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典到临床:国医大师熊继柏《内经》与临证治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讲 《内经》的理论体系

《素问·著至教论》《素问·气交变大论》这两篇文章都先后提到:“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这就告诉我们,医道要了解的知识特别多。《内经》就是这样,包含了天文、地理、人事。所以张景岳说《内经》是“上极天文,下穷地纪,中悉人事”。具体地讲呢,就是《内经》给我们确立了中医学完整的、系统的理论体系。这个完整的、系统的理论体系不仅是《内经》的,而且是整个中医学的。可以讲《内经》的理论体系,也可以讲中医学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是些什么内容呢?归结起来就是十大学说。我讲的这个内容就是把《内经》理论体系的十大内容(十大学说)跟大家做一个简要的介绍。这样,对于《内经》的理论就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一、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五行学说,是《内经》独有的东西,也是我们中医独有的东西。它缘于古代的哲学思想。《易经》的《系辞》里面讲:“一阴一阳之谓道。”“道”,就是自然界的法则、自然界的规律。《易经》的这个话,就是把阴阳作为自然界的一个法则。认识自然,就用这样一个规律,就用这样一个法则,去认识自然,去认识宇宙。《辞海》里面讲,阴阳是哲学里面的一对范畴,是一个哲学的名词,哲学家也讲阴阳。那我们中医学讲阴阳,《内经》讲阴阳,是讲的什么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还是《易经》的思想。自然界的法则,自然界的规律,就是阴阳。“万物之纲纪”,指出阴阳是万事万物分类的纲领;“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这是讲的来源。“父母”“本始”是指来源,生长、消亡、变化的根源就是阴阳。“神明之府”,这个“神明”不是讲人的精神面貌,是讲自然界的变化运动。有一些教科书把这个“神明”解释成人的精神面貌,这是错误的。因为《内经》里面讲神是包括两种,一种是自然界的神,一种是人体的神。自然界的神,就是讲自然界的变化运动。人体的神是讲人体的生命活动,这是广义的;讲人的神志思维,这是狭义的。这个概念我们要清楚。《内经》有原文,《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素问·天元纪大论》都有这个话:“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天为热,在地为火。”这个神是什么呢?自然界的变化运动。阴阳是自然界的法则、自然界的规律,一切的生长收藏变化运动都在于阴阳。

自然界的万物都离不开阴阳,那我们人呢?“人身有形,不离阴阳”(《素问·宝命全形论》)。人也一样,我们中医就用阴阳这个法则来认识自然、认识人体。张景岳有一句话:“阴阳者,一分为二也”,这个话出自《类经》。《内经》里面又讲:“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素问·阴阳离合论》),“积阳为天,积阴为地”“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在人呢,男为阳,女为阴,气为阳,血为阴,“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这都是从《内经》的原文中出来的。所以一切事物都用阴阳来分类,那这个法则是个什么法则呢?这个法则用哲学家的话讲,就是辩证法。所以张景岳讲一分为二,实际上就是辩证法。因此啊,阴阳就是辩证观,中医的辩证思想就是阴阳。

我们认识自然是分阴阳,认识人体分阴阳,认识生理分阴阳,认识病理分阴阳,指导治疗分阴阳,药物分阴阳,看脉分阴阳,哪个东西不分阴阳啊?“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二十八脉里面一半是属阳的,一半是属阴的,《濒湖脉诀》讲得很清楚。药物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事物都要分阴阳。所以阴阳是个什么东西呢?就是一个辩证法则。它不是具体指某一个东西,如果你硬要讲某一个东西,那就是水为阴,火为阳,“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这不就很清楚吗?因为万事万物都可以用阴阳来划分,大而天地、日月,小而每一个物体,比如这个杯子,上面是阳,下面是阴,外边是阳,里边是阴;这个教室,外边是阳,里边是阴,里面坐的人,男为阳,女为阴,所以,《素问·阴阳离合论》讲:“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它的关键是一个,就是辩证的法则。所以阴阳是我们中医学理论的纲领,我们把它作为一个理论纲领,不论是什么事物,都用这个纲领去认识,比如八纲辨证,它的纲就是阴阳。《伤寒论》六经分证,实际上它的纲也是阴阳,三阳是阳证嘛,三阴是阴证嘛,它按照《内经》的三阴三阳来划分。大家学过中医学基础,就是了解阴阳学说实际上就是中医的辩证观。

五行,五行是什么?五行本来出于《尚书·洪范》,春秋战国时期的书。《尚书·洪范》里面讲五行,第一个是水,它第一个讲的不是木而是水,第二个讲的火,第三个讲的木,第四个讲的金,第五个讲的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曰稼穑。”它是讲的五种物质的特性,关键在于特性。我们中医学《内经》就把《尚书·洪范》中的五行论搬到我们《内经》里面作为一种理论。作为一种什么理论呢?仍然用五行这种物质的特性,来说明万事万物的类别和联系。我们对万事万物的认识不仅有阴阳一个大纲,一个大的法则,而且有五行来分类,分为五种类,并且说明它们之间的复杂的联系,这就是五行。所以,我们看看,《素问·天元纪大论》讲:“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五行,主五个方位,东南西北中,产生五风。换句话讲,就是指五风,风、热、湿、燥、寒,用五行来分类。而人呢?“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人有五脏,五脏又化生五种功能,产生什么功能呢?产生神志活动,即喜、怒、思、忧、恐。那就是说,用五行来认识自然界,用五行来认识人体,就根据这样一个认识,在我们《内经》里面就成了一个五行系统。这个五行系统呢,就是把自然界和人体融到一起归类。这个归类具体的原文就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我们来看一段,《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东方生风,风生木……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

我们看看这段文字,它归了些什么类。东方,方位;风,五气;木,就是五行;在天,自然界,天上的气候,是风;在地下,五行,是木;在人体,就是筋;在人体的五脏,就是肝;在五色里面,苍色,青也;在五音里,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这个变动是讲肝脏的变动,肝脏的变动就是病变举动,它的最常见最主要的举动是什么呢?是握,握就是拘挛,拘挛就称为握。在窍,肝开窍于目;在味,味就是酸味;在志,五志里面,就是怒。这就是五行归类。

我们再看一段,“南方生热,热生火……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藏为心,在色为赤,在音为徵,在声为笑,在变动为扰,在窍为舌,在味为苦,在志为喜。”在天,热气;在地,属火,五行里面的火;在体,为血脉;在脏,心脏;在五色,赤色;在五音里面,是徵,“角徵宫商羽”,五音;在声,就是笑声;在变动,为扰,注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原文里面,这个字是个“忧”字。我现在把它改过来了,因为我发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当中这个“忧”字极有可能是错的。为什么呢?第一,这里是讲的变动,不是讲的情志,前面的变动是握,这个变动如果是忧,忧是情志,这不符合逻辑。第二个理由,后面的肺为忧,这又出现个“忧”,是重复的,这是第二个理由。但是这只是一种推测。另外《素问·五常政大论》有这么一句话:“赫曦之纪……其动炎灼妄扰。”“赫曦之纪”,就是讲的火运之年,这一年的主要病变,是什么呢?炎灼,就是火热病变;妄,就是神志妄动;扰,注意这个扰字,妄扰,它不就是乱动吗?我们又称为躁扰不宁,是不是?火热就会扰乱心神,那不就出现躁扰不宁啦。因此,从《素问·五常政大论》反馈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这个“忧”字很可能是错的,多半是笔误。古人写“忧”字和“扰”字怎么写的,就差一个提手。所以我就琢磨这个字肯定是个“扰”字,不是“忧”字。接下来,在窍就是舌;在味就是苦味;在志为喜。后面还有几段,我就不列举了。

这几大段文字,“东方生风,风生木”“南方生热,热生火”“中央生湿,湿生土”“西方生燥,燥生金”“北方生寒,寒生水”,就是一个系统的五行归类。这就形成了一个五行系统,即将自然界的方位、五风、五色、五味、五音,人体的五脏、五气、五官、五种病变举动等联系起来,形成了一个五行系统。所以张仲景的《伤寒论》序论里面讲:“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藏。”天、人、万事万物都用五行来归类。张仲景的《金匮要略》里面又讲:“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一开头就是这句话。所以说它离不开这个阴阳五行。

我们运用五行来对万物进行归类,对人体进行归类,形成一个五大系统。形成五大系统归类以后,我们还要进一步认识它的变化。第一个变化,就是相生的规律,第二个变化,就是相克的规律,这是两大规律。相生的规律,五行不是主五时吗?生长化收藏,就是春、夏、长夏、秋、冬,这是一个什么规律呢?这是一个五行相生的规律,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春-夏-长夏-秋-冬,它是一个相生的顺序。我们就形成了一个五行相生的规律,就是这么认识的。生长化收藏,实际上就是一个相生的规律,春生才有夏长,夏长才有长夏化,长夏化才有秋收,秋收才有冬藏,有了冬藏才有春生。自然万物是如此,我们种庄稼更是如此,气候也是如此。这是相生的规律。那么相克的规律呢?《内经》里面讲了很多,我举一条,《素问·六节藏象论》里面“五运之始,如环无端……五气更立,各有所胜,盛虚之变,此其常也”。这是规律,我们叫“胜制”,简称相克。春胜长夏-木克土,长夏胜冬-土克水,冬胜夏-水克火,夏胜秋-火克金,秋胜春-金克木,这就是五行按照时令的相胜。实际上呢,就是五行相克的规律。

我们认识五行相生相克,是从自然界的变化来认识的。因此我们学习五行,不能把它看成呆板的五种物体,这样就错了,它讲的是特性。古人最早是认识一年五季的变化之间的复杂关系。《内经》把它沿用过来,认识人体,那么人体五脏之间,六腑之间,五官之间,五体之间,也就根据五行这个相生相克的理论去认识它的变化。归根结底,五行是系统论。我用两句很简单的话概括,阴阳是辩证观,五行是系统论。这就是我们要理解的阴阳五行学说的基本的概念,阴阳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就在于阴阳是辩证观,五行是系统论。阴阳五行学说是我们中医学理论的纲领,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二、藏象学说

什么叫藏象学说?西医讲脏腑学,中医不讲脏腑,而讲藏象。张景岳有一个解释,什么叫藏象。藏象这个名词啊,出于《素问·六节藏象论》:“藏象何如?”什么叫藏象呢?“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藏象”(《类经》)。这个“见”要念“现”,表现的现。“藏居于内”,是讲人体脏腑在形体之内,这是指解剖而言,就是西医的解剖学知识。中医有没有解剖呢?有的。《灵枢·经水》首先提到:“夫八尺之士……其死可解剖而视之。”腑脏的大小,六腑盛谷的多少,肠胃的大小长短,脏腑的上下位置,脏腑的坚脆,都有。这就是说,在我们《内经》里面,就已经有解剖知识,只是没有西医解剖那么细微。中医是讲整体的,但是也想到胃有多少的容量,大肠有多长,小肠有多长,大小肠怎么衔接。《难经》不是还讲了个“七冲门”吗?唇为飞门,齿为户门,会厌为吸门等等,把人消化道的七个关隘都搞清楚了,不通过解剖它怎么知道?我们古人有解剖啊,王清任不是写了个《医林改错》嘛。他自己讲他到处去看死人,要把人体脏腑的解剖给搞清楚。那就是说,在我们中医的历史上,确实有解剖,《内经》就有这样的记载,这是一点不假的,这个解剖是什么呢?就是今天我们西医所讲的解剖。当然没有西医学的解剖所讲的那么细那么微,它只是讲一个大概而已。这就是“藏居于内”。“形见于外”,形,形象,就是表现在外的。脏腑的功能表现在外,这叫“形见于外”。那么加起来就称“藏象”,着眼点在“象”,而不是“藏”。这就是我们中医学藏象学的特点。

中医的藏象学,由此可见,讲的是什么呢?讲的是脏腑的功能。这一点特别重要,作为临床的中医,特别要注意这个藏象学。为什么?你连五脏六腑的功能都不能了如指掌,那么你在临床上,你就无从辨证了。临床上所出现的病变,往往就是功能失职。如果你熟悉藏象理论,你一眼就可以看出来这是哪个脏腑功能的失职。如果你不熟,那你就搞不懂啊。比如我们现在教室突然关灯啦,电灯熄啦,这是功能失职。谁的毛病呢?咱们都知道,电工班的毛病。那是你了解啦,如果你不了解,你就可能会跑到厨房里去找炊事员。这行不行呢?那你找错门了。中医看病就是这样,一定要了解五脏系统的功能,这个是至关紧要的。

我们学中医,往往容易误入歧途。在这个问题上,是个至关重要的地方。把中医的藏象学看成是西医的解剖学,这就错啦。问你是什么病呢?肝病。那去做个B超,看肝脏肿了没有?肝脏萎缩了没有?你去验个血,看你的转氨酶有多高。这是西医的检验,也当然重要。而我们当中医,如果局限在这一点上的话,就大错特错了。因为,我们中医的肝还有大量的功能,比如肝藏血,如果调节血量的功能失常,这就是肝的病。所以,血压高,与肝有关,女子的月经不调也与肝有关。肝主气机的疏泄,气机不利,气机郁滞,这是肝的毛病。临床上有肝气犯胃,肝气乘脾,这也是属肝的病变。肝主怒,有些人烦躁易怒,也与肝相关。肝与胆相表里,当胆有毛病,反映到肝,肝有毛病,就反映到胆,这个也与肝相关。肝主筋,筋有病也是肝的病啊。肝主风,与风相通,风者,动也,“风胜则动”。抽搐、麻木、痉挛、半身不遂、振掉、摇摆,这个你找谁啊,首先找肝啊。“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这都是有理论的啊。我们临床上就要根据这些东西去分析。刚才还有讲肝开窍于目啊,还有肝的经脉循行啊,肝经循行在哪些部位,哪些部位的病变就是肝的病,要一目了然啊。基本路线你都不清楚,怎么行呢?你得跟交警似的,哪里出事故啦,你马上就要知道在哪个地方,要很清楚啊。我们认识人体的时候,也得跟交警一样,把人体循行的经络路线要搞清楚。

脏腑与经络是相联系的,这个东西你如果不知道,一个脏它与哪个腑相联系,与哪些体表相联系,与哪些官窍相联系,与哪些经脉相联系,与自然界哪个时令相联系,如果这些东西都不懂的话,你怎么当中医啊?你就只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头疼吧,给你开川芎、白芷、细辛、藁本;腿疼吧,给你开牛膝、木瓜;腰疼给你开杜仲、续断;肚子疼吧,开厚朴、广香、乌药,就只能达到这个水平了。所以中医的这个藏象学说是绝对要熟的。我们注重的是功能,而不是解剖。有的病人一来啊,提着一个袋子,什么东西啊?CT、B超报告单和照片等一大包。其实中医不是搞这个的。为什么呢,你不是讲解剖的,你不是开刀的,你是要辨证论治的。例如腰椎间盘突出,片子上哪个部位突出看得清清楚楚,但你怎么治?第二个腰椎还是第三个腰椎突出,你难道用药还有区别啊?没有吧,是不是?这些检查结果只是给了我们一个值得参考借鉴的信息,就是病人确实腰椎间盘突出,或者确实长了肿瘤,或者确实在哪个部位有梗塞,这个告诉我们了。你知道这个大的病种了,但是,我们是要辨证的。比如量血压,我就是量到你是高血压,量到你是低血压,又怎么样呢?我没有这样的处方专治高血压啊,我必须根据辨证开方啊,是不是?中医就是要根据藏象的功能去辨证。所以这个藏象学说啊,对我们中医来讲,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临床医生,必须重视。

《内经》里面关于藏象的知识,讲得很具体。比如《素问·六节藏象论》里面讲:“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通于夏气。”我就讲这一条,看看古人是怎么认识的。心,是生命的根本,因为心者,君主之官。十二脏腑,以心为主,为什么呢?心主神明,是我们的首脑机关。我们现在有人讲,神明不是心主的,是脑主的。殊不知我们中医是以五脏为系统的,这是一个理论体系,它绝不是讲解剖。脑由哪儿主啊?脑的神明是由心主的。脑所藏的髓是由肾主的。它是由五脏分工的,你为什么还要讲脑呢?这不就无形之中变成了西医的解剖学吗?所以我们不要犯这样的错误。不然的话,我问你啊,吴鞠通的清宫汤,它清哪个地方的啊?这是治昏迷的,治热入心包的方。现在你要改,那就要改成清脑汤了,热入心包就要讲热入脑包了,是不是?肯定不行。我们中医不能这么讲。中医的理论系统是五脏系统,这是以五脏为核心来认识的。它几千年以来已经形成一个理论系统,我们不能随便乱改。我们要先把古人的东西搞明白,在没明白之前,最好不要乱改。

这一段你看看,里面讲了它的荣华在面,它的充养在血脉,而且通于夏气等等。五脏都是这么讲的,就把人体整个形成一个系统。前后连贯,这样就形成一个理论系统了。后面几段我就不讲了啊。

《素问·灵兰秘典论》里面把人体的十二脏腑划分为十二官,把整个人比喻成一个国家,这是一种形象的描述。这个国家的统治集团就是五脏六腑。五脏六腑既统一又分工,它有严密的组织。心者,是“君主之官”,为什么是君主呢?主神明。肺者,是“相傅之官”,为什么?因为它主治节,就是治理、调节,整个国家的治理调节归它负责。肝,主谋虑。胆,主决断。膻中,主情志表现,谁的情志表现呢?心脏的情志表现。脾,仓廪之官,管粮仓的,管消化的。大肠,是传导糟粕的。小肠,是化物的。肾,是藏精的。三焦,主水道。膀胱,藏津液,而且还主排泄、气化等等。这是讲它们主要的功能。这个十二官,就把我们人体的主要功能归属到十二脏腑,这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各个方面都有部门管,所以哪个方面出故障就要找哪个系统。

《素问·五藏别论》还把五脏六腑做了一个总体的分工。五脏和六腑一个是藏精气的,一个是传化水谷的;一个叫“满而不实”,一个叫“实而不满”。满者,精气盈满;实者,水谷充实。这两个字要搞清楚啊。五脏,是藏精气的,精气盈满而不能被水谷所充实,这就叫“满而不实”;六腑,是传导水谷的,水谷能充实其中,但是它不能受精气的盈满,它不藏精气,叫“实而不满”。这就是两者在大体上的分工。《灵枢·本藏》又进一步讲了这个问题,但是它加了个内容,“五藏者,所以藏精神血气魂魄者也”。我们推敲这几个字眼。精,精微物质,这是刚才前面讲的“五藏者,藏精气而不泻”。神,神明活动。魂魄,也是神明活动。这就进一步具体了,那就是说五脏不仅藏精气,而且又藏神。因此我们《内经》里面有“五神脏”的说法。《灵枢·本神》:“肝藏血,血舍魂,肝气虚则恐,实则怒;脾藏营,营舍意……心藏脉,脉舍神……肺藏气,气舍魄……肾藏精,精舍志……”这一段就反映了五脏藏精又藏神,而且藏精藏神还有虚实的证候表现。人的精是由五脏所藏,人的神是由五脏所主,所以临床上有很多神志方面的病变,我们要根据病变不同的表现,推敲到五脏。

