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受多重危险因素影响的全身性疾病,其危险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和非遗传因素。遗传因素主要影响骨骼大小、骨量、结构、微结构和骨骼质量。峰值骨量的60%~80%由遗传因素决定。多种基因的遗传变异被证实与骨量调节相关。非遗传因素主要包括环境因素、生活方式、疾病、药物、跌倒相关因素等。一般来说,危险因素越多,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概率越高。临床上尽早识别骨质疏松症及脆性骨折的危险因素,对于筛查高危人群,早期诊治骨质疏松症,预防骨折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包括可控因素与不可控因素。前者主要与非遗传因素相关,而后者主要与遗传因素有关。
(1)不可控因素:
种族(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白种人高于黄种人,黄种人高于黑种人)、高龄、女性绝经、脆性骨折家族史。
(2)可控因素
1)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包括体力活动少、吸烟(包括主动吸烟及被动吸烟)、过量饮酒(乙醇摄入量大于等于3单位/天,一个单位相当于8~10g乙醇,相当于285ml啤酒、120ml葡萄酒、30ml烈性酒)、过多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营养失衡、蛋白质摄入过多或不足、钙和/或维生素D缺乏、高钠饮食、体质量过低等。
2)影响骨代谢的疾病
内分泌系统疾病:
1型或2型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皮质醇增多症(又称库欣综合征)、性腺功能减退症、早绝经(绝经年龄小于40岁)、腺垂体功能减退症、高泌乳素血症、神经性厌食、高钙尿症、雄激素抵抗综合征等。
风湿免疫性疾病:
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等。
胃肠道疾病:
炎性肠病、胃肠道旁路或其他手术、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胰腺疾病、乳糜泻、吸收不良等。
血液系统疾病:
多发性骨髓瘤、白血病、淋巴瘤、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血友病、镰状细胞贫血、系统性肥大细胞增多症、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等。
神经肌肉疾病:
癫痫、卒中、肌萎缩、帕金森病、脊髓损伤、多发性硬化等。
其他:
慢性肾脏及心肺疾病、慢性代谢性酸中毒、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器官移植术后、结节病、特发性脊柱侧凸、肠外营养、淀粉样变、艾滋病、抑郁症等。
3)影响骨代谢的药物:
糖皮质激素(相当于泼尼松>5mg/d,使用时间超过3个月)、抗癫痫药物、抗惊厥药物、巴比妥类药物、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芳香化酶抑制剂、他莫昔芬(绝经前使用)、肿瘤化疗药物、抗排异药物(如环孢素和他克莫司)、氨甲蝶呤、肠外营养、去甲羟孕酮(绝经前避孕)、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抗病毒药物、噻唑烷二酮类药物、质子泵抑制剂和过量使用甲状腺激素等。
充分认识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后,我们就可以对个体进行骨质疏松症风险评估。目前临床上比较常用的风险评估的初筛工具为: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International Osteoporosis Foundation,IOF)骨质疏松风险一分钟测试题和亚洲人骨质疏松自我筛查工具(osteoporosis self-assessment tool for Asians,OSTA)。一分钟测试题针对不同性别人群骨质疏松症可控及不可控危险因素进行简单病史询问,从而初步筛查疾病风险。OSTA主要根据年龄和体质量筛查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的风险,因其所选的指标过少,所以特异性并不高,需结合其他危险因素进行判断。另外,世界卫生组织(WHO)所推荐的骨折风险预测工具(fracture risk-assessment tool,FRAX®)是根据患者的临床危险因素及股骨颈骨密度建立的模型,用于评估患者未来10年髋部骨折及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椎体、前臂、髋部或肩部)的概率。
(岳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