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与提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和提出是一个自然的历史的过程,从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到提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经历了酝酿与萌芽、提出与探索、确立和深化三个阶段。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酝酿与萌芽阶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酝酿与萌芽阶段,主要是指从2006年十六届六中全会到2012年十八大之前这段时期。这一阶段的起点是以党和国家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标志的,同时这一时期社会各界开始尝试提炼更为简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和国家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重视体系建设。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命题和基本内容,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1]2007月10月,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2]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的重要论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3],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4]。李长春就该决定的有关问题向全会作说明时,指出:“在征求意见和起草调研过程中,一些同志建议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概括,提出简明扼要、便于传播践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件起草组进行深入调研,多方听取意见,委托有关部门和单位进行专题研究,梳理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各种表述。从调研情况看,概括出能够得到广泛认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在实践中继续探索。”[5]
社会各界尝试提炼易记易懂易践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伴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不断深入,社会各界意识到提出老百姓易记易懂易践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并作了初步探索。一方面,思想理论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凝练。这些概括包括60多种观点,涉及90多个具体范畴。比如,“以人为本”“共同富裕”“人道共赢、互惠互利”“民主、平等、集体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6]到了2012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达到一个高潮,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多篇文章,并涉及从国家、社会、公民层面来提炼价值观的问题。另一方面,各地区各行业概括出了各具特色的价值观。比如,北京提出“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上海提出“公正、包容、诚信、责任”的上海精神等。军队系统提出“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司法界提出“公正、廉洁、为民”的核心价值观等。
从总体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和提出在这一阶段尚处于酝酿与萌芽状态。尽管这一时期社会各界已经在尝试初步凝练,但对易记易懂易践行的核心价值观仍然处在探索阶段,并未达成共识。当然,这些探索与建议仍然值得肯定,它们为党的十八大提出“三个倡导”奠定了基础。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与探索阶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与探索阶段,主要是指从2012年党的十八大到2013年12月,也就是到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之前这段时期。这一阶段的起始标志是十八大的召开,报告中提出了“三个倡导”,要求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三个倡导”的热议。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提出“三个倡导”,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充分讨论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基础上,十八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出新的部署和要求,强调“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7]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8]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在政治报告中明确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命题。报告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用12个词,24个字科学提炼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大理论创新,反映了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逐步深化。
由于该阶段尚未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更详细、更深入的解释,理论界对党的十八大这一论断出现了不同的理解。一方面,针对“培育”一词,有人认为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为广大人民群众普遍了解、理解、接受和认同,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阶段,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需要一个较长的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也就是说,党的十八大提出来的“三个倡导”并不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定论,只是对凝练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一个指导性的意见。虽然党的十八大肯定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但是也强调培育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来进行。另一方面,针对“核心价值观”一词,有人认为社会主义价值观应该是高度凝练的,是能够将“三个倡导”统帅起来的,具有核心性和超越性的东西。比如,有的学者指出“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认识中国文化‘是什么’、‘怎么样’,朝着怎样的方向发展以及应该在哪些方面施力”[9],因此提出将人本、仁爱、公正、民主、和谐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表达。
从总体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这一阶段已经正式被提出来。但由于该时期尚未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明确的肯定,这一阶段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仍然争论不休。这些论争既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前一酝酿与萌芽阶段的深化,也为后来确立和深化阶段打下了基础。
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和深化阶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和深化阶段,主要是指从2013年12月至今这段时期。这一阶段的起始标志是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文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作了明确规定,并引发了社会各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推进。
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意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重大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实践要求,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等问题都作出了非常明确和详尽的阐述。也就是说,“三个倡导”被明确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国家、社会、公民作为“三个倡导”的三个层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在这一阶段被完整地提出来了。2015年,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印发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动方案》,对下一步要开展的活动、采取的行动作了明确安排。作为与《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相配套的文件,《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动方案》既深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又推动了各行各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工作。
《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出台以后,全国上下持续不断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一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发表了许多重要论断,回答了“培育和践行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怎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时代课题。比如,“我们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10],阐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渊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11],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真要义。“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12],指明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路径。经由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系列重要论述,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也不断得到深化。
二是理论界进一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研究与阐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词,在CNKI上进行期刊论文检索,可以发现2012年是1409篇,2013年是2129篇,2014年是5336篇,2015年是7890篇,2016年是7297篇,2017年是6513篇,2018年是5770篇。由此可以看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确立后,理论界对核心价值观的研究如火如荼,相关成果众多并呈现出“井喷”态势。当前,理论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充分探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基本内容、基本特征、重要意义和思想资源等基础理论层面的问题,深入研究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传播、认同等实践层面的问题,这些成果推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化。
三是全国各地掀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潮。为了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使24字精神深入人心,全国各地掀起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潮。比如,安徽省芜湖县陶辛镇在集镇区主干道、人流密集区设置多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公益广告,各村(居)、驻镇各单位利用宣传栏、电子显示屏等载体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北京市西城区月坛街道居民自创“新二十四孝”布贴画在长安商场展出,真情满满的创意加上精良细腻的制作感动了许多父母和子女。山东省邹平市青阳镇撰写了《青阳三字歌》一书,包括爱国篇、廉政篇、公德篇、礼仪篇、勤俭篇、敬业篇等10篇,近1000字,青阳初中将其作为校本教材,深受广大师生喜爱。河南省濮阳市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歌传唱活动,把24个字编成歌曲,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等进行广泛宣传,让24字价值观家喻户晓、深入人心。除此之外,全国各地还注意加强对各类社会群体的分类教育,尤其注重对党员干部群体和广大青少年群体的教育。总之,全国各地都在充分利用多种载体、不断创新方式方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接地气”、更具生命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最广泛的培育和践行。
从总体上看,这一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正式确立下来,全国上下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作出更深入的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与实践也得到了进一步深化。当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和提出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它并不是一个封闭的体系,必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我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也将不断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