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股螺旋结构的发现
尽管浩繁纷杂的生物千差万别,但从最小的病毒到大型的哺乳动物,不论哪个种类,都能把自己的特性毫无例外的一代代传承下去;但无论是亲代与子代,还是子代各个个体之间,又总会存在差别,即便是双胞胎。人们经常用“一母生九子,九子各别”和“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两句谚语,生动的概括存在于一切生物中的这一自然现象,并为揭开遗传、变异的奥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有人早在十七世纪末,就提出过“预成论”的观点,认为在性细胞(精子或卵细胞)中,预先包含著一个微小的新的个体雏形,所以生物能把自己的特性特征传给后代。不同的是,精原论者认为这种“微生体”存在于精子当中;而卵原论者则认为存在于卵子之中。
然而无论在精子还是卵子中,人们根本见不到这种“雏形”,所以这种观点很快就被事实所推翻。取而代之的理论是德国胚胎学家沃尔夫提出的“渐成论”: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生物体的任何组织和器官逐渐形成。但这无法解释遗传变异的操纵者究竟是何物?
第一次提出了“遗传因数”(后被称作为基因)的概念是在西元一八六五年,奥地利遗传学家孟德尔阐述了他所发现的分离法则和自由组合法则,并认为这种“遗传因数”是决定遗传特性的物质基础,存在于细胞当中。
一九〇九年,丹麦植物学家詹森用“基因”一词代替了孟德尔的“遗传因数”。基因从此便被看作是功能的基本单位、生物遗传变异的结构和生物特性的决定者。
一九二六年,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根发表了赫赫有名的《基因论》。透过大量实验,他和其他学者证明:基因是组成染色体的遗传公司,它在染色体上占有一定的位置和空间,呈直线排列。这样,就使孟德尔提出的有关遗传因数的抽象假说落实到具体的遗传物质─基因上,为后来研究基因结构和功能进一步奠定了理论基础。
即使这样,人们当时并不知道究竟基因是一种什么物质。直至一九四〇年代,当科学家认识了核酸,特别是去氧核糖核酸(简称DNA),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时,基因一词才总算有了确切的内容。
一九五一年,科学家在实验室里研发出DNA结晶;
一九五二年,得到DNAX光绕射图谱,发现进入细菌细胞后,病毒DNA可以复制出病毒颗粒……
有两件事情,在此期间是直接促进了DNA双股螺旋结构的发现:一是美国加州大学森格尔教授发现了蛋白质分子的螺旋结构;二是在生物大分子结构研究中获得有效应用了X光绕射技术,为之提供了决定性的实验依据。
美国科学家华生与英国科学家克里克的合作,正是在这种科学背景和研究条件下,透过分析研究了大量X光绕射材料,提出DNA的双股螺旋结构模型,由此建立了遗传密码和范本学说。
此后围绕DNA的结构和作用继续开展研究,科学家们也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进展,并且于一九六一年成功破解了遗传密码,无可辩驳的证实了DNA双股螺旋结构的正确性,从而使沃林、克里克和威尔金斯于一九六二年一起获得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