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泊桑短篇小说选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两个朋友

巴黎被围困,民众忍饥挨饿,苟延残喘,屋顶上的麻雀越来越稀少,下水道的老鼠也都很少见了。人们什么都吃。

正月里的一个早晨,天气晴朗,莫里索先生在如今称为“外缘堡垒”的环城大道上溜达。他手插在国民卫队制服的裤兜里,肚中空空如也,心里闷闷不乐。他是个钟表匠,没有军事任务时可以待在家里。他遇上了一个同样穿着军服的生意人,认出是自己的朋友。这是索瓦热先生,他们在河边认识的。

战前的每个周日,莫里索都会在黎明时分拿着鱼竿,背个白铁罐子去钓鱼。他坐上开往阿尔让特伊的火车,在科隆布下车,然后走到玛朗特。一到这个让他魂牵梦绕的地方,他就开始钓鱼,一直待到夜幕降临。

每周日他都会在那儿遇上一个胖乎乎、乐呵呵的小矮个—— 索瓦热先生。他是洛莱特圣母院大街的一个服饰用品商,也是个狂热的钓鱼爱好者。他们经常大半天地并肩坐在一起,手里拿着鱼竿,脚在水上耷拉着,他们就这样成了朋友。

有些日子他们不怎么开口,有时他们会聊上几句;不过他们用不着说什么就能完全了解对方,因为他们趣味相投、情感相通。

春日早上十点左右的时光,恢复了青春活力的太阳在平静的水面上方蒸起一层随河水流动的薄雾,新春怡人的暖意洒在两个酷爱钓鱼的人的背上。莫里索有时会对伙伴说:“啊,真舒服啊!”索瓦热则答道:“再没有比这更舒服的了。”这已经足够让他们彼此理解和尊重了。

到了秋日,黄昏时分,夕阳将天空染成一片红,水中倒映着晚霞,整个河面变成了紫色,天边像是着了火,这两个朋友也沐浴在红光里。枯黄的树木镀了一层金,在凉风中微微颤抖。索瓦热会对莫里索微笑说:“多美啊!”莫里索眼睛还盯着浮子,赞赏地回应:“比林荫大道还美,对吧?”

他们一认出对方,就拼命握手,在与以前迥然不同的境况下遇见对方,他们都很激动。索瓦热叹了口气,嘟囔着:“现在这世道,变成啥样了!”本来就郁郁寡欢的莫里索感慨说:“天气多好啊!这可是今年头一个好天!”

的确,天空一碧万里,到处阳光灿烂。

他们并肩走着,一片茫然,满怀哀愁。

莫里索又说道:“想起以前钓鱼的日子,唉,多么快活!”

索瓦热问:“咱们啥时候才能再回去啊?”

他们进了个小餐馆,一起喝了苦艾酒,出来后又继续在人行道上走着。

莫里索忽然停下来,说:“再去喝一杯?”索瓦热同意了:“乐意奉陪。”于是他们又进了一家小酒馆。

出来时,他们都有些晕了,空着肚子喝了这么多酒难免都迷迷糊糊的。空气和暖,微风轻拂着他们的脸。

索瓦热被这暖风吹得完全醉了,迟疑地说:“我们去一趟如何?”

“去哪儿?”

“还能去哪儿,去钓鱼呗。”

“可是去哪儿钓鱼啊?”

“自然是去我们那个岛上。法军的前哨靠近科隆布,我认识杜穆里上校;他会让我们过去的,不会有问题。”

莫里索兴奋地哆嗦:“就这么定了,我跟你去。”他们便分头去拿渔具了。

一小时后,他们并肩走在大道上,来到了上校占用的别墅。上校笑着听完他们的请求,批准了他们的突发奇想。他们拿到通行证,又出发了。

他们很快穿过了前哨,经过荒凉的科隆布,走到了一个小葡萄园旁边。这个葡萄园在一个斜坡上,下面就是塞纳河。这时大约十一点。

河对岸的阿尔让特伊看上去死气沉沉的。奥热蒙和萨努瓦两座山岗俯瞰着整个地区。一直延伸到南泰尔的辽阔平原上,空旷且荒芜,除了光秃秃的樱桃树和灰扑扑的土地,什么都没有。

