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幻灭:精神分析师对抑郁的全新解读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推荐序二

不要离开幻想,一旦幻想消失,你也许可以继续安在,但生活将从此和你无缘。

——马克·吐温

看完一场漫威漫画公司出品的电影,走出电影院时,你的表达欲会被充分激发,如果有同行的伙伴,那么你们很可能会继续沉浸在剧情里,讨论半天。类似的体验有很多,看完一部剧情跌宕起伏的电视剧,读完一本情节扣人心弦的小说,你都会有这样的感觉:故事里的那个世界让人沉浸,不想回到现实世界。

在弗洛伊德看来,文学艺术来自幻想或白日梦,用来满足遭到压抑而无法实现的愿望。我们有很多天马行空的愿望是无法在现实世界中得到满足的:拥有至高的权力、获得永恒的爱……

每个人的内在都是诗人,至少当他是一个孩子的时候。有一次,我在工作室的等候室里休息,一对等候的母女在那里玩耍。等候室里放着沙盘,那位七八岁的小女孩就在那里玩沙盘。她在沙盘的中间摆放了一座高塔,她说那是通天塔,可以通往天上。妈妈问:“天上都有什么呢?”她想了想,在通天塔的上方摆上了拱门,拱门的后面是一片草地,上面有玉米、石头和兔子。小女孩说,那个玉米是“水晶能量”,小兔子吃了之后,就会变大;那个石头是“破坏魔法”,小兔子只要碰到它,就会变小;如果总是碰到石头而吃不到玉米,小兔子就会死掉。

你看,在这样一个幻想里,小女孩构建了她的想象世界:小兔子得到“能量”会变大,被“破坏”会变小。有时候,小女孩打翻了柜子上的沙盘玩具,她的妈妈会不耐烦地冲她怒吼。小女孩低着头、弓着背,身体蜷缩起来。她变小了!这一刻,妈妈的怒吼就是“破坏魔法”。

每个人都曾幻想“长大”、拥有无限的“能量”。你会把这种幻想寄托在某些神话角色或英雄人物身上,七十二变的孙悟空、身披战甲的钢铁侠、运筹帷幄的诸葛亮……在他们身上,你看到了无限的“能量”。你渴望成为他们,给自己制作钢铁侠的“战甲”,用扇子“假装”孔明,拿根棍子大吼一声“吃俺老孙一棒”。这种“假装”给你力量感,让你觉得自己在小朋友中是无比强大的。

但终有一天幻想会破灭,西方的小孩终有一天会知道,圣诞老人不存在;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我们也会逐渐知道,“金箍棒”没有魔法。

幻想的破灭让人抑郁。这是本书作者想要告诉你的核心观点。他描述了一种叫“心头好”的存在,那是每个成年人潜在的幻想。你不再是一个天真无邪的儿童,那些天马行空的“游戏”与“幻想”再也无法吸引你,甚至谈论幻想、感受和想象自己的幻想,都会令你感到羞耻。你悄悄地把它们藏起来,不让别人看见。于是,幻想成为每个成年人最隐秘的“财产”,被我们珍视并保护起来,成为一种“心头好”的存在。

正常的抑郁情绪和病理性的抑郁症有所不同。当一个人失去“心头好”,意识到这一切都是幻想、现实并非如此的时候,有些人会陷入“正常的抑郁情绪”,而有些人会产生病理性的抑郁症,其中的差别是微妙的。比如,这种“心头好”是对爱的渴望,一个人失去爱人时,会产生正常的抑郁情绪,他/她觉得:“我感到十分难过,他/她为什么要离开?这不是我第一次被甩了,我感到很难过,但我知道,自己死不了。”这是一种能够从幻想破灭中恢复过来的状态,他/她会感到痛苦,也很悲伤,但无论这种痛苦多么严重,他/她都不会被毁掉。

病理性的抑郁症就完全不同,当患者从一个幻想里跌落,他们觉得自己不仅仅失去了这个“心头好”,仿佛也失去了整个人生。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呢?