《内经》里面,关于藏象学说重点就是讲生理,然后反证到病理。所以我们认识《内经》里面的藏象学说,就是认识五脏的生理和它的病理。这是第二个学说。

三、经络学说

经络,就是人身的经脉和络脉。我们现代呀,研究经络实质,国家恐怕花费了大量的钱财。经络是什么?到现在没有找出东西来。是血脉?不是。是神经?是神经可能是对的。至少现在没有结论。十二经络看不看得到?看不到,我们在身上找不到经脉,找不到络脉,看不到。但是它确实是灵验有效的,比如针灸,比如我们中医辨证论治,根据这经络学,准确无误。所以古人发现经络,特别神奇啊。我们长沙出土过一个马王堆医书,这个马王堆医书,是成书于《内经》之前。马王堆医书挖出来以后,给我的分工就是整理《十一脉灸经》。这个《十一脉灸经》就是最早的经络学。那个时候就发现人体有十一条经脉,后面到了《内经》就进一步认识到有十二条经脉,并且有更多的络脉。

经络,古人把它看得非常非常重要。为什么呢?在《内经》时代,我们治病主要用的不是中药,不是方。整个《内经》只有十三方。那个时候治病的主要手段是针刺,针刺是绝对离不开经络的,因为要循经取穴。所以在那个时代啊,经络学就显得特别的重要。而我们现在呢,由于大家不是搞针灸专科的,往往就忽视了经络学,其实这是错误的。一个中医,如果不懂得经络学的基本知识,你在临床上啊,就往往容易犯错误。我们看看经络学是何等的重要。

首先,看《素问·调经论》:“五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五脏的道路都是从经络发出的。那就是说,五脏与六腑的联系,五脏与体表的联系,人体各个部位、各个器官之间的联系靠什么?靠经络。所以我们要掌握经隧啊,“守经隧”,就是要把握经隧,这样你才能够了解五脏系统。这是经络的重要性。《灵枢·经脉》:“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经脉是干什么的?是用来决断死生,处治百病,调理虚实。所以我们对于经络“不可不通”。这个“不可不通”,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是说经络本身不可不通,不通就麻烦啦。也可以这么讲,经络不通,当然五脏就不通,气血也就不通。但是,从这条原文的整体思想来看,应该是告诉我们对于经络学不可不通,一定要通晓经络学。如果大家忽视这个问题,那就不行。我后面第三讲就跟大家讲一些病例,其中有一些就是靠经络学来诊断疾病的。所以一个好中医啊,不仅要掌握藏象学的基本知识,而且要掌握经络学的基本知识。

经络学有哪些基本知识呢?我列几条。第一条,经脉的作用。《灵枢·本藏》:“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这是经络的大体作用。它是运行气血,营运阴阳,濡养筋骨,滑利关节,起这样的大作用。所以人体的运动、人体的营养、人体的气血循行都要依靠经络。这是第一。

第二,要掌握经络的大数。《素问·征四失论》:“夫经脉十二,络脉三百六十五,此皆人之所明知,工之所循用也。”“征”,惩罚的意思。我们当医生啊,看病的时候有四种过失,如果犯了就应当惩治,叫“征四失”。络,就是分支,小路;经,就是主干线,大路。“工”是什么,就是医工。医工都要遵循这个法则,遵循经络学去运用。经络有十二,络脉有三百六十五,这是经络的大数。

第三,就是经脉的走向。刚才前面已经讲了,五脏六腑与经络相通,《灵枢·海论》:“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肢节。”经络有一个大体的走向,这个我们是绝对要熟悉的。“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我们后世把这话给改了,也是可以的,改为“手之三阴从胸走手”,也可以啊,从胸腹走到手部。“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这是它大体的循行规律,这是第三点。

第四点是最重要的,十二经的循行。我记得我第一次跟北京中医药大学的高校长见面,吃饭的时候,不知怎么谈起说现在的研究生,学专业学得不好。他就跟我讲,他们学校有几个博士生,有一天跑到他办公室:“校长,我们外语没考及格,你得放我们一马,因为我们的精力都学中医学去了。”他说:“你们花了蛮多的精力,那我考你们一个题目,把经络的走向背背看。”“那个东西,我们没背。”还有一个学生讲:“我们不是学针灸的。”高校长说:“你不能背,我背一条给你们听听。”高校长是方药中老师的研究生啊。他就背了一条经脉循行的原文,那学生就傻眼了。几个学生乖乖地出去没吭声。这是高校长亲口跟我讲的,当时在座的还有浸会大学的校长和他们的一些教授。高校长说现在的研究生普遍都不学专业,那怎么行啊,我们就要纠正这个倾向,一定要学专业。所以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的专业学习现在要求比较严。其实我经常讲,我们中医的研究生啊,下很大力气去学外语,当然没错,是要学外语。我出国回来以后就提出了这样的观点,我们必须要有两手功夫,第一应该是专业,第二应该是外语。但是你不能光学外语不学专业啊,因为你是中医研究生啊。高校长这话对我的启发很大,我觉得他这个思路是很正确的。

十二经脉的走向,按要求是要背的。我们现在不一定要求背,但是大致的走向要知道,就好像一个城市主要的几个地方你要知道吧。病人身体出了毛病,大致是哪一个地方的病变你都不知道,你怎么办?所以十二经脉的走向我觉得是非常重要的。你看看《灵枢·经脉》:“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肺手太阴之脉从胃中发出,在胃口上绕了一个圈,又往下面大肠去了。所以肺与大肠相表里,为什么相表里呢?它们俩有内部联系。为什么治肺病往往要治大肠呢?为什么肺病会传给大肠呢,大肠有病为什么会影响到肺呢?因为它们俩有经脉联系啊。《素问·咳论》不是有句话吗:“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肺主皮毛,皮毛受到外邪侵袭以后就传入到肺呀,为什么?肺主皮毛呀,这是一。第二,“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大家注意这句话,寒凉饮食进入胃中,从肺的经脉上升到肺,形成肺寒,你怎么理解?我们吃的冰棍,我们喝的冷饮,都进入了胃,怎么会到肺的里面,造成肺寒,而出现肺咳?你看经络学就理解了,“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还循胃口,上膈属肺”,肺的经脉是起于胃中,所以胃里面有任何反应,都可以上传到肺,这就是中医的理论啊。

那我们想想看这个经络学重不重要啊?重要啊。如果我今天不这么讲,大家就不会引起重视。经络学有什么重要的,这是搞针灸专业的人学的,跟我们有什么关系?有的,在临证当中就有。我们在临床上遇见那些怪里怪气的病,你一眼就可以认出来这是什么病。经络学给我们临床诊疗疾病提供了极为重要的信息。所以我讲中医在临床上是不是一把高手,全凭你的理论功底和临证经验。你没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很多疾病,特别是疑难杂症来了,是没有办法的。往往只能治一个病,或者就治一种病,当然能治一种病还算不错了。《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标准:“上工十全九,中工十全七,下工十全六。”古人把医生分为上中下三等,上工治十个病有九个是有效的,百分之九十。中工十全七,百分之七十;下工十全六,百分之六十。大家掂量一下自己的水平,你看十个病有六个见效的吗?你要想达到这个标准不简单的,必须要有理论功底,必须要有临床经验。所以我讲当医生绝不能趾高气扬,绝不能吹牛皮。当医生啊,我跟你说,真的是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啊。你要想保证你的疗效,那不是一个简单的功夫。我们越学就越觉得中医深奥,越学就越觉得中医难。所以我经常讲学中医难,当中医更难,当名中医那是难上加难,不容易。这既是我个人的切身体会,也是完全符合事实的。

四、病因病机学说

《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讲:“审察病机,无失气宜”,“谨守病机,各司其属”。张景岳有一个注解:“机者,要也,变也,病变所由出也。”这是对病机这个词的含义最准确的解释。要,就是关键;变也,疾病的变化;由,就是疾病的缘由,疾病的来由,也就是我们今天讲的疾病的原因。出,疾病的去向,它的变化、发展、走向。这里讲了四个内容,疾病的关键,疾病的变化,疾病的缘由,疾病的去向。这四个内容,在《内经》里面概括为病机。我们后世,把病因作为一大项进行了发挥,和病机学说一起就发展为病因病机学说。病因从什么时候开始明确发展呢?从张仲景就开始了。《金匮要略》一开头就讲:“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这不就讲了三条吗?陈无择把这三条归结为三因:内因、外因、不内外因,其实他只是个总结而已。张仲景的讲法又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内经》来的。《内经》既讲了病因,又讲了病机,讲了发病观,还讲了疾病传变,讲了很多内容,我们现在来看看。

(一)病因

《素问·调经论》讲:“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我们前面不是讲了阴阳学说吗?《内经》不论讲什么,都是以阴阳为纲,所以病邪也是阴阳两纲。属于阳邪的是什么呢?是风、雨、寒、暑,其实就是六淫。很多地方都讲了,只是说法不一样。《素问·至真要大论》讲:“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风寒暑湿燥火的特异变化,就是虚邪贼风,也就是高士宗曾经注解的“四时不正之气”。我们现在称之为六淫,就是外邪。“生于阴者”,阴邪,阴邪就是内邪,内邪是什么呢?“饮食居处,阴阳喜怒。”饮食,生活起居,男女之间的,情志方面的,这都是属于内因,称为阴邪。《素问·调经论》就把病因分为两种,一种是外邪,一种是内邪;一种是阳邪,一种是阴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进一步论证了这个问题:“喜怒伤气,寒暑伤形。”寒暑就是指六淫,六淫伤的是什么呢?伤的是形体。喜怒指的是情志,情志伤的是什么呢?伤脏气。《灵枢·百病始生》也讲:“喜怒不节则伤脏。”这就符合了《素问·调经论》的讲法,阴邪是内邪,阳邪是外邪。湿和风,在《灵枢·百病始生》中又分阴阳,各自所伤部位不同,风雨伤上部,冷湿之邪伤下部,这是《内经》一贯的说法,风邪伤上,湿邪伤下。

《内经》还有一个理论,不论什么事,只要是过度,都可以得病,比如劳逸过度,房事过度。《素问·经脉别论》里面讲:“生病起于过用。”过用就是过度的耗用。什么事情都不能过度,都要适可而止,都要适度。我讲个事例给大家听。湖南一个县的副县长,患亚急性的肝坏死,在长沙一个医院住院,已经没救了。那里的教授要他来找我看看。六个人从医院用一个担架把他抬到我的门诊上,我一看那人已经奄奄一息。我说:“给你开点药吃试试看啊,我也没把握。”就开了药让他回去服。第二次来我的门诊,他是扶着他老婆走来的。第三次来,他是自己大摇大摆走进来的。第四次,他来了,我说“你还喝酒不?”“现在喝不了很多了。”我说:“还喝好多啊?”“喝一斤吧。”现在他还喝一斤,原来他喝好多你想想看。我说:“我告诉你啊,你如果要命,你就不要喝酒,你如果硬是不要命,你就喝酒。”我话说得很直了。他回去了,后来还到我这来过两次,一直情况很好。每次我都问他“喝酒没?”“没有!”第二年,那个县的卫生局长到我这儿来看病,我说“你那个县长呢?”“县长死了。”“什么时候死的?”“上个月死的。”“不是好了吗?怎么死了呢?”“喝酒啊!”我说“不是不喝酒了吗?”“照样喝!谁都管不住,他偷偷摸摸喝,一餐喝一斤。”你说这不是不要命吗?这不就是“生病起于过用”吗?由此及彼。饮食、劳倦、男女之间的房事、情志过度,无论哪一项,只要是过度,都会生病啊。这句话是非常经典的,这真的是《内经》经典的文章啊。“生病起于过用”,这句话一点不假。

另外还有一个五劳所伤。《素问·宣明五气》讲:“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伤的是哪?伤的是五脏。为什么伤的是五脏呢?你仔细琢磨一下,血肉筋骨气,伤久以后就会进一步伤脏的。现在的人打麻将,坐在那里日以继夜,伤不伤人?伤人的。现在的富贵病特别多,过去没有的好多病,现在也出现了。大家恐怕比我更清楚。这是第一点,讲的病因。

(二)发病

《内经》认为,人体发病与否,取决于两方面的作用,一是邪气,二是正气。两者之间,起主导作用的是正气。不论有什么邪气侵袭,只要“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包括疫病。这个话出自《素问·刺法论》:“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瘟疫来了,只要“正气存内”,就“邪不可干”。这就告诉我们啊,人体的发病与否,固然是两个方面的作用,但是决定因素是正气。这一点,正是我们中医的独到认识。所以中医特别注重顾护正气啊。《内经》还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邪气之所以侵犯人体,人体的正气一定虚。所以虚人就容易受病啊。“气之强盛者”——正气很盛的人,往往不受病。《灵枢·百病始生》讲了一个“两虚相得,乃客其形”。这是关于发病。

(三)伏邪

伏邪,又称为伏气。这个伏气,见于温病,其实理论呢,是源自《内经》。我们《温病学》里面,有风温、有春温、有暑温、有湿温、有伏暑、有秋燥、有冬温。这些是根据不同的季节命名的。其中,春温和伏暑就称为伏气温病。什么叫伏气温病呢?冬天感受的寒邪,当时没有发病,这种邪气已经进入体内,到了春天,借那个春生之气,伺机而发。发病的特点跟风温不一样,开始有一点点外感的症状,紧接着就是内热亢盛,这就是春温。属于什么病呢?伏气温病。伏暑,夏天感受的暑湿,当时没有发病,入秋借秋凉之气引动而发,开始有点秋燥症状,紧接着就是暑湿猖獗。这种发病情况,温病学家称为伏邪发病。这个理论从哪儿来的呢?从《内经》来。《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讲:“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邪气留连,就是停留不去,变化了,不是风病了,是洞泄、泻痢;夏伤于暑,到秋天,就可以发痎疟,邪气流连四个字简略了;秋伤于湿,可以发为痿厥;冬伤于寒,到了春天发温病。这就是《内经》最早的伏气学理论。这个理论啊,属于我们病因病机学里面的一大特点。

(四)辨证

我们中医的辨证法则很多,有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经脉辨证,《伤寒论》有六经辨证,《金匮要略》有脏腑经络先后辨证,温病学里面还有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这些辨证法则的起源是哪儿呢?也是《内经》。

《内经》最早的辨证是三个,第一个是八纲,第二个是脏腑,第三个是经脉。张仲景的六经辨证哪儿来的呢?《内经》。《素问·热论》不是提出来六经吗?张仲景的脏腑辨证哪儿来的呢?《内经》。《内经》里面首先就提出来了脏腑辨证,什么病都要以五脏来划分。八纲辨证,后世提出来的,怎么也是来源于《内经》呢?我们看看《内经》的原文就清楚这一点了。《素问·调经论》:“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大家把这四句话叠起来写,“阳虚则外寒”写第一行,“阴虚则内热”写第二行,“阳盛则外热”写第三行,“阴盛则内寒”写第四行。我们读一读,四句话的开头第一个字:阳、阴,第二个字,虚、盛,就是虚、实。接着后面的第四个字是内、外,第五个字:寒、热。看到没有?阴阳、虚实、内外、寒热。内外是什么?表里啊。八纲不就出来了吗?所以八纲辨证的起源是《内经》。

(五)病机

《素问·举痛论》讲:“百病生于气也。”气,就是气机紊乱,这就涉及病机了。后面都是讲的气,比如“怒则气上”等等。哪一个的气啊?五脏之气。当然这不是泛指五脏,是有所指的,比如怒伤肝,肝气上逆,所以“怒则气上”。我们有句俗话叫怒发冲冠,你把那个“冠”字改一下,改成“鞋”字看行不行。你说我发怒发得脚上发烧,鞋子都要甩掉啊。不是这样的,他绝对是揭帽子,不是脱鞋子。怒气是向上冲的,不是向下冲的。只有恐就是向下,恐惧过度的人就尿到裤裆里了。“喜则气缓”,你大笑不止,笑得弯腰曲背,停了以后就会感觉拉不上来气,这不是喜则气缓吗?那些有心脏病的人,突然暴喜,就很容易发病。

《素问·至真要大论》当中讲病机十九条,我随便举几条。“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许多,多种,绝不要解释成为所有。风,内风。掉,摇摆。眩,旋转。许多因为内风导致的震颤、摇摆、头晕、目眩,大多都与肝相关。每一条都要按这个模式解释。

十九条里面有几条是有争议的,比如“诸痉项强,皆属于湿”。痉,痉病。什么叫痉病啊?吴鞠通讲:“痉者,强直之谓。”痉就是强直的病症,后人所谓角弓反张。换句话讲就是拘挛、强直、角弓反张,就是痉病。张仲景在《金匮要略》给痉病下了一个定义:“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赤,独头动摇,卒口噤,背反张者,痉病也。”《金匮要略》里面有一个“痉病篇”,专门讲痉病的证治,讲得比较具体。《伤寒论》里面也有痉病,有刚痉,有柔痉,有发汗太过成为痉病,有阳明腑热成为痉病,有新产的妇人失血伤津的痉病,唯独没有讲属于湿的。所以吴鞠通就对这个湿字提出异议,说:“似湿之一字不能包括诸痉,……似风之一字,可以包得诸痉。”他意思就是这个湿字要改一下,改成一个风字。吴鞠通的说法对不对呢?“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许多的痉病,包括颈项强直等等,都与湿相关,这是原文的本意。原文并没有讲所有的痉病都属于湿。你如果那样理解就错误了。有许多痉病是属于湿的,也有许多痉病不是属于湿的。属于风的,属于热的,都有啊。我们要明确这条原文的意思,就得搞清楚,湿能不能导致痉病。我们首先看《内经》的原文,《素问·生气通天论》讲了一句话:“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短,小筋弛长,短为拘,弛长为痿。”拘,收缩,痉挛。湿邪不除,形成湿热,湿热可以引起筋脉的痉挛。这就告诉我们湿热可以导致痉挛。另外有一个温病学家叫薛生白,他的著作叫《湿热病篇》。《湿热病篇》第四条:“湿热证,三四日即口噤,四肢牵引拘急,甚则角弓反张,此湿热侵入经络脉隧中。”这不就是讲的痉病吗?这个痉病就是由于“湿热侵入经络脉隧中”所导致的。薛生白是一个临床家,特别会治湿热病。他就碰到过湿热病发痉,在他的著作中记录下来了。这就给我们直接回答了,湿邪可以成痉。所以《内经》里面讲的这一条“诸痉项强,皆属于湿”,从《内经》其他的原文,从后世的临床实践,说明了这条原文的准确性。

