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临证古今通论:皮肉筋骨分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分部取穴比较】

1.古今均取四肢阳部穴

前面已述,治疗本病多取阳部穴,又因人体四肢活动较多,因此四肢阳部穴次较高(表1-6)。

表1-6 四肢阳部穴次及其分占古、今总穴次的百分比和其位次对照表

表1-6显示,古代比现代更重视腿阳部穴,现代比古代更重视臂阳部穴;而足阳部和手阳部的百分比,古今分别相近。就穴位而言,表1-3显示,古今均多取腿阳部足三里、风市、委中、阳陵泉、环跳、悬钟,臂阳部曲池、肩井、肩髃,足阳部昆仑,手阳部合谷,这些是相同的;古代还取胆经阳辅、足临泣,膀胱经飞扬、申脉,现代则取胃经犊鼻,虽然均属下肢阳部,但所涉经脉有所不同;现代还取臂阳部外关、肩髎、手三里、天宗,手阳部阳池,而古代取之不多,这有所不同的

古代取四肢阳部穴者,如《医宗金鉴》曰:足三里主“寒湿脚气及痹风”。《神灸经纶》云:“白虎历节风:风市。”《太平圣惠方》载:委中主“脚弱无力,风湿痹”。《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歌》道:阳陵泉主“冷痹与偏风”。《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言:环跳主“血凝气滞,浑身、腰腿风寒湿痹”。《针灸歌》道:“历节痛风两处穴,飞扬绝骨可安痊。”《针灸集书》载:曲池穴主“皮肤麻,或搔痒,或不仁”。《神灸经纶》语:“五痹”,“膏肓、肩井、肩髃”。《灵枢经·五邪》谓:“邪在肾,则病骨痛阴痹”,“取之涌泉、昆仑”。《标幽赋》云:“寒热痛痹,开四关而已之。”(“四关”即合谷、太冲)《六十六穴歌》道:阳辅主“节痛无常处,诸风痹莫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称:足临泣主“周痹,痛无常处”。《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述:申脉主“治一身四肢拘挛痛肿,麻痹疼痛,历节风”。

现代取四肢部穴者,如奚永江等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取委中、阳陵泉、足三里等穴,用轻捻浅刺补法,取天宗,用“合谷刺”;尹百顺等则取委中、昆仑、外关、风市,及病变局部穴等,用针刺平补平泻法;段昭侠取肩髃、曲池、外关、合谷、环跳、阳陵泉、足三里、悬钟、昆仑等穴,注入当归注射液或丹参注射液;代国平等取阿是穴,肩部肩井、肩贞、肩髃、肩髎,肘部小海、曲池、曲泽、手三里,腕部阳谷、阳溪、阳池、外关,膝部鹤顶、膝眼、梁丘、血海、膝阳关、委中、曲泉、阳陵泉、阴陵泉、足三里,踝部解溪、丘墟、太溪、绝骨、昆仑、商丘、照海、申脉等,施针刺先补后泻。

2.古今均取阿是穴

病变部位往往是病邪侵犯,气血闭阻之处,因此古今治疗本病多取该部阿是穴,在古、今文献中,分别为20、144穴次,同列古今诸穴的第一位,分占各自总穴次的5.60%、5.66%,古今百分比相近。如唐代《外台秘要》载:“夫历节风著人”,“但于痛处灸三七壮佳”。宋代《扁鹊心书》曰:“痹病”,“于痛处灸五十壮自愈”。现代殷克敬治疗痹证,取病变局部阿是穴,根据病情施予针刺、火针、温针、温灸、温熨、火罐等法;贺普仁治疗风湿性关节炎,选用病变局部阿是穴,据虚实施针刺补泻手法,对于慢性患者加用艾炷灸或艾条灸,对于急性患者在红肿局部施刺络拔罐;范钢等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取阿是穴及其四周,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3.古今均取上背部穴

中医学认为本病与脏腑亦相关联;西医学认为本病或与脊神经相关,因而本病临床又取相应背俞穴。在古、今文献中,上背部分别为24、315穴次,同列各部的第三位(古代与足阳并列),分占各自总穴次的6.72%、12.38%,显示现代比古代更多地取上背部穴,此当是现代受神经学说影响的结果。就穴位而言,古代取膈俞、脾俞等,现代则取大椎、相应夹脊等,这是相似的。

如唐代《外台秘要》曰:膈俞主“周痹身皆痛”。清代《灸法秘传》云:“倘三气痹痛,灸环跳,兼灸脾俞、肾俞。”现代刘康平治疗急性风湿性关节炎,取大椎,拔罐不针刺;陈桂玲等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取大椎、身柱、神道、至阳、筋缩等穴,采用《内经》刺法;孙丽琴等则取颈、胸、腰椎华佗夹脊穴,用针刺;陈全新治疗痹证,取夹脊或病变部位,用梅花针叩刺。

