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1. 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
中原经济区建设是河南省中原崛起战略的持续、延伸、拓展、深化,是全面实施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重大举措,是凸显中原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地位和作用的战略选择。中原经济区是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的载体,是河南扩大对外开放、加强交流、实现互利共赢的载体。中原经济区是探索一条“五化”协调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的平台,是寻求建立经济区建设与城市群融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的平台。
从2010年3月18日河南省委、省政府组织课题组研究中原崛起问题到2010年7月2日河南省委常委扩大会议正式提出中原经济区战略,从2010年7月初开始编制《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到2010年12月底省委全会研究通过并上报国务院,从2011年1月26日中原经济区建设进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到2011年9月28日国务院《指导意见》的正式印发,中原儿女为中华复兴再做贡献的愿望终于得以实现。可以说,“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是一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决策与研究相结合、学术与实务相结合的成功典范;是政府部门、学术界与社会力量的共同努力和践行科学发展观的一次胜利,这为以后重大决策的科学支撑提供了范例。
2011年以来,中原经济区建设成为我国区域经济研究的一个热点平台,各种论坛、会议、文献以及新闻等,与日俱增。但是,如何推动中原经济区的宏伟蓝图成为美好现实?如何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同时实现富民强省?如何实现新形势新背景下“五化”协调发展的时代命题?探求中原经济区的科学发展之路,为我国区域经济研究提供了宽阔的平台,也给笔者参与这一重大课题研究注入了热情与动力!
2. “五化”协调发展的战略和政策背景
近些年来,针对“五化”协调发展问题,党的重要会议、国家的工作发展报告都对其有明确的政策指示。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统筹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建设。2010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在城镇化、工业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大战略要求和历史任务。2010年党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指出,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努力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2011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改造提升制造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2011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指出:要同步推进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对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辐射带动作用。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在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基础上基本实现工业化,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推动“四化”同步发展。2013年党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2014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指出,努力走出一条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2015年3月,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首次提出“绿色化”,要求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在绿色化价值导向的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五化”协调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内在要求。因此,开展“五化”协调发展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积极推进区域经济社会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原经济区是人口大区、粮食和农业生产大区、新兴工业大区,解决好现代化战略中的“五化”协调发展问题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河南省委、省政府在组织大量调研、广泛讨论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逐步提出并完善了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重大决策。2009年底河南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把加快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与推进农业现代化结合起来,努力促进三者的协调发展。2010年1月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指出,坚持把加快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和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推动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相互促进、协调发展。2010年7月河南省委开始编制《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把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首要重要战略定位确定为全国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协调“三化”发展示范区。2010年11月河南省委八届十一次全会提出:中原经济区是探索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子的载体和平台。2010年12月河南省委办公厅正式印发《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并上报国务院。该纲要明确指出要发挥新型城镇化的引领带动作用,在加快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进程中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率先走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
2011年4月印发的《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指出,要按照区域自然条件、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落实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和主体功能区战略,强化主体功能分区开发与建设,协调推进中原城市群与粮食生产核心区、生态功能区建设,以空间布局的优化推动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协调科学发展。2011年8月时任省委书记卢展工在各地调研时提出:河南新型城镇化是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的结合点和切入点。同时指出:走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将是贯穿整个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主线。2011年9月28日国务院颁布《指导意见》,明确指出积极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任务。2011年10月中共河南省第九次代表大会报告强调:持续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是从根本上破解发展难题的必然选择,是河南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实践,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任务。
