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理论基础
一、多中心治理理论
多中心治理理论是由多中心和现代治理构成的复合性概念,其中“多中心”既是核心概念,也是认识该理论的逻辑起点。“多中心”一词最早作为一个经济学词语,是由英国自由主义思想家迈克尔·波兰尼提出的。在其1951年编著的《自由的逻辑》一书中,他对“指挥的秩序”和“自发秩序”进行了区分,同时用“多中心性”来论证自发秩序的合理性以及阐明社会自我管理可能性的限度。他认为,所谓“多中心性”,是指“负重框架上各顶点的移动”,“这些移动的总体,即体现了一种多中心秩序,若干要素排序为多中心的情形,这一任务叫作‘多中心任务’,唯有靠相互调整的体系才能被社会所管理”。显然,在迈克尔·波兰尼看来,“多中心性”意在强调一种自发秩序,在其内涵属性上与“自发性”基本同义,自发秩序中的个体是在相互调整协商和配合中趋于一致的。
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公民社会的兴起,“多中心”一词开始向更广泛的公共领域拓展,并被引入公共治理当中。其中,美国学者文森特·奥斯特罗姆和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夫妇对多中心治理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实证贡献。他们通过对地方公共事务的治理进行多年实证调研后认为,大都市地区政治管辖单位的治理模式是“多中心政治体制”,“‘多中心’意味着许多形式上相互独立的决策中心。它们实际上是否独立运作,抑或相反,形成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体制,是一个视特定情况而定的经验问题”。诸多决策中心虽在形式上是独立存在的,但在竞争与合作的互动关系中“以一种具有一致和可预知互动行为模式的连贯方式发挥作用”。“多中心政治体制”治理模式下的决策来自多中心的制度安排,这种制度安排打破和摆脱了政府或市场的单一权力格局,形成一个由多个权力中心组成的治理格局来承担公共服务的生产。
“现代治理”作为一个概念,自1989年世界银行讨论非洲发展时在其报告《撒哈拉以南非洲:从危机到可持续增长》中被首次提出“治理危机”以来,在学术界逐渐流行,其中最具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是全球治理委员会在1995年发表的研究报告《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中给出的界定: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过程。我国学者俞可平(2006)认为,治理的实质在于建立在市场原则、公共利益和认同之上的合作。
结合上述对多中心和现代治理概念的分析可以发现,两者在内涵与范畴上具有某种程度的同一性。概而言之,多中心治理理论不仅强调行为主体的多中心性,其权力的运行方式也是多元的,由于任何一个权力主体都没有承担公共事务治理、公共服务生产和提供服务所需的充足资本,因此各权力主体间的互动方式不应是“单中心”的服从模式,而应是建立在协商、对话和博弈上的“多中心”合作模式,进而才能有效规避“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可见,多中心治理的实质是旨在搭建政府、市场和社会共同参与公共服务供给与公共事务治理的多元合作模式。
由于心智障碍者的就业促进服务是一种典型的公共服务,而且多中心治理理论在公共服务生产与供给方面具有较强的现实解释力,因此多中心治理理论为促进我国心智障碍者就业、满足其就业需求提供了一个具有现实借鉴意义的理论范式,即鼓励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其专业优势,有效弥补政府组织和经济组织的失灵弊病。社会企业是兼具“社会目的”和“商业目的”的混合型社会组织,理应是社会组织的主要构成部分。已有的国内外实践充分证明,社会企业在促进弱势群体就业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较强的适切性,从此意义上讲,社会企业也是多中心治理框架内的重要力量。本书将多中心治理理论作为理论分析框架引入心智障碍者就业促进领域,探讨社会企业在促进心智障碍者就业的角色功能定位,有助于厘清各主体的权责和行动边界,对建立主体间良性的互动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二、资源依赖理论
资源依赖理论(Resource Dependence Theory)是组织研究中十分重要的理论,萌发于20世纪40年代美国学者Selznick对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的经典研究,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1978年,美国学者Pfeffer和Salancik合著出版了《组织的外部控制:资源依赖视角》一书,该书阐述了资源依赖理论的主要观点。他们认为,在对某个组织行为的理解过程中,必须了解这种行为所处的环境,并提出了资源依赖理论的四个假设:①组织最重要的是关心生存;②为了维持生存,组织需要资源,而且通常无法自行产生这些资源;③组织必须与所依赖环境中的要素进行互动;④组织的生存建立在控制与其他组织关系能力的基础之上,同时提出了两种适应环境力量的战略,一是组织调整结构和过程以适应环境,二是通过改变和积极管理环境使其适应组织能力。
资源依赖理论认为,组织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封闭性系统,而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任何组织都不可能自给自足并完全具备满足其生存与发展的全部资源,并且这些资源大部分存在于外部环境中。因此,组织的生存与发展是其在与环境的互动中推进的。组织为了满足其生存与发展的需求,不得不依赖环境并从中获得人力、财力以及社会合法性等资源支持,但这并不意味着组织对外部环境只是一味地被动适应。资源依赖理论认为,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的资源依赖是相互的,换言之,组织可以发挥自身能动性对外部环境产生影响,从而改变对外部环境的依赖强度。
资源依赖理论因其强大的解释力被广泛应用于组织管理研究中,如企业经营、公司治理和社会组织等。社会企业作为一种新型的组织形式,在其初创期由于自身资源的缺乏,并且较其他组织尚未取得合法身份,因此势必要在促进心智障碍者就业的行动中从外部环境获取资源,这些资源主要源于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等。社会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就要和这些利益相关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并获得其支持。同时,由于社会企业兼具社会目的和经济目的双重属性,并且本书探讨的社会企业主要是面向促进心智障碍者就业的,从外部环境的主体之一政府角度来讲,虽然建立心智障碍者就业支持体系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但受财力以及政策执行力所限,政府往往“有心无力”,因此社会企业提供了一种可行方式。从企业角度来讲,社会企业是其承担社会责任的有效途径;从社会组织角度来讲,社会企业是其实现永续发展的可行性路径;从社会大众角度来讲,社会企业使其从事慈善献爱心活动更具成就感。基于这些分析,社会企业与外部环境中的相关主体形成了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
总之,本书将资源依赖理论作为一个理论分析框架,对社会企业促进心智障碍者就业的行动过程进行分析是适宜的,尤其是对于初创阶段的社会企业来说,创业能否成功和持续生存是其最为关注的,借助资源依赖理论对其创业行为和合法性的获取行为进行分析,有助于深入了解社会企业在行动过程中面临的困境与问题,对进一步推动心智障碍者回归社会就业和社会企业的生存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1)数据来源:《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一号)》;陈新.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08,19(2):68。
(2)数据来源:心智障碍者就业率不足10%,探索支持性就业模式[EB/OL].中国网,http://news.china.com.cn/2014-08/20/content_33291934.htm.
(3)数据来源:中国2000万心智障碍者真实就业率仅2%,能否打开职场大门?[EB/OL].财新网,https://www.caixin.com/2021-03-30/101682265.html.
(4)数据来源:《广州市2019成年心智障碍人士就业状况和需求调研报告》。
(5)本报评论员.经济运行呈现新特征: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中)[N].人民日报,2014-08-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