想想看,那个第一次知道圣诞老人不存在的小朋友,那个第一次意识到金箍棒没有魔法的小朋友,是如何应对那次幻想破灭的呢?他们可能会震惊、愤怒、害怕和难过,认识到此前被告知的许许多多的故事,都是巨大的谎言。但是,心理健康的小朋友,会在妈妈的安抚下渐渐平静下来,开始认真思考:“圣诞老人不存在,又会怎么样呢?圣诞节的时候,爸爸妈妈还是会把圣诞礼物塞到袜子里,悄悄地送给我。爸爸妈妈就是那个爱我的圣诞老人呀。”幻想里那个帮助人变大的“魔法”消失了,但现实里让人安心的“爱”还在那里。

在什么情况下,遭遇幻想破灭的人无法被安抚呢?那就是,对那个小朋友来说,现实里的“爱”不在了。或许,那个发现圣诞老人不存在的早上,他独自一人在家,他被完全忽视,孤零零地待在家里。更甚,这种被孤零零地扔在家里的生活,就是他一直以来需要面对的现实,那个“圣诞老人”,是他幻想中的寄托——终有一天,圣诞老人会接走我,带我离开这个冷清的家,带我坐雪橇,去环游世界。

所以,作者认为,病理性的抑郁症根源在于情感上的打击和内在的抑郁倾向。所谓倾向,就是人在童年时期因被抛弃、虐待等而产生精神创伤,进而把自己隐匿在幻想世界中,但这个幻想世界恰恰是最容易破灭、崩塌的地方。

走出幻灭,就是走出幻想破灭时震惊、愤怒、害怕和难过的情绪,让现实的挫折仅仅是一次挫折,而不是一次毁灭。这是走出抑郁症的核心。关于“如何干预抑郁症患者”,作者有这样一段话。

我不仅要干预抑郁症患者,我还要干预躲藏在抑郁症患者身后的那个拥有自恋情结的人。同理,我不仅要处理抑郁型悲伤的问题,还要处理导致抑郁型悲伤的双重幻想缺失的问题。最后,当我面对一个悲伤之人时,我时刻提醒自己要去剖析致使其心神不宁的问题之下埋藏的怨恨情绪。这就是我们的前提条件。

这意味着,因幻想破灭而产生的情感,是朝几个不同的方向发展的。第一个方向是自恋。当外在的现实世界令人失望时,人们的注意力就会投向自己。“你们不是不爱我吗?那我也不爱你们!”于是这个人的关注点全部退回到自己身上,他不再关心外在的现实世界,只想如何让自己变好。当这种自恋的投注走向极端时,这个人与外界全然隔绝,看起来外表强硬,但内心是孤独的、脆弱的,轻轻一碰就会心碎。

第二个方向是双重幻想的缺失。在我看来,作者所谓的“双重幻想”,是一种外部客体与内部客体的组合,而双重幻想是既“幻想”外部客体的“失去”(实际上,可能并不一定失去了),又“幻想”内部客体的“失去”(这个失去发生在童年早期,而不是现在)。举个例子,一个人丢掉一份工作,这件事情引发了他的“双重幻想”,他幻想着,既失去了外部客体(谋生的能力,实际上,他只是失去了一份工作,而非谋生的能力),又失去了内部客体(生存所需的“营养”,童年时期父母没有给予充分的“营养”,这种印象留到了现在)。

第三个方向是怨恨情绪。当幻想破灭时,人们会怨恨,可是怨恨谁呢?实际上,可能找不到可以怨恨的对象,人们就只能怨恨导致自己幻想破灭的那个人。比如,告诉我圣诞老人不存在的那个叔叔。可是,并不是那个叔叔让圣诞老人不存在的,但在幻想破灭的那一刻,“我才不管,我就是怨恨那个人。谁叫他告诉我这个坏消息的呢”。同样,丢掉一份工作、结束一段感情,我们自然会怨恨上司、怨恨离开的爱人。他们是把“圣诞老人不存在”这个消息传递给我们的人,于是我们怨恨他们。可是,“永恒的爱”“无比的能力”这些幻想,就像“圣诞老人不存在”一样,事实如此,而非带来消息的那个“信使”造成的。剖析这种怨恨,找到背后的幻想及其动力,是化解这种怨恨的基础。

本书的作者简-大卫·纳索(Juan-David Nasio)是一位精神病学专家、精神分析师。精神分析的历史,离不开探究人类幻想的历史,优秀的精神分析师总是善于用敏锐的觉察力,走进人们内心幽暗的深处,找到那个让人沉溺的幻想世界。阅读他的文字,你需要动用一些想象力,随着幻想的脚步,进入人类精神世界的大门。

曾旻

2022年3月14日




你即将阅读的这三部分的内容,是我在巴黎面向多位专业和非专业听众的演讲内容。我希望,没有任何精神分析教育背景的读者也能够读到这些内容。我诚挚地希望,当你读到这本书时,能够在享受阅读之乐的同时,放下内心的负累。

简-大卫·纳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