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儿时记忆之二·河趣篇
故乡鲁丹街的西边,几垅田外,就是我经常魂牵梦萦的地方——无名河。
无名河,长年碧波荡漾,清澈见底,应天映日。河沿上,毛竹与荆棘丛生;流水中,鱼虾与水鸟出没,风景十分秀丽。每当夜幕降临,河面映着星空圆月,波光粼粼,星月闪耀,如梦如幻,让人流连忘返。
无名河,是故乡的母亲河。虽然村里的饮用水尽皆取自屋背山泉,但全村妇女都在河东岸位于大桥南北两边的洗衣台浣纱。炎炎夏日,清澈凉爽的无名河,更是男人们冲凉洗澡的首选地。夕阳西下后的河边,常常会出现男人们在上游或西岸浅滩处穿着短裤洗澡,女人们在东岸或下游埋头浣衣,各自从容、互不相扰的特别风景。
大石桥,则是男孩们的天然舞台。我们不仅经常三五成群地来到河边、桥上玩耍,而且只要大家高兴,除寒冬时节外,就会脱光衣服,年龄大些的则穿着短裤,从水深超过两米但整体水流较缓的大桥南侧跳入下游河中。大家比试着,看谁跳得远、潜水久。然后,逐个从大桥东岸的洗衣台爬上岸,回到桥上依次再跳,如此往复,好不快活。
最具挑战的是逆流而上穿越桥洞。由于大石桥建于河流的弯道下方,致使大桥的三个桥孔所通过的水流量及其流速显著不同。我们挑战的自然是作为河流主通道的东侧桥洞。这里不仅水深无法站立,而且水流湍急亦难以踩水停歇,要么逆流而上,要么被水流冲走。大多数人都止于洞口,少数人奋力进入桥洞很快体力不支又被冲了回来。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和努力之后,我终于以潜泳方式成功穿越桥洞。当时,那种喜悦和成就感,不亚于运动员夺冠。
除跳水游泳之外,我们在河边玩得最多的就是打水漂了。
我们各自从河滩上选来扁而薄的小石片,弯下腰,斜着身子,用手指平捏着石块,尽最大可能与河面保持平行,然后用力将石块从水面上削过去,使石块在水面上跳跃着前进,直至下沉消失。谁投出的石块跳跃次数多、距离远,就算谁赢了。而取胜的关键点,则是姿势和手腕力度及用力方向;最重要的是,必须找到又薄又圆且大小适当的石块。
到河边游戏玩耍的当然也有女孩。她们除了给男孩们呐喊助威外,个别胆大的,也会来到大河西岸的浅水处踏浪嬉戏。
有一回,一个女孩在戏水时不慎跌入深水区,并很快被河水冲走。说时迟、那时快,一个年龄较大的男孩迅速冲入水流,快速追赶,在追了一段距离后才将其抓住,抱到岸边。眼看着女孩没有呼吸了,大家手忙脚乱地将其俯卧下来,倒出其口腔里的水,然后拍打其后背使其腹水也不断流出。良久,女孩终于猛咳数下,狂吐几口水,缓过气来。有惊无险,大家总算松了一口气。
稍微长大些后,跳水、打水漂等河边游戏,对我来说便逐渐失去了吸引力。于是,我开始经常独自进入上下游河段游玩,尤其喜欢潜入河道深处观赏水下世界。
清清的河流中,各种大小石块长年经水流冲刷,大多没了棱角。它们不规则地或堆砌或散落在河床上,犹如水下村庄。细长的如花藤般的和扁长的如竹篾般的水草,或稀疏或茂密地长在河底,在水流的作用下翩然起舞。大大小小的鲫鱼、鲤鱼、昂刺鱼等,在水中或石缝间穿梭游弋,好一派旖旎风光。
在河底潜得久了,鱼儿看得多了,便难免开始追鱼嬉戏,进而有了贪念。于是,不时将较大的鱼儿追入石缝,然后用手堵住其出入口,试图将其抓获。多数情况下,要么是被鱼冲出洞口跑掉,要么是鱼儿从别的缝隙处溜走,只有较少次能成功。
即使潜水徒手抓鱼成功率不高,且不时还被昂刺鱼等刺破手指疼痛难耐,或被石块磨伤手背鲜血直冒,我却依然兴致不减。
终于,一次水下危机,让我刻骨铭心。
那天,我依旧在水下追鱼。一条大鱼钻进石缝里,我迅速把手伸过去堵住洞口,继而将手往里探去。由于石块过大,缝隙很深,我便进一步伏下身段,全力深入摸索。在并无所获的情况下,只好起身退出。或许是我在下伏时身体压到了大石块,不料手掌竟被卡住无法抽出了!多次尝试无果,眼看着憋不住气、就要溺水了,我急切地在心中向岸边正在捞水草的成人大声求救,多么希望有人立刻入水来救救自己呀!但没有人知道我命在旦夕!
感觉到自己的生命即将结束,我的大脑一片空白……猛然间,或许是垂死挣扎的力量所致吧,在最后最后的一刹那,我的手掌居然挣脱了桎梏;瞬间,人也冲出了水面。
浮出水面,看着自己业已多条伤痕、血流渗溢的手,很奇怪,我竟然没有一点后怕。更让自己至今不甚理解的是,当时我居然再度下潜,来到那个差一点让我送命的石块处,甚至再次试探着,用手进出那个凶险的石缝……
儿时的日子,过得的确很是自由快活,却也不乏危机与凶险。在故乡的短暂岁月里,在那个秀丽的小天地,我总共经历过三次重大生命危机。这些危机事件,同样是宝贵的儿时记忆,抑或正如古人所云,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此亦乃个人成长的特殊代价吧。
包括人类在内的世间万物的生命,不都是在一次又一次的磨难中,延续和成长的么?!
2020年5月2日写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