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善良的人与有力的人
成人仪式的核心环节“获得宝物”,构成了中西童话的重要情节。但是,由“获得宝物”出发,林兰童话走向了与格林童话、俄罗斯童话不同的叙述。
除了表明主人公得到了宝物,林兰的故事还往往增添了关于“两兄弟”的正反叙述。尤为突出的是“入山得宝”和“狗耕田”类型,以至于许多研究者都从兄弟分家出发理解故事。这方面伊藤清司的论述颇有代表性,他比较了中日韩三国的“狗耕田”故事,强调了遗产分割制度对故事的影响,并察觉到故事最终表达的是“正义要伸张,弱者应该得到同情,不公应该得到纠正”227。基于这一点,刘守华对丁乃通的分类提出了异议。他指出丁乃通将中国的“狗耕田”和“卖香屁”故事附在欧美故事类型503号“小神仙的礼物”之下,忽视了中国形象与西方形象的差异,最重要的是,忽视了“兄弟分家”才是故事得以发展演变的社会文化基础。228丁乃通和刘守华的分歧颇有意味地反映了得宝故事的历史起源与中国走向之间的问题。形成故事的第一核心应是“狗会耕田”。最初“狗耕田”的确与“神奇的礼物”相关,只不过随着人们对财产分配制度的现实体验,故事中作为宝物和神奇助手的狗被说成是祖先的遗产,故事在“获得宝物”这个第一核心之外被附加了第二核心——兄弟分家。229第二核心的出现使故事意蕴发生了变化,因为中国的两兄弟模式明显地传达了惩恶扬善的主题。虽说这一主题并非中国独有,但却成为中国童话的显著特征。
检阅林兰入山得宝型故事和分家得宝型故事,哥哥的恶行和对哥哥的惩罚这两方面的情节真可列出一个不短的清单(见表9)。
表9 林兰入山得宝型和分家得宝型故事中的恶行与惩罚
总体上看,针对如何惩罚恶哥哥的想象力甚至超过了弟弟如何得到赠予。同样以兄弟分家开篇的法国童话《穿靴子的猫》只专注于弟弟的发家致富,除了在分家时提到哥哥得了石磨和驴子之外,后面对哥哥只字未提。同样以获得宝物和兄弟纠葛为故事内核的俄罗斯童话《忧愁精》和《两种命运》,对于不救济兄弟的行为也不太在意,其中一方被惩罚主要是因为妒忌致富的另一方,想要去把忧愁精放出来,结果自己被缠上了。在《忧愁精》里,哥哥后来还用聪明的法子摆脱了纠缠。而以林兰童话为代表的中国童话却如此在意哥哥的恶行,原因何在呢?因为哥哥抛弃弟弟的行为背离了中国人的正义观,重家庭伦理的中国文化更看重仁爱之心,所以对哥哥的不仁尤其在意,不忘施以惩罚。
相应地,一开始被剥夺和被损害的弟弟最后得到了宝物,童话强势地表达了对弱者的同情。佩里·诺德曼注意到童话中有一种“情境决定美善”的现象,即处于弱者一方的人总被认为是善良的,而对善良的奖赏就是赠予宝物。230林兰童话比西方童话更加强调善良。普罗普根据俄罗斯童话将“赠予者考验—主人公反应”这一功能组细分为十个小类:1.考验主人公—经受住考验;2.问候盘问—回答;3.垂死者或死者求助—为死者效劳;4.被囚者请求释放—放走囚者;5.向主人公求情—怜悯求情者;6.纷争双方请求为他们仲裁—为纷争双方和解;7.其他请求—提供某种效劳;8.敌对方企图消灭主人公—使自己免遭谋害并以牙还牙;9.敌对方与主人公交战—战胜;10.向主人公展示有魔力之物,并提议交换—同意交换,并运用魔力对付原主。231这些行动类别见于林兰童话的仅第2、3、5项,也就是说受鼓励的行为都表现了怜悯和善良。这并不奇怪,奇怪的是与格林童话和俄罗斯童话相比,林兰童话的主人公做的比较少,仅仅表现了仁慈的举动,而没有勇敢、机智和不顾一切。仁慈决定一切,仁慈决定弱者获得宝物,而弱者也总是仁慈的。
相较而言,格林童话和俄罗斯童话不那么强调善恶,或者说道德标准更为多元。格林童话《金山王》《乌鸦》《水晶球》中的主人公遇见巨人或强盗争夺法宝,便以仲裁者的身份带走了宝物。阿法纳西耶夫的《中了魔法的公主》和《蛇公主》则更甚,主人公干脆杀了分宝的妖怪和提议以宝换宝的老头。因为对方是强盗、怪物、小鬼或者巨人,主人公从他们手里连骗带抢的顽劣行为便显示出力量。格林童话以各种各样的宝物获得方式展现主人公的能力:《无畏的王子》中的王子不畏惧沉睡的野兽才摘下了金苹果。《星星银元》中的穷姑娘将所有的一切赠给他人,天上的星星才朝她落下变成银元。《农民与魔鬼》中魔鬼答应让农民的田地丰收,但要求拿走一半的收成。第一年,农民与魔鬼约定,地上的归魔鬼,地下的归自己,然后聪明地种了萝卜;第二年,魔鬼汲取教训,要求占有地下的收成,农民却种了麦子……我们看到勇敢、善良、机智都需要通过积极的作为来表现。也就是说,获赠者仅仅善良还不够,还需要通过其他的能力考验。格林童话《三兄弟》,父亲明白地对儿子们说:“哪个活儿最漂亮,哪个就要这幢房子。”俄罗斯童话尤其崇尚武力,《王子与仆人》的主人公伊凡就是最勇武的那一个,他在比力气中获胜,挥舞利剑砍掉蛇妖九个脑袋,横在他前进路上的铁石旁写着:“谁把此石抛上山,金山大门对他开。”力量是进入圣地获得宝物的保证。没有力量,即便获得宝剑也无法使用它。
如果说成人仪式通过转交宝物而传达出什么才是值得奖励的人类品质,那么格林和阿法纳西耶夫童话强调了“有力”,林兰童话则强调了“善良”。所以,格林童话等西方童话的主人公更多地获得了带领他们出门远行的马和征战杀伐的剑以及解除魔法的力量型宝物,林兰童话的主人公则更多地获得了耕田的狗和金银等生存型宝物。232“善良的人”和“有力的人”在中西童话中都有存在,只是就文化选择和倾向上来说,产生于农耕文化的林兰童话更强调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