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代咏洛诗举隅
咏洛当然不是自唐代才开始。在这篇引子末尾,择选几首唐以前的咏洛诗,以作正文的发引。欣赏这些诗作,是进入正题前的预热,从中也能辨听到唐人咏洛的先声。
《诗经小雅》里就有“瞻彼洛矣”篇,朱熹《诗集传》说是“天子会诸侯于东都以讲武事,诸侯美天子之诗”,也有人说是咏周平王东迁洛邑。这是目前所见最早的咏洛诗。
瞻彼洛矣,维水泱泱。君子至止,福禄如茨(2)。韎韐有奭(3),以作六师。
瞻彼洛矣,维水泱泱。君子至止,鞸琫有珌(4)。君子万年,保其家室。
瞻彼洛矣,维水泱泱。君子至止,福禄既同。君子万年,保其家邦。
东汉移都洛阳,咏洛多采赋作形式,且往往与西京并列,如班固《两都赋》中《东都赋》,张衡《二京赋》中《东京赋》,以及已佚失的傅毅《洛都赋》;曹魏代汉亦定都洛阳,刘劭《三都赋》中有《洛都赋》,其后西晋左思《三都赋》中有《魏都赋》。以上都是综揽全局的大赋,或颂或讽,极尽铺衍描摹之能事。
赋作之外,汉代也有咏洛诗,如《古诗十九首》之三《青青陵上柏》。诗中有句:“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洛中何郁郁,冠带自相索。”可见其时洛阳已是一个有许多贵胄公子追逐享乐的繁丽都市。
三国时,曹植的《送应氏二首》其一有句:“洛阳何寂寞,宫室尽烧焚。垣墙皆顿擗,荆棘上参天。”所描绘的是洛阳遭乱后的萧条景象。这首诗写于建安或黄初年间,洛阳因在东汉末年罹遭董卓兵革之祸,已见残破。
曹植另有一首《名都篇》,是前代咏洛诗的压轴之作。从诗中贵公子驰猎宴饮的内容来看,或系于太和年间曹植入京时,那是他生命中的最后几年。
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宝剑值千金,被服丽且鲜。
斗鸡东郊道,走马长楸间。驰骋未能半,双兔过我前。
揽弓捷鸣镝,长驱上南山。左挽因右发,一纵两禽连。
余巧未及展,仰手接飞鸢。观者咸称善,众工归我妍。
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脍鲤臇胎(5),炮鳖炙熊蹯。
鸣俦啸匹侣,列坐竟长筵。连翩击鞠壤,巧捷惟万端。
白日西南驰,光景不可攀。云散还城邑,清晨复来还。
南朝谢朓有《落日怅望》,诗末以“既乏琅邪政,方憩洛阳社”作结。诗中“洛阳社”即白社,在洛阳东北,或因祀社得名。晋有道士董京曾寄宿白社,后世遂以“洛阳社”或“白社”喻指隐士居处。《晋书董京传》:“初与陇西计吏俱至洛阳,被发而行,逍遥吟咏,常宿白社中。”
昧旦多纷喧,日晏未遑舍。落日余清阴,高枕东窗下。
寒槐渐如束,秋菊行当把。借问此何时,凉风怀朔马。
已伤归暮客,复思离居者。情嗜幸非多,案牍偏为寡。
既乏琅邪政,方憩洛阳社。
南朝范云与何逊有《范广州室联句》(6)。前两联为范云所写,以洛阳花、雪来做今昔的对照。两人联句时,范云刚从广州任上回到都城建康(南朝人常以洛阳来指代):
洛阳城东西,长作经时别。
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范云作)
濛濛夕烟起,奄奄残晖灭。
非君爱满堂,宁我安车辙。(何逊续)
南朝萧梁时的沈满愿是大诗人沈约的孙女,约梁武帝大同年间在世,嫁征西记室范靖为妻。她有一首失题诗可作这篇引子的押尾。这是代拟征人的思乡诗(也是以洛阳指代建康),洛阳花与葱岭雪的对照煞是鲜明动人:
征人久离别,故国音尘绝。
梦里洛阳花,觉来葱岭雪。
(1).郏鄏:古山名,在今河南洛阳西北。
(2).茨:盖屋的茅草;如茨,形容其多。
(3).韎韐:赤色皮蔽膝,天子阅兵时装束。奭,指赤色。
(4).鞸指刀鞘,琫是刀鞘口的玉饰。有珌,形容玉饰纹样之美。
(5).胎,即虾仁。臇为汁少的羹。
(6).范云当时任广州刺史,故称“范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