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意识的产生是真正的混沌初开
什么是元宇宙?
元宇宙是一个新东西。任何一个新生事物,都会有来源。因此,我们就自然引入了一个问题:元宇宙的来源是什么?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我们之所以叫它“元宇宙”,是因为在它之前已经有一个宇宙存在了,也就是我们现在所在的物理世界的宇宙。我们可以说,元宇宙正是人类基于对当前宇宙的理解所创造,试图模拟乃至超越当前宇宙的产物。
但是,这就足够了吗?
让我们再往深处想一层,上面那句话有一个很关键的前提是,我们人类如何理解当前宇宙。不难发现,题眼在于“理解”这个词。理解,看似是一种本能,但细细究之,这种本能其实是生命的天赋,是只有生命才会具有的能力。这种天赋,来自生命以及生命所具有的意识。
现代心理学界对意识的理解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意识,是赋予现实的心理现象的总体,是个人直接经验的主观显现,表现为知、情、意三者的统一。狭义的意识,则指的是人们对外界和自身的觉察与关注程度。我们在此并不寻求给出意识的精确定义,而是在理解意识起源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意识的特点以及意识如何进一步影响主体产生心理变化(情感)和物理变化(行为)。
我们知道,每个人都拥有意识,且可以随时随地地感受和使用意识。但意识的起源与本质是一个千古难题。意识并不是物理世界中的实在物,但它带给人的感受又是如此真实,这就像塞缪尔·约翰逊(Samuel Johnson)观察并描述的自由意志悖论那样:“一切理论都反对自由意志,一切经验都赞成自由意志。”美国哲学家托马斯·内格尔(Thomas Nagel)写道:“有意识的心理现象的最重要和最典型的特征还完全没有得到理解。大多数还原论理论甚至都没有试图解释这个特征。仔细的考察表明如今还没有现成的还原论理论可以用来解释这个特征。也许我们可以为这个目的设计新的理论形式,但要实现这个解决方案(如果存在的话),从理智上讲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意识的难题也体现在对人类智慧表现形式——语言问题的研究之中。语言是意识的一种载体,也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标志之一。但人类至今难以回答,为什么幼儿在习得母语过程中会展现出惊人天赋,而成人在学习第二语言时却事倍功半这一问题。艾弗拉姆·诺姆·乔姆斯基(Avram Noam Chomsky)在研究中发现,幼儿天生就表现出惊人的语言能力,在没有受过正规的语言训练时,幼儿就能快速理解父母的语言。关于语言的进化,乔姆斯基认为语言具有复杂性与多样性,语言基本元素的进化过程并不是用自然选择就可以完全解释的。史蒂芬·平克(Steven Pinker)和本杰明·布鲁姆(Benjamin Bloom)也指出,语言其实十分复杂,语法也很烦琐,因此需要学习者花费很大精力去学习。可孩童的语言学习速度十分惊人,他们在3岁左右就表现出能够掌握复杂语法的能力。
有动物学家提出,假如人类的婴儿在完全成熟后才出生,孕妇的孕期应当长达18~20个月。但事实并非如此,在经历了母体内的40周后,人类的婴儿迎来了出生。婴儿虽然脆弱,但却能敏锐地感受外界,从而有可能变得聪明。实验表明,把一只刚生下的小猫的眼睛蒙上,3个月后,这只小猫就永久性失明了。这说明在最初3个月,猫脑中的神经元之间发生了很多的变化,如果错过了这一阶段,它大脑里相应的功能开关就可能被永久地关闭。在印度,有些小孩患上了白内障却没有得到及时治疗,等到了十几岁,再想要修复就变得非常困难。这也从侧面证明了0~5岁的成长阶段是产生自我意识和高级智能的关键时期。
当前,神经科学和人工智能都将“自我意识”束之高阁。在东西方哲学中,也鲜少有人将意识问题的解答寄托于对“自我意识”的探究。其中的主要障碍就在于,将人从生命的图谱中孤立出来。孟子提出,道德意识帮助人类将自己和动物区分开来,人的意识是一种高阶而独立的存在。西方哲学认为,历史主要不是人与动物的关系,而是人与神的关系。从尼采、海德格尔到马克思,更是逐步将人与动物划清界限。他们虽然将人的意识从神的赋予下放到一种理性的存在、自由自觉的活动,但也放弃了从生命的角度、自我的维度去探索人类意识的本源。