4.古今均取头项部穴

中医学认为,本病多由风邪所致,而风性轻扬在上,头先受之,故头项部常出现痹证的症状;西医学认为,颈部及上肢部感觉和运动功能多由颈部发出的脊神经控制,因此本病临床还取头项部穴,在古、今文献中分别为20、120穴次,分列各部的第五(与臂阴并列)、第七位,分占各自总穴次的5.60%、4.72%,古今百分比相近。就穴位而言,古今均取风池穴,这是相同的。如明代《神应经》言:“历节风肿,恶风,发不能起床:风池。”现代杨甲三治疗行痹,取风池、风府等,用针刺泻法;王永亮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取风池、大杼等,用火针。又如江有源治疗急性风湿热,取风府、哑门、下脑户等,用针刺,亦为取头项部穴之例。但古代取风池仅3穴次,未被纳入常用穴位之列,不如现代,这是不同的。

5.古代选取足阴、臂阴部穴

前面已述,人体运动需要阴部肌肉的拮抗,因此古代也选用足阴、臂阴部穴。其中足阴部共计23穴次,列古代各部的第四位(与手背并列),占古代总穴次的6.44%,常用穴为太冲。如上述《标幽赋》云:“寒热痛痹,开四关而已之。”即为例。虽然现代治疗本病也有取足阴部穴者,如丁锋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取太冲、行间、大都、太白、公孙等穴,用温针灸。但现代取足阴部穴为64穴次,列现代各部的第十位,占现代总穴次的2.51%,未被列入常用部位,不如古代。

古代选用臂阴部穴共20穴次,列古代各部的第五位(与头项部并列),占古代总穴次的5.60%,常用穴为尺泽、列缺、少海。如《神应经》语:“风痹:天井、尺泽、少海、委中、阳辅。”《薛真人天星十二穴歌》道:列缺主“遍身风痹麻”。虽然现代治疗本病也有取臂阴部穴者,如夏义仁等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取尺泽等穴,用三棱针放血,但现代取臂阴部穴共76穴次,列现代各部的第九位,占现代总穴次的2.99%,未被纳入常用部位,不如古代。

6.现代选取下背、腿阴部穴

如前所述,本病与脊神经相关,因此现代治疗也选用下背部穴,共计253穴次,列各部的第四位,占现代总穴次的9.94%,常用穴为肾俞、腰阳关、命门。如孙景胜等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取腰阳关、肾俞、八髎等,注入追风速注射液并针刺;吴家萍等则取命门、肾俞等,用隔附子饼灸;黄迪君取肝俞、肾俞、命门等,用无瘢痕麦粒灸和叩刺拔火罐或药罐法。又如吴自力治疗痛风,针刺小肠俞,行泻法,而小肠俞也在下背部。表1-3显示,古代也取肾俞穴,如《儒门事亲》记:“骨痹”,“刺肾俞、太溪二穴”。但古代取下背部仅10穴次,列古代各部的第七位,占古代总穴次的2.80%,未被列入常用部位,不如现代,这是古代对神经学说尚未认识之故。

因为下肢运动需要阴部肌肉的拮抗,因此现代也选用腿阴部穴,共计106穴次,列现代各部的第八位,占现代总穴次的4.17%,常用穴为血海。如马璠等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取血海,用针刺加拔罐;尹百顺等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取血海、太溪、三阴交等,用针刺平补平泻法;张泽胜等则取血海、阴陵泉、太冲等,用温针灸。表1-3显示,古代取腿阴部膝关穴,如《类经图翼》曰:膝关主“寒湿走注,白虎历节风痛,不能举动”。但古代取腿阴部共计14穴次,列古代各部的第六位,占古代总穴次的3.92%,未被列入常用部位,不如现代。

综上所述,古今治疗本病所取穴位中的多数位于关节部或其附近,如委中、阳陵泉、犊鼻、血海、膝关在膝关节,环跳在髋关节,昆仑、申脉、足临泣在踝关节,太冲在跖趾关节,曲池、尺泽、少海在肘关节,肩井、肩髃、肩髎在肩关节,阳池、列缺在腕关节,合谷在掌指关节,这是本病常表现为关节部症状的缘故。又如明代《医学纲目》载:“白虎历节风痛:两踝尖。”宋代《太平圣惠方》记:“下昆仑”,“在外踝下一寸,大筋后内陷者宛宛中”,治“冷痹”。现代徐彬治疗著痹,取下闪电穴(秩边外3寸),用针刺平补平泻加电针;刘累耕等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取“指间穴”(各指关节两侧)、曲池、膝阳关、手阳关,用电针刺激;孟宪军则取三池穴(曲池、风池、阳池),用平补平泻针刺法;程丽华取肩三针、腕三针、踝三针等穴,用电针疗法,亦为取关节部穴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