索瓦热指着山岗,悄声说:“普鲁士人就在那边!”看到荒芜的田野,两个朋友紧张得手脚发软。

普鲁士人!他俩从未见过任何普鲁士人,却可以感觉到他们的存在。这几个月以来,普鲁士人在巴黎周围蹂躏着法兰西,劫掠、屠杀,造成饥荒。虽然看不见,却能感觉到他们的强大。对于这个得胜的陌生民族,他们既感到仇恨,又有一种近乎迷信的恐惧。

莫里索结结巴巴地说:“唉,万一我们碰上他们怎么办?”

索瓦热用巴黎人那种无论何时都不会丢开的诙谐劲儿回答道:“那就请他们吃煎鱼吧。”

天边的沉寂让他们提心吊胆,犹豫着要不要闯到田野里去。

最后,索瓦热打定了主意:“来,走吧,不过得谨慎点。”

他们走下去,进了葡萄园,弯着腰,利用葡萄藤做掩护,睁大了眼,支起耳朵,小心翼翼地前进。

还要穿过一片光秃秃的地面才能达到岸边。他们飞奔过去,一到岸边,就在干枯的芦苇丛中掩藏起来。

莫里索把脸贴到地面,倾听附近是不是有人走动。他没听见什么,只有他们俩。只有他们俩,谢天谢地。

他们放下心来,开始钓鱼。

对面是荒凉的玛朗特岛,正好挡住了他们,从对岸看不到他们的身影。岛上的小饭店早已关门,像是荒废了许多年一样。

索瓦热先钓上来一条白杨鱼。莫里索也钓上一条。他们不断举起钓竿,每次钓丝上都会有个银光闪闪的小东西扭动着身子。这次的收获真是好得出奇。

他们小心地把鱼放进一个网眼细密的网兜里,网兜泡在水里。他们感到一种甜美的欢喜,这是一种消遣被迫放弃很久以后又重新拾起的那种欢喜。

和煦的太阳暖融融地照在他们肩膀上;他们不再听什么,也不再想什么了;对世界上别的事儿一概不再关心;只是专注于垂钓。

可是,突然之间,沉闷的轰隆声像是从地底传来,大地微微颤动。大炮又打响了。

莫里索转过头,隔着河岸,他看到左边瓦莱里昂山的高大轮廓,额头的位置现在似乎装饰了一簇白翎羽,一股火药刚刚从那儿喷吐出来。

紧接着第二发硝烟又从要塞的顶巅冲出,过了会儿才传来炮响。

别的炮声接二连三地紧跟而至,山峦每一分钟都在呼出死亡的气息,喷吐着乳白色的浓烟,慢慢升到宁静的天空,在山峦上方凝结成一层云雾。

索瓦热耸耸肩说:“他们又干上了。”

莫里索正焦急地注视着浮子上正上下摆动的羽毛,作为一个爱好和平的人,他突然对这些用这种方式作战的狂热之徒感到怒不可遏,嘟囔着说:“这么互相残杀,可真是愚蠢啊。”

索瓦热接着说:“他们比畜生还坏。”

莫里索刚钓到一条银鲤,说:“想想看吧,只要有政府,事儿就永远是这样。”

索瓦热说:“要是共和国就不会宣战……”[10]

莫里索打断他说:“有了国王,我们跟别的国家打仗;有了共和国,我们打内战。”

两个人开始了一场平静的讨论,他们用老好人那种有些偏狭的见识来分析重大的政治问题,并且一致同意:他们永远不会自由。瓦莱里昂山不间断地轰轰隆隆地震响着,用炮弹摧毁法兰西的家园,残害生命,践踏人民,埋葬幸福的梦想、欢欣的希望,撕裂了家乡和异国的妻子、女儿、母亲的心,留下永远无法痊愈的创伤。

“这就是生活啊!”索瓦热说。

“还不如说,这就是死亡呢。”莫里索干笑了一声说。

猛然间,他们打了个寒战。显然,他们身后有人。转过脸,他们看见四个人正站在他们背后,四个高个儿、大胡子的男人,穿得像身着号衣的跟班,戴着平顶军帽,正端着来复枪对准他们。

两根鱼竿从他们手中滑落,向下游漂去。

他们随即被抓住,带走,扔到一条船上,运到了对面的岛。

他们在以为已经废弃的房子后面,看到了二十个德军士兵。

一个大胡子巨人骑坐在椅子上,抽着个瓷质大烟斗,用纯正的法语问:“这么说,先生们,你们钓的鱼多不多?”

