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准备,为参与无限游戏提供最大本钱
论文写作这件事,没有健康的甚至是强壮的身体,再好的选题,再多的学术增量,也不足以支撑你完成。
如果你现在正在经历重感冒,嗓子齁疼、浑身酸痛、打喷嚏、流鼻涕、发烧38.9℃……在这种情况下,还非得让自己有强大的动力、积极的心态、愉悦的心情,然后不断自我激励:“我可以的,我可以的,我是有潜能可以挖的,他行我也行。”这简直就是疯子了,对不对?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心理准备也是建立在良好身体状况的基础上的。为此,你可以每天适量运动,多吃蔬菜水果,合理安排饮食,少糖少盐少油,保证有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睡眠充足,等等。我想我再这样说下去你得恨我了,对不对?道理其实每个人都是懂的。
我还是来个现身说法,给你介绍一下我以前是怎么做的,现在是怎么做的。
我读博士那会儿,在协助导师完成项目研究报告、书稿和写自己的学位论文,也就是写作压力最大的时候,我只要人在学校(由于我是在职读博,需要在家乡的单位和北京的学校之间两头跑),基本上每晚都去操场跑步。400米的跑道,状态最好的时候能跑上10圈,正常发挥是跑5圈;后来博士毕业,跳槽去了新的工作单位,入职第一年我发表了8篇CSSCI期刊论文,那个时候我是每天早起去操场上跑步的,三四圈总还是有的。
后来,在赶我自己申报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的书稿的时候,那段时间我经常是通宵写作的,这一点强烈不建议你效仿。但是那时候我办了游泳健身年卡,每周3次去健身房慢跑+器械练习+游泳,我基本坚持下来了。再后来,写自己的博士后出站报告,只要人在学校(由于我是在职博士后,需要在单位和上海的在站学校之间两头跑),只要不下雨,我也是每天早起跑步的。
目前,我在一个四线城市稳定下来了,除非下雨或者雾霾天,我每天都会早起到小区院子里跑上两圈;白天没课的时候,15分钟的卷腹、200个跳绳、50个深蹲、5分钟的平板支撑也会尽量坚持做一下。
既然说到运动,我推荐你去尝试一下平板支撑或跳绳,看看哪个适合自己,然后尽量坚持。这两个运动项目对于环境场地的要求几乎为零,随时随地可以开练,占用时间也非常少,因为一般运动5分钟就“生无可恋”了。而且,平板支撑可以没有垫子,把两只拖鞋分别垫在两个胳膊肘下面就可以开练;跳绳也可以是没有绳的,双手假装摇动一根“空气绳”,脑海里自动播放“我相信我就是我,我相信明天,我相信伸手就能碰到天”,也能呼哧呼哧跳得不亦乐乎。
我也做下自我反省,希望你能引以为戒。
我说的那些关于运动的都是事实,但我也必须承认那只是事实的一个方面。我也做了太多不利于健康的事情。比如,我写作的时候总是喝劣质咖啡,就是那种高糖高脂、有各种添加成分的速溶咖啡,而且剂量还不断加大,因为产生了上瘾效应。我从读博士开始喝到了2021年初,有十几年时间了,很是可怕。再比如,我写作时是熬夜的,因为我发现自己效率最高的时段是在下午三点到六七点,以及晚上十点到凌晨三四点。遗憾的是下午的时段经常是琐事缠身,所以熬夜几乎成为宿命。
这两个坏习惯让体重不到60公斤的我早早患上了高脂血症和高胆固醇症,肠胃功能比较弱,头发掉得比我爸还厉害,满脸的皱纹也严重耽误了我的网红梦想……总之,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再去努力才是重点。
多年的写作经历告诉我,论文写作的的确确是非常摧残身心健康的工作,而学术性书写也决定了你并没有多大的空间去天马行空,必须把你的所思所想统统压缩到一个八股文一样的、中规中矩的格式体例中。学术论文的发表本身又是一个小概率事件,你经历那么多的痛苦,你搜肠刮肚、呕心沥血、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写出来的论文,很有可能就只能乖乖躺在电脑硬盘里自生自灭。
如此说来,其实每个人都是很有勇气的,居然走上了这样一条布满荆棘、崎岖不平、一眼望不到边的苦难之旅。但也恰恰因为这种情况,才更应该懂得确保身心健康的重要性,从一开始就要努力做到身心愉悦并且不断调适,否则,迟早都会为此付出代价。
你现在读到的这个内容是距离论文写作最远的部分,但是在我看来,这又恰恰是最重要的部分。
身心健康的逻辑永远要高于学术成长的逻辑。你要面对的其实并不是一篇又一篇的论文,以及附着在这些论文上的那些中标科研项目、成功晋升职称、获得博士学位等阶段性的世俗目标。你要面对的,其实是漫长而艰难的人生。
无论如何,人生是一场“无限游戏”,学术成长则是一时一事上的得失,不要为了阶段性的目标而损耗你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