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短视频!从零开始做Vlog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2.4 潜力

Vlog这种视频形式于2018年在中国走红,在资本和平台的支持下,其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与市场占有率,也出现了一大批Vlog创作者,目前整个市场的容量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那么Vlog的发展趋势可能是怎样的呢?

在中国,如果说2016年是“直播元年”,2017年是“短视频元年”,那么2018年可谓“Vlog元年”。前面也提到过,自2018年起,B站、微博、抖音、视频号、小红书等平台出现了大量的Vlogger(Vlog创作者),Vlog内容的覆盖面也很广,包含学习、手工、美妆、旅行等。

我们先来看一个数据,图1-24所示为2013年底到2020年底百度指数提供的数据。从图中可以看到,从2018年开始,Vlog的搜索指数就开始大幅增加并逐渐达到峰值。

图1-24

笔者认为:Vlog是一个“综合性的脱口秀”,Vlogger通过Vlog给观众讲述一个故事,分享自己的心得与看法,其本质是通过影像输出观点。

Vlogger主要以个人的生活为基础,并延伸出各种类型的素材,以此作为视频的题材。Vlog的内容具有真实性和传播力,是现代人比较喜欢的内容形式。Vlog的出现和“爆红”,慢慢地吸引了大众的注意力并逐渐侵占着大众的时间,造就了一批网络红人。

在短视频平台竞相角逐之后,短视频的发展进入了沉淀冷却期。大众对同质化严重、内容泛滥的短视频产生了审美疲劳。Vlog作为一个“舶来品”,想要在中国得到良好的发展,一定要挖掘自身的特色,避免与传统的短视频混淆。Vlog具有真实性、故事性、个性化、审美化等特点,深受“95后”“00后”的喜爱,但其发展依旧存在一些问题。

虽然近几年观看和创作Vlog的人数都在逐渐增多,但是Vlog的受众和短视频的受众相比,仍有着巨大的差距。在B站上搜索Vlog,截至本书写作完成之时,点击量最高的视频已超3000万,如图1-25所示。与抖音、视频号等平台中拥有上亿次播放量的短视频相比,Vlog的播放量还存在一定差距。

图1-25

Vlog在国内的普及范围还不够广,这也是影响Vlog创作生态的因素之一。目前国内头部Vlogger的视频内容大多是从国外的优质内容借鉴而来的,还未形成鲜明的中国特色。需要国内的Vlogger一起努力,将更多具有中国特色的内容融入Vlog。

除此之外,盈利空间也是决定Vlog能否继续开拓其“疆土”的重要条件。目前,除了一些头部Vlogger能通过与品牌主合作实现盈利外,一些新手Vlogger想要通过作品获得物质上的回报还是较为困难的。总而言之,Vlog能够崭露头角,除了因为短视频同质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更是因为Vlog的真实性能满足受众的好奇心。所以,真实是Vlog必须保留的特点。在本书后面的章节中,笔者会详细分析Vlog的特色,讲解运营Vlog账号和发布Vlog的方法。根据Vlog的特色对市场进行垂直细分,实现多样化,才是Vlog在中国发展的可靠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