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为何他们选择了离开?
在传奇大掌柜里,栾学堂为何能将济丰楼的那些人挖过来?是因为掌柜的做法失去了人心。
在陈焕章向老掌柜借钱时,被拒绝了,老掌柜精算着;在曾念安想给家里买大瓦房时,也被拒绝了。老掌柜精打细算根本就没有把曾念安当成自己的顶梁柱,而是计较着利益,却看不到他的付出。
这也是现在一些企业的做法,有些很努力的人,他们为公司做出了贡献。公司本就应该多珍惜的,但有些公司的眼里只有利益,在这些做出贡献的人遭受着磨难后,公司根本就没有扶起他们并给以帮助,而是弃之不管。这是令人伤心的。
在《大宅门》里,药店被查封时,二奶奶将那些老人养了起来,他们即使不工作,也还定时给他们发工钱。二奶奶的做法是令人赞叹的,她是有思想深度的人,第一,这些老人付出了很多,应该被记得;第二,她也想着东山再起。不管如何,她没有像那些欠考虑的人一样,将这些老人赶走。
无论是古还是今的企业,老人很多都是有经验的,更何况曾经付出做出很大成绩的人呢。留住他们善待他们,不但是留住了经验,也是留住了人心。最主要的是留住了人心,当新来的员工和其他的员工看到一个企业如此的善待陷入困难的老人时,在他们的心里就会衡量着,为这个企业付出是值得的。
做企业最重要的是留住人心,留住了人心就留住了人才、招来了人才,这是最智慧的做法。然而有些企业他们只为了利益,以盈利为第一目标。而其实应该以人心为第一目标,盈利都是人创造出来的,留住了人心就是留住了盈利,因为为了感恩为了爱,人的创造力是无限的。
当企业的人员流动非常大时,说明这个企业的氛围不是很好的。人员流动大造成的后果,第一,人心不稳,第二,闹得劳民伤财,刚刚摸索、熟练了工作就走了。摸索熟练是需要犯错误消耗物力财力的。培养熟练了,再走也是白白培养了。所以说是劳民伤财。
何故如此?应该仔细思考一下我们好好培养起了人,干着干着就走了,这是何故?说是家里远要回家,说是钱少也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就是不快乐不开心。
但我们可能会说,在企业中大部分员工还是留下来了,其实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人们是要生存的,在一些企业里的很多人他们走不了,他们很清楚,离开了就不会有更好的工作,所以他们宁可就这么待着。
流动还在继续,一个企业能留得住新员工、留得住人才才是本事,因为他们的选择性大。新员工不会顾及后果,人才很多企业需要不怕找不到好工作。
在我们古代,会有门客一说。门客,又称食客,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盛行的一种职业,当时身家财产够多的贵族,为了进一步提升政治地位与社会地位,会对外招收各国人才并供养他们,食客为雇主私人的部属,不受任朝廷官职也不受国君指使。这些食客多种多样,即使不能暂时不能出谋划策,但贵族们也依然待之如宾,这就是我国古代权贵笼络人心的一种方法。
门客实质上是一种人身依附关系,门客效忠主君,为主君排忧解难。但这种依附关系很松散,门客和主君之间的关系,与其说雇佣,不如说是投资,主君并不指望门客们做日常的杂务,而是希望在关键时刻门客可以发挥作用。
所以对待为企业做出贡献而却因为某些伤痛不能继续工作的老员工们,即使他们不能亲自上阵,但经验还是在那里的。并且处在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的年纪的人的经验是最丰富的,为何就不能像对待食客一样的尊敬和给予一定的报酬,让其的经验继续为公司发光发热呢?
古文:民知尊长养老,而后乃能入孝弟;民入孝弟,出尊长养老,而后成教;成教,而后国可安也。
意思是:人们要先懂得尊敬长辈,养济老人,然后才能做到在家孝敬父母,敬爱兄长;在家孝敬父母,敬爱兄长,在外则尊敬长辈,帮助老人,然后形成道德教化。形成道德教化了,然后国家也就能安定了。
在这里借用一下改之,企知尊长养老,念恩不弃老而残,而后乃能入孝弟;民入孝弟,出尊长养老,善待老残,而后成教;成教,人心归德,余有力而尽力,而后企可兴也。
意思是:人们要先懂得尊敬长辈,养济老员工,念老员工的付出,而不嫌弃他受伤而不能为企业做贡献,然后才能做到在家孝敬父母、敬爱兄长;在家孝敬父母,敬爱兄长,在外则尊敬长辈,善待有残疾的老员工,然后形成道德教化。形成道德教化了,人心回归德位,会用余力经验继续为企业出谋划策尽心尽力,然后企业就可以更加兴盛了。
就如电视剧上会听到的,“这可不行,如果我这么办,那我手下的那些老人怎么办?他们都是跟了我十多年了。如此办了,他们就没有了工作,让他们怎么养家呢?不行不行。”看,这样的话,这样的做法,多么的暖心啊。我们人与人之间是为了爱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并不是只为了赚钱啊。钱赚多少是个头呢?人人都幸福、团结、感恩、为他人着想,岂不是我们会比拥有金钱更幸福呢?当人人都在爱中,所有的企业就没有了为了利益地争夺,都是为了爱、为了共同的幸福,在幸福中你来我忘的交往流通,岂不是更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