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临证古今通论:皮肉筋骨分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针灸方法比较】

1.古今均用艾灸

本病常由风、寒、瘀、虚等因素所致,而艾灸为热性刺激,有祛风温阳、活血补虚的功效,因此在本病的古、今文献中,涉及艾灸者分别为37条次、131篇次,分列古、今诸法之第一、第四位,分占各自总条(篇)次的11.18%和13.44%,可见现代百分比略高于古代,这在其他疾病的治疗中较为少见,显示艾灸在现代临床上被广泛采用,当其有良好疗效之故。清代《名家灸选三编》曰:“肩冷臂痛者”,“若不预为之治,恐中风不随等证由此而成也,须灸肩髃二穴方免此患”,“此不可不灸,轻者七壮,风寒盛者十四壮为率”。《针灸集书》云:“肩背酸疼,当灸膏肓、肩井、肩髃,无有不愈云。”《针方六集》称:臂臑治“肩背引痛;一方云:宜多灸,不宜针”。均显示艾灸有良好疗效,后者还认为艾灸疗效优于针刺。

(1)艾灸的取穴:

对于本病,古代艾灸以肩关节局部穴为多,共计24穴次,占艾灸总穴次的37.5%。其中又以肩髃频次为高,共计9穴次,列全身艾灸诸穴之首。如《针灸资生经》谓:“予中年每遇寒月,肩上多冷,常以手掌心抚摩之,夜卧则多以被拥之,仅能不冷,后灸肩髃,方免此患。”《神农皇帝真传针灸图》载:肩髃治“手臂肩膊疼痛,可灸七壮”。古人也灸肩井、肩贞、阿是穴等,如敦煌医书《新集备急灸经》言:“患肩膊重,抬手不起,取左右膊井上灸,各二七壮,名膊肩井穴。”《循经考穴编》曰:肩贞“治肩骨一点大疼”,“灸之,亦立愈”。而前面“古今均取肩部穴”中《针灸资生经》灸阿是穴,亦为灸之例。古人还灸膏肓俞,统计显示共5穴次,与肩井并列为艾灸诸穴之第二位,此当是邻近取穴和补虚强壮之故,如《针灸则》治疗肩痛:“灸:膏肓。”

现代艾灸也多取肩关节局部穴,如高映辉取肩髃、肩前、肩贞、曲池等穴,将艾炷直接放在穴位上点燃,待感觉灼热时去掉,共灸4~5壮;王满增等取病变局部穴,用雀啄灸法;李扬缜针刺肩髃透极泉,配合艾条悬灸或熏灸器温和灸;陈培良取肩部痛点,置自制简易温灸架,点燃艾炷熏灸;张琼玉取抬肩、肩贞、臑俞、肩髃、臂臑、肩井,将艾绒与中药粉装在温灸器内,点燃熏灸。总之,艾灸多取肩部穴,这是古今一致的。

(2)艾灸的主治:

古人艾灸除治疗前述肩部感觉与运动症状外,还治疗肩部疮疡,如清代《神灸经纶》载:“髎疽,发于肩腋相连肿:会宗。”明代《外科理例》记:“髀胛患毒已半月,头甚多,大如栗许,内痛如刺”,“遂灸二十余壮”,“瘀肉不溃,此阳气尚虚也,用桑柴火灸”。该案采用桑柴火灸,与普通艾灸有所不同,用以治疗阳气不足之证。而现代检索统计的是肩关节周围炎的针灸治疗,故未有肩部疮疡的内容。

(3)艾灸的方法:

除了常规灸法外,本病临床还采用了隔物灸、“太乙神针”灸、化脓灸、温针灸、药绳灸等方法。

1)古今均用隔物灸:

治疗本病古人尚施隔蒜灸,主要用于肩部疮疡,盖大蒜可解毒杀菌之故。如明代《薛氏医案》云:“少司冠周玉严,背患疽在胛已四日,疮头如粟,重如负石,坚硬不起”,“隔蒜灸二十余壮,乃知痛,又十余壮,背觉少和”。宋元时代《备急灸方》曰:“治发背、发肩”,“凡觉有患,便用大蒜切片如钱厚(如无蒜,用净水和泥,捻如钱样用之),贴在疮头上(如疮初生,便有孔,不可覆其孔)先以绿豆大艾炷灸之,勿令伤肌肉,如蒜焦更换,待痛稍可忍,即渐放炷大,又可忍,便除蒜,灸之数不拘多少,但灸至不痛即住”,“每患一个疮,或灸三百壮、五百壮至一二千壮,方得愈者,亦有灸少而便愈者”。可见该案采用的壮数较多,直到“灸至不痛”,可多达数百甚至上千壮。