还有两条原文,值得注意。“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这两条我们要比较一下,“澄澈”跟“浑浊”刚好是相反的。“清冷”,一看就是冷的,一看就是清稀的。这两条正好反映两种不同性质的疾病,一个属热,一个属寒。所以这两条原文就给我们提供了诊断上一个重要的鉴别要点。对于病人排泄的液体,不论是哪方面的液体,我们都要搞清其清澈和浑浊,这是区别点。比如鼻涕、痰涎、汗液、小便、大便,包括女子的月经、白带,痈疽流的脓水,这不都是分泌的液体吗?《内经》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重要的鉴别诊断要点。

我们读古人的书,读经典,不仅要熟,不仅要懂,更重要的就是融会贯通。这是一个方法问题,读书有读书的方法,诊断有诊断的方法,治病有治病的方法,这都是很重要的啊。我为什么把这两条原文提出来呢,就是这个道理。

(六)传变

《内经》认为,疾病的传变是有规律的。基本规律是什么呢?一是外邪传变由表入里,由阳入阴;二是脏腑的病变可以相互传变,而且这个传变的规律还非常复杂。我就把这两个内容讲一讲。

外邪的传变基本上是由表入里,我举两条原文。《素问·皮部论》讲:“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府藏也。”这不是很清楚了吗?病邪由皮肤走入络脉、经脉、六腑、五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证实了这个观点:“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府,其次治五藏。治五藏者,半死半生也。”这一条是从早期治疗这个角度讲的,开始起病治在皮毛,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到了五脏了那就深了,那就危重了。这就反映了一个基本的规律,外邪伤人总是由表传里。《素问·热论》里面讲六经传变,是由三阳而后到三阴。后世的卫气营血传变,是由卫分入血分。这都符合外邪由表传里这样一个基本的规律。这是指外感病而言。

内伤杂病则是脏腑之间相互传变的。而相互传变里面又有一个主要点,就是“以胜相加”。《素问·玉机真藏论》里面讲:“五藏相通,移皆有次。”“五藏有病,则各传其所胜。”这一条是很重要的。我们今天讲了五行学说,五脏之间是一个什么“胜制”的概念呢?木是克土的、土是克水的、水是克火的、火是克金的、金是克木的。那五脏之间呢,就是这样一个相胜的关系,肝木克脾土、脾土克肾水、肾水克制心火、心火克制肺金、肺金克制肝木。如此一个规律,这叫“以胜相加”。五脏有病,一般是传其所胜。于是肝有病就会传给脾,脾有病就会传给肾,肾有病传给心,心有病传给肺,肺有病传给肝。所以《难经》举了一条:“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当先实其脾气。”张仲景把这句话拿过来了,《金匮要略》开头就讲:“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这是有规律的,规律在哪呢?《素问·玉机真藏论》“以胜相加”的理论。

当然我们要知道这个规律不是绝对的,五脏之间可以相互影响,但还有个虚实的问题啊。张仲景就讲了这个话,假如脾实,肝病就传不了。虽然要你补脾,但是“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就不需要补,这就告诉我们一个虚实问题。但是复杂因素张仲景没提,他不是不知道,他没有讲,那我们就要讲一讲了。五脏之间“传其所胜”固然是主要的,但不是绝对的。我们看看《素问·玉机真藏论》还有什么话说,“五藏受气于其所生,传之于其所胜;气舍于其所生,死于其所不胜。”《素问·藏气法时论》讲:“至其所生而愈,至其所不胜而甚,至于所生而持,自得其位而起。”“受气于其所生”,指五脏受气于其子;“传之于其所胜”,就是传我所克;“气舍于其所生”,五脏之气舍于母;“死于其所不胜”,就是死于克我之脏,这不就很复杂了吗?不仅传其所生,而且传其所胜,而且传其胜我,并且还传其所不胜,我们叫反侮,是不是啊?有相乘,有反侮,有相生,有相克。所以这个五脏之间的关系是很复杂的。这就是我们全面认识《内经》的“病传观”。外邪一般是由表入里,由外传内。五脏之间一般是由某脏传其所克之脏,但是还有更复杂的东西,子病传母,母病传子,传其所克,传其所不胜。

五、诊法学说

诊法就是中医诊断疾病的方法。中医诊断疾病跟西医不一样,西医诊断疾病主要是依靠实验室的检验和仪器检查结果,而中医诊断疾病完全是靠中医自身的手段,然后加以分析,加以辨证。所以中医看病啊,耳朵、眼睛、鼻子、手,都要工作,特别是大脑,要分析、要推测、要判断,这就是中医的特点。这个诊断的方法从《内经》就已经开始形成,也就是说我们中医的诊断方法啊,从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形成了基本模式和法则。我们看看《内经》的原文,诊断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首先《内经》诊断疾病的方法,一个基本的、核心的原则,就是全面诊察。我们看看《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见其色,知其病,命曰明;按其脉,知其病,命曰神;问其病,知其处,命曰工。”这样就来了一个“明、神、工”。《难经》把这个话给发展了,《难经》讲:“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难经》讲了四个,望闻问切,把这称之为“神圣工巧”,其实是在《内经》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补充。因为《内经》的作者不是一个,每个人论述的不一样。这个地方讲三个方面,另外一个地方又讲了两个方面,《难经》归纳形成了四个,其实这个望闻问切都是从《内经》开始形成的。这里讲了望色、按脉、问病,讲了三个,没有讲闻。有没有闻呢?有,后面就有。

《素问·玉机真藏论》讲:“凡治病,察其形气色泽,脉之盛衰,病之新故,乃治之。”这又是从一个侧面讲的。我们诊治疾病,一定要观察病人的形,形体;气,气色,气就是精神面貌;色泽,面部和皮肤的色泽。还要观察脉象的盛衰,以及疾病的新旧。这里面有望诊,有切诊,有问诊。

《素问·五藏别论》:“凡治病,必察其下,适其脉,观其志意,与其病也。”这个“下”字啊,省略了一个字,应该是“必察其上下”。在《黄帝内经太素》里面就有这个上字,王冰的《素问》就只有这个下字。实际上是讲治病一定要观察病人的周身上下,就是观察全身。“适其脉”,就是诊其脉。“观其志意”,要观察病人的精神状态。“与其病也”,与他的疾病的表现。这条原文又是讲的全面诊查。要观察病人的周身上下,又要诊脉,还要观察病人的精神状态,还要问他的疾病情况。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音声而知所苦;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以治无过,以诊则不失矣。”中医理论是以阴阳为纲,所以《内经》里面讲阴阳学说,不论是生理、病理、诊断、治疗,都以阴阳为大纲。因此这讲“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内经》时代的诊法,尽管他讲全面诊察,但是重点在两个方面,第一望色,第二诊脉。这两点在《难经》里面反映得非常突出。我们知道扁鹊看病啊,注重的就是望色和诊脉。特别是望色,不是有个故事望齐侯之色吗?诊脉,“脉取寸口”,具体的诊脉大法在《难经》里面阐述得特别详细。可见在西汉以前,也就是《内经》时代,包括《内经》以前,我们的祖先诊治疾病的时候,虽然讲是全面诊察,但是重点是望色和诊脉。但是我们现在的中医恰恰忽视这两点。尤其是诊脉,忽视这个方面,为什么呢?因为诊脉不是那么好学的,不是那么容易掌握的,诊脉是要通过长久时间的功夫你才能够摸索出来的,所以大家都不怎么重视诊脉,其实诊脉是特别重要的。望色也是一样,同等的重要,在《内经》时代是把它们作为重点的。

上一段原文的重点就是阐述察色按脉。“审清浊而知部分”,这是讲辨别头面部色泽的清浊就知道疾病的部位。因为,《内经》把人的头面按照不同的部位分属到五脏六腑。《内经》认为人的五脏六腑的情况都可以反映到头面部,所以从头面部就可以观察五脏六腑的疾病变化,因此讲“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音声”,注意,这就是闻诊。听声音,听病人的呼吸,那不是闻诊吗?就可以知道疾病的痛苦所在。“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权衡规矩指的是脉象。《素问·脉要精微论》讲,一年四时有几种常脉:规矩权衡。规,圆滑的意思;矩,实实在在的意思;衡,很平,不虚不实,不浮不沉的意思;权:沉而有力的意思。这就是合于春夏秋冬四时的脉象。也就是说在不同的时令,由于自然界的气候有所变化,那么人的正常脉象也就有一些变化。但是这个变化是微妙的啊,不是说冬天里所有的人就一定是沉脉,不是沉脉就有病,这个不对,只是说稍微有一点点变化。《内经》就把这四个字代表四时的脉象,所以权衡规矩呢,是指四时的脉象。

“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这个尺,不是我们今天讲的寸关尺的尺。在《内经》时代,有三种诊脉法。第一种是全身诊脉法,只要有动脉的地方就是诊脉的部位。第二种是三部诊脉法,就是人迎、寸口、趺阳,就是这三个地方诊脉。第三,后来把这三个地方就缩减到一个地方,哪个地方呢?就是寸口。《素问·五藏别论》:“气口何以独为五藏主?”从这个时候才开始诊寸口脉,后来《素问·经脉别论》也讲:“气口成寸,以决死生。”所以在《内经》时代人们已经形成了认识,诊脉不要全身到处诊,也不要三部诊,就诊寸口。《难经》把这个寸口诊脉做了大量的发挥,所以我们直到今天诊脉都诊寸口。这里的寸,是指寸口,而不是指寸关尺的寸。尺,是指尺肤,是古人的一种切肤法,就是按皮肤的一种诊断方法。从鱼际到肘横纹,内侧的皮肤,古人大概把这里作一尺长,称为尺肤,可以摸摸这里的皮肤来诊病。“观浮沉滑涩”,是指观脉象的浮沉,摸尺部皮肤的滑涩。“以治无过,以诊则不失矣”,用这样的方法治病就不会有过失,用这样的诊断去治疗去诊察就不会有失误。

我们看看前面这几段原文啊,都反映了一个共同点,就是全面诊察。除此以外我们看《素问·脉要精微论》本来是讲脉的。脉要,诊脉的纲要,精微,望色的精微,就是讲诊脉和望色的。他怎么讲呢?《素问·脉要精微论》:“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藏有余不足,六府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精明者,眼睛的神气精光,要察目的神气精光,这就是“视精明”。“察五色”,观人的面部的五色。这里又突出了两个东西,一个望诊,一个切诊。望诊又增加了一个内容,望什么呢?望眼神,不仅仅要望面色。通过察色看脉,然后观察五脏有余不足,六腑强弱。实际上就是观察五脏六腑的虚实强弱,以及形体的盛衰。“以此参伍”,把这些东西拿来相参合,也就是相综合,我们现在就讲成综合分析,来判断生死,决死生之分。

所以中医诊断疾病啊,一定是通过望、闻、问、切,把病人的资料掌握以后,然后综合分析判断,这样才能够下结论,这就是中医的诊断方法。一个真正的中医是一定要按照这个法则去治病的。我们现在社会进化了,西医进入中国以后,给我们中医带来很大的帮助,比如他的仪器检测,他的检验,可以反馈给你这个病人什么病,因为他很微观啊,特别是仪器检测啊,他一下就看准了,给我们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但它绝不是我们用以治疗的依据,为什么呢?不管你西医有什么检测结论,拿来以后,你还必须按照中医的方法去诊断,还是要望闻问切。为什么?你要判断、要分析、要辨证,他是属虚、是属实、是属寒、是属热,是五脏六腑的哪一个部位的病变,十二经脉哪一个部位的病变,他的病变部位,他的病邪性质,特别是病邪性质。比如肿瘤病人,那西医已经把部位给你搞清楚了,但是性质我要自己定啊。西医下了很多结论,是通过实验室检查的,这个没错,但我们只能作为参考。所以一个真正的中医,绝对不是不诊脉不望色,而只拿听诊器只拿血压计的,那不是中医,那是西医的那一套。我从来不反对西医这一套,因为我临床也经常搞中西医结合,但是我从来不生搬硬套西医那些东西,为什么?西医给你提供了大量的东西,你可以作为参考啊,但是人家到你这来以后,你必须要根据四诊然后作出判断。尤其我们上临床的时候,有时病人给你带来错觉。病人一来了,我说你哪不好啊?我脑动脉硬化,我头部供血不足,就跟你讲了两个了,我高血脂,跟你来了三个,我还有一个神经官能症,又跟你来了四个,我还一个血小板偏低,又给你来了五个,我肝功能还有点毛病,还有个小三阳,给你来了六个,要是个女的,还有个盆腔炎,来了七个。你治哪一个?你说你治哪一个,有的还说得多一些,特别是有些人,拿个档案袋子一大袋,这里检查那里检查,因为他们定期检查啊,所有的东西都给你拿来了。那西医是全面检查,从头顶到脚趾没有哪个地方没有记录。那你作为中医,是不是你高血脂我开高血脂的药,你脂肪肝开脂肪肝的药,你脑动脉硬化我给你治脑动脉硬化,那我给你开个什么处方?你必须搞清楚,这个人现在到底是什么病来找我的,他讲个什么病啊?我现在腿疼。你看他腿疼跟刚才讲的那些病有什么关系?没关系,但是腿疼他恰恰没查出毛病来,是不是?这就是中医独到的地方。所以我们中医的临床诊断必须要抓主症,这是一个关键,也是一个要害。你把主症抓住以后,然后再去看那些检查的东西,那只能作为他的病史,作为他疾病的一个参考,这是可以的。主症抓住以后你马上要找他的兼症,还有哪些兼症。比如这个病人就说腿疼,腿疼哪个部位疼要搞清楚吧?什么时间疼要搞清楚吧?疼了多久要搞清楚吧?疼的地方是冷还是热要搞清楚吧?疼的地方是肿还是萎缩要搞清楚吧?对不对?这就是我们辨别寒热虚实的关键。你如果不把这些东西抓住,这个腿疼你怎么治?

我在北京讲学的时候,北京来了一个病人,从我开始上课他就一直在那个讲台后面坐,跟那个局长就打了三次招呼。他说我一定要找这个熊教授看病,局长就讲“不行不行,他今天是讲学的”,结果讲到什么时候呢?讲到一点钟。我跟他们讲,我说你们吃不吃中饭啊?一点钟只差五分钟了,他们说不吃饭。那个赵局长发脾气了,他说你们不吃饭可以,这个老教授受不了啊,八点半钟讲到这个时候,你们的问题一大堆,还在源源不断地收条子上来。他看我能解答,就让大家都问,放开问。当然我也高兴啊,咱们等于是搞学术交流嘛。好,结果等到一下课,到一点钟了,还有好多同学照相,要问这问那,搞到一点钟,那个病人带到这来,一个小孩,那个局长讲“不能看病,我没答应他”。我一看,我看人家可怜啦,而且旁边有一个学生跟我讲,他说我在这里等了半天了,是我的一个亲戚,从深圳来的,几岁?四岁还是五岁我记不清了。那个摄像机就对着我,局长讲:“那好,大家正好看熊老师看病。”几十人就围着我看个病,什么病啊?这个小孩一条腿的膝盖肿大,很粗,就这么个病,两年不好,从深圳到北京,从北京到上海,治不好。我一看,这就是小孩鹤膝风。但是鹤膝风有虚证有实证,如果是虚证,那就必然是面色白,形体消瘦,局部畏冷,不能行走,当然现在已不能行走,或者甚至还有遗尿,还有自汗,还有脾胃虚弱,等等虚证表现就会出来,还有舌色淡,是不是啊?这就是虚证啦。但是这个小孩恰恰肿的地方还有点发热,一看他舌苔是黄腻苔,我说你这是实证,是湿热。就这么简单啊。主症摆在面前,西医照了片,照了好多片,他拿来一大袋子我一点都没看。我说充其量就给你讲个骨质增生是吧,他说是,就是骨质增生。骨质增生怎么办呢?我不知道西医怎么办,就是把那个增生的东西要消掉吧,对不对?但是我们中医就一定要搞清楚他是虚证还是实证,我当时也就是两分钟,我说这是实证,是属于湿热,就开了个加味二妙散加炮甲。我当时没动手,就是动嘴,他们几十个人在那把药方都写下了,我一味药一味药讲。这个小孩,大概吃了1个月药,上上个星期,这小孩到长沙来了,两口子把小孩抱来了,膝盖肿的地方已经消了百分之六十到七十。这么一个病,人家诊了两年没治好,我一看为什么就比较有把握呢?他是有一个诀窍的,第一你必须把病人的主症抓住,第二你必须把他的兼症,把他的舌象,把他的脉象抓住,然后加以综合分析,这就是我们中医诊病真正的方法。如果你按照我刚才讲的这个方法,按照我们中医自身的这个方法去诊断疾病,你的水平马上就会提高,比你纯粹去看化验单,比你去量血压,比你去听听诊器,肯定是要强一筹。为什么呢?因为毕竟那是西医的一套,他没有四诊,他没有分析的,他只是偏向于以检验单为依据,那么你始终就只能停留在那个水平上,就不可能用中医真正的诊断方法去诊断。所以我们中医读《内经》的这个原文啊,我们认识《内经》的这个思维啊,对我们是大有好处的,应该是有提高的。中医诊断疾病啊,必须要全面诊察。前面所举,都体现了全面诊断。下面我们看看《内经》在全面诊断里面望闻问切提到了哪些方面。

首先看望色。《素问·举痛论》:“五藏六府,固尽有部,视其五色,黄赤为热,白为寒,青黑为痛。”这是一般而言。比如就讲黄色,这个病人是黄色,你要看他是什么样黄。假如他黄得很厉害,黄如橘子色,谁都知道这是黄疸。假如这个人是黑黄色,那是阴黄,或者黑黄。假如这个人是淡黄色,或者是黄而无光泽,无华,那是什么病啊?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湿病,湿气,一种血虚,肯定的。这就是望色啦,你不要一看黄色都是热。比如赤色,这个病人满头皆赤,那什么色啊?面赤者,要么就是要死的戴阳证,要么就是阳明热证。戴阳证那要死的时候,那亡阳的时候啊,下面是冰冷的,大汗淋漓,血压已经完全下降了,那脉已经微细欲绝了,脸上发潮热,这不是死的征候吗?那就是戴阳啊。那一般人不会有这种情况。如果是两颧像桃花一样的,像擦了胭脂一样的,这是肺结核,至少是个阴虚。如果两颧是黯红色,肯定是个冠心病。这些东西,你莫以为纯粹就是经验,我们的古人早就有这个理论,问题就在于我们在实践中要一定运用古人的理论。你经常实践,一眼就会看出来这是什么颜色,因为看多了啊,自然而然就形成了经验。首先我们还是学古人的东西。我看病人就这样,病人进门我一望,这一望我就有所大概,虚实寒热就有所大概。所以这个望诊是特别重要的,我们不能忽视。

