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临证古今通论:皮肉筋骨分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辨证取穴比较】

对于各种类型的肩病,古人大都选取肩部、臂部、手部之穴,此与前面本病总体取穴特点相合,各类之间亦无很大差别。此外,治疗与本病相关之热、寒、风、气、瘀、虚诸类型,古人取穴似还各有特点,试论于下。

1.与热相关

治疗与热相关者,古代以大肠经与小肠经的穴次为高,此当阳明多气多血,小肠属火之缘故。其中取大肠经穴者,如《灵枢经·经脉》载:大肠经主“气有余则当脉所过者热肿”。《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述:肩髃“刺即泄肩臂热气”。《循经考穴编》云:臂臑主“肩端红肿”。取小肠经穴者,如《针灸甲乙经》云:“引缺盆肩中热痛,麻痹不举,肩贞主之。”《针灸聚英》言:曲垣主“肩痹热痛”。又如《灵枢经·邪气脏腑病形》曰:“小肠病者”,“若独肩上热甚”,“取之巨虚下廉”,下巨虚虽属胃经,但又为小肠之下合穴。此外,《灵枢经·邪气脏腑病形》语:“肩上热”,“取委中”。委中位于腘关节部,而关节恰骨之末端部,阳气较为旺盛,且是邪浊积滞之处,故清热逐邪亦可取关节部穴

2.与寒相关

治疗与寒相关者,古代以膀胱经与肺经穴次为高,此当该两经均主表寒,膀胱经还主里寒之故。其中取膀胱经穴者,如《备急千金要方》谓:“膈俞、、京门、尺泽,主肩背寒痓,肩甲内廉痛。”《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述:附分主“肩背拘急,风冷客于腠”。《循经考穴编》曰:大杼主“背胛酸疼,腠理不密,易感风寒”。《神灸经纶》云:“肩臂冷痛”,“灸膏肓、肩井。”取肺经穴者,如《针灸甲乙经》言:列缺主“虚则肩背寒栗,少气不足以息”;尺泽主“肩寒,少气不足以息”。《针灸聚英》语:太渊主“肩背痛寒”。

3.与风相关

治疗与风相关者,古代膀胱经与肺经穴次亦较高,因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伤肌表,而该两经均主表,故取之。其中取膀胱经穴者,如上述“与寒相关”中,附分主“肩背拘急,风冷客于腠”;大杼主“背胛酸疼,腠理不密,易感风寒”,皆为例。取肺经穴者,如《灵枢经·经脉》称:肺经主“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针灸甲乙经》谓:中府主“肩背风汗出”。《备急千金要方》记:列缺主“肩背痛,风汗出”。《针灸大成》录:尺泽主“肩臂痛,汗出中风”。

4.与气相关

治疗与气相关者,古人选取肺、大肠、三焦经穴,此当肺主气,大肠与肺相表里,三焦总司气化功能的缘故。如《灵枢经·经脉》曰:肺经主“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大肠经主“气有余则当脉所过者热肿”;三焦经主“气所生病者”,“耳后肩臑肘臂外皆痛”。

5.与瘀相关

治疗与瘀相关者,古人选取肩关节局部穴,如《针灸甲乙经》云:“肩背痹痛臂不举,血瘀肩中,不能动摇,巨骨主之。”

6.与虚相关

治疗与虚相关者,古人选取补肾与补肺的穴位,此当肾为先天之本,肺气虚弱可导致本病的缘故。其中取补肾穴者,如《席弘赋》道:“更有三间肾俞妙,善除肩背消风劳。”取补肺穴者,如《针灸甲乙经》言:“肩背寒热,脱色,目泣出,皆虚也。刺鱼际补之。”列缺主“虚则肩背寒栗”。《外台秘要》语:尺泽主“虚则肩背寒”。

现代治疗肩周炎也有用辨证取穴者,如李桂兰用巨刺法,针刺健侧阳陵泉,施捻转提插强刺激,同时活动患侧肩关节,对于风寒型,加肩髃、风池,用温针灸;风热型,加大椎、曲池、合谷;瘀血型,加膈俞、肩髃,施温针灸。张国瑞治疗肩周炎,除六经分治外,风盛者加风池、外关,并予局部闪罐;寒盛者,加太冲、合谷,用局部深刺加灸;湿盛者,加足三里、阴陵泉;热盛者,加大椎、合谷、曲池;气血虚者,加三阴交、太溪。这些与古代的辨证取穴不完全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