现代用隔物灸治疗的是肩周炎,所用药物有姜,以及活血通络之品,与古代隔蒜灸有所不同。如现代杨庆林取患侧肩髃、肩贞、臂臑、合谷、外关、中渚,施隔姜灸;王赟芝取患侧肩周痛点,以及肩贞、肩髃、肩髎、肩前等穴,用浅入疾出的半刺法,并用大活络丸制成药饼,施隔药饼灸;李琳等将威灵仙、苏木、姜黄、红花、细辛、丝瓜络煎煮加入陈醋,用纱布在药液中浸透,敷于相应腧穴上,用灸盒施灸。

2)古今均用“太乙神针”灸:

“太乙神针”是在艾条中加入若干行气活血等作用的中药,治疗时在穴位上铺数层布或纸,然后将点燃的艾条按在布或纸上。清代《太乙离火感应神针》载:百会治“一切头面肩项外杂等症”,即用此法。清代《串雅外篇》记:“百发神针:治偏正头风、漏肩”,“俱可用针,按穴针之,真神妙,百中,乳香、没药、生川附子、血竭、川乌、草乌、檀香末、降香末、大贝母、麝香、母丁香、净蕲艾绵,作针”。此法当亦“太乙神针”灸。而现代耿昊等治疗肩周炎,取肩髃、大椎、肩贞、曲池、合谷、条口,也用“太乙神针”灸;朱月伟等介绍罗诗荣治疗肩周炎的经验,用雷火针治疗,其与“太乙神针”灸相类同。总之。古今均用“太乙神针”灸,这是相同的

3)古代采用化脓灸:

元代《卫生宝鉴》谓:“右肩臂膊痛无主持,不能举动”,“肩井穴内,先针后灸二七壮,及至疮发”,“再灸肩井,次于尺泽穴,各灸二十八壮,引气下行”。此处云“及至疮发”,即是运用化脓灸法促使灸疮发脓,从而大大地提高机体免疫内分泌功能,调整机体的病理状态。而现代肩周炎临床用化脓灸的报道较少。

4)现代采用温针灸和药绳灸:

由于针具的进步,温针灸在现代得到推广应用,如回克义治疗肩周炎,取肩髃、肩贞、中渚,用温针灸;林秀芬则取患侧肩三针、天宗、肩中俞、新设等穴,用温针灸;陆念祖取肩髎透肩贞,肩髃、肩贞、臑会、曲池、手三里,用特制的银温针灸。现代还有人采用药绳灸,如邵亚萍取压痛点,将胶布贴在压痛点上,以药绳(含麝香和雄黄等中药)灸之。而在本病的古代文献中,未见有温针灸和药绳灸的记载。

2.古今均用针刺

现代研究证实,针刺可使人体产生吗啡样物质,起到止痛作用,因而针刺被广泛应用于本病临床。在本病的古、今文献中,涉及针刺者分别为32条次、534篇次,分列古、今诸法之第二、第一位,分占各自总条(篇)次的9.67%和54.77%,可见现代比古代更多地采用针刺,此当是现代针具进步及神经学说影响的结果。

古代采用针刺者,如《备急千金要方》载:“库狄钦患偏风不得挽弓,针肩髃一穴,即得挽弓,甑权所行。”《治病十一证歌》道:“肩背并和肩膊疼,曲池合谷七分深,未愈尺泽加一寸,更于三间次第行,各入七分于穴内,少风二府刺心经。”《天元太乙歌》道:“久患腰痛背胛劳,但寻中渚穴中调,行针用心须寻觅,管取从今见识高。”《针灸治疗实验集》记:“肩胛内痛,于胛缝痛处针之,隔一宿愈。”

现代治疗肩周炎亦常采用古代经典的针刺方法,如冷文取肩部压痛点,用《内经》“短刺”法,针至骨处,再改变方向,施“合谷刺”;黄东取肩三针,用“合谷刺”法;史永奋等取肩内陵,用“傍针刺”法;王麟鹏取肩部疼痛最明显处,用“齐刺”和“扬刺”法,并通电;苏新铭针刺痛点,行“龙虎交战”手法;丛国红取肩髃、肩髎,用“苍龟探穴”刺法;韩冰根据子午流注法纳甲法,选取当日当时所开之穴,施以迎随补泻法,均为例。此外,在针刺治疗本病的古今文献中,还有以下内容可予讨论。

(1)古今均用补泻手法:

