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航篇
把为人处世的根基打牢
学员P有一对儿女,男孩10岁,女孩8岁。有一天P来拜访我,刚进办公室,还没完全落座,就问了个一般人很少会问的问题:“怎样为人处世才是对的?”
我有点意外,但又有点欣赏:“你怎么想起问这个?”
他挠挠头:“我特别认同你原来跟我说过的,小孩的学习成绩只要能达到上大学的基本要求即可,之后的发展就看小孩自己了,家长最重要的是把孩子为人处世的根基打牢。我两个孩子现在都上小学了,我想是时候对他们的做人行事理念进行引导了,晚了可能就错过机会了。”
“是的,再早点可能会更好。理念或者说价值观决定了与人相处的方式,而怎么与人相处又决定了一生将如何度过。”我插了一句。
“老师说得非常有道理,我就是这么想的,首先应该要拥有正确的价值取向。但我自己到现在都还是很困惑,一直搞不懂到底应该如何行事做人,现实社会中的很多事情用一些原理很难解释。儿子女儿总会问我各种各样的问题,诸如人为什么会说谎?为什么会有坏人?上学的意义是什么?等等。每次都有被问得不知所措。”P皱着眉头说道。
“你有这个感触,说明你是有独立思考的人。”嘲弄归嘲弄,但我的观点是严肃和直接的:“要学会为人处世的方法,先要从了解人和人性开始。人是复杂的动物,因此人性也是纷繁多样的。从不同的角度来观测人性,会得到不同的答案,比如,儒家学派中的两大代表孟子与荀子就有着截然不同的观点,于孟子看来,人天生就有恻隐之心、羞耻之心、辞让之心,因此他主张性本善,而荀子则认为人天性中就有无数弱点,比如贪嗔痴爱憎怨,所以他主张性本恶。其实人性并不是非善即恶,如果非要做个抉择,那么人性的本质是自私的可以算是一个比较折中的答案,把这个搞明白了,人才会越活越通透。你能提出这么个问题,说明你已经开始思索,我今天正好有空,可以展开来给你讲讲。”
P低头摸索,想找笔记本。我说不用记录,开动大脑、用心去理解是最重要的。P频频点头,我开始了面对一位家长的一日之谈。
“我问你,人从根子上来讲是不是动物?”我对事物的理解从来都是从本质出发的。
P想了一下说道:“是的,尽管高级多了,但毕竟还是动物。”
“那动物的本能是什么?”我再问。
P回答:“是生存。”
“对了。”我说道:“生存,即活下来是一切动物的本能。不管是找吃的、找喝的、找住的,还是抢吃的、抢喝的、抢住的,甚至互相争夺资源,不都是为了自己能活吗?老虎没吃你,是因为它饱了不想吃;老虎吃了你,是肚子饿了需要用你来充饥,没有对你好还是对你不好的所谓善恶。人是高级动物,但再怎么高级,毕竟还是动物。只要是动物,就会有所谓本能。人作为动物,一出生就是自私的——为自己而生存。由此可见,人性本质是自私的。这个说法无关好坏,只是与生命伴随的存在。这么显而易见的道理,为什么人们不明白呢?”我准备自问自答。
“听老师您这么一说,好像是那么回事,但我现在就把这个告诉给孩子,要他们知道人性本质是自私这个理念,不会对他们的成长有什么不好的影响吧?”P问道。
“非但不会有什么不好的影响,反而会让他们彻底弄懂到底应该怎样为人处世。明白人的本性是自私的,并不是要他们成为自私的人,而是要他们明白这个本质,同时教给他们把握好‘私’的尺度,这样很多问题自然就能解开了,还能练就通达的心灵、开阔的胸怀,这对他们怎么会有害呢。你想一下,如果你总觉得人都是无私的,你应该无私待人,对任何人都要敞开胸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结果别人还报之以私,小孩子就糊涂了,不是说人都是无私的吗,怎么来者往往都想着自己,不为别人着想呢,世界上到底是好人多还是坏人多呢?我以后跟人交往是先把对方当好人呢?还是坏人?对人是要设防还是不设防?需要有计谋还是不需要?好人等于傻瓜吗?做坏人才能成功吗?总而言之,我到底应该怎么做人呢?”我提了一连串小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一定会感到困惑的问题。
P频频点头:“我到现在还没彻底搞懂这些问题,跟人交往还是把控不好尺度。自己还没想明白,怎么教育小孩?!但这些问题又特别重要,自己大半辈子过去也就算了,不能让子女也这样浑浑噩噩的,所以我就不管老师忙不忙,一定要来问个究竟。”
我笑了:“你过得还是很不错的啊。不过话说回来,人是社会动物,如何与人相处确实会影响方方面面,我认为这应该是最重要的关卡,甚至不夸张地讲,人一直都在过这个关卡。这关没过好,处处是障碍。我这里所指的障碍,不仅仅是指因为缺失良性关系所导致的别人给你制造的障碍,更是你内心愉悦的障碍。那么这关卡应该怎么过呢?最重要的不是掌握那些‘术’,而应该是在脑子中明确大方向的‘道’。”
“听着挺玄乎的,有点抓不住的感觉。”P显得不是那么自信。
“你只要抓住‘私’这个字,‘道’就能把握得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