还原着阳关的往日生活。通行阳关是当年普通民众和客商更愿意选择的方式,因为相比北部的玉门关,位于南线的阳关更少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

▲作者在阳关景区的奋力一跃。身后便是阳关遗留下来的墩墩山烽燧。当年这里是中原通往鄯善、于阗、莎车等西域国度的必经之路。

穿过关城,便看见一座烽燧高高矗立在山顶,俯视着这片土地上的人来人往以及沧海桑田般的巨变。所谓烽燧,也就是烽火台,古人把夜间举火叫“烽”,白天放烟叫“燧”,用以传递敌情。阳关关城附近有十几座烽燧环绕,其中最大的就是被称为“阳关耳目”的这座墩墩山烽燧了。换乘摆渡车来到烽燧脚下,这里是整个古阳关的制高点,数百里之间的风吹草动都可以尽收眼底。据说天气晴好的时候可以看见远处巍峨的祁连雪山。烽燧一侧有片巨大的沙地延伸远方,讲解员告诉我们,这里被当地人称为“古董滩”,因为很容易捡到箭头、古币之类的老物件。而据专家们考证,阳关故城就跟那些古董一起,掩埋在茫茫流沙之下。

抬眼往西望去,即便今天,这看起来也是一条艰难的道路。白云变幻之中,我仿佛见到西域古国的使臣们踏尽黄沙,粟特商人的驼队艰难前行,中原的丝绸、漆器、铁器源源不断运往西域,换回了核桃、石榴和葡萄。不禁又想到了昨天在45窟见过的那幅《胡商遇盗图》:穿着不同民族服装的商人们,在手持利刃的强盗面前满面愁容、瑟瑟发抖。丝绸之路是财富之路,是交流之路,却也是一条艰辛和苦难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