《灵枢·五色》:“五色各见其部,察其浮沉,以知浅深;察其泽夭,以观成败;察其散抟,以知远近;视色上下,以知病处。”色泽,有的浮在外面,有的沉在里面;有的是有光泽,有的是枯槁;有的是弥散,有的是团聚。按照色泽表现的上下部位,能够知道疾病的所处,知道疾病的部位。这是五色,讲色泽的浮沉、泽夭、散抟,以及他的上下部位。

我们再看《素问·脉要精微论》,专门描述了一段望色的知识。“赤欲如白裹朱,不欲如赭;白欲如鹅羽,不欲如盐;青欲如苍璧之泽,不欲如蓝;黄欲如罗裹雄黄,不欲如黄土;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地苍。”这是古人的描述。那我们现在学了《内经》的原文,去看病的时候,我把口袋里面放点东西,比如鹅羽啊,比如盐啊,我都把他放到口袋里面,这来的病人面色白,我把那鹅的羽毛拿出来比一下看看是不是这样的,那你还学得到中医啊?学不到了啊。这五句话,就是欲如什么不欲如什么,要像什么不要像什么。古人向来有一个习惯,打比喻的时候,都是拿着他所见到的物体去打比喻。那如果我们现在写书,可能这个比喻就不一样了。白,白欲如电灯管,对不对?你就不会说“白欲如鹅羽”了。你就会说“不欲如粉笔”了,你就不一样啦。他说“黑欲如重漆色”,重漆色是什么?重漆色就是那个黑板擦了两道三道漆,我们的家具不是闪光发亮吗?“青欲如苍璧之泽”,注意这个“泽”字,苍璧,青色的玉石一样的有光泽。从这重漆色也好,苍璧之泽也好,那就告诉我们,所有的五色,不管病人是什么色泽,都要有光泽,要明润。如果是个枯黯的颜色那绝对不行。所以不欲如那几个色全是枯黯的,比如蓝,蓝就是青黛粉吧,那有什么光泽啊?比如盐,那有什么光泽啊?比如黄土,那更没有光泽。比如地苍,黑龙江那个黑土,有没有光泽啊?这就是古人一种描述。那就是说我们望颜色的时候,不论病人倾向于什么颜色,都一定要有光泽,要明润。

我想我们的古人真的不简单啊。其实中国人不可能有五种颜色,但是我们现在接触的就五种颜色都有了。因为我们面向世界啊,不仅有黄种人,而且有白种人,而且有黑种人,而且非洲还有一种,棕色的还是什么颜色的,我看像是个灰种人,黑不黑啊白不白啊黄不黄,灰色的。你不管他什么颜色,起码要有光泽。你看古巴排球队那些队员,都是黑色的,但是都黑得有光泽啊。把我们的黑疸病人拿一个跟他们比,那悬殊该有多大啊,这就是比较,是不是?这是一个,一定要有光泽,不能枯槁。第二个呢,一定要隐含,不要浮露。就是这五句话啊,所谓五欲五不欲,就两个东西,欲其明润,而不欲枯黯,欲其隐含,而不欲浮露。这就是我们望色泽、辨吉凶的真正要点。所以我们读书要善于分析,要分析他的实质,就是要明润,要有光泽,不要枯黯,要隐含,不要浮露。这一段就是讲的望色。

后面一段是讲视精明的。《素问·脉要精微论》:“夫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夫精明者,所以视万物,别白黑,审短长。以长为短,以白为黑,如是则精衰矣。”精明,指眼睛的神气精光,是用来识别万物,辨别黑白,审其长短的。如果这个眼睛看不见了,把长的看成短的,白的看成黑的,那不是精气衰了吗?为什么啊?因为《灵枢·大惑论》说:“五藏六府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所以眼睛没有神气啊,实际上就标志着五脏的精气虚衰。我这里就选用了这么几条原文,基本上我们就可以窥测到《内经》关于望色的要点。这是望面色和望眼神。

第二个就是望形态。要望病人的形态,这个也很重要的啊。《素问·脉要精微论》:“夫五藏者,身之强也。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背者,胸中之府,背曲肩随,府将坏矣。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则偻附,筋将惫矣。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得强则生,失强则死。”这一段话其实就是告诉我们临床上怎么望形态。当然,他不是全部都讲,他只是举例来说明我们通过形态的病变了解五脏的虚实。这里主要是讲虚证。

头,是精气神明所汇聚的地方。头倾,头歪斜了;视深,眼睛深陷了,这是精神将脱的表现。这个“头倾”临床上有啊,确实有啊,而且还不少啊。这眼睛陷下去也有啊,比如急性肠胃炎大吐大泻大失水以后,眼睛马上就深陷了。元气将脱的病人失水很严重,津液大失的病人也有这个表现啊。“背者,胸中之府”,这个胸中,是指心肺。背,是心肺之气所灌注的部位,特别是肺气。“背曲肩随”,这个“随”字,有人把它解释为“垂”字,往下垂,有人说是“堕”字,往下堕,都可以,意思是一个。可以讲背曲肩垂,也可以讲背曲肩堕。如果是八十岁以上的老人,突然,背弯了,头抬不起了,肩也垂下去了,这是元气将脱、将死的征兆,我就见到过。所以,这是心肺之气败坏。“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主腰啊,如果不能转摇了,这是肾气将惫。但是这要注意,这只是指虚证。我们临床很多的腰疼转摇不利的,你问人家,腰疼得很啊,腰都转不了弯了,弯不得,一不能弯二不能转,你这是肾将惫,那就完啦。那要是扭伤的,怎么是肾将惫呢?那不是虚证,所以虚实要搞清楚。这儿是讲虚证。“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膝,是筋所聚结的地方。我们膝盖为什么能屈伸自如呢?因为筋能够屈伸运动。如果筋坏了就不能屈伸,行则偻附,要屈着膝啊,要附着外物啊才能走路,腿都不能动,这是筋将惫。“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振掉就是摇摆、震颤。这是什么?这是望形态。

我们在临床上看病,眼睛要特别敏锐,病人一进门,首先要望色,要望形态,要望他的动作举止。在询问的过程中,不仅要听他的声音,要听他的口述,你还要观察他的精神、情志。所以我为什么讲要当好中医有三条啊,第三条就是要有敏捷的思维、反应。你要那么迟钝啊,那就不行。这个中医反应特别敏感,要敏锐,尤其是面临着病人的时候,你不敏锐点,病人的什么症状,什么反应,什么动态,你发现不了,你就不可能看好这个病,尤其是复杂的病。一般的可以,一个感冒啊,一个肚子痛啊,一个咳嗽啊,一个拉肚子啊,一个呕吐,这个好办。就是那些怪里怪气的病,你如果没有这样敏锐的反应,你往往发现不了病人的特点。所以这个望形态也是很重要的,这是第二个望。

第三个望,望舌。我们后世最重视望舌的是温病学家。在张仲景的那个时候,他不怎么重视望舌,《伤寒论》《金匮要略》里面,你看有望过几次舌啊,很少望舌。到了温病学家,就特别注意望舌。所以叶天士特别提出要辨舌验齿。其实,在《内经》里面早就告诉我们要望舌。我们看看《内经》里面怎么讲的。《灵枢·经脉》:“足厥阴气绝则筋绝……故脉弗荣则筋急,筋急则引舌与卵,故唇青舌卷卵缩则筋先死。”这不是望舌吗?舌头都卷缩了,临床上有这样的病啊,舌头都卷缩了,你要他伸舌就是伸不出来,不是嘴巴张不开,而是伸不出来。碰到过这样的病没有?你碰到是怎么思考的?《内经》早就告诉我们了。当然,他不局限于一个厥阴肝。这个临床,碰到过缩阴,缩阴男女都有的,男子是阴茎和阴囊缩进去了,女子阴户往里面凹进去了,同样都伴有舌挛,舌卷缩,舌头伸不出来,这就是“筋先死”。

《灵枢·五阅五使》:“心病者,舌卷短。”《素问·刺热论》:“肺热病者……舌上黄,身热。”《灵枢·刺节真邪》:“阳气有余则外热,两热相抟,热于怀炭……舌焦唇槁,腊干嗌燥。”阳热有余的病怎么样?“舌焦唇槁,腊干嗌燥。”“腊干”,指肌肉干枯;“嗌燥”,咽喉干燥。这不是我们现在讲的阴虚吗?阳热伤阴以后,往往就是口唇干枯,舌上干红无苔。

为什么叶天士那么重视望舌呢?因为在温热病的过程中,这个舌头的反应是最敏感的,最真实的。所以望舌在热病的过程中,尤其是我们诊断急性热病和传染病,你绝不可忽视望舌。如果你忽视了望舌啊,这个急性热病传染病你看不好的。我可以随便举几个例子大家听一听。我刚调来的时候,1981年,我们学校有一个家属小孩,五岁还是四岁,发高烧,烧四天四晚,就在我们附属医院急诊室。整整四天四晚,高烧40℃,退不下来。谁也不知道我会当医生,那恰恰就有两个人知道,就找了我,我又不是那个医院的,我管什么闲事,我又不是调到那个医院工作的。结果就找到当时我们的党委书记,党委书记就跟我讲,你去看看,小孩危险得很,他们医院会诊好几次了。我就去看了,就在这个门口,那时我们医院还没修新房子,在那个破烂的房子里面,我就去了。病家夫妻俩痛哭流涕,因为小孩很危险,冰敷啊,物理降温啊,什么激素药都用上了。我说什么病啊?扁桃体化脓,扁桃体炎。我说我看看喉咙,果然扁桃体肿很大,而且有化脓,诊断是正确的。我一看舌头,绛红无苔。绛舌大家知道吗?就是深红色,没有一点苔,而且干燥。这个诊断就忽然明确了,西医的诊断也是正确的,急性扁桃体炎并扁桃体化脓,这是对的呀,为什么烧退不下来呢?你得把这个原因找到,作为中医,如果辨证不准绝对没有专门退烧的药,有人说石膏退烧的。你给他开一斤的石膏喂水喝汤,我看也是退不了的。因为中医一定要搞清,这个病变的部位在哪。绛红无苔,反映出什么?反映出热入营分,这个是热伤了心营。我问他,我说小孩是不是晚上烧得很厉害?他说是,晚上可以烧到41℃。你看看,开个什么方?开个标标准准的清营汤。大家想想看这个清营汤,绝对不会治急性扁桃体炎是不是?偏偏就用它,为什么呢?因为舌绛红无苔。所以你只能按照中医的章法去治病,一剂药把烧给退下来。退下来以后呀,他们把这个处方拿去研究。其中有个人把清营汤的汤头找出来了,他说这是温病学里面的清营汤,他们几个还拿这个去问我说,这是你的绝招吧?治急性扁桃体炎用清营汤吧。我哭笑不得。你拿着清营汤去治急性扁桃体炎我看你治得好不?治不好的,为什么啊?因为外邪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你必须搞清它的卫、气、营、血。你要搞清啊,如果不搞清你怎么治得好啊?有一次,省商业医院的主任把我请去,一个痢疾病人发高烧,住院半个月,越来越严重。而且是个老太婆,五六十岁,说胡话,下鲜血她说真要死了,去帮我看看。她自己跑到我家里,要我帮她去看看。我一看病人舌绛,我跟她说这个热已经入血分了,你不能再去治痢疾了。她是学中医的,还学得蛮好的,她说她用的白头翁汤,我说是对的啦,用白头翁汤,她说我的黄连都开了很多克,用量很重很重。我说:对的呀,但是她病传变了呀,它变哪去了呢?它已经不在气分了,已经进了血分。开个犀角地黄汤,那时候还有犀角(现犀角已禁用,以水牛角代),一吃就好了。好得很快,大概两三剂药就好了。主任又跑到我家里来,她千感谢万感谢说:哪晓得这个药那么灵呀!我下次可不可以用呢?我说下次可以用,但是前提是舌色深绛,没有这个前提是不能用的。我这是举例子,其实我是想说中医望舌是至关紧要的。我看病从来不马虎望舌,有时候我看一遍觉得没看清,我还看二遍,我还怕没看准,我还看第三遍,不厌其烦地看,为什么?这个他可以反映真相。所以我们望舌不能忽视,这是望诊。

再讲闻声。《素问·宣明五气》:“五气所病:心为噫,肺为咳,肝为语,脾为吞,肾为欠为嚏,胃为气逆,为哕为恐。”这一段除了“恐”字以外全是讲的闻诊,而且都是五脏的病变。噫,打嗝;咳,咳嗽;语,话特别多,骂人,恶语;吞,总是像吞东西一样的;欠,哈欠;嚏,喷嚏;气逆,呃逆,嗳气;哕,呃逆。全都是闻诊呢,所以闻诊也重要啊。病人有什么情况我们马上就要知道,而且知道以后你就可以进一步推测是哪个脏腑的病变,你看重要不?像这些东西看起来好简单,问题在于我们是否真正掌握,你能够运用吗?这是更重要的东西。读起来蛮简单的,这要背好容易背啊,两分钟就把这词儿背下来了。问题是你上临床的时候你还记得不?就怕你忘。所以我们这个闻声也是很重要的。

《素问·脉要精微论》:“声如从室中言,是中气之湿也;言而微,终日乃复言者,此夺气也。”“从室中言”,就是那个嗡声嗡气呀,从房子里面讲话,在外面听,就像坛子里面讲话在外面听一样的,声音扬不出来,这是中焦有湿气阻遏了。如果那个人因为悲哀过度,突然讲不出话来了,说这是中焦有湿,对不对?那就不对啊。所以我们不能看到一句原文以后,就认为所有的这个“声如从室中言”,都是中焦有湿,那是错误的。这个东西你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不能从一点就下结论,要多方面参合,“以此参伍”啊。“言而微,终日乃复言,此夺气也”,言语很低微,“终日”,就是良久、许久,很长时间,就是反反复复讲那么一句话,你看那人要死的时候,他总是这样讲,又讲不出来,他总是念那么一句话,就念那么句把话,这是元气将脱的征候。《灵枢·邪气藏府病形》:“心脉……缓甚为狂笑……大甚为喉吤……小甚为善哕”,“肺脉……滑甚为息贲上气”,“肝脉急甚者为恶言”,“大肠病者,肠中切痛,而鸣濯濯”,“胆病者,善太息,口苦”。仍然是闻诊,这我就不讲了。

然后是问诊。问诊我们现在都重视,因为西医也注重问诊,中医更要注重问诊。《灵枢·师传》:“入国问俗,入家问讳,上堂问礼,临病人问所便。”

我记得那年我去看方药中老师,到北京,到他家里去拜访他,方药中老师就是1980年在陕西做了七次学术报告,我当时进修,七堂课我都听完了,他当然是我的老师。他的特点就是中医的经典熟,能够引经据典,而且还可以切入临床,这是最了不起的。所以我特别敬重他。那天晚上去看他,外面下大雪,跟他坐了一个小时以后,我说我要走了,因为下大雪,夜深了,我要走。他说我送你,我说不可能啊,你一个老先生怎么送我呢。我不要他送,绝对不要他送,他说你硬不要我送,那我的女儿送你。我说可以啊,他女儿就起来送我。可是等我刚刚出门,下楼梯,他住在三楼,我刚下楼梯才走几步,转弯的时候,方老师在门口说:“熊老师你好走。”他给我一个鞠躬礼。方老师,我的老师,年纪比我大一二十岁,我是个晚辈去拜访,走的时候他竟然给我一个鞠躬礼,大家想想我是不是无地自容。他的鞠躬礼大概有几十度,我就没办法了,我只能笔笔直直站着一鞠躬礼,头基本上挨着楼梯了,搞得我没点办法。我就觉得惭愧,我就想我走的时候怎么没有跟他先行个鞠躬礼再走呢?到现在我都惭愧,怎么能老师先行礼,我怎么不晓得跟他先行礼呢,其实我是蛮懂礼貌的啊,但是没有形成这个习惯。这个就说明我们还是缺乏这个礼貌教育,就缺这个东西。这要养成一种习惯,为什么呢,作为老师也好,作为医生也好,作为学者也好,我们要树立一个样子啊。尤其是作为老师你要为人师表,你要给后代看的,你的后代也应该是这样啊,是不是?这叫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啊,那学生那后代它可以潜移默化,这个非常重要的。所以我讲到这就突然想到这个事。

“入国问俗”啊,比如我到阿尔及利亚去,第一件事我就问你们这有什么风俗啊?入家你要问人家家里有什么避讳忌讳,你是不能讲的。上堂要问礼,一定要问礼。既然是这样,那我们问病人呢,就要问所便,病人哪些方便,哪些不方便,我们都是要问的。《素问·征四失论》:“诊病不问其始,忧患饮食之失节,起居之过度,或伤于毒,不先言此,卒持寸口,何病能中!妄言作名,为粗所穷,此治之四失也。”

有些病人一来就会要你看脉,一句话不说就要你看脉。我们过去有这个习惯,在农村里当医生,首先要背脉诀,背什么脉诀呢?《濒湖脉诀》、王叔和脉诀。背了干嘛呢?应付病人的。寸浮就是头痛,尺浮就是腰痛,就把这个词背了。背了以后,因为农民看病有一个习惯啊,你问他:“你身体哪里不好啊?”“你帮我看脉吧。”你说:“你告诉我哪里不好啊?”“你帮我看脉啊。”如果你再要他讲,他不耐烦了,“你是不会看脉吧”,那这个话就来了。你看了脉以后你要讲出那个道道来,如果他是头痛,你跟他讲成个腿痛那不就完了。这是蛮麻烦的事啊,所以我们过去在农村,过去在这个很古的时代的这个中医,往往就是练这个本事,看了脉以后跟人家说病,即使说不准,你至少要有个百分之三十五十要说准,他就相信你了,你说得特别准就蛮相信你了,治不治得好是另外一回事。你一下瞎猫碰上死耗子碰中了,哎呀,风光得很。你如果没说准,他就说你这个医生不行不行。他用这个作为判断我们医生水平的一个标准,其实这是错误的,这都是我们医生自身搞的误导。中医不是这样,望、闻、问而后才有切,你要知道切的顺序不是排第一。

