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应用探微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假借例说

“假借”是 “六书”之一。《说文》给“假借”下的定义是:“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清代说文学家朱骏声把这个定义修改为“本无其意,依声托字,朋来是也。”为什么要有假借呢?因为古代字少,要记录某一个词时,还没有记录这个词的正字,于是就找一个同音或近音的字来代替,这就是假借。假借也还有另一种情况,就是本来有正字,写字的人由于笔误或其他原因写成另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这叫通假,属于假借的一类。传世古籍由于经过多次传抄、刊刻,有或没有正字有时也难于分清。假借字的认定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读音相同或相近,二是在古籍中有实际用例。而不是靠推测,更不能靠想当然。

朱骏声说:“不知假借者,不可与读古书。”这话很有道理。例如,《论语·阳货》:“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其中的“归”假借为“馈”,指赠送,如果把它理解为归还,那就错了。“归”和“馈”上古同音,可以假借。

先秦古籍里的假借字很多。随着汉字字数的增加,假借字的数量逐渐减少。现代汉字一般用造新字的办法来记录新词,不用假借。例如,为了记录英语beer这个词,汉字就造了个从口卑声的形声字“啤”。现代汉字里也保留一些自古相传下来的假借字,数量虽然不多,但是有些很常用。我们了解了这些假借字,对学习和使用现代汉字会有帮助。下面举出十个假借字,略加说明,敬请读者指正。

我。甲骨文“我”字是象形字,像兵器形。假借为第一人称代词。《诗·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来。甲骨文“来”字是象形字,像小麦形,指小麦。《诗·周颂·思文》:“贻我来牟。”意思是留给我们大麦和小麦。假借为往来的“来”。《诗·卫风·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小麦义后作“麦”。往来的“来”繁体作“來”。

草。小篆“草”字是形声字,从艹、早声,指栎树的果实,本读zào。《说文》:“草,草斗,栎实也。”假借为花草的“草”,后改读cǎo。花草的“草”本作“艸”,后改用假借字“草”。《论语·阳货》:“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栎树果实义后用“皂”,也叫皂斗。

县。繁体作“縣”,是由古文字演变而成。金文“縣”字是会意字,从木、从系、从首,表示把人头挂在树上,意思是悬挂。《诗·魏风·伐檀》:“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縣貆兮。”假借为州縣之“縣”。《左传·哀公二年》:“克敌者,上大夫受縣,下大夫受郡。”繁体字“縣”简化为“县”。悬挂义后作“懸”,简化为“悬”。

然。小篆“然”字是形声字,从灬(火)、肰(rán)声,意思是烧。《孟子·公孙丑上》:“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假借为虚字,表示是、对。《论语·雍也》:“雍之言然。”现代汉字中的“然”表示转折关系,多用于“然而”。巴金《灭亡》:“有的说这是命该,有的叹死者可怜……然而并没有人骂那秘书长。”燃烧义后作“燃”。

强。小篆“强”字是形声字,从虫、弘声,指米中的小黑虫。假借为强弱之“强”。《荀子·劝学》:“螾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旧。小篆“舊”字是形声字,从萑(huán)、臼声,指鸱鸺,即猫头鹰。假借为新舊的“舊”。《诗·大雅·文王》:“周虽舊邦,其命维新。”“舊”简化为“旧”。

也。金文“也”字是象形字,像盥洗器。《说文》认为“也”像女阴,不可信。假借为虚字,表示语气,用在句末。《左传·僖公二十三年》:“秦晋,匹也。”现代汉字里也用作副词,表示相同。鲁迅《呐喊·自序》:“我在年青时候也曾经做过许多梦。” 盥洗器义后用“匜”(yí)。

某。小篆“某”字是会意字,从木从甘,指一种酸果。假借为谁某之某。《公羊传·宣公六年》:“于是使勇士某者往杀之。”现代汉字里的“某”指一定的人、地、事、物,不明言其名。老舍《四世同堂》:“生在某一种文化中的人,未必知道那个文化是什么。”酸果义后用“梅”。

莫。小篆“莫”字是会意字,从日在茻中,表示太阳将要落下,傍晚。假借为无定代词,表示没有什么或没有谁。《战国策·楚策》:“群臣莫对。”现代汉字里的“莫”表示否定,意思是不要。例如:“我初来乍到不懂这里的规矩,请莫见怪。”傍晚义后用“暮”。

(《语言文字报》,2016年6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