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王仁献书说
神功皇后在位69年而卒,第四子应神登基继位,是为日本历史上第十六代天皇。这就是《怀风藻》所说的“品帝乘乾”(14),按照《日本书纪》的纪年为公元270年,如前所述,实际时间应该不早于4世纪末期,时值东晋晚期,朝鲜半岛局势极度不稳。
据《三国史记·百济本纪》记载,阿莘王于392年继位,次年(393)开始频频挑战高句丽,395年惨败于水,397年“王与倭国结好,以太子腆支为质”。对百济来说,为了与强敌高句丽周旋,同时提防宿敌新罗趁机偷袭,与倭国结盟甚至入质,实是无奈之举。对倭国而言,在半岛几番进退,切身感受到彼此之间巨大的文明落差,迫使倭王宁可牺牲物质利益,以换取文化输入。
具体地说,“神功征坎”一役,倭国将新罗王室的“图籍文书”席卷而归,但没有能力去读懂、消化这些书籍,于是从百济招请专家成为当务之急。诚如,牧野谦次郎在《日本汉学史》所言:“遂征新罗而入其国都,封重宝府库、收图籍文书凯旋,盖此一役为经籍传入我国之滥觞,使我国文化一跃迈入文明开化。其年更遣荒田别等使百济,恐为当时无人能读经籍,而特聘其国识者。”(15)
据《日本书纪》记载,百济派遣为倭皇室启蒙的文化使节,滥觞于应神天皇十五年(284)八月六日抵达倭国的阿直岐。此人虽以贡献良马之名目来到日本,但因他“亦能读经典”,所以被日本皇室聘请为太子的教师,其子孙繁衍为执掌文书记录的“史部”集团。(16)
《怀风藻》所说的“百济入朝,启龙编于马厩”,便是指这段史事。“马厩”即阿直岐饲养贡马之处,借指阿直岐生活与工作之所,在此开启“龙编”(17),是为太子菟道稚郎子启蒙。阿直岐用以启蒙太子菟道稚郎子的“龙编”,与《日本书纪》中的“经典”应该同义,主要包括四书五经之类的儒学典籍。朝鲜史书《海东绎史》(韩致奫,1923年),列出一个具体书目:
应神十五年秋十月丁卯,百济王遣使阿直岐者,贡《易经》《孝经》《论语》《山海经》及良马二匹。阿直岐能通经典。
这是后人的揣测,不足为信史。然而,阿直岐既为太子之师,又被崇为“史”(专事文书工作)之祖,随身携带并习得一些儒教经典,也在情理之中。
关于阿直岐其人其事的虚实真伪,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如笠井倭人认为,《古事记》《日本书纪》所载应神天皇治世来自百济的阿直岐、王仁等,皆系编者为附和神功征三韩传说而杜撰,不能视为确定他们赴倭时间的可信史料。(18)反之,也有人认为阿直岐不仅在历史上实有其人,而且就是入倭为质的百济太子腆支王。
阿直岐抵达倭国的次年,即《日本书纪》应神十六年是岁条,有如下记载:“百济阿花王薨。天皇召直支王,谓之曰:‘汝返于国以嗣位。’仍且赐东韩之地而遣之。”上述记事系于“乙巳”,按《日本书纪》纪年为285年。查朝鲜史书《三国史记》,百济阿莘王十四年(405)载“秋九月,王薨”,其年亦当“乙巳”,两者干支相同。《日本书纪》的“阿花王”即《三国史记》的阿莘王(19),其薨于乙巳年(405),则阿直岐、王仁赴日年次皆可考定。
《日本书纪》应神十五年(284)八月六日条,即阿直岐朝贡记事的后半段,紧接着“阿直岐亦能读经典,即太子菟道稚郎子师焉”之后,天皇和阿直岐有如下一段对话。天皇问:“有无学识超过你的博士?”阿直岐回答:“有。王仁非常优秀。”于是天皇遣使百济,招聘王仁赴日任教(20)。
图1-4 王仁像(菊池宽斋《前贤故实》)
天皇既然求“胜汝博士”,可以理解为太子已尽得阿直岐所传,所以需要更高明的学者;阿直岐举荐王仁,或许跟回国在即、找人接替有关,这使人联想到次年百济太子直支王回国继位事。不管怎样,天皇派专使前往百济“征王仁”,其结果在《日本书纪》应神十六年(285)二月条中有交代:
王仁来之,则太子菟道稚郎子师之,习诸典籍于王仁,莫不通达。所谓王仁者,是书首等之始祖也。
太子菟道稚郎子拜王仁为师,即《怀风藻》所云“王仁始导蒙于轻岛”。应神天皇居住的皇宫称“轻岛丰明宫”,王仁在此教授太子,所以说“导蒙于轻岛”,这比阿直岐在马厩授徒,教育制度及设施更趋完备了。太子随王仁“习诸典籍”,而且“莫不通达”。一个“诸”字挑明典籍不是一种或少数,但未说明是什么书籍。然而,《古事记》则记载稍详,即“《论语》十卷、《千字文》一卷,并十一卷”(21)。
《古事记》不仅明示书名,而且标出卷数,这条记载遂成为后世学者确定汉字及汉籍东传的重要依据。本居宣长在《古事记传》中写道:
图1-5 菟道稚郎子像(菊池宽斋《前贤故实》)
西土文字东传之嚆矢,《古事记》作应神天皇御代百济遣和迩吉师贡《论语》和《千字文》,当为是时。且《怀风藻·序》等亦见其旨,奈良时代必如此传闻。在此之前,尽管也有外国人……迁来,然书籍并未传来。
“王仁献书说”,大致反映了5世纪初儒学书籍东传的某些史实,但《古事记》的这条记载,我们也不能不加分析地全部目为事实。比如说,《千字文》作者周兴嗣卒于梁普通二年(521),如果信从《日本书纪》与《古事记》的记载,这部书在著者去世前百余年就已传到东邻,这显然不符合实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