古人治疗本病采用针刺泻法者共9条,用补法者仅1条,显示古人认为本病以实证为多。其中用泻者,如《针方六集》云:“甲缝二穴:在肩胛缝尖尽处”,“肩背膊臂痛(泻)”;肩髃配腕骨治疗“肩背红肿痛,单泻”。前面“辨证取穴比较”中《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取肩髃,“刺即泄肩臂热气”,当亦用泻法。用补者,如前面“与虚相关”中,《针灸甲乙经》治疗“肩背寒热”,“刺鱼际补之”。

古代也有采用补泻结合者,共计4条,如《医学纲目》述:“肩端肿:肩髃(二寸半,泻九吸)、腕骨(七分,先泻后补)。”《类经图翼》语:腕骨治“肩背冷痛,先泻后补”。《循经考穴编》称:肩髃治肩“冷风痛痹,先泻后补”。《针灸便用》谓:“手不能举,弯弓不开,不能及头,针肩髃、曲池、阳池,灸,先泻后补。”可见古人所施的补泻结合法多为先泻后补,因本病多由风寒外邪入侵所致,以邪实为主,故治疗宜先泻去邪气,然后才补其不足。

现代采用泻法者,如纪清山取漏肩穴(位于胫骨粗隆下缘水平线上,胫骨内侧后缘凹陷中)、巨骨、肩三针、天宗、中渚,用针刺泻法;方幼安治疗肩前痛取天鼎,肩后痛取天柱,用针刺捻转泻法;王晓燕取天鼎穴,用针刺提插泻法,使针感传至同侧指尖。

现代采用补法者,如朱慧芳针刺肩髃、肩髎、臂臑、举臂、肩井、曲池、压痛穴,用平补法,起针后用白酒浸老姜擦;赵海红等介绍郑魁山经验,取肩髃、肩髎、天宗等穴,用热补针法(烧山火的简化)。

现代采用补泻结合者,如陈东水采用“上补下泻”法,即对患侧肘以上穴(肩三针、臂臑、天应等)用烧山火补法,肘以下穴(肩前侧痛取尺泽、太渊,肩外侧痛取曲池、合谷,肩后侧痛取天井、外关)用透天凉泻法;李扬缜针刺肩髃透极泉,先用捻转提插泻法,后用“烧山火”或捻转补法。可见,现代治疗本病补泻兼有,但总的来说,现代治疗肩周炎也以泻法为多,这与古代是大体相合的。

(2)古今均用深刺法:

本病病位多在肌肉筋骨,而《素问·调经论》曰:“病在肉,调之分肉;病在筋,调之筋;病在骨,调之骨。”《灵枢经·邪气脏腑病形》称之为刺“肉节”。即在治疗本病而取肩部穴时,针刺宜深,须达病变部位。如明代《循经考穴编》曰:肩贞“直刺入二寸五分,治肩骨一点大疼,宜单泻之”。本案肩贞及上述古代补泻结合段落中的肩髃,针刺均达“二寸五分”,当是比较深的。又如清代《针灸集成》云:“肩痛累月,肩节如胶连接,不能举:取肩下腋上两间空虚针刺,针锋几至穿出皮外,一如治肘之法,慎勿犯骨,兼刺筋结处,神效。”该案当是透刺肩关节,刺及“筋结”,针刺也颇深,然文中又曰“慎勿犯骨”,意即不要针刺伤骨,盖为古人经验之谈。

现代也在肩部采用深刺法,如张宏发治疗肩周炎,以肩背部阿是穴为中心,用3~5寸长针沿皮肤向四周辐状斜刺,不留针;易宏荣用3寸长毫针,由肩髃分别向极泉、臂臑、肩内陵、肩髎方向透针2~2.5寸;张士银等用肩“六透”针法,即肩髃透臂臑,肩前缝透臂臑,肩后缝透臂臑,腋前透腋后,腋后透腋前,极泉透肩髃;张正针刺肩髃透极泉、肩前(腋前皱襞尽头)、肩后(腋后皱襞尽头),采用提插捻转泻法,各穴强刺激1分钟,出针后各穴拔罐。可见,古今本病临床均采用深刺法,这是基本相同的。

(3)古今均用速刺法:

即治疗本病采用强刺激而不留针,如明代《席弘赋》道:“肩上痛连脐不休,手中三里便须求,下针麻重即须泻,得气之时不用留。”现代杨庆林治疗肩周炎,针刺患侧肩髃、肩贞、臂臑、合谷、外关、中渚,用强刺激使其得气,不留针;梁清湖针刺肩痛穴(肩锁关节点,向肩部透刺)、三角肌中点(向上、内、外透刺)、臂中穴(在桡、尺骨之间,腕横纹与肘横纹连线中点),针刺得气即止,不留针,加拔火罐;庄文颖取天窗穴,用针刺捻转提插泻法,针感达肩部疼处,循上臂前臂到手指,若肩胛部疼,将针提至皮下,转向后侧,施同样手法,针感达肩胛后部,不留针。可见古今治疗本病均有采用速刺法者,而对于针刺敏感者,速刺法尤为适宜。

