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社交恐惧:越帮越忙的原始保护
渴望有意义的独处时间并不是神经症[1];相反,不能建设性地独处,才是神经症的信号。
——凯伦·霍妮
近些年来,社交成为一个热点话题进入我们的视野。当我们需要与人沟通一件事情时,我们会更愿意选择哪种方式呢?当面沟通?电话语音?微信文字?邮件?或者干脆不沟通?通常来说,当面沟通或者电话语音最为快捷,但是越来越多的人却连连摆手“还是不要了”……
很多人调侃自己有“手机阴影”,最怕突然听到手机铃声响,甚至为此常年将手机调为震动或者静音。渐渐地,一种名为“社交恐惧症”的病理学名称悄然流行起来。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这些人大多在网络上通过段子、脱口秀、漫画等喜剧形式来表达自己有多排斥人群、不愿意社交的“苦衷”,这也恰巧印证了罗洛·梅[2]所提到的“苦中作乐幽默”。这种幽默在人们焦虑的时候会特别涌现,就和所有的幽默一样,它可以使人与焦虑保持一段舒适的距离。
对于这一现象,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我想要自己安静地待一会儿有错吗?”“我远离人群,是为了减少无效社交,这是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方式!”“我就是这样性格的人,一个人待着挺好”“我又不求什么,干嘛非要跟半生不熟的人没完没了地尬聊,有这时间还不如为自己做点儿有意义的事”……很多人乐于给自己贴上“社交恐惧”(社恐)的标签,貌似这样才可以更加“理直气壮”地坚持自己的“格格不入”。
当然,任何观点都有其对立面,有一部分人在讨论如何回避社交,就有另一部分人认为:“人际交往是生活的基本组成部分,连这个都不要了,当代人都怎么了?”“这是一种逃避,只是社交恐惧的借口而已”“不是不想社交,而是不能社交吧”……
有人为此远离城市,搬进深山独自生活,宣称回归自然;也有人为此豪掷千金学习社交技能、沟通技巧、语言艺术等课程……也许阅读到这里,你已经有了想要支持的阵营,此时的“站队”也决定了你接下来将从本书中感知和体验到什么。我将与你一起,从心理学的角度对这个议题展开深度剖析,去为“被贴标签”的人们撕掉标签的束缚,也为真正有社交困扰的人们寻找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