在这里我们引入自我肯定需求理论。在自我肯定需求中,最重要的两个字就是“自我”,而触觉大脑假说解释了“自我”从何而来。婴儿出生时大脑重约370克,神经元的数量后期基本上不会发生改变。大脑重量增加的原因在于,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在不断增强。大脑的复杂性不在于脑神经细胞的数量,而在于突触的数量。3岁儿童的大脑突触数量已经接近成人,等到5岁时大脑突触数量达到顶峰。婴儿所感受到的皮肤刺激(包括冷暖、疼痛)会使其产生自我和外界的区分,从而形成对“自我”的最早意识。
触觉的重要性在个人成长过程中可能并不十分凸显,但对于人类进化而言,触觉形成自我的观点能够得到更好的印证。佛家讲“眼耳鼻舌身”,将视觉放在首位,因为人获取的信息大部分来自眼睛,很多人也赞同这一观点。但我们认为,在自我意识形成的过程中,视觉的重要性能否占据首要地位有待商榷。最简单的例子是,老鹰等许多动物都比人类拥有更加敏锐、强大的视力,但并没有更聪明。
相应地,我们发现,人类与其他动物最大的区别就是人类拥有十分敏感的皮肤。人类进化后脱去了身体上绝大部分毛发,因此对外界的刺激更加敏感,这使人类成为大自然中唯一需要衣物来保暖的生物。触觉上能强烈区分自我与外界的刺激,很可能就是人类成为万物之灵的重要原因。触觉在进化的过程中显得更加重要,因此其对意识的形成也就更为重要。
人类一旦产生“自我”的概念,就能够明显分辨出自我跟外界的差别。这种意识一旦产生就难以抹去,被称为原意识。我们将原意识定义为:对“自我”的直观、对“外界”的直观,以及将宇宙剖分成“自我”与“外界”这一简单模型的直观。这里的“直观”可以理解为可感受的特质。生命个体对光线明暗或颜色的感知能力是由该个体的基因决定的,但人对光线明暗或颜色的直观是后天在大脑中形成的。凯和麦克丹尼尔(Kay & McDaniel)的研究表明,在很多语言的历史中,先出现“黑”和“白”这样的词,“红”等词晚些才会出现。
人有了对自我和外界的区分,自然也就明白了何为自我、何为非我,即人关于“自我”和“非我”的概念对随之产生。有了这种概念对的原型,很多复杂的感知就可以被封装成概念对,比如“上”和“下”、“黑”和“白”、“这里”和“那里”等。
一个概念和它的对立面可能是同时出现并不断迭代加强的。例如,婴儿刚开始只能够区分能吃的(如苹果和橙子)和不能吃的(如塑料玩具)。对这时候的他而言,苹果和橙子可能是同一的。但随着经验的积累或者父母的指导,他能通过形状、颜色等特征区分苹果和橙子。另外,即便两个苹果是两个单独的个体,人们仍能将它们归为同一类。有了对“同一性”的认识,“差异性”就有可能变得更清晰。
皮肤这一明晰的物理边界使得人类非常确定对“自我”和“外界”的剖分,并能够毫不费力地辨别“自我”与“外界”的内容,这有助于将原意识直观地传递给他人和后人。但这一边界不会一直停留在皮肤这一层面,而是会向外延伸。最早期的延伸就是食物,比如人们将果子抓在手里,就会认为果子是自己的,不希望被他人夺走。下一阶段就是领地意识,不仅认为手中的果子是自己的,而且认为这棵树上所有的果子都是自己的,不希望有其他人来采摘。动物不希望别的动物喝河里的水,因为它觉得河水只属于自己。工具是手的延伸,家庭是个人的延伸,新闻媒体是人类的延伸。这种认定自己身体之外的自然物属于“我”的倾向,可以称为“自我肯定认知”。
同时,原意识的边界也可能向内收缩。我们常常认为内心更能够代表“自我”,而不是皮肤或四肢。这里的“自我”指的是心灵,而非身体。当“自我”的边界经常发生变化并变得模糊时,“自我”这个概念也就可以脱离物理和现实的束缚而存在,从而向内收缩。即使一个人失去四肢,他也并不一定认为自我意识有了缺陷。这就能解释为什么很少有人想到皮肤那么重要,因为它只是一个起点。自我意识一旦产生,自我与外界的边界就逐渐变得模糊,自我成为一个动态的概念。
马文·明斯基(Marvin Minsky)认为,意识是一个“手提箱”式的词汇,用来表示不同的精神活动,如同将大脑中不同部位的多个进程的所有产物都装进同一个手提箱,而精神活动并没有单一的起因,因此意识很难厘清。我们认为把世界剖分并封装成“自我”与“外界”是革命性的,这使得复杂的物理世界能够被理解,被封装的“自我”可以容纳不由物理世界所决定的内容,想象力和自由意志(主观能动性)也因此成为可能。
自我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外界同样也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小孩子不知道世界多大,等到看了书,走出了家门,他们就会发现原来世界那么大。如果拿起望远镜看向更远的地方,他们就会发现原来宇宙更加宏大。在成长过程中,自我与外界的交互不断加深,两者的内容都不断丰富,概念体系也逐渐形成。由此可见,意识是大自然的巅峰之作,是真正的混沌初开,比宇宙大爆炸和地球形成更为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