(4)古今刺穴先后有序:

古今均有人按照先后次序针刺相应穴位,如明代《针灸集书》称:“如手麻,背胛痛,先刺合谷,后泻太冲、大都。”该书中《八法穴治病歌》治疗“鼻衄耳聋肩角痛”,先刺申脉,后刺后溪。现代赵亚莉等治疗肩周炎,先取健侧条口透承山,用捻转提插泻法,再刺健侧阳陵泉,用平补平泻法,最后依次针刺患侧合谷、曲池、肩髃穴,配以阿是穴,用平补平泻法,在针刺下肢穴时嘱患者活动患侧上肢;现代冯润身亦认为改变所刺激穴位的先后顺序,将会取得不同的效应,因此对于取穴的先后次序问题尚可探讨。

(5)古今采用循经续刺法:

在针刺远道穴未效时,古今均有人沿经脉朝病变部位逐步加取穴位而续刺,以激发经气,如明代《针灸大成》语:“足太阳井:人病头项、肩背、腰目疼”,“不已,刺金门五分,灸三壮,不已,刺申脉三分”。现代卢静治疗肩周炎,取肩部痛点及其经络穴位,用经络导气仪做多级电脉冲“接力”刺激。可见运用连续“接力”刺法,这在古今临床上是相合的。

(6)古人针刺配合呼吸:

古人认为呼吸可推动气血运行,而呼吸次数的多少亦表明留针或手法操作的时间长短,这在缺乏钟表的古代当是常用的计时方法,因此古代针刺常配合呼吸。如《千金翼方》谓:肩髃治“手不上头,捉物不得,挽弓不开,臂冷酸疼无力,针入八分,留三呼,泻五吸,在膊骨头陷中,平手取之”,“又针曲池,入七分,得气即泻,然后补之”,“又针列缺,入三分,留三呼,泻五吸,亦可灸之”。而现代采用呼吸法者较少。

(7)古人刺肩井的方法:

肩井是本病的常用要穴,但该穴近肺尖,针刺有一定的危险性,易造成气胸,因此古人认为不宜久留针,如《医学纲目》载:“两胛痛:肩井(二寸半,不宜久停针)、支沟。”古代也有人在针刺肩井时配合泻足三里,以防气胸,如《天元太乙歌》曰:“背脊俱疼针肩井,不泻三里令人闷,两臂并胛俱疼痛,金针一刺如圣神。”泻足三里对气胸是否有作用?尚需探讨。

(8)现代要求强刺激及放射感:

为了提高治疗效果,现代常用针刺强刺激,并要求有放射感。如李文发取外关、偏历、列缺、丰隆、光明、飞扬等穴,施大幅度针刺提插捻转,以患者能忍受为度;苏新铭针刺肩痛点行大幅度快速震颤法,及龙虎交战手法;蒋利用4寸长毫针针入肩贞穴约2寸,使较强的酸麻胀感向前臂、手指放散,针肩髃透臂臑,使肩关节有酸胀麻感;吕彦宗用毫针针刺颈中穴(在天鼎穴向外斜下1寸),进针至1寸左右,然后针尖朝向大椎穴方向,施以雀啄手法,针感麻至指尖为宜,不留针;王波针刺患侧阳陵泉下2cm处,针尖斜向肩部,使针感传到患肩及上肢末端,用震颤法运针15分钟。上述治疗也多要求患者配合活动患肩。而在古代本病文献中,关于强刺激和针感放射的描述较少。

(9)现代针刺配合运动肩关节:

前面“现代选取腿阳面穴”“古今均交叉取穴”“现代要求强刺激及放射感”等段落已述,针刺远道穴时医者多要求患者配合活动患侧肩关节。又如董天恩取健侧条口穴,进针深,施强刺激,边针边活动肩部;杜萍取下巨虚,用捻转泻法,并让患者活动肩部,同时配合按摩;龙得森用毫针快速刺入中渚穴,针尖向腕部斜刺,持续运针强刺激,并使患肢不停活动;魏启亮等取病侧三间穴,用毫针施平补平泻,以能忍受为度,患者自动或被动地反复做上肢抬举、外展、后伸动作;王钊用原络配穴法,取患侧太渊、列缺、合谷、偏历,用毫针浮刺法,施捻转手法,并令患者活动肩部。

