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说明
《医宗金鉴》是清代政府组织纂修并颁行的医学教材,内容丰富,体例严谨。人民卫生出版社1957年影印该书武英殿版,1963年以后又多次出版以武英殿版为底本的排印本。排印本校改了原版某些文字错误,又修正或更改了原书某些体例,增加了附方索引。本次整理汲取了人民卫生出版社历次整理校点本的合理部分,并以武英殿版为底本再次校订。兹将整理后的内容说明如下:
一、该书虽为丛书,但武英殿版并未突出子书名称,而是按卷排序。书前有总目录,各卷有分目录。此本以《御纂医宗金鉴》15种子书为纲,重新编排总目,且将相关分目录置于各子书之前。原书目录或与正文有出入,今以正文为主加以调整。个别地方依据目录更改正文,如目录之“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正文作“桂枝救逆汤”,今据目录改。
二、本书采用横排简体,故原繁体字、异体字均改为规范的简体字(如“痠”作“酸”、“骾”作“鲠”)。并非异体的少数中医特殊用字及容易产生歧义的简体字,则一仍其旧(如猝不改作卒)。某些意义相同的字,则统一改作通行字(如歠改作啜,欬改作咳等)。明显笔误或讹字则径改,不出校记,如“增寒”径改作“憎寒”。原本竖排,多见“右件药”之类的指示文字,今据横排特点,将“右”字均改为“上”字。
三、通假字、古今字予以保留。
四、避清讳的字一般恢复原用字(如“元机”复原为“玄机”、“元府”复原为“玄府”、“坵”复原为“丘”等)。但个别药名因避讳而改、习用成俗者一仍其旧(如“元参”即“玄参”)。前朝避讳、业已成俗者亦不改(如“丸”作“圆”)。
五、该书某些名词术语与今通行者或有不同。经审慎考订,据古今通行之名作出部分改动与调整,如藏府(脏腑——括号为今通行名,下同)、足指(足趾)、雌痖(嘶哑)、旋复花(旋覆花)、白芨(白及)、虾蟇(蛤蟆)、燕脂(胭脂)、磐蝥(斑蝥)、茵蔯(茵陈)、黄檗、黄蘗(黄柏)、瞳窌(瞳髎)、蹻(跷)。但某些古药名仍保持古名,如钓藤钩不改作钩藤钩、栝蒌不改做瓜蒌,连轺不改作连翘、莪荗不改作莪术。
六、原书各卷后之“音切”,若全按正规简体则难以应对古音韵,故仍其旧。原总目后附28个字的音释,虽与原文对应不甚紧密,今亦照附。
七、原书插图在武英殿版一般图在前、文在后。为便于阅读、排版,插图位置或有变更。全书插图统一编号,以便查找。所有插图重新摹绘,图注文字凡横排者按现代习惯予以调整,竖排者保持不变。图注或图形有误者,经考订后予以订正。如图494“鬼眼”与“鬼哭”原版错位,今正之。
八、书后附有方剂索引,以便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