我们现在好了,现在人们思想都解放了,但也有极个别的,那毕竟是少数,千分之一。我也经常碰到,那真的是一千个里面难找一个。你问他:“哪里不好?”“你给我看脉呗。”我现在当然不怕了啦,我看了五十多年了,你这个是什么脉我还看不出来?但我不愿意那么搞,因为这是个误导。我们切脉是为了干什么啊?是要判断病人的寒热虚实,尤其是在紧急关头判断生死,尤其是在疑难杂症中搞不清寒热虚实的时候,这个脉,一定要看准,以此来鉴别它的寒热虚实,这看脉是起这个作用的,绝不是看了脉就讲三五个病症,不是这样。像这样的故事我多得很啊,我年轻的时候在农村当医生,这个本事是有的,故事很多,我就不讲了,不耽误时间。

《素问·脉要精微论》:“微妙在脉,不可不察。”这个很微妙的啊,看脉的功夫不仅仅是我们书上讲的那么一点点,古人做了大量的描述,用了大量的形容词,但是,关键在于我们去实践,在于我们去摸索。我经常讲的一个比方啊,我说那老打牌的打麻将的人,牌一摸,就摸出来了,我相信在座的好多人都会摸得出来,是不?那我也有这个本事啦。你从来没打牌的,我要你摸,你摸得出来不?你绝对摸不出来,为什么呢?本事还不到家还不到位。那我们看脉是不是一样啊?你经常看脉,你看得特别特别多,你已经摸了几十万人几万人了,那当然有感觉啊。而且你认真地去摸脉了,就有感觉,一搭手,浮脉、沉脉、滑脉、数脉、涩脉、迟脉、缓脉、弦脉,就出来了。你从来也没摸,即使摸,你也没认真去摸,做了个样子,那你永远没学到,只能随便写个脉。一般的病可以,问题是那些关键的病,那些危重的病,你如果看不准脉,那就完了,所以说微妙在脉啊。

我记得最近北京一个老先生,九十多岁,他们说是北京市的名老中医,记者去采访他问他怎么看脉,他给了一句话,说“我讲不清”。我正好看那个电视听到了,讲不清这个话你说它没水平吗?我说也不错,确实是讲不清,你要我讲我也讲不清,但是我至少可以讲出一个道道来。比如滑脉,古人描述滑如圆盘走珠,那咱们搞个盘子搞两个珠子在上面滚两下,这就是滑脉,这个玩意你未必是这样的啊?我现在给它搞一个字来解释,滑者,溜也。在指下一溜一溜的那就叫滑脉,我告诉你这就最简单的。所以它有一个实践的体会。我觉得啊,我们不是说古人的描述水平不好,但是它有一个实践的体会。那我就不叫圆盘走珠啊,我的体会是滑者,溜也。弦,似张弓,这是古人讲的。我说弦者,劲也,应该很有劲的脉。不管大也好细也好,只要它有劲,那就是弦脉。缓者,平缓也;迟者,慢也;数者,快也,这不是很好解决吗?所以我们也要搞一些很通俗的方法来认识脉象。

这看脉要慢慢学的,咱们以后上临床,一定要注重看脉。你不妨花点心思,你认真琢磨,你不要浮躁,尤其不要做样子。你看了脉,你就会知道大有奥妙啊,特别是好多危重的病,好多疑难的病啊,通过脉象就可以查找出它的真正病位。有了体会,你就会更加认真看脉。《素问·脉要精微论》讲:“诊法常以平旦。”这是说看脉注意时间啊。这些基本的原则我们都知道了,什么看脉要注意时间啦,还有部位啦,还有姿势啦,像这一些都问题不大,因为我们都知道这是初学的知识。《素问·平人气象论》:“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这是讲胃气的问题。《素问·玉机真藏论》中还有:“脉弱以滑,是有胃气。”古人讲“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我们现在脉学有的讲是二十七脉,有的讲二十八脉,其实没有那么复杂,你把几种主要的脉搞准就不错了。弦脉、细脉、滑脉、浮脉、沉脉、迟脉、数脉、虚脉、实脉、大脉、缓脉、结脉、代脉、促脉,能够搞准就不错了。搞那么多干嘛,越复杂就越麻烦。

现在的诊断学,经常把五脏六腑部位的脉象,硬性地区别开来。寸脉如何如何,尺脉如何如何,关脉如何如何,有没有呢?有。但是那是个别现象,极个别的确实在六脉的表现上有特别之点,但是这毕竟是极个别的,而且是很细微的变化。一般而言都是寸脉大于尺脉,尺脉小于寸脉,这是一般而言。所以我们绝不要以为教科书上是那么讲的,那我们就一定要搞清你寸脉大,尺脉小,关脉滑,尺脉又涩,寸脉又弦,没有这个道理的啊。写这个书的人至少我可以肯定,他没搞过临床,他是从书本上抄来的,他是想当然想出来的。其实六脉基本上大体是一致的。当然有个别现象,那是极其个别的情况。

这就是《内经》给我们讲的诊断学说,内容极其丰富,强调的就是全面诊断,四诊都重要,不要缺哪一项。所以中医诊断疾病啊,一定要用四诊。

六、病证学说

病证学在《内经》里面所占的分量很重,篇幅很大,内容很多。《内经》里面有内科病证,有妇科病证,有儿科病证,还有大量的外科病证。我们读《内经》觉得《内经》好像就是专门讲理论的,因为《内经》和后世的书不同,没有用大量的方、大量的药,一证一方去告诉你治病。它是以讲理论为主,阐述疾病的症状特点,疾病的证候分型,疾病的辨证方法。同时也讲了疾病的病因病机。所以我们读《内经》始终就觉得它是一本理论专著,因为你把《内经》病证学学完了不会开处方。它只有针刺治疗,只有治疗的原则和方法。这也是因为那个时代方药还没有盛行,直到张仲景开始,《伤寒论》《金匮要略》才有大量的方剂出来。所以我们讲经方都是张仲景的。《内经》里面只有十三个方,十三个方我们现在常用的也不过就是两三个而已。《内经》的治病是以针刺为主,什么病都用针刺。而且针刺的时候,在每一个病证后面都是讲大的法则,没有具体讲取哪个穴位,因此我们学《内经》的病证学,主要是了解疾病的分类,疾病的病因病机,疾病的变化规律,疾病的总的治则。

我把《内经》的病证学分了几个基本的类。按照内科学里面的病证有三种。一种是六淫病证,就是外邪引起的,风寒暑湿燥火,引起的六淫病。二种是形体病证,比如痛证、痹证、痿证,这都是形体上的毛病,还有厥证。第三种是脏腑病证,就是内脏所表现的病证。比如血证、汗证。这是内科里面大体上可以分为这么三大类。妇科病不很多,但是也有。儿科病不很多,也有。外科的就更多,疮疡、痈疽都有。我这里就分几个大类,举一些重点。首先看看六淫病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讲:“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盛则濡泻。”这里把五气提出来,风热湿燥寒。这个五气其实就代表六淫啊。这五气致病,他的特点是什么呢?《内经》讲了一个总的特点。风病以动为特点。动是什么?游走不定,变幻莫测,振掉、摇摆、抽搐,这不都是动吗?热胜则肿,热太盛了,偏盛了,就可以出现痈肿、红肿。燥胜则干,燥气偏盛,他的特点就是干燥。《内经》还有句话叫做“燥以干之,风以动之”。大意也是这样,风来了到处都动,万物都动,燥气来了到处都干燥。那么人身当中如果是燥邪致病啊,一定是以干燥为特点,比如皮毛干枯,大便干结,小便短少,口唇干燥,鼻干咽干,甚至于九窍干涩,这都是属于燥。不是有内燥有外燥吗,有外风有内风吗?外风内风都是一个“动”字,内燥外燥也都是一个“干”字。这是特点啊。这就是《内经》给我们讲的一个总的规律。“寒胜则浮”,寒邪偏盛伤阳气啊,阳气就不能化水饮啊,所以寒邪偏盛就最容易造成水肿,所以“浮”。这个“浮”我们不要单纯地看成就一定是浮肿,他是讲的水气不化。寒邪偏盛,阳气就虚弱,水气不化,这是他的特点。“湿胜则濡泻”,濡泻就是湿邪所致大便溏,大便濡,都是属于湿,濡者,湿也。湿气偏盛就黏腻,就容易伤脾胃。外湿可以伤脾,脾虚可以产生内湿。无论外湿内湿都是湿气偏盛,所以用一个“濡”字,濡者,湿也,最容易伤脾,运化失职,于是乎出现泄泻。这是一个总的特点。具体地讲,六淫里面以风为首,风者,百病之始也。所以外感一般总是讲风,我们讲感冒,风热、风寒、风湿、风暑、风燥,感冒夹湿、感冒夹暑、感冒夹燥,前面都是一个风字。因为风是外感疾病的先导,这个先导是我们后世讲的。《素问·生气通天论》里面讲“风者,百病之始也”,“风者百病之长也”,这是讲风邪。

《素问·评热病论》里面讲“有病温者,汗出辄复热,而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这就提出温病、温热病。《素问·刺志论》有“气盛身寒,得之伤寒。气虚身热,得之伤暑”,又有了伤寒和伤暑。我们现在不是讲温病和暑病吗?《素问·热论》讲:“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夏至之前是温热病,夏至日之后是暑病。都是温热病,只是一个界限区分。我们的温病学所有的病名都是按照季节取名的。春天有两种温病,风温、春温。新感的是风温,伏邪的是春温。夏天里暑温,秋天长夏的湿温、伏暑。秋天的秋燥,冬天的冬温。你看,全是以时令来命名的。同样都是温热之邪,都是以时令命名的。这就说明啊,这个气候季节,六气是各有所主的,对人的发病是有直接影响的。《内经》,就给我们反映了这样一个基本的规律。所以我们治疗六气为病,一定要与时令,要与气候相结合。这个问题我们后面还要专门讲的,因为后面还要讲运气学说。

气候的特点啊,和六气发病有直接关联。当然还有地域关系。这不风寒暑温都有了吧。“因于湿”,这不讲湿吗?风与湿,在六淫里面又分为阴阳,《素问·太阴阳明论》:“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还有寒热病,《素问·阴阳别论》:“三阳为病发寒热。”这一些都是讲的六淫。这不风寒暑湿燥火都齐了吗?当然我这是挑选了一些原文作为例子,说明六淫致病非常广泛,有风病,有寒病,有湿病,有温病,有暑病,也有燥病,还有火热病证,都有。

第二个就是形体的病证。形体病证比如痹证,《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这是常见病,风湿病啊,凡是当医生不可能没看见过这个病的。这个病在农村,是农民的职业病。

痿症,《素问·痿论》:“五藏使人痿。”痿证也多啊。《内经》里面有个特点,凡是讲病证,总是以五脏为核心来进行辨证。所以这个脏腑辨证是出自《内经》啊。为什么《金匮要略》抓住内科的脏腑辨证啊?《金匮要略》不是我们最早的内科学吗?他总是以脏腑为核心来辨证,这个思维是哪儿来的?就是《内经》来的。痹证,尽管是形体病证,他讲了五脏痹、五体痹。痿证也是形体病证,他讲“五藏使人痿”。脉痿、筋痿、肉痿、骨痿等,全是讲的五脏。抽筋的病,《素问·玉机真藏论》:“病筋脉相引而急,病名曰瘛。”《素问·骨空论》:“督脉为病,脊强反折。”《灵枢·热病》:“风痉身反折。”《灵枢·终始》:“太阳之脉,其终也,戴眼,反折,瘛疭。”这不都是抽筋的病吗?这就是痉病,也是形体病证。

厥证有两种,一种是形体的,一种是脏腑的。一种是昏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一时复苏,不是羊癫疯啊,跟癫痫的痫证有区别,也不是中风半身不遂,中风昏倒以后有半身不遂,有口眼歪斜。而厥证呢,是突然倒了,等一会好了,没有后遗症。这叫厥证。《内经》里面有煎厥,有薄厥,有大厥。另外一种厥证呢,就是四肢厥证。《素问·厥论》:“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阴气衰于下,则为热厥……厥或令人腹满,或令人暴不知人。”《内经》所讲的寒厥、热厥和《伤寒论》所讲的寒厥、热厥有一点区别。《伤寒论》里面讲寒厥是虚寒引起的四肢厥证,最典型的是少阴虚寒,阳气不足。当然还有一个厥阴病的蛔厥,乌梅丸主治。他讲的热厥,是热遏于中,阳气不能达于四肢,出现的热厥。比如“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厥深热亦深,厥微热亦微……厥应下之”,这是特殊的。还有气厥,四逆散主治。但是《素问·厥论》讲的“阳气衰于下”,就是下焦的阳气虚,那就是肾阳虚啊。真阳不足,四肢厥冷。“阴气衰于下”,就是阴虚啊,肾阴虚,真阴不足,也出现厥,这叫热厥。这个热厥的症状绝不是厥冷的厥证,而是手足发热。

对于厥证的认识应该有两种,一种是昏厥,这个厥证就不是讲的四肢的病,而是讲的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四肢厥冷、大汗淋漓、移时复苏。有痰厥,有气厥,有血厥,有食厥,有这么四种。气厥里面,有虚证,有实证。血厥里面,有虚证,有实证。如果大出血以后突然发生昏厥,这不就是虚证吗?由血瘀引起的,比如产后败血冲心,她就可以昏厥,这就是实证。比如气厥,有的人气鼓鼓的,肚子一胀,动怒以后马上就昏倒,这是实证。有的人气虚,劳动以后昏倒了,这是虚证。这是内科里面讲的四种厥证,我们临床还要分清虚实。张仲景《伤寒论》所讲的厥证,都是讲的四肢发厥。也要分清寒热虚实。所以厥证啊,既属于肢体病证,形体病证,也属于脏腑病证,昏厥的就属于脏腑病证。

痛证。疼痛,《内经》里面有一个专门的“举痛论”。“举痛论”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寒气入经而稽迟”,造成血脉滞涩不通出现疼痛。这个理论对于我们后世的影响极大,我们后世好多的医家都讲了这个话:“痛则不通。”凡是堵塞了就疼痛,什么东西堵塞?经脉气血的滞涩不通。所以我们治疗痛证啊,往往要通其经脉。活其气血,而达到止痛。这是一个基本的观念,这是基本的病机,这是形体病证。

再看看脏腑病证。脏腑病证比如我这举了有:喘促,咳嗽,消瘅,就是消渴,还有血证。血证非常复杂,有吐血,有衄血,有溲血,有便血。吐血包括咯血、呕血;衄血有齿衄,有鼻衄,有肌衄。还有小便血、大便血,包括肠澼下血、肠中下血,《内经》里面都有。对于这方面的原文啊,我就不具体讲了。

消渴病,《内经》给我们提出来,有肺消,有鬲消,有消中,有下消。这就给我们后世确立了三消辨证的一个基本法则,成为我们后世辨证消渴的准绳。所以我们现在临床上看消渴病还是要通过三消来辨证。西医就看一个糖尿指数升高,血糖指数升高,尿糖血糖,就看这个,中医不能这么看。血糖指数要看,肯定要看,他确诊为糖尿病,但是中医一定要辨清上中下以哪个为主。你如果不能辨清,那治疗的时候就不一定是准确的。这个法则啊,是从《内经》开始的。

还有汗证。汗证有自汗,有热汗,有虚汗,还有寝汗,我们现在称为盗汗,还有绝汗,五脏的绝汗,这一些具体的条文我就不讲了,大家回去看一看。我这列举的肯定都是一些重点。大家可以浏览一下,可以系统地复习一下《内经》关于各个病证的主要条文。

还有黄疸。《内经》里面给我们提出来黄疸,《素问·平人气象论》:“溺黄赤安卧者,黄疸……目黄者,曰黄疸。”我们现在的内科学强调黄疸不就这么三黄吗?身黄、尿黄、目黄。而更重要的是目黄,为什么啊?因为如果没有目黄只有身黄,不一定是黄疸,只有小便黄没有目黄也不一定是黄疸。好多的热证好多的湿证他都可以出现小便黄啊。我们前面不是讲血虚可以出现身黄啊,湿病可以出现身黄啊,只有目黄在三黄里面他是独特的,我们现在内科学正好抓住了这一点。

还有女子病证。女子病证我在这列举几条。第一条,《素问·阴阳别论》:“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不月,就是闭经啊。第二条《素问·评热病论》:“月事不来者,胞脉闭也。”也是讲的女子“不月”。第三条《素问·阴阳别论》:“阴虚阳搏谓之崩。”讲阴虚阳搏之崩漏。第四条《素问·骨空论》:“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讲女子带下癥瘕积聚。第五条《素问·通评虚实论》:“乳子中风热,喘鸣息肩……脉实大也,缓则生,急则死。”“乳子中风热”就是讲女子产后,生小孩以后,中风热。张仲景不是讲新产妇人有三病吗?“一者病痉,二者病郁冒,三者大便难。”新产妇人指什么呢?就是刚刚生小孩,不就是“乳子”吗?这里就提到一个“中风热”。

七、治疗学说

《内经》的治疗学说包括治则、治法,还有方药。有关于制方的原则、方剂的组成、药物的分类,并且还有十三个方。但是它的重点是讲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我们首先看看《内经》的治疗原则和方法有哪些内容。

(一)治未病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里面讲:“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个治未病,说得很清楚,就是未病先防。不要等到有病以后才去治疗,就好比不要等到祸乱发生以后才去治理。到那个时候去治,就好比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是晚了吗?这个话说得非常的明确,就是未病先防。朱丹溪有一个很明确的解释:“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这就是要防患于未然。

这是“四气调神大论”里面治未病的本来思想。但《内经》讲治未病,不仅仅是这一个地方,还有两个地方都提到治未病。一个地方是《素问·刺热》讲:“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疾病症状虽然没有明显的发生,但是这个病人的面色已经有反映了,这个时候就要给予针刺治疗。这是治未病。这个治未病是治其萌芽,疾病刚刚开始发生,还在萌芽状态,我们就要给予治疗。《素问·八正神明论》就讲:“上工救其萌芽,下工救其已成,救其已败。”上等的医生治病就善于治疗疾病的萌芽状态,也就是善于发现疾病的萌芽状态。这个是要有本事的呀,你要有这个诊断学知识啊,没有这个诊断水平,你发现不了疾病的萌芽状态。下等的医生呢,硬要等到疾病完全形成以后,才去救治,等到身体已经衰败以后才去救治,疾病不就恶化了吗?这是古人的思想,这种思想其实不仅对后世影响很大,而且我们也有必要重新认识。

