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条 【个人信息的准确、完整要求】
处理个人信息应当保证个人信息的质量,避免因个人信息不准确、不完整对个人权益造成不利影响。
重点解读
本条明确了个人信息的准确、完整要求。
与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第5条第1款d项的规定相类似,《个人信息保护法》提出了个人信息的准确、完整要求。在大数据时代,每时每刻都有海量的信息在产生、流动和被使用,这之中不乏过期、存在疏漏和偏差的信息。挖掘个人信息的目的在于更好地利用个人信息,如果个人信息本身就存在偏差,那么利用该数据得出的结论也未必能够与权利人相符合。其结果不仅可能对权利人的利益造成损害,对个人信息处理者自身业务的开展,也可能带来负面的影响。
实务要点
从实务的角度,个人信息处理者可以在有必要时保持适时更新。例如,金融机构收集的身份证件信息,在身份证件到期时,金融机构可以及时通知个人进行更新。此外,本条亦是个人行使更正权的前提,对于个人信息处理者而言,应当设立相应的反馈渠道,以便权利人发现收集的个人信息存在偏差时可以及时告知信息处理者并作出更正。
案例解析
*案情介绍
2018年4月,A女士同某消费金融公司签署了一份16.2万元的个人消费贷款合同,贷款期限约定36个月。2020年2月,A女士向某消费金融公司申请因疫情影响延期还款,后者将其还款期限延至2020年底。
2021年5月24日,A女士在查询个人征信时发现,其职业信息“工作单位”一栏中竟然出现了侮辱性字样。中国人民银行A支行表示不当信息为与A女士有借贷关系的某消费金融公司上传。5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B支行约谈了该消费金融公司,并责令其在线修改相关职业信息。5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B支行发布公告,决定暂停该消费金融公司的征信系统查询权限,并责成其内部整改,切实落实各项监管要求。
*法律解析
本案虽是一种极端情形,但亦侧面说明了个人信息处理者确保个人信息准确性的重要性,处理个人信息不准确可能带来严重的法律责任。对于个人信息处理者而言,应当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个人信息处理的准确性。尤其当信息主体对其个人信息的准确性提出异议时,应当采取必要措施进行核实和更正。
关联法条
《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七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