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亲社会行为的人生发展路径
亲社会行为与其他人类行为一样,在人的一生中有一定的发展路径。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8-12个月的婴孩已经表现出了对他人苦难的同情体验及分享行为。实际上,尽管婴孩还未习得社会大环境的规则,在他们与养育自己的母亲互相交流的过程中,就已经逐渐学会了与外界他人的情感联结。婴孩可以察觉到他人的忧虑情绪,并且自己也会感受到忧虑。1岁的婴孩已经会安慰他人,并表现出助人的行为。实际上,对他人情绪信息的接收,并体验到与他人的情感联结,是亲社会行为的基础。儿童心理学研究者Zahn-Waxler(1982)收集了儿童母亲对孩子的录像,采用横断研究与纵向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对1岁至2岁半的婴幼儿的亲社会行为进行研究。研究发现,20个月是一个较为明显的时间点。20个月左右的婴幼儿会注意到他人的痛苦表现,并且自身情绪也会受到影响,表现出哭泣等负面情绪反应。然而,这个时期的婴幼儿还未做出亲社会行为,多以拍打、触摸的方式安抚痛苦者。相比之下,20个月以上的婴幼儿则可以做出较多的亲社会行为,例如言语安慰痛苦者,帮助痛苦者解决问题或向外界他人寻求帮助等。这一研究结果说明,随着婴幼儿年龄的增长,亲社会行为的表达类型变得更为丰富。到了幼儿期,亲社会行为继续发展。皮亚杰的心理发展理论认为,幼儿在认知思维上的显著特征为“自我中心性”,他们还不能完全分化自我与他人的认知纬度。通过使用观察研究方法,研究者发现,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常常因顺从出现,并不是完全自发的(Gruscc et al.,1982)。养育幼儿的关键人物——幼儿的母亲,在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形成与表达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当幼儿做出亲社会行为时,如果母亲对此表示积极地关注与鼓励,那么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就会得以保持。进入学校的学龄儿童,其生活环境产生了重要的变化。在学校学习生活中,学龄儿童习得了对权威人物的服从,开始了解哪些行为会受到赞扬,哪些行为会受到惩罚。此外,学校同伴对学龄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学龄儿童会倾向于模仿同伴的亲社会行为。相较于幼儿,学龄儿童表现出的亲社会行为多数为自发的,学龄儿童内在动机促使亲社会行为的出现,而不是对外界简单地顺从反应。成年后,个体自身的心理与生理已经趋于成熟、稳定的状态,社会化基本完成。所以,成年期个体的亲社会行为更具有自主性,方式更为丰富多样。此外,从动机角度分析,成年个体做出亲社会行为的动机也分为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动机系统更复杂。由以上亲社会行为的人类生命历程发展史可以看出,亲社会行为的形成、发展与个体的年龄有较为密切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