现代在针刺肩部附近穴时,也有要求患者活动患肩者,如胡世刚等针刺缺盆穴0.5~1寸,针感传至拇食指;针刺腋下点(位于背阔肌中点处),针尖刺向肩峰,进针2~2.5寸,治疗时边捻转边令患者向上高举上肢,然后将针尖提到皮下,上肢还原落下,反复3次。

笔者揣测,针刺配合运动患侧肩关节可疏通经络,运行气血,并促使经气到达病所,从而激发肩部肌肉、肌腱、骨骼等组织潜在的神经内分泌调节功能,改善其生理病理状况;而运动引起的传入信号又能进一步激活脊髓上位中枢,加强下行抑制,故可提高临床疗效。

(10)现代采用的其他新刺法:

现代本病临床还发现并采用了一些新的刺法,包括浮针法、阻力针法、雀啄刺法、动态针刺法、小宽针法等。如陆瑾等采用浮针法,在痛点与肘关节连线的上2/3处进针,向最痛点刺入浮针的4/5,扫散3分钟,拔去针芯,用胶布固定套管,留管20分钟;吴立红亦用浮针疗法,针刺痛点;侯春英用阻力针法,取三间、中渚、后溪,即用毫针浅刺并捻转360°后,行雀啄刺,以针下沉紧酸胀为宜,并令患者带针活动肩部,然后针刺颈夹脊阳性点,行捻转泻法;蔡红取肩背部压痛点或有板滞感、牵拉感的部位,用雀啄刺法,点刺深层病变组织,施泻法;俞剑虹用动态针刺法,即令患肩活动,在达到疼痛极限时,针刺其痛点,使病灶在最大牵张下接受针刺,而行针手法宜轻柔;黄巍等亦令患者在保持肩部最疼痛的姿势时,寻找最痛点,针刺并施高频震颤法,得气后把针提至皮下,令患者再做最疼痛的动作,再施高频震颤法;张红英取肩井、抬肩、天宗、解凝等穴,用小宽针配合拔罐疗法。这些方法在古代文献中未见记载,是现代针灸工作者的发展。

3.古今均用刺血

本病常由风、寒、热、瘀等邪气所致,而用刺血疗法则可将这些邪气逐出体外,因此在本病的古、今文献中,涉及刺血者分别为13条次、37篇次,分列古、今诸法之第三、第九位,分占各自总条(篇)次的3.93%和3.79%,古今百分比相近。本病刺血选取肩关节局部穴、远道穴,以及相关经脉之穴,而古代的刺血量往往较大。

(1)古今均取局部穴:

在肩部刺血可将局部邪气逐出,因此古今刺血均取肩部穴。如明代《针方六集》曰:肩贞治疗“肩端红肿,宜弹针出血”。明代《薛氏医案》载:“疽发背胛,若有瘀肉腐烂,脓水淋漓,肿痛仍作者,此处有筋一层间隔,内脓不出故也,宜用针引之。”其中后一例治疗的是疮疡,用针刺出脓液,与刺血相类似。

现代刺血取局部穴者,如石学敏治疗肩周炎,取肩髃、臑俞,施刺络拔罐,每穴每次出血5~10ml;李凤岐则取肩髃、肩髎、肩贞、尺泽、天宗、阿是穴,以三棱针快速点刺,并拔罐吸出血液10~20ml;冷文取肩部压痛点,施刺络拔罐泻血;裴景春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取压痛点,用梅花针叩刺加拔罐出血;徐强华取阿是穴、肩髃、肩前、天宗、曲垣等穴,用刺血拔罐法。

(2)古今均取远道穴:

明代《针方六集》语:少冲治“肩腋肘臂酸痛”,“宜三棱针出血”。明代《医学纲目》称:“肩背颈项腋前痛,与胸相引者:涌泉(一分,见血,妙)。”清时期《针灸则》治“肩痛”:“出血:肺俞。”现代王秀珍治疗肩周炎,取尺泽、曲泽、曲池等穴,用刺血疗法。上述少冲在手背,涌泉在足底,肺俞在上背,尺泽、曲泽、曲池在肘关节,均可归入远道取穴范围,临床常根据病情与经脉的关系,取以刺血。