一个兵小心地提着那个装满鱼的网兜,放在他们长官的脚下。

普鲁士人笑了:“哈哈,不错不错,我看到了。不过,我们还有别的事儿得商量商量,听我说完,先生们,别担心。

“在我眼里,你们就是两个过来窥探我们的间谍。我捉到了你们俩,会把你们枪毙。你们假装钓鱼,好掩盖你们的目的。既然落到我手里,算你们倒霉。这就是战争嘛。

“不过,既然你们通过了前哨,肯定有回去的口令。告诉我口令,我就放了你们。”

两个朋友并肩站着,脸色苍白。他们的手紧张得微微颤抖,但一直保持着沉默。

军官又继续说:“这事儿谁都不会知道,你们会平平安安地回家。这个秘密将随着你们消失。如果你们拒绝,那就死定了,马上枪毙。你们选吧。”

他们一动不动,没有开口。

普鲁士人依旧不动声色,指着河水说:“注意,要是不说,五分钟后你们就会葬身河底。五分钟!你们都有家人吧?”

瓦莱里昂山依旧在轰鸣。

两个钓鱼的人依旧沉默地站着。德国人用自己的语言下了命令。之后他把椅子拉开,离两个俘虏远了一点;十二个士兵列好队站在二十步外,来复枪柄靠在脚边。

军官又说:“我再给你们一分钟,多两秒钟可不行了。”

接着他突然站起来,走近两个法国人,抓住莫里索的胳膊,将他拉开一点距离,低声说:“快点,口令!你的同伴不会知道的。我可以假装同情你们放你们走。”

莫里索没有回答。

普鲁士人又把索瓦热拉开,给了他同样的提议。

索瓦热没有回答。

他们再次并肩站在一起。

军官开始下命令。士兵举起枪。

莫里索的眼神正好落在装满白杨鱼的网兜上,它们还在草丛里扭动,跟他有几步远。

一缕阳光让还在颤动的一堆鱼闪闪烁烁。他尽力克制,但还是满眼泪水。

他结结巴巴地说:“再见了,索瓦热先生。”

索瓦热先生说:“再见了,莫里索先生。”

他们握了握手,不由自主地浑身哆嗦。

军官喊:“开枪!”

十二支枪一同响了。

索瓦热先生脸朝地面直挺挺倒下去。个子更高的莫里索先生晃了几下,打了个旋,脸朝上横卧在伙伴的尸体上,血从打穿了胸部的外套里汩汩渗出。

德国人又下达了别的命令。

其他人解散后带了绳子、石头回来,系在两个死人的脚上,然后把他们拖到河岸边。

瓦莱里昂山仍然没有停止轰鸣,山头笼罩在山一样高的烟雾下面。

两个士兵一个抓着头,一个抓着脚,抬起莫里索先生;另外两个士兵也这么抬起了索瓦热先生。尸体在空中来回荡了几下,被扔到了远处;他们在空中画出一道弧线,绑了石头的脚朝下直直掉入水中。

河水哗啦啦地溅起些水花,翻腾了一会儿,之后便恢复了平静。涟漪一直荡到岸边。

有些血水浮上来。

军官始终不动声色,低声说:“现在轮到鱼吃他们了。”

他往回走去。

突然,他看到了草丛里装满鱼的网兜。他捡起来,审视了一番,笑着叫了一声:“威廉!”

一个套了白围裙的士兵跑过来。普鲁士人将两个被枪毙者钓来的鱼扔给他,吩咐说:“趁着它们还活蹦乱跳的,马上生煎了,味道肯定鲜美。”

他又抽起了烟斗。


[10]小说背景是普法战争,由于俾斯麦的挑衅,当时的法兰西第二帝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向普鲁士宣战,开战后接连败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