这是中医的独到思想。比如一个四肢麻木的病人来找你看病,或者是一边麻木,或者是一边出汗,甚至于还有点头晕。你作为医生,你要怎么考虑?一边麻木的多是半身不遂的先兆。半身不遂什么病呢?偏风,就是中风啊。作为医生想到的一个可能是中风,当然你不能肯定病人一定是中风,但是你要考虑这个可能。这不就是治未病吗?这就是治它的萌芽。比如小孩感冒,有的感冒发烧,有的感冒仅有鼻塞没有发烧。不论发烧没发烧,小孩感冒以后,下一步很可能是咳嗽。那你作为中医,就要想到下一步是咳嗽,要提前防患于未然,就要考虑到肺,清肃肺气,绝对不能动不动给你来点黄连、石膏,把肺气郁闭了,本来不咳嗽的还提前咳嗽。比如病人心脏功能不好,虚弱,那就一定要把心脏要照顾好,避免发生心肌梗死,避免发生猝然心痛。这是我们要提前考虑的,作为中医你就要知道这一点。中医的工作是要走在前面的,我就不让你发生心肌梗死,不让你出现心绞痛,这就是治未病。

“治未病”包括这两个思想,前面“四气调神大论”讲的就是防患于未然,未病先防,《素问·刺热》讲的这个治未病呢,就应该是治病的初期,治病的萌芽。我们讲病传的时候,曾经讲过,外邪伤人的传变规律是:由表入里,由腑入脏,由经脉入内脏,是这样一个规律。所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讲:“善治者治皮毛。”他为什么用个“善”字呢?善于治病的医生,治皮毛,邪在皮毛,就要给予治疗。“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府,其次治五藏”,越搞越差,这不就是“下工救其已成,救其已败”吗?这个思想就是治病于萌芽。

第三个地方提到治未病是《灵枢·逆顺》:“方其盛也,勿敢毁伤,刺其已衰,事必大昌。故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方其盛也”,病势正在亢盛的时候,不能针刺,不敢毁伤人体的正气,所以他说“勿敢毁伤”。那什么时候针刺呢?“刺其已衰”,等到病势已经衰减的时候,再去针刺,“事必大昌”,就必然收到很好的效果,这是指针刺而言的。这是治未病吗?这也叫治未病。这个治未病和我们前面讲“四气调神大论”的治未病,和《素问·刺热》里面的治未病意义不同。它有特定对象,是指针刺。针刺有一个法则,就是病人的病势亢盛的时候,不能给予针刺。在《素问·疟论》里面把这个法则与《孙子兵法》相联系。《孙子兵法》里面讲“避其锐气”啊。打仗的时候,敌人来得特别凶猛的时候,我不跟你对着干,我躲开,让你的锐气锋芒减退以后,再跟你打。《素问·疟论》里怎么讲的呢?“无刺熇熇之热,无刺浑浑之脉,无刺漉漉之汗”,高烧的时候不能针刺,等他的热势退了以后再针刺。脉象特别洪大的时候不能针刺,等到脉象柔和一点再针刺。浑身大汗的时候不能针刺,要等到汗略微止一点才能针刺。这就是《灵枢·逆顺》讲的“方其盛也,勿敢毁伤”,不能毁伤人体的正气,这是一种保存正气的治法。这种法则《内经》也给它取了一个名字,名曰“治未病”。这个治未病呢,就是刺其已衰,待时而刺。这是第三个治未病。

第四个治未病,是按照《内经》的思想来讲的,就是《难经》:“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张仲景把这个话简略了,在《金匮要略》里面说:“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这个思想哪来的呢?这个思想来源于《内经》。我们讲《内经》的病机里面有一个脏腑传变,“五藏相通,移皆有次,五藏有病,则各传其所胜”,这是《素问·玉机真藏论》的原文。由于有这样一个规律,五脏之间可以相互传变,特别是传其所胜,因此在脏腑杂病里面,我们要防止它的传变。近代有一个姜春华,是一位名医,他提出一个“截断疗法”。好多人以为这是个新观点、新词儿,其实呢,不就是防其传变吗?就是《内经》本来的思想。肝有病,就要考虑是否会传到脾;肝有病,就要考虑是否会去犯肺;肝有病,就要考虑肝的子——心,考虑母病是否会累及子;肝有病,就要考虑肝的母是肾,考虑它子病是否会累及母。这都是要考虑的呀。那我们作为一个中医,你懂得了这样一些道理,你就必须在诊断的时候,要善于发现这个人的病,有哪些方面的传变倾向,已经涉及什么样的脏腑。你要知道啊,肝病传脾的,肯定有;肝病影响肺的,肯定有;肝病累及心的;肝病累及肾的,肯定都有吧。你就根据它的临床表现特点分析,这个肝病究竟往哪传,累及哪些脏腑,这就是治未病,这不就是防其传变吗?

《内经》的治未病,要全面了解应该有以上这四个方面。做学问,搞钻研,最要注重的是两点:第一个是钻,第二个是实在,就是实。不钻是不能深入的,不实在是不能得到真功夫的。这是关于治未病,是一个重要的治疗原则。

(二)三因制宜

《素问·异法方宜论》里面讲到东方之域、西方之域、南方之域、北方之域,还有中央之域。五个不同的方位,不同的地区,气候不一样,环境不一样,民情不一样,生活习惯不一样,那么体质也就当然不一样。因此治疗的时候要“异法方宜”,按照不同的方位,不同的地域,采用不同的方法去治病,这就叫异法方宜。“医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岐伯对曰:地势使然也”(《素问·异法方宜论》)。我们过去当医生,交通不发达,信息不流通,在一个乡能够当名医,在一个地区能够当名医,这就非常了不得了。但我们现在不是,我们现在不仅是一个地区,而是一个省,或者是几个省,或者是整个国家,或者是涉及世界,这个地域使然,比过去的范围,那要大得多呀。

我就想,为什么桑菊饮、银翘散是吴鞠通发明的,吴鞠通是江浙的,南方人。“因其轻而扬之”,轻清宣扬之法只能对我们南方人而言,对北方人估计行不通,必须用麻黄汤、荆防败毒散。为什么张仲景一定要用麻黄汤治伤寒?我现在搞明白了。其实这反映了一个基本思想,就是“地势使然也”。我们治病,一定要了解气候、环境、人情风俗、人的体质差异,这些合起来我们称为“三因制宜”,因人、因地、因时。

我到了海南岛,到了云南,发现另外一个道理。我们中医讲北方是黑色,西方是白色,东方是青色,南方是赤色。我前几年到了东北,看到那里好多黑土,到了海南岛、云南就看见了红土。我们的古人,虽然没有飞机、火车,交通不便,但他们还是实地考察了的。我们不能对古人的东西无知地抹杀和怀疑,很多理论我们不妨自己到实践中去验证。这就是三因制宜。

(三)平调阴阳

《内经》里面最大的治则就是平调阴阳。《素问·至真要大论》:“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注意这个“平”字。“期”就是标准。“以平为期”就是以平调为标准。我们可以笼统地讲,什么病都是因为阴阳失调。不是阴衰就是阳衰,不是阴盛就是阳盛。所以不论什么样的疾病,基本的治疗法则就是纠正阴阳的偏颇。什么标准呢?就是“平”,就是不能太过,也不能不及。比如一个实证,我一味地给你攻下,搞得你正气大衰,这就不叫“平”了。这个病人是个虚证,我一味地进补,也不叫“平”了。所以你一定要注意一个“平”字。

中医治病有一个基本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平”。平什么?平调阴阳,使它不发生偏颇。包括了虚实,包括了寒热,包括了表里,包括了脏腑,包括了气血,是吧?平调,这是很大的一个总则。

(四)正治反治

关于正治、反治,我们在读本科的时候都讲过,“逆者正治,从者反治”。什么叫逆呢?逆就是逆病证来治疗,你是寒证,我就用热药,寒者热之;是热证,用寒药,热者寒之;是虚的用补药,虚者补之;是实的用泻药,实者泻之。这就叫“逆者正治”。“从者反治”,顺从这个症状的表现去治疗,这叫反治。正治就是正常的、正规的治法,反治就是特殊的治法。因为我们这个病证呀,有真寒假热、真热假寒、真虚假实、真实假虚。有些症状跟本质是相反的,那我们治疗的时候只能针对本质去治疗,不能针对现象去治疗,这是中医治病特别要紧的一点。在治疗的时候针对的是本质,用药是与本质相反的,但是和那些虚假的症状是相顺从的,于是就叫从治。

这是古人的归纳呀,我们一般治病,是逆者正治,但是也有特殊的情况,那就要从者反治。哪些特殊的情况呢?比如一个病人大便解不出来,是实证吧?大便解不出来,固然实证偏多,但是它恰恰就有虚证哪,比如津液衰亡、津液匮乏出现的大便秘结,《温病条辨》吴鞠通就讲了温病热伤阴液出现大便秘结要用增液汤,玄参、生地、麦冬,而且是大剂量,不是用来通大便的,是用以增水行舟。还比如新加黄龙汤,也是治大便秘结的,不仅有增液汤在里面,而且有人参、当归,为什么呢?这个大便秘结是一个虚证,不是实证,那这个叫什么治啊?这就叫从治。大便秘结,从现象上看是个实证,我偏偏在这用补药,因为其本质是虚证,这就是从治呀。《伤寒论》里面少阴病的三急下之一:“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注意“自利清水”这个症状。少阴病的阴液已经大伤,并且出现自利清水,表面上是下利,实际上是热结在内。我们后世给它取个名字叫做“热结旁流”,这是后世取的名字。我们作为一个中医,你仔细琢磨,怎么认准这个证。那要功夫的,你没有功夫认不准的,这是最容易犯错误的地方。明明病人自利清水,要“下之”,用大承气汤。这个大承气汤跟“自利清水”的症状不是相从的吗?这就叫从者反治。它是在非常特殊的情况下使用,在疾病出现了反常情况时使用,什么反常情况呢?就是真寒假热、真热假寒、真虚假实、真实假虚。因为我们中医治病是针对本质来进行治疗,所以就出现了这种治法。“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古人有大量的病案可以佐证,我就不列举了。

(五)治病求本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里面讲“治病必求于本”,是有前提的。“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然后讲“治病必求于本”。前面的文字都是讲阴阳,阴阳是天地的法则,天体宇宙的规律,是万物的本始,是变化的本源,是变化运动的所在,接着后面这一句话就落实到我们中医上。我们诊治疾病,一定要推求这个本,什么本呢?这里显然是讲的阴阳法则。但是我们后世医家认为这是一个大理论,而且非常笼统,那我们要把它讲到点上,一个一个落实,所以后世就多少有一些发挥。其实在《内经》里面就已经展示了很多的“本”,这篇原文确实讲的是阴阳法则,可是《内经》里面还有许多的本,我举一下,“人以水谷为本”,这是《素问·平人气象论》的话。《素问·玉机真藏论》当中还有一句:“胃者五藏之本。”“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五脏的精气都来源于胃中的水谷之精,如果胃不工作,那五脏都要断粮了。所以我们为什么要注重胃气,就是这么一个最浅显的道理,来源都在那呀,因此脾胃是本。《内经》就已反映了这个思想,脾胃为根本。肾是人的元气的根本,所以肾也可以称本。李中梓明确地提出“先天之本在肾,后天之本在脾”。女子七岁肾气盛,男子八岁肾气实,然后才有齿更发长,它是从肾开始发源的,人的生发成长是从肾气开始的。李中梓讲“先天之本在肾,后天之本在脾”,其实也是《内经》的思想。《素问·六节藏象论》还有五脏为本。这样一看起来《内经》有很多的思想都是讲本的,但是它总不离这样一个基本的东西,就是阴阳法则。这是一个根本。

(六)治分标本

《素问·标本病传论》:“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是谓妄行。”哪些是本呢?哪些是标呢?病因是本,症状是标。先病是本,后病是标。医生和病人比较,病人是本,医生是标。人的体质是本,疾病是标,标与本,是相对而言的。

看病的时候,以谁为本,以谁为标,具体情况要具体对待。例如一个患者本来有肺结核的病史,他现在患了痛风,腿一直疼得不得了。那我是先给你治肺结核还是给你治痛风呢,这就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病人本来有消渴病,可是现在发高烧、咳嗽。西医讲过去有糖尿病,现在有急性肺部感染,那你治哪个呢?这就要急者治标。这个人本来有糖尿病,现在突然中风了,你治哪个去啊?我给你养阴治糖尿病行不行?不行!先要治中风,治昏迷,治半身不遂,治口眼斜,治舌謇语涩。这不就是急者治标吗?这个标病好了以后,那我就要给你治本啦!你本来有肺结核,现在有了别的病,别的病治完了后,就可以给你治肺结核。你本来有消渴病,现在有新病,新病治好以后,就一定要去治那个消渴。如果旧病和新病同时都厉害,在这样的情况下怎么办?那就是标本俱甚。这种情况下,就要标本同治。“谨察间甚,以意调之,间者并行,甚者独行”(《素问·标本病传论》)。什么叫“间者”呢?两者并重就称为“间者”,两个情况同时重要,那就同时都要治疗。两个情况只有一个突出,那就治那个严重的,这个就是“甚者独行”。我们在临床上的使用,必须是灵活的。古人给我们讲的是我们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在临床上呢,要灵活运用,临床上绝对不是生搬硬套的。书本上的知识跟我们临床上的实践,是有距离的。一个不搞临床的医生,不管你书读得怎么好,你去上临床,绝对生疏。我们要把理论知识灵活地运用于临床,这就是另外一个境界,另外一个层次。我们必须达到这个境界,学中医啊,就应该这样学。

(七)七情和合

我们中医用药,有一个注意点。《神农本草经》那个时候药物并不多,只有365种吧,其中分为有毒的和无毒的。古人有时候把所有的药都称为毒药,那个毒不是讲的那个药本身有多大的毒,因为它是祛病邪的,所以也称为毒药。这个词我们现在基本上不用,因为容易使人产生误解。

中医用药讲究一个基本的法则,就是七情和合。七情和合,就是药物与药物之间的组合,产生不同的作用。这是中医用药主要的、最基本的特点。正因为有这个组合观念,所以古人用药总是有方。方药方药,一定是有方而后再用药,这是我们中医的基本原则。这和西医的用药不一样,西医用药讲究的是单味药,中医用药讲究的是方,这是非常紧要的一点。为什么讲究的是方呢?因为某一味药它有很多很多不同的作用,它绝不是单一的作用。这个药和这一味药配,它就起这个作用,和另外一味药配,它又起另外一个作用。我们必须明白这个道理。你明白了这个道理,才能够正确用药。比如麻黄,我们谁都知道其功效是散寒、解表、发汗、平喘,其性大辛大温。麻黄汤用桂枝,麻黄配桂枝是起发汗散寒的作用。但是麻杏甘石汤,麻黄配石膏以后,作用完全变了,不叫散寒解表,而叫宣泄肺热。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张仲景《金匮要略》里面,把它用来治疗黄疸,也不是散寒解表了,是用于治疗湿热郁于表,出现黄疸。麻杏苡甘汤,麻黄、杏仁、薏苡仁、甘草,也不是散寒解表,是解除表湿。

大黄,谁都知道大黄是通大便,泻火的。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都用它来泻火通便。可是它又不完全是干这个事的呀。刘河间用大黄配荆芥,称为倒换散,不是要你通大便,是用来治小便癃闭的,你怎么解释?升降散,大黄配僵蚕、蝉衣、姜黄,治瘟疫咽喉痛,这也不是通大便的呀,怎么解释呀?张仲景的大黄甘草汤,治疗呕吐,“食已即吐者,大黄甘草汤主之”,也不是通大便的啊。张仲景的大黄黄连泻心汤治吐血衄血,也不是通大便的。由此而推知中医用药,不论是哪一味药,它绝不会讲单一药物的作用,而是讲药物配伍的作用。我们往往容易犯这个错误。

另外我们用药要慎重,尤其是有毒的,不能轻易用。尤其是现在这个社会复杂,不懂中医的人又太多。你开的是六君子汤,这没问题吧?他偏偏在外面吃了辣椒喝了酒,吃不洁净的东西,拉肚子,他说你的药吃了拉肚子呀。他肠胃有毛病,你给他开个治肠胃的处方,回去以后他感冒了发烧,他说吃了你的药发烧,他找你麻烦啊。如果你的处方里恰恰就有一味有毒性的药,他就找你的麻烦事呀,现在打这种官司的很多,我都听到好多了。所以我们现在用药确实要慎重,尤其是遇到有些钻中医空子的人,一会说木通吃不得,一会说胆草是有毒的,那肝经的湿热,你不用龙胆泻肝汤,行吗?不管什么药你天天吃,没毒的也有毒啦,“是药三分毒”啊。所以我们用药要慎重,但是该用还得用,当然万不得已才用,比如有些人开生川乌、生草乌,开斑蝥,开马钱子,你不是自己跟自己找麻烦吗?那个人吃了没死那还差不多,如果死了,我看你难搞了,你跟谁说道理去。明明药典上面,书上都记载,有剧毒,你也给他用,那怎么行呢?那肯定不行。

《内经》里面给我们有一个明确的规定,也就是告诉我们,用药要有度,一定要有度,一定要按照这个规定去办。这就是《素问·五常政大论》讲的:“有毒无毒,服有约乎?岐伯曰:病有久新,方有大小,有毒无毒,固宜常制矣。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用药有约束吗?有规定吗?他说有的,有一定的规律。“常制”,必须遵守的制度,必须遵守的规律。什么规律呢?“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不是要你十去其十,为什么呢?调养不是用药物来调养,而是用食物来调养,所以调养是用食物,治病是用药物。“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为什么不能过度呢?因为过度就会损伤人体的正气。这就是《内经》给我们规定的法则,用药的法则。

八、针刺学说

针刺学说在《内经》里面占了大量的篇幅,它的比重是最重的。《灵枢》百分之八十的篇幅讲针刺,《素问》百分之二十的内容涉及针刺。所有的病证后面都是讲的针刺治法。所以针刺的内容在《内经》里面的篇幅特别多。《灵枢》原来的名字叫《九针》,又叫《九卷》《针经》,就是专门讲针刺的。所以我们针刺的起源,是起源于《内经》,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内经》里面关于针刺的内容很多,我这里只是举了一些方面。

一个方面是关于穴位的发现。《素问·气穴论》:“气穴三百六十五以应一岁……针之所由行也。”《素问·气府论》:“足太阳脉气所发者七十八穴……足少阳脉气所发者六十二穴……足阳明脉气所发者六十八穴……手太阳脉气所发者三十六穴……手阳明脉气所发者二十二穴……手少阳脉气所发者三十二穴……督脉气所发者二十八穴……任脉之气所发者二十八穴……冲脉气所发者二十二穴……足少阴舌下,厥阴毛中急脉各一,手少阴各一,阴阳各一,手足诸鱼际脉气所发者,凡三百六十五穴也。”十二经脉、加上督脉、任脉、冲脉,还有脉,总共三百六十五穴。这是最早的发现。

