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学概论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节 传染病

传染病是指能在正常人群中引起流行的感染性疾病,由各种具有致病性的病原体所引起。对人类有致病性的病原体约有500种以上,包括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以及原虫和蠕虫等寄生虫。因此,传染病学实际上是研究致病性微生物和寄生虫引起人类疾病的科学。

一、传染病的特征

自古以来,人类的历史就是与传染病斗争的历史。传染病的流行,不仅会夺去无数的生命,而且严重破坏人类的文明甚至国家的安全,深刻影响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传染病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全球环境的变化,而环境的变化与人类种群的生活习惯、生活模式密切相关。例如,自1346年亚洲商人和游客把黑死病带到欧洲,在短短不到5年的时间内毁灭了当时欧洲三分之一的人口;欧洲士兵和殖民者把天花带到北美,致使北美大陆大批土著居民因此而死亡;2003年SARS风暴的起因尽管尚不十分明确,但SARS在全球的迅速蔓延以及带来的严重后果,已经给人类敲响了警钟,必须要重新审视和思考环境变化对传染病的发生、发展、传播和流行的巨大影响。

传染病与其他疾病的主要区别在于其具有下列四个基本特征:①病原体:每种传染病都是由特异性病原体引起;历史上很多传染病都是先认识其临床和流行病学特征,然后才认识其病原体的。②传染性:传染病与其他疾病的主要区别在于其具有传染性,前者意味着病原体能通过某种途径感染他人,但每一种传染病的传染期基本相对固定。③流行病学特征:传染病的流行需要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条件,且传染病病例发病也具有在时间上(季节分布)、空间上(地区分布)和不同人群(年龄、性别和职业)中的分布特征。④感染后免疫:免疫功能正常的人体感染某种病原体后,基本都能产生针对该病原体及其产物的特异性免疫,但感染后免疫力的持续时间在不同传染病中有很大差异。

二、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灭传染病,保障人民健康,我国于1989年2月21日通过了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并于1989年9月1日起施行,该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已从法律上对各种传染病的分类和防治作了明确规定。根据传染病疾病谱变化趋势,我国先后于2004年和2013年对《传染病防治法》进行了修订。重新修订后的《传染病防治法》严格要求传染病防治实行“预防为主(即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三方面进行预防)、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的方针。其主要防控措施如下:

(1)对患者和病原体携带者进行管理。我国新版《传染病防治法》根据传染性的强弱、危害程度、传播途径的难易、传播速度的快慢等,将传染病分为三类39种(甲类2种、乙类26种、丙类11种)。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丙类传染病是指:甲型H1N1流感、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需要注意的是,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需按照甲类传染病进行预防和采取控制措施。

传染病疫情报告要求迅速。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需要按甲类进行处理的病人或疑似病人应于2h内通过网络上报卫生防疫机构;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单位应于2h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当地卫生防疫机构报告,并于2h内寄出传染病报告卡。其他乙类、丙类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应于24h内进行网络报告;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单位应于24h内寄出传染病报告卡。卫生防疫人员和医疗保健人员对疫情不得隐瞒、谎报。

对被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及医疗废物,必须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消毒和无害化处理。对被感染的动物传染源,可采取消灭的方法,但对有经济价值的野生动物及家畜,应隔离治疗,必要时捕杀并加以消毒;无经济价值的动物予以捕杀。

(2)切断传播途径。根据不同的传播途径,采取不同的防疫措施。肠道传染病应做好床旁隔离,呕吐物消毒,加强饮食卫生及个人卫生,做好水源及粪便管理。呼吸道传染病应采取空气消毒,戴口罩、通风等措施。虫媒传染病防制须应用防虫设备,并采用药物杀虫、防虫、驱虫。

隔离消毒是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防止传染病传播基本措施。隔离是将传染病人和带菌者在传染期间安置在制订的地点,与健康人群分开,防止病原体传播的一种措施。隔离需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即医务人员视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等均有传染性,采取相应的隔离和预防措施。根据传播途径分为接触隔离、飞沫隔离和空气隔离。标准预防的主要措施有:手卫生(包括洗手和手消毒)、戴手套、正确使用口罩、防护眼镜及面屏,适时穿隔离衣/防护服、鞋套,污染的医疗物品的消毒,环境、餐具、衣物的消毒。遵循新增加的标准预防隔离技术:呼吸道卫生/咳嗽礼仪、注射安全。

消毒是指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消除和杀灭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的一种措施,是切断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消毒可分为预防性消毒和疫源地消毒两大类。预防性消毒是指饮水消毒、空气消毒和乳品消毒等;疫源地消毒是指对现有或曾有传染源的疫源地进行消毒,目的是消灭由传染源排出的病原体。常用的消毒方法有化学消毒法和物理消毒法。

(3)保护易感人群。通过改善营养、锻炼身体和提高生活水平等提高人群抵抗力,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有重点有计划的预防接种,提高人群特异性免疫力。

早期明确传染病的诊断有利于患者的隔离和治疗。传染病的诊断需要综合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流行病学资料和实验室等辅助检查资料。①全面而准确的临床资料来源于详尽的病史询问和细致的体格检查,发病的诱因和起病的方式对传染病的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体格检查时不要忽略有重要诊断意义的体征。②流行病学资料在传染病诊断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某些传染病在发病年龄、职业、季节、地区及生活习惯方面具有高度选择性,早期诊断必须取得流行病学资料作为参考。③实验室等辅助检查对传染病的诊断具有特殊的意义,因为病原体的检出或被分离培养可直接确定诊断,而免疫学检查亦可提供重要根据。

传染病治疗的目的不仅在于促进患者的康复,而且还在于控制传染源,防止进一步传播。治疗策略上要坚持综合治疗的原则,即治疗与护理、隔离与消毒并重,一般治疗、对症治疗和病原治疗并重的原则。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条件改善、文化素质提高以及卫生知识普及,我国近年来甲、乙类传染病的流行势头有了明显的下降,特别是一般人群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显著降低。从不同传播途径来看,我国传染病疾病谱变化态势较为明显。疫苗接种是呼吸道等传染病发病率下降的主要原因;饮用水消毒、自来水普及是肠道传染病发病率下降的主要原因;血液交叉污染、吸毒、不良性行为是艾滋病等性传播疾病发病率上升的主要原因(艾滋病正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而人群流动性大、居住条件差、劳动强度高、耐药菌株出现是结核病发病率上升的主要因素。在我国,尽管少数传染病(如脊髓灰质炎)将被消灭,但传染病总的流行态势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如一些过去已基本控制的传染病有卷土重来、死灰复燃的态势(如结核病和梅毒等),且陆续出现了一些新的传染病。鉴于传统的传染病还没有完全控制,新的传染病已经出现,我国面临着新老传染病的双重威胁。

传染病一直被认为是威胁人类生存与健康,阻碍社会及经济发展的主要杀手之一。其在一个社会或地区的流行程度,已被作为该社会或地区人口健康水准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只有将传染病的危害控制在最低程度,才能保证一个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人口和物资的大量流动,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新老传染病的多发态势正在对人类生命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威胁,也给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带来新的严峻挑战。传染病的预防也是传染病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发现传染病患者后应及时报告和隔离患者是临床医生不可推卸的责任。同时,应针对构成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采取综合性措施,并且根据各种传染病的特点,针对传播的主导环节,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止传染病继续传播。传染病的防治本身是一项十分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每个人、整个社会乃至国际间的共同努力。随着世界经济逐渐走向一体化,全人类的健康问题也将形成一体化。控制传染病的流行是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传染病的控制与人类的健康和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