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读修道院
在佛罗伦萨,文森西奥开了一家商店以维持生计。在当时意大利的风气中,当一个商人没有什么不光彩。其实在佛罗伦萨许多有权势的人物都有商业行会的背景。文森西奥的先祖老伽利略,就是医生和药剂师在市政会的代言人。只不过文森西奥开的商店不大,仅卖些呢绒和布匹,赚钱有限。为了增加收入,文森西奥还教一些富家子弟弹琴和作曲。他也常去参加演奏会,很快就融入佛罗伦萨的音乐圈子,还成为一个乐团的代言人。文森西奥还花了很多精力研究音乐理论,这表明他不仅是个技艺高超的演奏家,还是个有修养的音乐家。文森西奥后来写了一本书《古今音乐对话》,对以往古板的作曲法提出了批判,这和他的音乐老师的观点相左。那位老师竭力阻挠这本书在威尼斯出版。文森西奥不屈不挠,最终看到自己作品在佛罗伦萨出版。
文森西奥在《古今音乐对话》中写道:
他这种挑战权威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对伽利略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对于儿子的教育问题,文森西奥费了不少神。文森西奥和朱莉娅都是天主教徒。为了让儿子多学点儿知识,父亲把伽利略送进瓦隆布罗萨的一所修道院里学习。这座修道院在佛罗伦萨城东32公里的山里,环境优美。修道院里有很多有学识的修道士老师,还有丰富的藏书。文森西奥叮嘱儿子说:“孩子,修道院里有好多拉丁文图书都是经典。你可以多读一点。”
“什么是经典呢?”伽利略好奇地问。
“大家以为权威的东西就是经典,”父亲解释道,“不过你要记住,永恒的东西才是经典。权威不过是老虎的牙齿而已,老虎一死,权威就垮了。”
“我明白了。”伽利略记住了父亲的话。
修道院建在一座山上,四周绿树环绕,空气清新。修道院里有彩色玻璃装点的小礼堂、别致的回廊,还有古老的壁龛。身穿长袍的修道士,神态端庄,手里拿着厚厚的圣经。在少年伽利略的眼里,他们个个都是饱学之士。院长留着长须,面容亲切,像祖父般慈祥。更令伽利略兴奋的是,修道院里有座很大的图书馆。里面的藏书码得像山一样高,要站在木梯子上才能取到。小家伙发出感叹:啊,这里有这么多经典呀!我什么时候才能读完它们啊!
伽利略很喜欢修道院的生活。宁静的环境、悠扬的钟声、悦耳的赞美诗,使他产生了一种离天堂很近的感觉。
修道院的主要课程是宗教的教义,还教一些先贤的著述。宗教教义不外乎是对《圣经》的解释和考证。先贤的著述,重点是亚里士多德的各种理论。此外,修道院还教希腊语、拉丁语、逻辑学、绘画等。院里的伙食也不错,主食有大麦、蚕豆、核桃、板栗,还能吃到羊肉。伽利略吃得比在家里还好。
讲课的修道士们都很喜欢伽利略。他们觉得这个红头发的小家伙聪明伶俐,什么东西一学就会,还能举一反三,再加上他勤奋好学,特别爱读书,就更让人喜爱了。伽利略一钻进图书馆,就不出来了,有时晚上还悄悄点着蜡烛在图书馆看书。他如饥似渴地读了大量的藏书—宗教典籍、神话故事,还囫囵吞枣似的读了很多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包括《物理学》《 工具论》《 形而上学》《 天象论》《 宇宙论》等。他发现亚里士多德是一位无所不知的大师,不过他只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亚里士多德的许多东西他并没有完全读懂。
有一天,院长找他谈话,问他:“听说你不遵守院规,晚上还点着蜡烛在图书馆看书?”
“我读的都是圣经教义,还有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伽利略诚实地答道。
“哦,是吗!” 院长很高兴。这孩子在读伟大的神学啊!
伽利略对院长说:“我太喜欢这些书了。能够生活在印刷术发明后的今天,真是太幸运了!有那么多经典图书供我们阅读,这是古人做梦都没有想到的。我一定要用全部精力去研读它们。”
院长被少年伽利略的豪言壮语感动了。
他拍拍伽利略的脑门说:“你是主的好孩子!”
少年伽利略翱翔在哲学和神学的天空里,感到了莫大的乐趣。渐渐地,他对神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这里,少年伽利略学到了两方面的东西。一是从圣经教义里学到了对上帝的敬仰,这种虔诚的宗教情绪贯穿了他的一生。少年伽利略学到的另一种东西,就是亚里士多德的各种理论知识:天文地理,无所不及;哲理智慧,博大精深。他觉得自己发现了一个知识的宝库。
小家伙有时突发奇想:“这就是爸爸说的‘永恒的东西’吗?”
他发现神学里的说法很多都以亚里士多德的看法作依据。亚里士多德的话就是权威。当然,少年伽利略还没有想到,教会这只虎是把亚里士多德当作牙齿!
渐渐地,神学的东西占据了他的头脑。
伽利略的态度颇为虔诚,他的心底回荡着一种深沉的宗教情绪。这是一个十分奇特的矛盾。即使是伽利略日后在科学上有了重大发现时,他对神学仍然是恭敬的。只不过他顽强地主张神学只管信仰,不能干涉科学。
伽利略在书山里埋头阅读,在小礼堂里吟咏赞美诗,或是在回廊里兜着圈子,思考《圣经》上的故事。
时光就这样缓缓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