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与自己和解
中国有一句古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现代心理学也有一个观点,童年时期的经验,构建一生的情绪人格。这两句话说出了两层意思,一是基因遗传既决定了一个人的生理特征,也影响其性格特征;二是童年的经历会对一个人的成长发育和性格养成,造成终身的影响。前者是先天作用,后者是后天作用,两者共同作用,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而无论先天作用还是后天作用,都与原生家庭有直接关系。
父母是原生家庭的基础。父母的基因决定了我们的基因,父母的家庭环境和生活状态构成了我们生长的基本环境。在成人以前,我们接触最多的,对我们影响最大的就是原生家庭,主要是父母,当然也包括爷爷、奶奶、叔叔、阿姨等直系或旁系亲属。他们的性格会遗传给孩子,他们的相处方式也会成为孩子长大后寻找异性,组建家庭的模板。如果父母恩爱、家庭和睦,子女们每天沐浴在爱的温暖中,则小孩大概率能健康快乐成长,树立积极向上的家庭观和生活观,反之亦然。
那些相爱相杀的家庭,他们当中的一部分夫妻并不是因为爱情走到一起,或者即便他们曾经相爱,也可能因为生活的压力和工作的烦恼使得爱意渐失,情趣全无。如果他们把在社会上遇到的不公和对彼此的积怨发泄在家里,那弱小的孩子无疑就是最直接的见证者和最大的受害者。有的父母甚至有暴力倾向,那这样的原生家庭无疑会让孩子受到身体和心灵的双重伤害。所谓幸福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我们经常会在婚姻中,在恋人的相处模式中见到原生家庭的影子,有些夫妻非常恩爱,而有些夫妻会经常吵架。当这些正在进行时,不知你有没有觉得这一幕幕似曾相识呢?是的,这些都是原生家庭的行为模式在我们这代人中的真实投射。
《生命的重建》一书里有一句话:“当我们长大成人以后,会不自觉地重复父母的情感模式、行为模式甚至人生模式。”这也是我近几年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父母是我们人生最早的导师,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我们会不自觉地模仿父母的行为方式,比如,他们为人处世的方式,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甚至,连他们的脾气我们也能学会。而即便一些孩子故意反其道而行之,叛逆地不走寻常路,但最后还是不自觉地走回父母的老路。
我也能在自己身上看到父母的影子,看到自己不大认同的一些父母身上的缺点同样存在于自己身上,我会有厌恶情绪,想极力甩掉它们,费尽心思却又深感无力。几十年的相处,缺点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在我身上、在我心里扎根,与我融为了一体,想阻断它们的生长,需要力气、勇气,更需要你发现并意识到它们的存在。
我因此埋怨过父母,但我似乎忘了,要是没有他们,便也没有我了。年岁渐增,我开始注意到自己的问题,慢慢接受那些缺点的存在,平和地与它们相处,然后改变它们。其实,每一对父母都是第一次当父母,他们不能教会我们他们也不知道的事情。他们有属于自己的时代烙印,有上一辈家庭教育留给他们的缺憾,他们只是竭尽全力地把他们学到的知识、经验和道理教给我们。
如果想更多地理解父母当初的行为,我们就应该更多地倾听他们当年的生活、成长、委屈和不如意。当我们抱着同理心去感受时,你会理解他们的恐惧和严厉来自哪里,你才会明白,这些“对你实施如此方式的人”,原来和现在的我们一样,有着同样的担忧和害怕。
我们同外界的关系本质上就是我们同自己过去的关系,解决了与自己过去的矛盾,成长和发展的问题才会迎刃而解。你要明白,不论过去如何,决定我们人生方向的,不是原生家庭,而是我们自己以及我们的成长速度。当有一天,你觉得原生家庭对你造成的困扰不该由父母负责,而应该由自己负责时,你才算真正长大了。
学会与自己和解,放下过去,拥抱未来。明白这点,你便能懂得,在理解中宽容,在宽容中成长,在成长中成为一个独立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