2012年1月河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了《河南省建设中原经济区纲要》。该纲要明确指出: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是促进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为全国同类地区创造经验的需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产城融合的长效机制,探索走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与粮食、生态与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不仅是实现这一地区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要求,而且可以为全国同类地区推进现代化探索路子、积累经验。2012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规划》。该规划明确对中原经济区的战略定位: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全国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与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和重要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2013年1月,《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提出,要在加快信息化进程中实现更高水平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2013年12月,中共河南省第九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的《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充分发挥城镇化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和造福人民群众的乘数效应,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2014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河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指出:要持续探索不以牺牲农业与粮食、生态与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四化”同步的路子。上述河南省现代化战略中的三个“新”字,就蕴含着信息化、绿色化的内在要求,也体现了落后农区求发展的紧迫感和压力感。2015年以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深地融入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要求,绿色化成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新的价值导向。
综上,“五化”协调发展已成为河南省区域实践建设中亟须解决的重大课题。破解“五化”协调发展难题,对河南省落实国务院《指导意见》、整合城市—区域与城乡发展、转型发展城市经济、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提高城市群竞争力、培育区域增长极等问题意义重大。中原经济区作为欠发达经济类型区域,要实现“五化”协调这一目标,就必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协调发展的理念提升“五化”发展的综合水平,以“五化”联动谋求城乡统筹发展,提高区域整体发展水平。为此,在城市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城市规划学等学科理论的指导下来研究中原经济区“五化”协调发展之路,对于发挥河南省的后发技术优势,促进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区域城镇化健康水平,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等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3. “五化”协调的城市—区域整合背景
20世纪末21世纪初,我国城镇化进程步入高速增长时期。2011年,我国人均GDP超过5400美元,城镇化率超过50%,这标志着城镇化进程跨上了一个重要台阶。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大城市集聚区日益增多,城市与区域、城市与城市、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相互作用日益加强,城镇发展中的许多问题需要共同解决。加之日益激烈的竞争格局也迫使城市之间加强合作,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下的国际市场竞争形势。因此,在城市相互作用过程中实现城市—区域系统整合发展是“五化”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
可以说,在以郑州为主核、洛阳为副核的中原经济区地域生产综合体范围内,中原城市群是其内聚本体的核心增长板块,主体区河南省的现代城镇体系是其外联周边的骨架支撑,较雄厚的经济发展基础、相对独立的区位空间、密不可分的经济协作、便捷的交通枢纽、丰富的矿产资源和相同的历史渊源是其共同发展的基础保障。在上述优势条件的支撑下将该地域生产综合体各个城市—区域系统单元结合成为一个整体,实现该区域范围内部各种发展要素的优化配置,经济与社会结构的优化调整,各项功能的优化组织,经济、社会、环境等效益和效应的高度和谐,促进“五化”协调发展,必将在更大的区域发展范围内发挥重要的牵引与推动作用。因此,要实现中原经济区“五化”协调发展就必须达到城市—区域系统的整合。然而,中原经济区各城市发展既具有一系列共同性特征,又表现出由于社会经济结构以及人文类型多样性所塑造的异质性特征。这种异质性特征的存在是整合的内在基础,差异的整合是推进实现中原经济区城市之间相互作用从无序到有序、从低级到高级、从不完善到完善的最佳发展方式。鉴于此,以城市—区域系统整合作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框架,在理清“五化”协调的发展机理、寻找“五化”协调实现途径的过程中达到城市—区域系统整合,就实现了经济区建设与城市—区域整合的良性互动。
新型工业化是发展中国家和区域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对促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发展、提高社会整体就业发展水平、带动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新型城镇化可以直接带动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等产业发展,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拉动作用,能有效地促进工业与第三产业的发展;新型农业现代化是随着我国农村经济改革深化和农村生产力发展应运而生的农业经营运作机制,顺应了农业生产社会化、农业经营产业化、农业服务市场化、产城融合、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新的时代下,信息化成为畅通城乡之间、城市之间、城市与区域之间联系的重要力量,推动着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绿色化成为经济高效发展、社会和谐发展、生态美丽发展、资源节约发展的长期导向目标,倒逼着城市—区域系统的进一步整合发展。可以说,在城市—区域系统整合视域下,只有实现“五化”的有机互动和协调融合,才能达到城市与区域的高效互动、综合发展之目的。也就是说,城市—区域系统整合是“五化”协调发展的基础,只有以城市—区域系统整合为目标才能正确理解“五化”的互动关系与剖析“五化”协调的机理,才能找出“五化”协调的推进方式和实现途径。
4. 研究主题选择的知识脉络背景
2010年以来,河南省委、省政府组织一些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的研究人员投入中原经济区研究,为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做出了突出贡献。笔者在此期间,围绕自己的研究核心“城市—区域系统”,结合中原经济区建设实践,参与了几部著作的编写并完成了一系列论文。伴随着2011年9月28日国务院《指导意见》的出台,中原经济区更成为中原学者的重要研究平台,笔者也更加坚定选择中原经济区作为研究对象。
在不断的知识求索过程之中,笔者发现研究领域的选择对于研究对象的深入研究至为关键。在学习国务院《指导意见》《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等重大战略和纲领性文件,研读《中原经济区科学发展研究》《解读中原经济区》《中原经济区研究》《中原经济区策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河南实践系列丛书》《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等专著和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笔者逐渐将研究脉络理顺起来——将自己的研究核心“城市—区域系统”与中原经济区“五化”协调发展结合起来,探究中原经济区“五化”协调的机理和实现途径。在确定上述研究主题的基础上,笔者进一步深入研读了“城市—区域系统”和“五化”关系的相关文献,逐渐得到这样一个认识:在厘清“五化”协调的发展机理、评价“五化”的状态水平、寻找“五化”协调实现途径的过程中达到“城市—区域系统整合”。至此笔者确定了研究领域“‘五化’协调发展的状态评价与优化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