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糖尿病健康管理规范(2020)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节 运动指导

一、体质测定

体质测定是指通过体质测量来评估体质水平。体质测定结果将显示体质的总体状况和各体质成分的水平,是制订运动健身计划的重要依据。针对体质的薄弱环节,确定运动健身目标和优先进行的锻炼内容,根据体质水平确定起始运动强度。例如,心肺耐力差者,要着重进行有氧运动,以提高心肺功能。

体质测定内容主要包括:

1.心肺耐力

有条件时进行最大强度心肺耐力测试,多数情况下采用亚极量测试,如功率车二级负荷测试、台阶测试、6分钟走等。老年人可选用2分钟原地高抬腿测试。

2.身体成分

可采用生物电阻抗、双能X线等方法测量身体脂肪、肌肉、骨骼及内脏的重量,用体脂百分比评价人体的肥胖度;通过身高、体重的测量结果计算BMI[BMI(kg/m2)=体重(kg)/身高(m)2],进而评价人体的肥胖度;腰围、臀围、腰/臀比等指标评价中心性肥胖状况。

3.肌肉力量和耐力

如握力、背力、俯卧撑和仰卧起坐。老年人可选用30秒坐站测试。

4.柔韧性

如坐位体前屈、摸背试验。

体质测定的内容还包括平衡、反应时测试等。参考《国民体质测定标准》。

二、指导方法

(一)运动方案制订

1.一次锻炼的基本组成一次运动锻炼的基本组成包括准备活动(也叫热身)、运动内容、整理放松和拉伸运动四个部分,详见表4-2。

表4-2 一次运动锻炼的基本组成

2.运动方式运动锻炼方案的内容应当包括多种运动方式,才能使身体得到全面发展。有氧运动、抗阻运动(力量练习)、柔韧性练习、平衡协调练习是最基本的运动方式。

(1)有氧运动:也叫心肺耐力运动,以有氧代谢为主要供能途径,指全身大肌肉群参与的、有节律的、持续一段时间的运动。例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广场舞、太极拳(剑)、广播操、乒乓球等球类活动等。

(2)抗阻运动:又称肌肉强化运动,能够保持或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以及肌肉体积的活动,同时多数抗阻运动也是增强骨骼强度的有效方式。运动时肌肉对抗一定阻力或承受一定负荷的重量,肌肉的做功要大于日常生活时的做功,即超负荷。由于每种动作或训练只增强参与运动的肌肉,因此,要通过多种动作或训练来使身体各部位的肌肉平衡发展。抗阻运动一般不规定运动多少时间,但强调运动到再也不能完整正确地完成一次动作为止。例如举重、提重物、弹力带练习、健美操、俯卧撑、平板支撑、器械练习等。

(3)柔韧性练习:伸展、牵伸等练习能够增大关节活动的范围,如压腿、运动健身器械上的牵拉等。

(4)平衡、协调练习:也是神经肌肉控制练习的主要内容,对老年人尤为重要。例如,闭眼单脚站、太极拳、瑜伽、气功、舞蹈、球类等运动方式。可以与有氧运动结合,每周2~3次,每天20~30分钟。

3.运动强度和运动量身体活动要达到一定运动量才会产生健康效应,中等及以上强度运动的效果更显著。快步走、休闲式游泳、骑自行车(速度低于每小时16km)、羽毛球(双打)、瑜伽、跳舞等属于中等强度活动,跑步、游泳、羽毛球(单打)、骑自行车(速度超过每小时16km)、跳绳、爬山、高强度间歇训练、健美操等属于较大强度活动。

(1)每周需要150~300分钟的中等强度身体活动,或者75~150分钟的较大强度运动,每周需要有2天进行肌肉强化锻炼(例如举重、弹力带、俯卧撑、蹲马步等),以保持健康。

(2)增加运动量,每周进行超过300分钟的中等强度身体活动,可以获得更多的健康益处。

(3)可用自身感觉来简单判断运动强度:与不运动状态相比,呼吸、心率微微加快,微微气喘,但能讲话而不能唱歌,基本达到中等强度;呼吸、心跳明显加快,上气不接下气,不能连贯讲话,表明达到较大强度了。

4.一般健康成年人运动方案推荐,详见附录4-2。

(二)运动监控与注意事项

1.运动监控

为使运动安全有效,要及时观察身体对运动负荷的反应,运动监控可以采用监测心率、血压、心电图、运动中的费力程度等方法。在日常运动干预中,可以通过运动后睡眠良好、第二日晨起的脉搏基本恢复到平日水平,无明显疲劳感觉、情绪正常或者更好等自我感觉来判定运动强度适宜。

2.注意事项

(1)循序渐进:

目前没有规律运动的健康人,以小到中等强度运动开始,每次运动时间5~10分钟,循序渐进,逐步过渡到中等到较大强度,每次运动时间30~60分钟。但运动强度和运动量不是越大越好。

(2)避免肌肉骨骼损伤:

运动前热身、运动后整理放松和拉伸活动,以及遵循循序渐进、因人而异的原则,都是有效降低肌肉骨骼损伤的重要措施。原有骨关节疾病患者,需要评估足、关节及肌肉的功能,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避免骨关节疾病的诱发或加重。

3.运动终止指征

如果出现下列情况,需要立即终止运动,寻求专业人士或医生的帮助:

(1)在胸部、颈部、肩部或手臂出现剧烈疼痛、紧缩感或压迫感。

(2)面色苍白、大汗、感到头晕、恶心或无力。

(3)肌肉痉挛,在关节、足踝及下肢感到急性疼痛。

(4)严重疲劳、严重下肢痛或间歇跛行。

(5)严重呼吸困难,出现发绀或苍白。

(6)运动测试中,随着负荷增加,出现收缩压≥250mmHg和/或舒张压≥115mmHg或收缩压下降>10mmHg。

4.运动后调整与恢复

运动后采用科学方法加速机体的恢复十分重要。恢复整理内容包括:积极性活动手段(如舒缓的身体活动等)、营养性手段、中医药手段、物理手段、睡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