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这就是你要买的车?
汤言当晚没有耽搁,买了张姐女儿最喜欢吃的马卡龙直接去了她家里。
对于汤言而言,她是希望张姐能接受改变的,如果谈不拢,或许她在张姐眼里就会成为一个忘恩负义的人,但无论如何,这一步都是要迈出去的。
张姐接到汤言电话,早早等在客厅,虽说汤言会来解释,可心里终究没底,急挫挫地来回踱步,直到门铃声响起,才几个箭步上去,迎上了汤言笑盈盈的脸。
“张姐。”汤言甜甜喊了一声,张姐看到汤言的那一刻,心里突然定了定,放松了不少。
“快进来,”张姐侧身将汤言让进去,关上门后就急不可耐地拿出合同,递给汤言,紧张地问道,“你快看看,我没签过这玩意儿,看见都害怕的慌。”
汤言笑笑,握住张姐的手,缓声道,“张姐别怕,签合同是因为我们都要越做越大,生意越来越好,不是什么坏事儿。我和合伙人都说好了,即使签了合同,也不会改变什么,只要张姐水果质检到位,我们就能合作下去。”
张姐确实备受安慰,毕竟她最在意的就是汤言还会不会接着买她的水果,只要听到这句承诺,其他的似乎都没那么重要了。
汤言坐在沙发上接着说道,“不过张姐,还是有个问题要跟你深入说说。”
张姐听到这里刚放下的心又提到了嗓子眼儿上,神色紧绷,怔怔地坐在沙发上,目不转睛地盯着汤言。
“张姐别紧张,事情是很重要,不过也不是马上就要你兑现,我们现在准备上市,进来的股东都是富家子女,不缺钱,就缺实现自我价值的路径,她们一进来,店里的一切事务势必会越来越正规。”汤言说到这里,顿了顿,看到张姐不但更紧张了,还不自觉地捏住身边的沙发枕,语气又缓了缓。
“我和张姐一路扶持过来,做到现在都不容易,很想和张姐一直走下去,所以希望张姐也能完善自身,尤其是水果检测,绝对不能出现问题,这个问题一旦发生,就算我想继续和张姐合作,我的合伙人也不会同意。”
汤言说的很慢,可张姐的表情似乎僵在了一处,大半天不见反应。
张姐心里清楚,自己还能维持和汤言的合作,后者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她年岁已经四十,打二十来岁就接过父亲手里的水果生意,干了近二十年,也算有些心得。
二十年间,她将父亲的水果批发做到现在这个规模,自认为已经足够了,没想到最大的下游合作商汤言果业居然一路高歌猛进,格局变化很快,想要继续和她们合作,改革之路似乎成为必行之路。
可若说这么多年的水果供应,她也是良心商家,不过也毋庸置疑,如今的生意是一年比一年难做,现在干半年才抵得上以前一个月的收入,要不是汤言果业迅速崛起,自己只怕会越来越难。
她尤感不能放弃这个占了半壁江山的下游合作商。
“你说的张姐都知道,你看看张姐,今年刚满42岁,别人家的42岁,保养的多好啊,张姐的42岁,已经是个老妈子了。有时候张姐也在想啊,要不就算了,反正省着点儿花,下半辈子也不愁了,可也就这一转念,张姐忙了一辈子,活的像个男人一样,没一天化个美美的妆,出去溜达一圈,现在好了,年轻的时候都没美过,老都老了,还能美的起来吗?”说到这里,张姐反倒开怀地笑了。
她略微偏胖,也是常年劳累,手上的皮肤并不细腻,因为经常用手干活,手指粗肿,关节肥大,比起陈书野的妈妈,一个年岁相仿的女人,是有差辈儿的感觉。
不过这种比较也不客观,毕竟张姐再有钱,也没有陈书野妈妈的见地,就如自己再能干,也没有陈书野的视野一样。
本就是两个阶层的产物,没必要比较,更没必要因为这种比较,产生不必要的心态失衡。
但汤言明白张姐此刻的感受,她就是心有感触,以为自己最近生意好了,可以稍微缓缓了,可没想到,却是更高的要求等着自己,有些无力罢了。
这种无力感,自己也有过,就在曾信来的那一天,感觉浑身的力气都在她提出很多不足的时候用光了。
当然,最后睡了一觉就好了,该干什么就得干什么,沮丧,只是情绪的排泄,不能沉溺其中。
“陈姐,放心吧,我也陪着你呢,我们一起成长,一起壮大,当有一天走到另一个高度的时候,可能就没这么多遗憾了。”汤言似是安慰陈姐,也同样在安慰自己。
陈姐笑了笑,摸了摸汤言的头,她终是接受了汤言的建议,两人都笑了。
聊完后汤言就及时告辞了,陈姐凌晨就得起床盯车,睡得很早,汤言来访,已经影响了她的正常休息,都不多寒暄了。
汤言坐地铁回的学校,可以直达学校正门的地铁站,汤言的活动地点经常在后门,确实很少坐地铁。
此时是晚上十点二十,地铁里挤满了人,大多是学生和打工族,学生模样的人群会三五个聚在一起,轻声聊些什么,打工族又是另一番景象了,他们面露疲态,似乎将所有的力气都用光了,甚至有些人双手环抱扶手,闭着眼睛就睡着了,还会随着地铁到站停车而猛地惊醒,后又迅速入睡。
肯定是累坏了吧。汤言感慨。
感慨之余,突然想到,学生群体的特点不就是密集嘛?