针灸,以什么为本呢?以经络为本。它的穴位,都是以经络的循行部位为基础的。所以我们后世讲针灸学,有一句名言,叫“宁失其穴,勿失其经”。穴位记不准,不要紧,关键是经脉不能忘。你只要经脉记准了,治病的时候,在哪条经取穴,这个大方向没错就对了。穴位不一定都记得准啊!当然,专门学针灸也很简单,我虽然不是针灸师,但我也学过针灸。有些主要的穴位,我现在还都没忘记。1959年我当过1年针灸医生,那个时候,有一个小电针机——第一代电针机。搞个电针放在那边,然后把开关一按。农民看到觉得特别稀奇。

我当过1年针灸医生,所以要扎一个什么主要穴位,我还知道。进针的要点,持针的要点,捻针的要点,这个我都知道。而且我抢救过病人,比如委中穴的放血,少商放血,这个治法,我都知道。学中医,一定要学做一个全面的中医医生。内科,你要熟悉;妇科也要熟悉;儿科也要熟悉;外科,至少你要了解一些;针灸,你也应该懂。我们现在的外国留学生为什么都学针灸呢?因为中医太复杂,太深奥。他只能学针灸,针灸简单啊!你把几个穴位记住,实在记不住,用阿是穴啊!哪个地方疼,扎哪里啊!你只要不扎到内脏就行啦!那还不容易嘛?是吗?你捻针,你轻点捻啊!只要别把针捻断,不留在肉里面就行啦!现在的针质量也不错,也不可能捻断,是不?所以学针灸是忒好的。外国人,他就相信针灸。胃痛的时候一针扎在足三里,他就不疼啦!这就是作用啦!其实针灸有蛮大的学问。

我听香港浸会大学的刘院长告诉我,他说,天津的石学敏他们针灸搞得特别红火,几百张病床,都住得满满的,全扎针灸,不搞别的。针灸确实是不错的。所以针灸,你莫看得太简单,学起来简单,做起来很高深,奥妙无穷。那个手法特别要精细,选穴的正确与否,扎的位置正确与否,手法正确与否,都很要紧的。尤其是那些特别讲究的手法,如补法和泻法,这个很重要。这就是个摸索的功夫,就是实践的功夫。

《灵枢·本输》:“凡刺之道,必通十二经络之所终始,络脉之所别处,五输之所留,六府之所与合,四时之所出入,五藏之所溜处,阔数之度,浅深之状,高下所至。”所以经络学我讲特别重要。为什么重要啊?因为不仅针刺要以经络为本,我们中医治病也要以经络为依据。

针刺有五个原则,《素问·宝命全形论》:“故针有悬布天下者五……一曰治神,二曰知养身,三曰知毒药为真,四曰制砭石小大,五曰知府藏血气之诊。”《灵枢·终始》:“凡刺之法,必察其形气……男内女外,坚拒勿出,谨守勿内,是谓得气。”其实《内经》里面突出的就是两个:第一,治神;第二,行气,也叫调气,又叫得气。一曰治神,二曰得气,这就是针灸两大原则。这是《内经》的本来思想,也是核心原则。第一,要治神。凡刺,都要以病人的神为依据。《灵枢·本神》讲:“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一定要以病人的神为依据。第二,一定要得气。光扎一针不行的,得让他有感觉,有感应。这两点是缺一不可的。

《内经》里面讲了很多很多的针刺方法,还有九种针,还讲了好多的原穴、俞穴、井荥输经合等等,这些学问都比较复杂,我们就讲一点它主要的内容。比如缪刺法,又叫巨刺,也就是交叉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讲:“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针刺里面还有上病下取,下病上取,左病右取,右病左取。这话很有道理啊!这叫“从阴引阳,从阳引阴”。可见,我们的古人非常聪明。这是从哪来的呢?这不难想象,他是从实践中摸索出来的。

《灵枢·官针》:“凡刺有九,以应九变……凡刺有十二节,以应十二经……凡刺有五,以应五藏。”指出刺法有九,还有十二,还有五刺,讲了很多,有九刺应九种不同的病变,有十二刺应十二经,有五种刺法应五脏的病变。我们学针灸的人都应该学习一下《内经》有关于经络及刺法的原文。比如经络啦!比如穴位!特别是《内经》讲的刺法!学针灸的人,应该以《内经》作为我们研究的蓝本。学针灸,不应该不学《内经》,而且应该学精一点。

这里有一句话很重要,《素问·诊要经终论》:“凡刺胸腹者,必避五藏。”这话要求很严格啊!凡是刺胸腹的一定要避开五脏。刺头部,你不能刺到脑髓里面去。在胸部扎针,要避开心脏。五脏不能刺。我们现在都有这个基本知识。

《素问·刺要论》:“黄帝问曰:愿闻刺要。岐伯对曰:病有浮沉,刺有浅深,各至其理,无过其道。”道,就是法则。“无过其道”,不要丢失它的法则,不要违背它的法则。这个针刺都是有法则的。

九、养生学说

养生学说,古人特别重视,尤其是《内经》特别重视。怎么能看出他们特别重视呢?《内经》一百六十二篇文章,有四十多篇讲养生。《内经》开头,《素问·上古天真论》《素问·四时调神大论》《素问·生气通天论》《素问·金匮真言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五篇文章,篇篇讲养生。《素问·上古天真论》《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专门讲养生。可见,《内经》是把养生学摆在第一位的。我们的古人注重养生,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呢?《素问·汤液醪醴论》讲了一个事情,讲什么?讲制酒。“自古圣人之作汤液醪醴者,以为备耳。”上古之人,注重养生不得病,所以酒放在那里做准备,干嘛呢?治病的。中古之时,人们稍微忽视养生,就开始得病,“服之万全”,病的时候喝点制备的酒,病就好了。可见那个时候的人啦,体质还是蛮好。但是,上古谁又知道是什么时代的啊?中古又是什么时代的啊?今时是什么时代?今时是《内经》成书之前的时代,不是我们现在啊!今时之人不注重养生,于是喝酒也喝不好啦,就要“毒药攻其中,针艾治其外”。《素问·汤液醪醴论》做了这么个比较,上古、中古、今时。上古之人,酒都不用喝,没毛病;中古之人得了病,酒一喝就好;今时的人酒喝不好,于是就大量地使用针灸,并且还用一点药物。我们从这一个比较,就可以想象到我们的古人是何等重视养生。所以老子《道德经》里面也有讲养生的。它是怎么讲呢?“修德而养寿。”《礼记》里面讲:“养生之道,自天子至庶人皆所当知。”养生之道,从天子到老百姓都应当知道,说明古人特别重视养生,不仅仅是我们的《内经》。从这可以看到我们的古人、我们的《内经》把养生看成头等大事。现在社会进化,养生更加显得特别重要。我们中医讲养生是强项,因为从《内经》以来就特别重视养生。

《内经》讲养生,核心是什么?重点是什么?我们都是学医的,应当把握。他讲的养生方面很多很多,内容也多,方法也多,法则也多。有个重点,重点是什么?

我们看看一段文字。《素问·上古天真论》:“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这是上古天真论开头的文字。开始的时候是这么讲的:“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说上古那个时代的人活一百岁,不衰老,而现代的人五十岁就开始衰老了,到底是时代的差异,还是人们违背了养生之道呢?这是它的开头语。下面就开始讲,上古之人,为什么长寿,为什么不老,今时之人为什么五十岁就开始衰老。这段文字就讲这个。它说上古那些懂得养生之道的人,以阴阳为法则,运用各种养生的方法,食饮有节制,起居有常规,“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注意这句话。形,形体。神,精神,也可以讲神气。神就包括人体五脏神气,包括精气、津液、血脉;形,主要讲的就是形体,外在的形体。俱,就是完备,也可以讲协调,用现在的话讲,和谐。形神要完备、要协调、要和谐。我们不妨用这个观点去看待一个人,看那个人形神是否完备。我们作为中医医生来看人,就应该这样看。那我们临床时看病人也应该这样,形体和神是完备的。如果只有形,没有神,失神者亡。《灵枢·天年》:“五十岁,肝气始衰……六十岁,心气始衰……七十岁,脾气虚……八十岁,肺气衰……九十岁,肾气焦……百岁,五藏皆虚。”人从五十岁开始衰老,从哪些脏器开始衰老呢?肝。等到五脏皆虚以后,是什么情况呢?是“神气皆去”。神气一去,“形骸独居而死”。只有一个形体,就是一个行尸走肉嘛!所以人,不能失神,为什么我们后世讲“失神者死,得神者生”。所以这个神是特别重要,不能只注重形体。所以形和神是《内经》的重点,这点我们要抓住。《内经》的养生始终就是围绕形、神两个字,形神皆养,也叫形神共养。

怎么形神共养呢?一是养神,二是养形。

关于养神,《内经》突出了两点:第一点,就是恬惔虚无。这就是养神啦!要做到思想清净,要没有杂念!不能情志过度。所以,《内经》里面讲,喜则气缓,怒则气上,悲则气消,思则气结,恐则气下,惊则气乱。为什么讲那么多的情志伤人呢?情志过度,不就是不能恬惔虚无吗?张仲景不是批评过吗?“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这种不以恬惔为务的人,往往就是精神内损。所以情志过度而得病的,自古以来,好多医家都有大量的医案。

我在前年看到过一个特别怪的病,一个女性患者,和她丈夫吵架,动怒之后一身长风疹,怒气消了,风疹就好了,下次一吵架又发风疹,经常这么发。这就是怪病啦!人发怒动气以后,常见肝区疼痛,乳房胀痛,头痛,失眠烦躁,她偏偏长风疹。所以情志过度,人可以得一些稀奇古怪的病。这是第一个——恬惔虚无。

第二个,就是《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里面讲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四气调神,是顺应四时的气候变化,去调养人的精神。它养神的原则,这个原则归结起来呢,就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具体地讲,就是春三月应该如何顺应春天的生发气象;夏三月如何顺应夏天养长的气象;秋三月,怎么顺应秋天收敛的气象;冬三月,怎样顺应冬天闭藏的气象。无非是告诉我们,要适应当时的自然界的气象。如果你违背自然规律,不是自取灭亡吗?这两条,恬惔虚无和四气调神,就是养神的法则。

关于养形,保养形体,也是两个方面。一个方面就是“虚邪贼风,避之有时”。《金匮要略》开头就讲:“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这是辩证法。我们都离不开空气,自然界中空气是我们必需的,但是空气一旦动荡剧烈就是狂风,也可以为害啊。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变化才有自然界的生长和收藏,但是狂风暴雨,非时之风,虚邪贼风,它是伤人者也,是主杀、主害的。所以虚邪贼风,我们要避之有时,谨防外邪的侵袭。谨防外邪的侵袭是有两种知识的,一种知识是你要懂得什么是虚风。《灵枢·九宫八风》里面讲:“从其冲后来者为虚风,伤人者也。”就是指从相反的方位来的风,从相反的季节来的风,叫虚风,这我们要知道。相反的季节,相反的方位来的风,这就是虚风。我们现在是什么季节?是夏季吧!夏季就应该刮南风;夏天就应该要热,恰恰来一股寒流,冻得你穿毛衣,这就是虚风。恰恰给你吹北风,这就是虚风。如果早上起来活动的时候,碰到刮北风,你就应该马上回避。为什么?“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啊!古人云:“避虚邪贼风,如避矢石然”,躲避邪气像躲射来的箭一样。你不躲就得病啦!

还有一个虚邪贼风就有关于运气学说。你没有一点运气的基本常识,连运气的主流你都不懂,你这个中医医生就不行。为什么呢?“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按照古人的要求,按照《内经》的要求,我们还要懂一点运气学说的。

养形的第二个方面,就是食饮有节。饮食要有节制,尤其是在我们现代,要特别注意。食饮没有节制怎么行啊?食饮有节制,包括很多方面,一个是饥饱要有节制。这些内容《内经》里面都有啊,人如果不食水谷,“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七日而死”啊!这是《内经》里面有原文记载的啊!“饮食自倍,肠胃乃伤”,你一餐吃很多很多,绝对会伤肠胃的,谁都知道啊!这是饥饱要有节制。第二,寒热要有节制,五味要有节制。五味不能太过啊!五味太过就有偏颇。为什么啊?《素问·至真要大论》讲:“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气增而久,夭之由也。”老是食用某一种味的食物,长此以往这么吃,就会造成某一脏的偏颇。脏腑一发生偏颇,五脏就会失去平衡,五脏一失去平衡,人就会得病。所以《金匮要略》里面讲:“若五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这是很浅显的道理。这就是养形。

十、运气学说

首先,《内经》对于中医师,有一个要求,就是要懂运气学。因为运气学说是《内经》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可以说,是我们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但是,有人认为,运气学说不是《内经》本来有的,是唐代王冰补进来的。《内经》有七篇大论:天元纪、五运行、六微旨、气交变、五常政、六元正纪、至真要,是讲运气的。而这七篇大论,后人认为是王冰补的。所以就形成了这样一个认识,认为七篇大论是王冰补的,运气学说也就是王冰补起来的。但是,《素问》的“六节藏象论”是《内经》原本有的文章。“六节藏象论”里面就讲到了运气,就有运气说法,就有运气的知识。可见,运气学说还是内经原有的东西。而且运气学说在使用的过程中,确实有它一定的灵验度。所以我们不妨还是了解一些基本知识。

《素问·六节藏象论》里有一条,“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如果你不知道“年之所加”,就是每一年运气的加临,每一年的运是什么,每一年的气是什么,这叫“年之所加”;“气之盛衰”,如果你不懂得运气的盛衰,这个气就是六气的变化,哪个属于实,哪个属于虚,你就不知道“虚实之所起”,就是不了解病变的虚实,哪个方面是实证,哪个方面是虚证,你就不晓得它怎么发生。“不可以为工矣”,不可以去当医生。这个话说得很明白,对于我们的要求很高,就是一定要懂得运气学。我们历史上的那些名医,基本上都懂运气学,其中,除了张仲景、张景岳以外,后世最典型的就是吴鞠通。我们看看《温病条辨》的第一篇,就是“运气篇”,接着是“原病篇”,这两篇都大量地涉及运气学的知识。所以,历代名医基本上都学了运气学说。如果我们确实要当名家,或者要当临床上的高手,那懂一点运气学,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所以,我就准备介绍一下这个学说,用一次课的时间跟大家讲一点基本知识。

首先讲运气学是怎么形成的。《内经》说:“候之所始,道之所生。”候,就是气候,就是现象。“候之所始”,就是从气候、现象的观察开始;“道之所生”,然后就产生道,道就是规律,就是法则,就是理论原则。这就告诉我们,运气学是从气候、现象的观察开始的。长期观察自然界的气候现象和变化,然后逐步加以总结,加以认识,就逐步地形成了这么一套规律,这么一套理论原则,这就是“道之所生”。这八个字啊,清楚地说明运气学是来源于实践观察。由此就可以推知,我们中医学的理论,都是古人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不是凭空想象。我们后世的人,也一定要在实践中总结、认识。我们中医学的理论,必须是从实践中得来,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运气学就是这样一个知识。

怎么知道它是“候之所始”呢?我写一段原文,大家看一看,古人是怎么样“候之所始”的。

“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总统坤元,九星悬朗,七曜周旋。曰阴曰阳,曰柔曰刚,幽显既位,寒暑弛张,生生化化,品物咸章。”——《素问·天元纪大论》

这是七篇大论的第一篇,《素问·天元纪大论》的开头语。这个开头语也是运气学的开头语。这个开头语就告诉我们运气学是怎么来的。“太虚寥廓”,是讲的宇宙,寥廓的宇宙,寥廓的天空。“肇基化元”,肇基是指万物生成的基础,是万物生化的本源。“万物资始”,自然界的万物依靠它开始化生,开始有生命。“五运终天”,整个自然界、宇宙,就是由五运,哪五运呢?就是木、火、土、金、水,五行的运动,来周巡于天道,自始至终循环天道,这就叫“五运终天”。“布气真灵,总统坤元”,此言天道布一种真灵之气,就是大自然的气象,空气,总统着整个大地。我们的地球啊,就被空气来包围,来总统,这就叫“总统坤元”。“九星悬朗,七曜周旋”,我们观察自然界的现象,看到天空中有很多的星星,这叫“九星悬朗”。九星,九是个约数,指许多星。“七曜周旋”,七曜就是太阳、月亮加上五个行星。这是古人观天文的象征。那时候不是讲“夜观天象”吗?古人确实是夜观天象。“曰阴曰阳,曰柔曰刚”,指有阴阳之分,天为阳,地为阴。这儿讲的是四季的阴阳,昼夜的阴阳。“曰柔曰刚”,柔和刚就是动静,柔也,静也,刚也,动也。“幽显既位,寒暑弛张”,幽就是暗,显就是明,仍然讲的是昼夜。“既位”就是固定的座位,固定的顺序。一昼一夜都是固定的,从来没有乱过。这是古人的观察,它有固定的顺序。“寒暑”,就是一年四季的寒暑往来,有弛有张,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规律。注意,这是古人最早对于自然界的观察,观察到自然界有这么一些现象,而这些现象尽管是复杂的,但是它是有规律的。通过这个规律就形成了理论,形成了认识,也就形成了运气学的知识。这就是“候之所始,道之所生”。我们从运气学开篇这个文章就可以认识到古人是通过仰观天象,俯察地理,认识自然界的变化,比如,寒暑的变化,昼夜的变化,于是就形成了这么一个运气学。运气学是什么呢?说通俗一点,就是古代的天文气象学。所以,《内经》里面说:“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素问·气交变大论》)。张景岳说这就是“上极天文,下穷地纪,中悉人事”。这个天文呐,就是指的运气学。《内经》的运气学知识很广泛,不仅讲了每一年的常规气候,而且讲了每一年的变化气候。常规气候和变化气候相加临之后,就产生不同的变化。对这种不同的变化,《内经》里面加以推测,不仅推测了自然界万物受什么影响,推测了自然界的气候有什么偏颇,更重要的是推测了人体在这个自然界的变化中将受什么样的影响,可能发生什么样的病变。这就是运气学的最终目的。所以,我们学习运气学,不是去搞天文气象预报,不是搞气象台。但是有一个大概的东西要知道,就是,这个阶段,气候的主流是什么?这个阶段,气候的主要变化是什么?这个阶段,人体患病的趋向是什么?这就是我们要掌握的东西。所以学了运气学有点好处,好处是什么呢?就是能够预知每一年的气候变化的主要趋向,预知每一年脏腑发病的趋向,预知每一年流行病发病的趋向。可以预知这三个东西。这三个东西可以预知的话,那你在治疗上,你当然就胸有成竹了。是不是?所以,你这个医生当起来,你就比别人要先一筹,因为你提前就有预知,知道是个什么情况。所以大家学一点基本知识,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这就是运气学的意义。