又如清代《刺疔捷法》道:“肩井生疔刺龙舌,后溪窍阴是要穴,地合缺盆与曲池,发际印堂尾闾决。”此诀治疗肩部疔疮,其中“龙舌”乃位于上臂内侧面的奇穴,“地合”乃位于下颏中央的奇穴。该书于此前曾曰:疔疮治法,“先看疔之发于何处,翻阅歌诀,用小镰刀或三棱针,按穴轻刺,略为出血,随以麻油和食盐点穴上,以透泄其毒,切勿将疔头刺破为要。”可见,取上述穴位均须采用刺血法,其中多数远离肩关节。

(3)古代选取相应经脉之“血”:

如《素问·脏气法时论》载:“心病者”,“膺背肩甲间痛,两臂内痛”,“取其经,少阴、太阳,舌下血者”。“肺病者,喘咳逆气,肩背痛”,“取其经,太阴、足太阳之外,厥阴内血者”。《灵枢经·五邪》曰:“邪在肾,则病骨痛阴痹”,“肩背颈项痛,时眩,取之涌泉、昆仑,视有血者尽取之”。上述《内经》条文均根据肩痛所涉及的脏腑,取相应的经脉之穴,其中“血者”当作“瘀血阻滞者”解,即临床须寻找体表的青紫脉,予以刺血,此乃对症取穴下针,胜于“千人一穴”的死板方法。现代黄龙祥认为,上述所取经脉当称为“经脉穴”,是十二经脉在腕、踝部的相应穴位。而在现代临床上,刺经脉之“血”的报道不多见。

(4)古人的刺血量往往较大:

如《素问·刺腰痛》云:“解脉令人腰痛,痛引肩”,“刺解脉,在膝筋肉分间,郄外廉之横脉出血,血变而止”。《续名医类案》治疗“肩痈”:“急砭患处,出黑血盏许。”“缺盆始痛,针出清脓二碗许。”上述“血变而止”“出黑血盏许”“出清脓二碗许”均显示刺血(脓)量之大,此当逐邪务尽之意。现代治疗肩周炎也有刺血量大者,如上述王秀珍治疗肩周炎的出血量可达30~100ml,但一般来说现代刺血量较小,不如古代。

4.古今均用推拿

推拿疗法将运动之力作用于体表肌肤穴位,使肩部的气血得以畅通,瘀血水肿得以消散,疼痛酸胀得以消失,运动功能得以恢复,因此古今治疗本病多采用推拿疗法。如清末民初《西法针灸》载:“一病妇年五十岁,去年九月上旬,自肩胛部、上膊部至手腕部,俱发偻麻质斯状之疼痛,上肢之动作艰涩”,“按摩肩胛、上膊、前膊、手腕诸部”。其中“偻麻质斯”为英语“风湿”一词在清末民初的中译文。

现代针灸治疗肩周炎配合推拿者,如徐建勇等针刺生物全息第2掌骨侧的上肢穴,并令患者活动患肩,起针后配合推拿疗法,施以揉、㨰、摇、拔伸、抖等手法;张昌林除用针刺提插捻转与电针外,并按揉手三里、曲池、肩髃、肩前、肩贞、天宗等穴,配合肩关节活动;廖伯年等取“肩应穴”(天宗附近最痛点),注入维生素B12与地塞米松,并㨰、揉肩部穴,点压肩井、肩髃、肩髎、肩贞、肩前、臂臑、曲池、合谷等穴,弹拨粘连处,活动肩关节,再施拿揉搓拌等手法;孙继成取阿是穴、肩贞、肩髃、肩髎、臂臑、曲池、手三里,用推拿之运膊、指旋、揉拿法;李健良针刺患侧“靳氏肩三针”等穴,配合揉、㨰、分筋、弹拨、摇肩旋转等推拿手法;丁成标等针刺双侧中平穴、阳陵泉透阴陵泉、绝骨透三阴交,配合肩部活动,并在患肩处施松解手法推拿,并从多角度施予扳法。

5.古今均用火针

火针乃针刺与烧灼相结合的方法,古今亦用以治疗本病。如《卫生宝鉴》言:“右臂膊肿盛,上至肩,下至手指,色变,皮肤凉,六脉沉细而微,此乃脉证俱寒”,“此乃附骨痈”,“以燔针起之”。

现代用火针治疗肩周炎者,如贺普仁取肩部压痛点,用火针疗法;朱桂玲等取最敏感的压痛点及周围4点,用火针疗法;夏晓川则用粗针或缝衣针代替火针,取患侧臑俞穴,用棉线包裹针根部,烧红发白后,快速刺入,迅速出针;张文兵等治疗慢性冈下肌劳损,取大杼、天宗、臑俞,用火针点刺;陈静治疗粘连型肩周炎,取肩前、肩髃、肩贞、臂臑附近压痛点,用火针刺激;吴峻治疗肩胛提肌劳损,取局部阿是穴(患侧第1~4颈椎棘突旁1.5寸及肩胛骨内上角处),用火针加拔罐及艾条熏灸。可见上述《卫生宝鉴》用火针治疗的是肩部“附骨痈”,而现代用火针治疗的是肩周炎,古今火针治疗的病种有所不同。

