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2 起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流动的简要回顾
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使长期在农业生产中的隐蔽型失业显露出来,形成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在非农就业高额报酬的诱导下,这些剩余劳动力开始向农村非农产业、小城镇甚至大中城市流动,随之,限制劳动力流动的政策也开始逐步解除。
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期到80年代末期,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效率得到大幅提升,并由此在广大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劳动力剩余。与此同时,中国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脱离农地进入乡镇企业就业。农民工数量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200万人左右发展到1989年的3,000万人左右,年均增长50%左右。乡镇企业是农民工就业的主要渠道,跨省流动的人数逐年增多,但比重仍较小,1989年约为23%。
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期到21世纪初期,邓小平南方讲话之后,沿海城市在对外开放红利的推动下吸引了大量外资,这一阶段,劳动力异地转移的限制逐渐放宽,再加上乡镇企业发展趋缓,农民工异地跨省就业规模增大。外出就业农民工数量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6,000万人左右发展到21世纪初期的1亿人左右,沿海地区和城市第二、第三产业成为农民工就业的主要渠道,跨省流动比重大幅上升,1993年全国跨省流动的农民工约为2,200万人,跨省流动的比重达到35.5%,2001年达到44%。
第三阶段:21世纪初期到2007年,农村劳动力供求关系进入重要转折期,农民工数量增长稳中趋缓。2002—2007年,外出就业农民工数量年均增长650万—700万人左右,年均增长5%左右,低于20世纪90年代的平均增速(15%),进入稳定增长阶段。总体上农村劳动力仍然过剩,但结构性供求矛盾开始突出,一方面沿海地区制造业受用地成本的制约,许多企业向内地转移,农民工就近就业的趋势逐步增强,另一方面,沿海地区对高级技工的需求量增加,劳动力结构性短缺问题凸显,“民工荒”在沿海地区成为常态。
第四阶段:2008年至今,人口流动调整期。金融危机对沿海地区的制造业企业造成了较大的冲击,随着部分企业的关闭停产,大批农民工返乡。但随着国家一系列扩大内需政策的实施以及制造业向内地的转移,农民工就业恢复较快,2009年全年外出就业农民工达到1.45亿人,比2008年增加492万人,增长3.5%,一直到2015年,外出就业的农民工总量一直保持平稳增长,但增长速度呈逐渐回落趋势,如表3-2和图3-2、图3-3所示。
表3-2 农民工数量
单位:万人
数据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历年发布的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整理,图3-2、图3-3均以此为依据做出。
如图3-2和图3-3所示,2010年以来农民工总量增速持续回落。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和2015年农民工总量增速分别比上年回落1.0、0.5、1.5、0.5和0.6个百分点。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和2015年外出农民工人数增速分别比上年回落2.1、0.5、1.3、0.4和0.9个百分点。
图3-2 2008年以来我国农民工总量及结构
图3-3 2008年以来我国农民工增速
同时,随着国家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布局的调整,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深入实施,以及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农民工的区域流向发生明显变化。国家统计局2009年的调查显示,与2005年相比,东部地区吸纳外出农民工总数的比重由75.4%下降到62.5%,中部地区由12.3%提高到17%,西部地区由12%提高到20.2%。2015年,从输入地看,在中部地区务工农民工5,977万人,比上年增加184万人,增长3.2%,占农民工总量的21.5%,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在东部地区务工农民工16,489万人,比上年增加64万人,增长0.4%,占农民工总量的59.4%,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在西部地区务工农民工5,209万人,比上年增加104万人,增长2%,占农民工总量的18.8%,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如表3-2所示。虽然外出农民工的就业地仍以东部地区为主,但中西部地区的就业比重开始上升,跨省外出的比重开始下降。
表3-2 按输入地分的农民工地区构成
单位: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