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领导干部绩效形成机理和评估机制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自新公共管理运动以来,政府部门绩效评估一直是公共管理学界和政府管理实践关注的热点之一。从研究角度看,其主要分为政府绩效评估和政府人力资源绩效评估两方面。由于我国政府人力资源绩效评估主要表现为公务员绩效评估,因此其又可细分为党政领导干部绩效评估和普通公务员绩效评估。目前来看,政府绩效评估和公务员绩效评估是两条并行不悖的研究路线,虽然没有什么交集,但二者密不可分、相互融合。作为管理者、领导者,党政领导干部的岗位职责、工作行为都具有特殊属性,没有直接、有形的产出和效果,他们的绩效被寓于政府绩效之中,所以只有借助于政府绩效才能得到科学、准确的评估。尽管有学者意识到了这种内在关系,但并没有从此出发认真研究公务员绩效评估,特别是党政领导干部的绩效评估。本书就是从这种内在关系切入,对县级领导干部绩效形成机理及评估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因此该选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书内容非常集中,研究聚焦于绩效评估的以下几个主要机制。第一,本书通过相关文献综述,得出党政领导干部绩效评估研究存在六大基础性难题,即行为绩效与结果绩效之间在数值上的逻辑联系难题、个人绩效与政府绩效的区分难题、主观努力与客观基础条件的区分难题、显性绩效与潜在绩效的区分难题、绩效评估的个性与共性把握难题以及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的整合难题,认为其根本原因是现行的绩效“结果”观等不准确,必须坚持从“行为”到“结果”的因果逻辑绩效观,并据此确定了研究思路,建构了分析框架。第二,本书通过扎根理论分析发现县级领导干部存在“存量博弈型”“增量服务型”两条绩效形成路径,县级领导干部的工作结果被寓于政府绩效中,工作行为与工作结果之间没有直接、可见的联系。第三,本书运用第四代评估、项目等级评估工具(PART)研究了县级领导干部行为绩效测量问题。第四,以管理有效性理论为指导研究了行为绩效与县(市、区)政府管理有效性之间的因果逻辑关系,定量刻画了从行为到结果的因果逻辑值,从而评估了县级领导干部的结果绩效,并将之与县(市、区)政府绩效区分开。本书还建构了操作性较强的县级领导干部行为绩效、结果绩效评估主体选择模型,据此可以对其内部评估、外部评估做出合理的选择,并探讨了县级领导干部绩效评估及县(市、区)政府绩效评估的职能整合问题,认为理想的选择是将非常设的市绩效考评领导小组、绩效评估业务流程整合再造、绩效评估信息共享系统组合起来,以便形成整体优势。第五,本书借鉴经济学效用理论研究了绩效评估结果在职务晋升中的运用问题,认为官员的晋升不是纯粹的标尺赛、锦标赛、资格赛或淘汰赛,而是某种形式的动态组合,而且不同组合方式主要取决于上级主要领导的用人理念,在根本上受制于个人效用最大化,进而提出了党政领导干部准市场化配置机制等相关对策及建议。

本书的特色和创新有以下几点。第一,没有采用常用的绝对业绩评估研究思路,而是采用了相对业绩评估研究思路。也就是说,不设计指标体系来获取具有绝对意义的评估分数,而是运用综合集成方法进行评估,这样获得的数值不具有绝对意义,只有在与其他评估对象进行比较时才有意义。第二,试图整合建构主义类后现代方法与实证主义类现代方法来进行工具性设计,以解决用这两种方法都无法独立解决的一些问题。第三,没有采用现有的绩效“行为”观、“结果”观、“行为+结果”观,而是坚持从“行为”到“结果”的因果逻辑绩效观,这决定了评估思路必须是相对业绩评估而不是绝对业绩评估。第四,与当前党政领导干部考核研究相比主要是应用研究存在不同,本书主要研究县级领导干部绩效评估的一些原理性、基础性问题,较少提供政策工具指南。第五,借鉴了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尤其借鉴经济学理论和方法较多,如利益相关者理论、效用理论、机制设计理论等。第六,研究了县级领导干部绩效形成的内在机理,揭示了个人绩效与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这是现有研究尚未涉及的内容。

本书作者蒋文能是我指导的2008级博士研究生。他很努力、勤奋、刻苦、踏实、肯干,对党政领导干部研究情有独钟,所以我建议他研究领导干部的绩效评估。2013年他的“县级领导干部绩效形成机理和评估机制研究”获得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立项,本书就是该项目的研究成果。阅读本书后,我发现其观点、运用的理论、研究方法等完全不同于他的博士学位论文。本书坚持的是从“行为”到“结果”的因果逻辑绩效观,采用的是相对绩效评估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主要是有关“绩”方面的机制研究,且主要是基础性研究。这说明作者的学术研究越来越成熟、严谨,精益求精。

当蒋文能告诉我要出版他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研究成果,并请我作序时,我非常高兴,欣然运笔。希望并相信本书的出版,将推动国内关于党政领导干部绩效评估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也希望蒋文能继续努力,不断拓展绩效评估研究领域。

是为序。

卓越

2020年12月6日于厦门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