6.现代发展的方法

现代治疗肩周炎还采用穴位注射、电针、器械、拔罐、小针刀、刮痧、敷贴、埋藏、皮肤针、挑治,以及微针系统等疗法。这些在古代本病文献中未见记载,可谓是现代针灸工作者的发展。

(1)穴位注射:

如刘建洪取肩髃穴,注入普鲁卡因、维生素B12、当归注射液、骨宁注射液;吴映书等取天宗穴,注入维生素B12、地塞米松;李刚等取膏肓、巨骨、肩髃透臂臑、手三里,注入10%葡萄糖注射液加当归注射液;周永辉取患肢对侧的条口穴,注入祖师麻注射液;张和平取健侧中平穴(足三里穴下1寸),注入丹参注射液;李浩琦等取患侧手三里穴,注入安痛定;彭启琼取肩三针(肩髃、肩前、肩后)等,注入普鲁卡因、醋酸泼尼松龙(或当归注射液、黄瑞香注射液)。又如李伟洁等取肩内陵、肩髃、阿是穴、条口、阳陵泉,用蜜蜂螫刺,因蜂螫中含有类激素成分,故也可归入穴位注射中。

(2)电针:

如张娜娜等针肩髃、肩贞、肩髎、天宗、臂臑、曲池,连接韩氏多功能电治疗仪;车涛等取肩髃穴,用电针治疗;高玄根取患侧肩三针(肩髃、肩后皱襞尽头上1寸、腋前皱襞尽头上1寸)、曲池、条口等穴,通电20分钟;仲跻尚取双侧第5颈椎夹脊穴,用3寸针刺入,针尖向下沿皮刺,与脊柱平行,使针感放散至肩部或背部,接G6805电疗仪,并活动患肩。

(3)器械:

如谢可永取肩髃、肩贞,用He-Ne激光治疗;罗平等取阿是穴、肩井、肩髃、肩贞、肩髎等,用激光针灸针治疗;沈玲取阿是穴、肩髃、肩髎、肩内陵、天宗、肩贞、外关等,用曼迪森-500型半导体激光治疗;周江川治疗肩前型取肩内陵、尺泽,肩侧型取肩髃或肩髎、曲池,肩后型取肩贞、臑俞、天髎、曲垣,用微波针治疗;周建媛取肩髃、肩贞、天宗、肩外俞、肩中俞、肩髎、阳池、外关等穴,用电针配合微波治疗;党凤鸣治疗肩周炎,取肩部痛点及其相应穴位,施予特定电磁波TDP温针治疗。前面“古今采用循经续刺法”中卢静使用经络导气仪,亦为例。

(4)拔罐:

如彭启琼取肩三针(肩髃、肩前、肩后)等穴,用针刺加拔罐;王玉明在疼痛明显处,施以闪罐或走罐;高春梅以肩峰端为中心,用走罐疗法,向四周做环形推动;苏新铭取肩三针、臂臑、巨骨等穴,用针刺加拔药水罐法(药水中含桂枝、红花、苍术、乌梢蛇、羌活、独活、威灵仙、木瓜、乳香、没药);游昌华取患肩的疼痛部位,将竹罐放在沸腾的当归、川芎、羌活、寄生、红花、独活、牛膝、细辛之药液中煎煮,擦干罐内水分,趁热把竹罐扣在穴位上;李宗俊取阿是穴、肩髃、肩前、肩贞、臂臑、曲池等穴,用多功能罐治疗。

(5)小针刀:

小针刀是近三四十年发展起来的新疗法,对本病有良好疗效,故被推广使用。如张铁英、田平等分别取肩部最明显压痛点,用小针刀施纵行疏通,横行剥离法;何业斌等取痛点予以针灸,再将小针刀刺入周荣穴,推进至臑俞皮下,行左右前后剥离术数次,出针拔罐吸出瘀血;刘星在喙突外喙肱肌和肱二头肌短头附着点、冈上肌抵止端、肩峰下冈下肌和小圆肌的抵止端,用针刀做切开剥离法或纵行疏通剥离法,在肩峰下滑囊做通透剥离法。

(6)刮痧:

