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无人赞赏,才是最大的赞赏(今39章)
帛书版: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①,侯王得一而以为天下正。其致之也,谓天毋已清,将恐裂。谓地毋已宁,将恐发。谓神毋已灵,将恐歇。谓谷毋已盈,将恐竭②。谓侯王毋已贵以高,将恐蹶。故必贵而以贱为本,必高矣而以下为基。夫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此其贱之本与!非也?故致数誉无誉。是故不欲禄禄若玉,硌硌若石。
传世版: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穀。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致数舆无舆。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版本差异:
① [万物得一以生]:这句话在帛书版中没有,传世版加入。开篇讲“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天地与万物,其实同属。万物包括天地,单独一个“生”字不足以描述。
② [万物无以生将恐灭]:这句话也同样是传世版窜入,当删。
直译:
以往得到“一”的,天得“一”而清明,地得“一”而安宁,神得“一”而灵动,谷得“一”而充盈,侯王得“一”而成为天下依从的范式。推而言之,天如果不再保持清明,恐怕将要崩裂;地如果不再保持安宁,恐怕将要塌陷;神如果不再保持灵动,恐怕将要停歇;谷如果不再保持充盈,恐怕将要竭尽;侯王如果不再保持贵高,恐怕将要颠覆。所以贵以贱作为根本,高以下作为基础。因此侯王以“孤”、“寡”、“不谷”作为自己的称呼,这正是以贱作为根本啊!不是吗?所以招来太多的赞赏,就等于没有赞赏,因此不愿做尊贵的玉石,而愿做坚实的石头。
解读:
“昔之得一者”,“昔”,过去,从前。“一”在这里指“道”。大道唯一,可是落在万物身上,表现却各不相同。正如第三十二章所说,“譬道之在天下也,犹小谷之与江海也”。“道”好像是江海,落在万物好像分出支流,支流情貌各异。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侯王得一而以为天下正。”天遵从于道获得的状态是“清”;地遵从于道获得的状态是“宁”;神遵从于道获得的状态是“灵”;谷遵从于道获得的状态是“盈”;侯王遵从于道获得的状态是“天下正”。
天下正,即天下的中正处,万民纷纷来归的地方。来归,也就意味着遵从于他,服从于他,所以他是贵而高的。
天清,地宁,才可以蕴养万物,天地如果时常动荡,那么万物将不得安生。神的运转永不停歇,才能称之为灵,正所谓“谷神不死”。有充盈的空间,才能称之为谷,谷一定是空虚的,被填实也就不复为谷了。
人,有健康状态,有疾病状态。健康的状态是常态,可以长久保持,可以正常维持生命。之所以能保持健康常态,因为我们的生活起居遵从着道,谓之“得一”。而如果失去了这个“一”,就会失去健康常态,转化为病态。
“其致之也,谓天毋已清,将恐裂。谓地毋已宁,将恐发。谓神毋已灵,将恐歇。谓谷毋已盈,将恐竭。谓侯王毋已贵以高,将恐蹶。”“致之”,推而言之;“致”,招引、达到。“发”,甲骨文字形表示物体向上或向前迅速运动,本义为“射出”,也有向上“起”之意。地不宁而“发”,大地不再安宁而是往上往前迅速运动,便是地震之类的天塌地陷了。
所以可想而知,天如果失去了“一”,就不再清明,而将要崩裂;地如果失去了“一”,就不再安宁,而将要塌陷;神如果失去了“一”,就不再灵动,而将要停歇;谷如果失去了“一”,就不再充盈,而将要竭尽;侯王如果失去了“一”,就不再贵高,而将要颠覆。
“故必贵而以贱为本,必高矣而以下为基。夫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此其贱之本与!非也?”侯王即贵又高,但如果行为失道不能服众,也会被下面的人所颠覆。所以贵的根本在于贱,高的根本在于下,侯王的根本在于下贱之民。因此为了表示不忘本,侯王会自称“孤、寡、不谷”,这都是最低贱的称呼了。
“故致数誉无誉。”所以任何事物,召来了太多的赞赏,都等于没有赞赏,因为脱离了自己的根本。比如美玉和石头,石头到处都是,造福天下人,但却没有谁赞美它。而美玉极为稀少,只有极少部分人可以得到,却人人称颂。称颂的人多,正是因为得到的人少。人人都能得到的好处,也就不会觉得有多可贵了。
空气,水,食物,阳光,人人都能从中得到好处,所以也没什么人去赞美它,但这种不赞美本身就是最大的赞美。因为它们才是真正做到与下、贱同德,和敛其光,玄同于尘,而非高高在上,脱离根本。因此,“道褒无名”。
“是故不欲禄禄若玉,硌硌若石。”“禄”指“福运”,在这里表示稀少而尊贵;“硌”指“坚实、有棱角”,在这里表示众多而低下。所以不愿做尊贵的玉石,而愿做坚实的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