下面呐,我们就讲一点点基本知识。第一个基本知识,运气学的预算、推测,是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为工具的。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称为十天干,十二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年的运气推演,不是按照我们2009年、2008年这么算的,是按照年号。年号就是指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等等。每一年的年号都有两个字:天干、地支。因为它是以十天干轮换和十二地支循环而得来的。十二地支是十二个字,十天干只有十个字。从甲子开始相配,最后到癸亥,必须要六十个组合。十二地支要轮回五次,那十天干呢,就要轮回六次。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甲子,为60年。我们推算的就是这60年的基本规律。这样又出来一个问题,头60年和第二个60年是不是一样的?推算,确实是一样的。

这就说明,运气学说有它的周期性,60年以后又是第二个60年。但有人提出来有另外一个问题,说60年是一个大周期,一个大循环,再一个60年又是一个大周期,又一个大循环,这个说法特别的新,《内经》里面没有,但我们一个人不可能活120岁,或者是3个60年180岁,不可能活这么长,如果能活这么长时间,你把第一个60年、第二个60年、第三个60年比较一下就出来了。但是60年一个轮回,这是绝对不错的。这是第一个知识。第二个知识,就是十天干。我们怎么认识十天干?十天干对于算命的来讲就是甲乙木、丙丁火、戊己土、庚辛金、壬癸水。十天干是这样分的,东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中央戊己土。也就是说,普遍的知识都是这样的。这是十天干里面合五行,这是社会上普遍的流行的知识。而我们的运气学不是这样,《素问·天元纪大论》:“甲己之岁,土运统之。”这个话在运气学里面可以简称就叫“甲己化土”,“化”,变化的化。这是运气学的术语。刚才那个“甲己之岁,土运统之”,这是《内经》的原文,那我们说的时候就不要这么说了,就是“甲己化土”。“甲”,本来是属木,对不对?甲己一合,就成为土。这个东西怎么来的?是古人仰观天象,发现自然界有一种天空气象变化,叫“五气经天”。

古人把二十八宿的固定座位搞清楚了,天空中东南西北二十八宿,然后就把十天干的方位也摆正了,知道它有固定的方位,罗盘上就有,咱们讲《易经》的时候就要涉及这个东西。发现黄色的气象总是出现在甲与己,一头是甲,一头是己,横亘于天空中。于是乎,古人就认识到,甲和己是属于黄色的。(黅)黄色叫“黅天之气”,就是黄字旁,右边加一个今天的今字,这个字念“今”,《内经》里面有的,这是“黅天之气”,“黅天之气”就是黄色,黄者,土也。于是乎,古人就认为,运气的变化在五运里面,是甲己化土。就这么认识的。乙庚化金,丙辛化水,丁壬化木,戊癸化火,就是从青、黄、赤、白、黑这五种气象的横亘天空,这种规律,就认识到,甲己化土,乙庚化金,丙辛化水,丁壬化木,戊癸化火。在《内经》的原文就是“甲己之岁,土运统之;乙庚之岁,金运统之;丙辛之岁,水运统之;丁壬之岁,木运统之;戊癸之岁,火运统之”,这是原文。这个知识怎么理解呢?甲年,己年,凡是逢甲年,凡是逢己年,“土运统之”,就属土运;凡是逢乙年,凡是逢庚年,就是“金运统之”;凡是逢丙年、辛年,就是“水运统之”;凡是逢戊年、癸年,就是“火运统之”;凡是逢丁年、壬年,就是“木运统之”。这就是最简单的知识,最直截了当的,这样我们马上就可以知道,某一年,什么运。今年什么运呐?啊,不知道今年什么年吧?!今年是己丑年,不能讲2009啊!己丑年,己者,土也,这不就这么出来了!这是一个知识。这个知识里面,还有另外一层,就是这个运,要分阴阳。也就是说,十天干里面要分阴阳。我们不是讲阴阳学说是中医的理论核心吗?要分阴阳。运气学说就离不开阴阳五行,所以一定是以阴阳五行这个理论来推演的。十个天干里面分阴阳是怎么分的?奇数为阳,偶数为阴。奇数就是单数,偶数就是双数。十个天干它是有固定的顺序的,不能颠倒——“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十个字凡是逢单数的,属阳;凡是逢双数的,就是阴。这就是“奇数为阳,偶数为阴”。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第 1、3、5、7、9个是阳,第2、4、6、8、10个是阴。这样一下来,就是甲、丙、戊、庚、壬,阳年;乙、丁、己、辛、癸,阴年。为什么要分阴阳啊?“阳主太过,阴主不及”,就是要知道这个东西。凡是阳年,就属于本运太过;凡是阴年就属于本运不及。太过与不及有什么区别呢?太过与不及有两个区别。一个区别:凡是太过之年,季节,它的气象运行就早一些,它的主运气候就来得早一些;凡是不及之年,阴年,它的气象运行就来得迟缓一些。这是一个区别。第二个区别:五行是有变化的。大家还记得有一句话,《素问·五运行大论》:“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我们来研究一下这个文字。“气有余”,阳年,不是气有余吗?假如今年是土年,如果属于土运太过,“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制”,克制、制约,制约它的所胜,土是克水的,那水就遭殃了,是不是?“侮所不胜”,木是克土的,土反过来欺负木,这就是变化。如果“其不及”,如果是不及,是什么变化呢?那是另外一个变化了,“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本来,“所不胜”,本来是克我的,它看到你软弱就越发欺负你,对不对?“己所胜”就是我所克制的那个,它看到我不行啦,它也反过来欺负我,“侮而乘之”,懂了吧?我想打个比方,我这个杯子,这个手表,这个扩音器,这三个东西,分别代表土、金、木。假如这个扩音器是属于木,打个比方啊,这个木,如果是旺,属于阳年。木气偏亢,这不是“气有余”吗?木是克土的,“制己所胜”,它就克土;本来金是克木的,它反过来去侮金,这叫“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它现在虚弱,本身不足,不足怎么办?“己所不胜侮而乘之”,这个金是克木的,乘机欺负你,它一欺负你,本来属你管的这个,它看到你不行,它也反过来欺负你。我们就是运用这个规律来推演气运的有余和不足。所以,在五运里面要分阴阳,就是这么一个道理。这是五运的基本知识。

这是一大块,关于五运,第二大块,关于六气。每一年除了天干这个字母以外,第二个字母就是十二地支。十二地支是干什么的呢?是主六气的,这在运气学里面叫:“天干化五运,地支化六气。”后来有人讲“天干化运,地支推气”,是一个意思啊。我们用十二地支就是推演六气的变化。六气的变化怎么推演呢?这就引用了原文,也是“天元纪大论”的原文:“子午之岁,上见少阴。”子年、午年,上,上就是“司天之气”。什么叫“司天”呢?司,主司,天,就是天上,主司天上的气候变化,就叫“司天”。子年和午年就叫子午之岁,两个年啊,注意是两个不同的年份。“上见少阴”,换句话讲,就是“少阴司天”。“少阴司天”是什么气候呢?下面接着讲,“少阴之上,热气主之”,这不原文后面就有吗?“少阴”,在《内经》里面又称为“君火”,所以我们习惯地讲,就是“子午少阴君火”,这就很清楚了,子午年是少阴君火之年,少阴君火是什么气候呢?是“热气主之”。“丑未之岁,上见太阴”,太阴是什么呢?太阴是湿土,所以我们简称就是“丑未太阴湿土”,“太阴之上,湿气主之”,就是湿。“卯酉之岁,上见阳明”,阳明称为燥金,“阳明之上,燥气主之”。简称是“卯酉阳明燥金”。“寅申之岁,上见少阳”,少阳称什么呢?称为“相火”,“少阳之上,相火主之”,是火,所以我们又称“寅申少阳相火”。“辰戌之岁,上见太阳”,太阳称什么呢?称为寒水,所以我们习惯地又讲“辰戌太阳寒水”,“太阳之上,寒气主之”。巳亥,“巳亥之岁,上见厥阴”,厥阴是什么呢?厥阴称为风木,我们又称为“巳亥厥阴风木”,“厥阴之上,风气主之”。这是《素问·天元纪大论》的原文,这是规律,什么规律呢?十二地支主六气,化六气这个规律。

三阴三阳是有顺序的,我现在按照三阴三阳的顺序来讲。一阴,厥阴,代表风,就是风气主之;二阴,少阴,热气主之,代表热;三阴,太阴,湿气主之,代表湿;一阳,少阳,火气主之,代表火;二阳,阳明,燥气主之,代表燥;三阳,太阳,寒气主之,代表寒。而三阴三阳里面用五行来归类,一阴,厥阴属木;二阴,少阴属火;三阴,太阴属土;一阳,少阳属火;二阳,阳明属金;三阳,太阳属水。两个火,一个少阴,一个少阳,为了把两者区别开来,所以在《内经》里面就出现了另外一个字眼——少阴君火,少阳相火。这不就清楚了吗。其实啊,就是代表六气,给它取的名字就是三阴三阳,而三阴三阳在运气学里它是有顺序的,这个顺序就是一阴、二阴、三阴、一阳、二阳、三阳。

这是第二大块,关于十二地支主六气。这两大块学了以后,我们就要知道每一年的气候有常规,这个常规是什么呢?每年的常规都是木火土金水,相生的顺序,春天属木,夏天属火,长夏属土,秋天属金,冬天属水。于是乎,就有五气的变化顺序,也就是五气所主的顺序。这个顺序我们习惯地称为主气。春天风气,夏天火热,长夏湿气,秋天燥气,冬天寒气,这是笼统地讲。而具体地讲呢,它有一个六步。我们知道,古人确立了一年有24个节气,是农历里面的节气。这个节气是主气候的,特别特别的准。那个农村过去有经验的老农民啊,他对这节气特别熟,什么节气来了我们应该干什么,什么节气来了又应该干什么,绝对准确。所以它是气候变化的一种交接点,这也是的确不移的。古人,不简单哪!他通过太阳的照射,它的转折,它的变化,它确立的二十四个交接点,这二十四个交接点就是二十四节气。我们推算气候变化的规律,就是按照这二十四个节气来推算的。从大寒开始,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起于大寒,止于大寒。也就是说,每年的气候变化开始,是从大寒。如果是太过之年,大寒准开始;如果是不及之年,肯定要推后一个节气。就是这样算的。这样一算不就有六步吗,六步我们用五行就不好办啦,就应该有六气,这六气是怎么主的呢?第一步,风气所主;第二步,热气所主;第三步,火气所主;第四步,湿气所主;第五步,燥气所主;第六步,寒气所主。简单地讲,如果我们按照运气学的术语来讲,第一步,厥阴风木;第二步,少阴君火;第三步,少阳相火;第四步,太阴湿土;第五步,阳明燥金;第六步,太阳寒水。这就是阴阳二十四个节气分成六步,这六步呢,就固定的气候来主司。主司就是指,那个时间以它为主啊。这就清楚了啊。清楚了我们下一步就好办啦。下一步我们推算一下就明白了。

每一年六气的循环,是以二十四个节气,为阶段划分为六步。这二十四个节气的六部之中,他的主时气候,就是常规气候。常规气候就是我刚才所讲的,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太阳寒水。风热火湿燥寒,每年都是如此,这是它的基本规律!我们看看是不是这样,开始是温暖多风,然后是热,然后就大热,然后就湿,然后就是燥气,然后就凉起来,然后就是寒气,每年都是如此,这是常规!但是每年和每年不一样,这不一样是出在什么地方呢?是出在客气的变化。刚才讲的风热火湿燥寒这是主气,客气的变化,就要我们去推算,为什么呢?它要根据不同的年份有所变化,这就是我们要推算的。

下面我就讲讲客气的变化。每一年的客气变化就是我们刚才前面讲的是十二地支化六气,这就是规律。根据不同的年份就出现不同的规律!子午少阴君火司天,丑未太阴湿土司天,这就讲了一个司天之气。司天之气确定后,马上就可以确定它的六步。

司天之气主宰每年的第三步,它本来主宰整个上半年,但是它的位置是在每年的第三步。那这一二三步又是怎样一个顺序呢?是一二三阴一二三阳,这样一个循环顺序。比方,如果这一年是一阴司天,第三步,那么第四步是谁?二阴。第五步就是三阴,第六步就是一阳,前面第一步就是二阳,第二步就是三阳,就是这样一个循环顺序。这就是按照一二三阴一二三阳,这个顺序不能变!每一年的客气的六步就都是按照这样一个顺序。

下面我们把今年(己丑年)算一下。

己丑  一步  二步  三步  四步  五步  六步

客气  风木  君火  湿土  相火  燥金  寒水

主气  风木  君火  相火  湿土  燥金  寒水

我们所读的书上,包括教材都是圆图,这个出自张景岳的《类经图翼》。从他开始一直画圆图,我就画横的一年六步。在写的时候,一定要把主气写在下面,客气写在上面,为什么呢?有个“客主加临”的问题,这是另外一个东西!我们写的时候,注意主气要写在下面,客气要写在上面。

太阴湿土司天,司天之气要摆在第三步。每一年的上半年为司天之气所主,司天主上半年,在泉主下半年。一个司天之气,一个在泉之气,司天主天上,在泉主地下。换句话说,就是前半年由司天之气所主,后半年由在泉之气所主。这是客气的主流,每一年客气的主流。在泉之气是怎么算出来的呢?它跟司天之气是相对的!一阴对一阳,二阴对二阳,三阴对三阳,我们今年是太阴湿土司天,太阴湿土是三阴,那么它的在泉之气就是三阳!这个不知道也可以,为什么呢?我们前面讲了,我们把第三步司天之气确定后,就可以按照一二三阴、一二三阳的顺序就把其他的五步都顺下来了,我们顺一下。

第三步司天之气是太阴湿土,那么第四步就是一阳——少阳相火,第五步呢就是二阳——阳明燥金,第六步就是三阳——太阳寒水,第一步就应该是一阴——厥阴风木,第二步就是二阴——少阴君火,第三步三阴——太阴湿土,这一二三阴、一二三阳的顺序不就出来了嘛?第一步一阴,第二步二阴,第三步三阴,第四步一阳,第五步二阳,第六步三阳,正好是一二三阴、一二三阳的顺序!这就是今年的客气变化。客气是变化之气,主气是主流之气、常规之气,客气在上,主气在下,两者一相加,称为“客主加临”,看客气对于主气产生什么影响,就可以分析各阶段具体的变化。

我们就算一算今年(己丑年)。首先要算这个运。“甲己化土”,那么今年是什么运啦?土运。“己”是属于奇数还是偶数呢?偶数。因此今年是阴年,阴主不及,就必然出现两个情况:一个情况就是季节气候来得迟缓一点,至少要推迟一个节气。一个节气多少天呢,十五天。第二个变化是“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在《素问·气交变大论》里面讲了一条原文:“岁土不及,风乃大行。”这就是规律!为什么?“己所不胜,侮而乘之”,风木是克湿土的。今年的气候是土运不及,土运不及就会产生一个相应的变化,就是“风大行”。

风大行对于我们有什么影响?第一个影响,自然界多风,而且多狂风暴风。第二个影响,风气大行对人体的影响。我们联系《内经》的话,“风者百病之长也”,“风者,百病之始也”。风是外感疾患的先导,那么己丑年一定外感病多。风通于肝脏,那肝病应该也比较多,而且是实证。因为土运不及,那么脾就应该以虚证多一点了。所以肝脾两脏的病多,而且虚实各有所侧重。这是从这个“己”字来推敲的。

下面我们就看第二个字,“丑”。“丑未之年”太阴湿土司天,湿土之气主上半年。注意,司天之气是主上半年客气的主要变化,在泉之气是主下半年客气的主要变化。那么今年上半年以湿气为主,所以今年上半年的气候是多雨湿。多雨湿是在哪一步最多呢?就是第三步。第三步是什么时间呢?应该是从小满开始,芒种、夏至、小暑、大暑。这个阶段是湿气所主的最明显的季节。今年整个上半年都由湿气所主,所以今年的热来得慢,大家感觉到没?第一,今年是阴年,季节气候来得慢;第二,上半年是湿气所主,所以它热不起劲来,刚刚才开始热。这样算起来好像有点灵验啦!

注意下一步是少阳火气主司!还有热的时候,你不要着急!但是下半年是寒气所主,到了秋天、冬天,今年冷的时间会比较快,而且冷的时间也比较长。这就是今年的气候,下面我们要推测一下疾病。

刚才我们探讨五运的时候就已经知道脏腑病是以什么为主。下面就看看六气主病。第一步两个气都是风。主气是风,客气还是风,风木当令多外感。但是《内经》里面有个规律,主客之气如果相克就是不顺,如果相生就是顺!如果同气,也是属于顺,但是防止它偏亢。尽管偏亢,它还是属于顺,所以问题不大。

第二步主气客气都是火热,这个火热就凶了一点,火热偏亢,就容易出现温病,火热就容易导致温病!在《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里面就讲:“丑未之岁,二之气,温疠大行,远近咸若。”指出有这样一个规律,凡是丑年和未年,太阴湿土司天的这个年份,就多半有瘟疫病大肆流行,远近都一样。这一年的第二步可能有传染病发生。

第三步,主气是相火,客气是湿气。第三步应该是火热,可是有湿气在干扰,于是就形成了湿热郁蒸。这个时候湿热病就偏多,比如说肠胃病,腹胀腹痛、呕吐泄泻,甚至于还有痢疾、浮肿、一身疼痛、黄疸、湿疹等等。西医的手足口病,其实也属中医讲的湿疹。第四步主气是太阴湿土,客气是少阳相火。继续是湿热病症,所以这个第三步、第四步都是湿热病多!这个时候作为医生,你首先要考虑肠胃方面的病,而且病邪性质主要是湿热。

第五步,燥气主司,凉燥之气,这时候要预防感冒。因为暑热之后凉气初来,主气客气都是凉气,这时候最容易得感冒,而且是秋燥感冒,秋燥感冒不是有凉燥有温燥吗?温病里面讲的是温燥,其实临床里面还有凉燥呀!到了第六步,都是寒,寒气偏重,所以今年冬天里面还有寒湿病多!这就是一年的基本情况。

我们了解运气学不是搞别的,就是了解一个基本的东西,你要了解每一年发病的一个基本的情况。但是我们了解运气学的知识一定要辩证地看待,不要把它看成僵硬死板的东西!

历史因素,现代环境变化的因素,以及我们地域因素,都是要考虑的,绝不能僵硬死板地按照运气学去进行推测,这个只能作为参考。这就是我们今天讲课最后一点要明确的。尽管我们讲了一些运气学知识,可以把每一年做一个基本的推算,我今天也只是做一个最基本最简单的推算,并没有讲复杂的东西,了解一个大概,了解发病的主要倾向,而且这只是一个推测而已,但是我们绝不能把它看成一成不变的东西,这才是我们的正确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