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偏激的“两极化思维”
如果你问一个小孩:“那个抢你玩具的哥哥是坏人吗?”他很可能回答:“是的。”如果你再问他:“有个陌生人给你糖吃,你觉得他是好人吗?”他也很可能回答:“是的。”在小孩的眼中,人就是这样明确被区分的,欺负他的就是坏人,而给他好处的就是好人。
小孩的世界非黑即白,但随着年龄增长,我们知道小孩的这种思维是不成熟的,但长大后的我们还是经常会像小孩一样,用“两极化思维”来看世界。
窗外的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婉婷还没做好手里的报表,她有些紧张,不由得加快了做事的速度。终于赶完手里的活,看看已经距离下班一个多小时了。她才发现老板不知什么时候走了,婉婷只好通过微信把报表发给领导。
一边收拾东西,一边留意微信,领导没有回复。她忐忑不安地走在下班路上,领导还是没有回复。一晚上,婉婷都在等领导回复,直到10点左右,她才收到信息:“报表还要修改,明天再说。”看到这一句,婉婷立刻陷入了焦灼不安。她躺在床上睡不着,反复地想:完了,我不但延期,还没做好,领导一定很失望。明天他肯定会批评我吧?说不定还会让我离职……婉婷越来越不安,觉得自己既没用又失败,也不知道折腾到几点才迷迷糊糊睡着。第二天,她无精打采地走进领导办公室,结果领导根本没有批评她,更没辞退她,只是让她完善了报表。
心情好转的婉婷约了男友见面,晚上两个人吃完饭在街上散步。婉婷随口问他:“以后我们结婚,你会把所有的钱都交给我管吗?”男朋友迟疑了一下,回答说:“为什么要把钱全交给你?我们一起管钱不行吗?”婉婷笑了一下:“那你是不愿意给我了?”男朋友辩解道:“不是,我就觉得我们一起管钱没问题啊。”但婉婷还是很不开心。回家后她向朋友说起这件事,忍不住伤心:“他根本就不爱我,所以不愿意让我管他,管他的钱。”朋友劝她别想太多,但婉婷还是难过:“他如果爱我,不是应该答应我提出的要求吗?他怎么会不愿意呢?他一定不爱我。”
对于婉婷来说,领导说“还需要修改”,在她看来就是“否定”,是失败;男朋友对她的提议持有不同意见,对她来说便是完全否定,是不爱她的证明。婉婷的思维就是典型的“两极化思维”,即只注意到事物的两极,而忽略了中间状态。正是这种思维让她经常陷入不安和困惑,情绪波动大。
具有“两极化思维”的人看问题过于极端,而他们的人际关系也容易走极端,要么和朋友关系很好,要么就形同陌路,或者心怀怨恨。习惯“两极化思维”的人还会因极端的认知做出极端行为,导致人际关系的恶化。
我们都曾经历过孩童时期,都有过把世界简单化的阶段,但随着年龄增长,我们必须纠正这种简单化的思维,采用更成熟的思维方式。世界不是非此即彼,也不是非黑即白的,我们都生活在一个复杂、多样的世界里,要接受生活中那些并不截然分明的地带。毕竟,你没有成功,并不等于你是失败的。
只有坦然接受世界的复杂,接受人生的不完美,我们才能心平气和地看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从而跳出偏激,做到公平、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