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脉象采集仪
脉象采集仪是采集脉象信息,描记脉象的仪器。它通过无级气动加压配合高精度防过载传感器精确模拟中医切诊指法,采集分析脉象的位、数、形、势特征,最终智能分析出单脉与相兼脉类别和时-频-域几十种脉象参数并输出标准的脉象图。同时可记录和跟踪不同时期的脉象特征变化,对疗效评估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为健康状态的辨识、干预效果的评价提供客观化依据(图1-3)。

图1-3 脉象采集仪
【仪器原理】
1.理化原理
脉象信息的采集借助于传感器。根据其工作原理分类,可分为压力传感器、光电式脉搏传感器、传声器和超声多普勒技术。随着科技的进步,纳米传感器、气压传感器与石墨烯传感器也成为传感器研究的目标。
2.工作原理
脉象信息的提取与分析通常采用压力传感器开展脉象客观化研究。脉象压力传感器所记录的脉搏波图形,主要由血管内压力、血管壁张力及血管整体位移运动的综合力,以及其时相变化的轨迹所形成。脉象信号的特征提取方法主要有3种:时域分析法、频域分析法和时频联合分析法。
【操作方法】
1.电脑电源未开时检查电脑、感应器、打印机等设备是否连接良好,检测仪探头必须插紧,开启设备,进入操作系统界面。
2.启动采集程序并登录,确认程序自检结果正常,然后记录受检者的基本情况。
3.脉象采集时,先标记采集位置,绑定腕部固定架,锁定脉搏采集组件,点击“采集”按钮,选择“左手”选项,程序自动进行左手脉象信息采集。左手采集完成后,换右手重复上述操作。
4.系统自动进行数据分析,出具中医体检结果并由体检师初步判读,必要时纠正机器误差,填写医生建议。
5.检测完毕清理器材,使之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
【临床应用】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传统中医脉诊与现代技术相结合,使得中医脉诊的诊断越来越精确,脉象仪也开始广泛应用于临床。
1.肿瘤 利用中医脉诊信息系统及其分析方法,可以发现恶性肿瘤脉象出现特征性改变,揭示恶性肿瘤患者的脉象信息特征,以及相关脏腑功能异常等病理变化,进一步确定脉象与病机之间的联系。
2.心血管系统疾病 利用脉象采集仪收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压力脉图,并采集其应用西药治疗后的压力脉图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脉象参数作为评价高血压患者临床疗效的参考指标是可行的。
3.代谢性疾病 利用脉象采集仪采集糖尿病患者双手关部脉象图并分析参数,与正常人脉象图参数做比较,结果表明糖尿病患者微循环改变表现为灌注增加,这与高血糖使微血管前阻力下降、后阻力升高有关,血管内压的持续升高最终导致血管硬化、血管舒张能力下降。
4.肾脏疾病 采用脉象采集仪对脾肾气虚证患者及健康成年人进行寸、关、尺三部脉象图测定及分析,结果显示脉象图可作为脾肾气虚证中医辨证及临床诊治的客观指标之一。
5.自身免疫缺陷疾病 使用智能脉象仪对HIV/AIDS(艾滋病)患者在接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前和接受HAART后的脉象图分析,结果显示:
(1)根据脉象采集,CD4+ T淋巴细胞计数较低的患者辨证多为正虚邪实证。
(2)HIV/AIDS患者脉象图特点与CD4+ T淋巴细胞计数高低存在一定的联系。
(3)该研究表明脉象仪在中医临床客观化中具有一定作用。
6.其他 利用脉象采集仪对抑郁症患者进行脉象图测试,并评估其自主神经功能,结果显示脉象图参数和自主神经功能参数可作为抑郁症的诊断和辨证指标。
7.具体脉象见本章“脉象诊测信息采集系统”。
【注意事项】
1.受检者在检查前安静休息60~90分钟,平静心情、脉搏平稳后开始检测。
2.操作仪器时,要准确定位寸、关、尺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