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国家高度重视制造业的发展。2015年5月,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提出要“优化制造业发展布局。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规划,综合考虑资源能源、环境容量、市场空间等因素,制定和实施重点行业布局规划,调整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建设一批特色和优势突出、产业链协同高效、核心竞争力强、公共服务体系健全的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根据《中国制造2025》,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先后发布《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联规〔2016〕212号)、《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管理办法》(工信部规〔2017〕1号),在全国范围内遴选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截至2019年底,国家已经公布8批384家示范基地。2019年,尽管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但工业经济总体平稳。其中,制造业增长6.0%,高技术制造业增长8.8%。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国家重大战略决策。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2018年11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该意见明确,要“建立以中心城市引领城市群发展、城市群带动区域发展新模式,推动区域板块之间融合互动发展”,“以重庆、成都、武汉、郑州、西安等为中心,引领成渝、长江中游、中原、关中平原等城市群发展,带动相关板块融合发展”。
据国务院2016年12月28日批复的《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发改规划〔2016〕2817号),中原城市群被定位为立足区位交通等优势,建设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基地和现代综合交通枢纽,打造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极具发展活力的核心地带。郑州是中原城市群的核心。2017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复函》(发改规划〔2017〕154号)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明确郑州“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全面提升制造业基础能力和创新能力,在高端装备、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等领域,培育一批国际知名创新型领军企业,打造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发展壮大新一代智能终端、电子核心基础部件、智能制造装备、生物医药、高端合金材料等新兴产业”。
2019年9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明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一样,是重大国家战略”。编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已经被摆上决策日程。作为黄河流域的关键节点城市,郑州需要更加有为。
郑州在新中国城市史上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与国内其他重要城市相比,郑州既古老又年轻。2004年11月,中国古都学会认定郑州为第八大古都,但新中国成立以前,郑州的地位并不如其下辖的新郑、荥阳等县市显赫。1954年10月,河南省政府由开封迁往郑州后,郑州才得以快速发展。目前,郑州是国内政策红利高度叠加的城市,拥有中国首家期货交易所、国家级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依托便利的交通、庞大的人口基数、巨大的市场潜力和丰富的资源禀赋,2018年,郑州总人口达到1013.6万人,地区生产总值10143.3亿元,郑州进入国内特大城市行列。2019年,郑州年末常住人口1035.2万人,地区生产总值11589.7亿元,国内城市排名第15位。
然而,郑州市建设全国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城市所面临的问题也不可忽视:人力资源总量富足,但创新型人才供给有限;制造业基础较好,但多处于价值链中低端;主导产业依赖传统产业,战略新兴产业薄弱;产业布局初步集聚,但创新网络尚未形成;中小企业众多,但行业龙头企业较少,品牌缺乏全球竞争力。面对全国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城市的建设任务,郑州必须以全球视野、战略眼光,确定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发展路径,并赋予特殊支持政策。
本著作是2019年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应用研究重大项目(2019-YYZD-20)“郑州市建设全国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城市的发展路径、战略重点与施政建议研究”的最终成果。鉴于课题为应用研究,因此,课题研究侧重依据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成熟理论进行政策研讨,并不拘泥于理论探索和理论创新。
赵志泉
2020年6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