刮痧可以疏通经气,活血祛瘀;现代认为刮痧可以使皮下微血管破裂,改善微循环障碍,因此在现代肩周炎的临床上,刮痧常被使用。如徐定潮取后颈、肩上、肩胛、肩后、肩前等处穴位,予以刮痧疗法;谭慧取后颈、肩胛骨内侧、肩胛骨中间、肩胛骨下角、侧颈部、腋后线、腋前线、上肢外侧等处穴位,用刮板刮拭;樊虹彦取斜方肌、三角肌、肩胛提肌、冈上肌、冈下肌、大小圆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的体表区,用刮痧板刮拭。

(7)敷贴:

如侯树峰将吴茱萸、薏苡仁、莱菔子、菟丝子、紫苏子、生食盐在铁锅炒至微变色,用布包缠垫烫患肩,同时活动肩关节;刘路明将当归、川芎、姜黄、羌活、红花、白芷、防风、乳香、没药、续断、木瓜、透骨草、威灵仙、桂枝、细辛制成粗末,洒白酒和水,装入布袋内扎紧,干蒸35分钟后换敷患处;张宏太用醋调川乌、草乌、樟脑末成糊状,敷于压痛点上,外裹纱布,用热水袋热敷;尤菊松取肩三针穴与阿是穴,用白芥子、斑蝥等,加入二甲基亚砜调成软膏,贴于穴位上发泡;章进取太渊穴,用白芥子、川乌、细辛、桂枝、肉桂、白芷、山柰作天灸。后二则为敷贴发泡疗法,与前述“化脓灸”有相似功效。

(8)埋藏:

如郑魁山取肩髃、肩髎、天宗、阿是穴,用埋线疗法;陈荷光取阿是穴和健侧阳陵泉,用埋线法;孙治东等取肺俞穴,留置皮内针;刘宝华等取风门、肩井、天宗、肩髃、曲池、阳池等穴,埋入皮内针。

(9)皮肤针:

如凌楠等取肩髃、肩髎、肩井、阿是穴及其经络,用磁圆梅针叩刺;倪晓琦取肩髃、肩前、肩后、天宗、曲池、大椎,用梅花针加火罐疗法;师怀堂用磁圆针循经叩刺患肩周围穴及压痛点,用磁梅花针刺激耳廓相应穴区及敏感点。

(10)挑治:

如桂云超等取压痛点,用锋钩针挑刺,然后拔罐,出血少许;宁晓军等取肩髃、肩贞、臂臑、肩井、肩外俞、天宗、曲池等穴,以外科巾钳作针挑工具,钳住穴位皮肤约1~1.5cm,深入皮下,进行有节奏的交替横向挑拉、左右摇摆或上下挑提。

(11)微针系统:

现代治疗肩周炎还采用耳穴、腕踝针、头针、眼针等微针系统的疗法。

1)耳穴:

如贾春生等取耳穴肩、锁骨等穴(左右耳交替选用),将毫针沿皮透刺,配合活动患侧肩关节运动;陶天遵针刺耳部“抬肩穴”;孙继成取耳穴肩关节、神门、皮质下,用针刺捻转手法;张玉夫针健侧耳穴外鼻,配肩、肝、肾、心、小肠、神门、肾上腺,用针刺捻转补法。

2)腕踝针:

如王爱国取患侧腕踝针上4、上5、上6,将毫针沿皮下浅层平刺1.5寸;王义朝等取腕针上4、6点处,用毫针沿皮下直线进针;费梅取腕踝针患侧上5,用针刺;田韵根据“上对上,下对下,左对左,右对右”等原则,在腕踝针上1、上2、上3、上4、上5、上6中选取相应进针点,用毫针浅刺1.3寸,留针期间令患者做自主运动。

3)头针:

如朱明清取健侧头皮针顶颞前斜线,从中1/3节段进针约1寸,用抽气法运针,同时运动患肩,幅度由小到大;胡晓东取头针对侧顶旁Ⅰ线、顶旁Ⅱ线、顶颞前斜线中2/5,施中强刺激的快速捻转;孔尧其取对侧头皮针顶颞前斜线中1/3段,留针1小时,并令患者活动肩关节;方贤成取患者健侧头皮运动区、感觉区的中下1/3处,用一根针在运动区由上向下竖刺深达帽状腱膜下层,另一根针从该点后方向前横刺入头皮下,与前根针呈“十”字交叉状,留针或捻转时嘱患者活动患肢。

4)眼针:

如李怀安取眼针双侧上焦及肝胆区,并根据辨证取相应区域,或选眼球血管颜色变化明显的经,用针刺;阴盛奎取眼针双上焦区、双肝区,边针边活动患肩;李云香取眼针上焦区,配以大肠区、小肠区,用针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