虽然年轻,有一定消费力,不在意价格,要足够新鲜等等这些特点,都符合学生群体的需求,但都不是最核心的因素,若说准确捕捉校园学生群体的核心特点,最终还是落脚在“密集”一词上。
正因为群体高度集中,所以不论从推广、销售、送货,甚至是售后上,都能大幅缩减相应成本,而密集还能带来连锁效应,造成恶性循环和良性循环,做的好,就会迅速扩展业务,做的差,就会迅速萎缩业务。
校园客户,就像一个即时反应放大器,好与坏,都会在最短的时间内给出反馈。
想通了这一点,汤言有些激动,这是困扰了自己一个月的问题,久久没有突破口,竟然看了一车厢的人,就突然明白了。
她连夜回去写方案,圈定了几个汤言果业附近人口密集的地点,第二天便去附近转悠。
当天回到汤言果业,已经下午三点了,从早上七点出发去踩点,只在一个地方转悠了一天,两条腿都快走断了,此时坐在店里的小桌子上,突然觉得靠两条腿跑业务,实在不是个明智的选择。
要不给自己配辆车吧。
想到这里,她抬头看向对面的曾信说道,“我想买辆车,走着踩点儿实在太远了,跑断了腿还太慢,平白浪费了很多时间。”
曾信犹豫地回看了半天,才道,“最近店里开支很大,你要买车这个事情,能不能往后推一推?”
汤言只是随口一说,已然忘记买车也是要经过曾信批准的。毕竟一直以来都是自己做决定的,脑袋一拍,想干什么就干了,此时才想起来,现在已经不是她一个人说了算了。
略有可惜地抿了嘴唇,慢道,“那好吧。”似乎还有些委屈。
曾信看着实在可怜,又望着汤言半天,还是忍不住说道,“算了,批你一辆车吧,好歹也是大老板,成天两条腿来回跑,也不是回事儿。你写个购车需求,我拿给会计拨款,你的车是店里的资产,由店里出钱,你来用。”
汤言没想到还有如此操作,当即又惊又喜,就从旁边拿了一张纸,认认真真写了个申请,写好后递给曾信,“你看一下,是不是这样写?”
曾信抬头拿过纸打眼看了一下,当即眼珠都要瞪出来了,不可置信地看着汤言,张着嘴巴半天才问道,“你说的买车就是两轮电动车?”
汤言不知道曾信为何如此惊讶,也一头雾水地看了她半天,点了点头,“嗯。”
曾信又好笑又无奈地叹道,“看不出来啊,志向高远。”
汤言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后脑勺,傻笑了一下,曾信又说道,“我交给会计吧,保证晚上到位,你晚上六点后过来骑。”
汤言也没想到,刚才还说经费紧张,好不容易才愿意买的电驴,怎么当天就能到位,心里感叹,曾信的办事效率就是高啊,“好,那我先回去上课了,晚上再过来。”
汤言走后曾信就给陈书野发信息吐槽:我说陈书野,你们……这汤言要求也太低了吧,今天说要买个车,你知道她买了个什么车吗?
对方也没想到陈书野会秒回:电驴?
曾信就更加不可思议了,指尖如飞地打了几个字:你怎么知道?
陈书野回复:先练车技,再考驾照。
曾信撇了撇嘴,更加不看好二人的关系,两人的生活圈层差的太远,又都是女……本就阻碍重重,不知道陈书野的父亲知道了,会不会就此掀翻汤言果业,那自己可就白白跟着遭殃了。
曾信五不着调地胡思乱想了半天,也没了跟陈书野吐槽的兴致,索性又去干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