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几道:看尽落花能几醉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章 生平:出身名门却家道中落,一生桀骜不驯

晏几道生平与创作

金鞭美少年,他是北宋贾宝玉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晏殊迎来了小儿子晏几道的出生。晏几道(1038—1110),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为晏殊幼子。晏几道出生时,晏殊已经47岁了,也算是老来得子。因此,晏殊对这个小儿子也是格外的宠爱,并给他取名晏几道。这个名字来源于《道德经》中“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之句,有“善待万物,与世无争”的意思,这也恰恰应了后来晏几道遗世独立的命运。

晏几道算是妥妥地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在他出生后的第四年,晏殊就位极人臣,被任命为宰相。父亲是权倾朝野的名臣,自己又是受尽宠爱的幼子,晏几道的少年时期,完全就是被富贵荣华和万千宠爱所包围着的。如果用现代话来说,当时的晏几道,那就是大宋朝的“团宠”。

有人说晏几道和《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很像,仔细一瞧,还真的很像。他们不仅身世经历相像,连性情脾气也像。晏几道少年时期的北宋正是“中原息兵,汴京繁复,歌台舞席,竞赌新声”的太平盛世,文人雅士们十分热衷填词作曲。而晏殊作为词坛盟主,当时可是政坛、文坛的双领袖。晏殊的文学天赋自不用说,在晏殊所有的儿子当中,晏几道是文学天赋最高的一个,五岁便可吟诗。而晏殊也觉得这个儿子是最像自己的,参加各种宴会也总爱带着小晏几道,而且晏殊本身就是个热爱词作的人,总爱约上一众好友、门生谈词饮酒,平日里家中也总是酒筵歌席不断。因此,小小年纪,晏几道就已经见识过各种“歌台舞席,竞赌新声”的场面了。

从小就在富贵乡、锦绣丛中养着,触目皆是富贵繁华、管弦歌赋,又有一个纵情词坛、尤爱宴饮的风流老爹,少年晏几道的生活可谓逍遥自在。因此,赏歌舞、写小词、谈情说爱就成了他最擅长的事了。也正因如此,晏几道和贾宝玉一样,养成了“不通世务”“偏僻乖张”的性格,史料上对他少年时期的事迹记载比较少,但他这个性格,在他后来拒绝苏轼拜见的事情中就能看出一二。《砚北杂志》云:“元祐中,叔原以长短句行,苏子瞻因鲁直欲见之。则谢曰:‘今日政事堂中半吾家旧客,亦未暇见也。’”原来,苏轼与黄庭坚交好,就希望通过黄庭坚结识晏几道。黄庭坚当然十分乐意,毕竟自己与晏几道是多年好友,与苏轼又政见一致,若是自己的两个朋友能成为好朋友,岂不是好事一桩。可是黄庭坚的话才刚起了个头,晏几道就拒绝了。要知道,此时的苏轼早已闻名天下,一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引得多少文人墨客为之沉醉,纷纷慕名求见苏轼大神。而如今,苏轼主动上门来求见,他却给拒绝了。并且,这件事发生时已是元祐三年(1088),晏几道都已经51岁了,晏家也已经落魄很多年了,晏几道的孤傲由此可见一斑。

家道中落,再不复当年模样

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晏殊病情恶化,随后便撒手人寰,晏几道春风得意的富贵生活也在此时画上了句点。失去了父亲的庇佑,晏几道虽然没有立刻感受到现实社会的风刀霜剑,但其孤傲不羁的性格以及自小养成的公子哥作风很快就让其陷入困境,而属于晏几道的人生这才真正拉开了帷幕。

一开始,父亲的去世对于晏几道的生活来说也没有太大的影响。此时的他尚且年幼,便由二哥晏承裕的妻子张氏“养毓调护”。虽然没有了父亲的庇护,但他的六个哥哥已步入仕途,两个姐夫也官位显赫,再加上朝堂中受过其父提拔重用的官吏超过半数,即便人走茶凉,晏家的地位在京城也依然显赫。因此,晏几道也依然和从前一样挥金如土,整日填词纵酒,沉迷歌舞,对于要不要谋个前途,压根就没去思考过。

熙宁四年(1071),三十四岁的晏几道,命运开始了急速地转向。当时,他的二哥晏承裕由于失官,一直闲居在京城,偶尔会去青楼狎妓。后来,晏承裕去青楼的事情被人检举,于是定其行检不饰之罪,不得续用。本来二哥失官,也就是停职反省,或许皇帝哪天高兴了,又能官复原职,可如今,二哥是彻底断了入仕的途径了。这在古代,对于以文取仕的家族来说,无疑是毁灭性的打击,整个晏氏家族也开始加速衰落。自从父亲去世,晏几道就一直在二哥家长大,兄弟感情自然深厚。如今二哥家遭难,晏几道遭受的打击也不会小。但命运的齿轮一旦转动,谁都不知道它将在何时停下、何处停下。

熙宁七年(1074),晏几道的好友郑侠来到京城。因为他在外地做官时看到了新法施行后的种种弊端,于是到京城后就立即上书向王安石汇报,言新法对民众的害处。可是当时正值变法施行的初期,王安石绝不会允许有人阻止新法的施行,因此,郑侠的数次上书都被王安石拒绝了。后来郑侠受职监安上门,看到当时的流民扶携塞道,颠沛流离,因此绘《流民图》,具陈新法之弊端,上奏于神宗。神宗看后,极受感动,王安石也因此被降职。但神宗并没有废除新法,于是,次年正月,郑侠又将绘有唐朝贤臣奸佞的画册《正直君子邪曲小人事业图迹》上奏于神宗,指斥新法弊端,请求罢黜吕惠卿。这一次,郑侠彻底得罪了变法派,被关进了牢房。与其交好者皆受牵连,晏几道也因此成了阶下囚。

原来是变法派在郑侠的家中搜到了晏几道赠给郑侠的一首小诗,便认为此诗有暗讽新法的嫌疑。《侯鲭录》卷四云:“熙宁中,郑侠上书事作,下狱,悉治平时所往还厚善者,晏几道叔原皆在其中。侠家搜得叔原与侠诗云:‘小白长红又满枝,筑球场外独支颐。春风自是人间客,主张繁华得几时。’裕陵称之,即令释出。”这首小诗也叫《晚春》,表面传达的就是词人的惜春之意,至于是否有讽刺新法的深意,我们也不得而知。但好在这首小诗后来被传到了宋神宗手中,神宗读罢甚是喜欢,这才下令将晏几道释放了出来。虽然这次入狱也算有惊无险,但身为宰相之子,从小就享受着众星拱月般的生活,竟然因为一首诗入了大狱,这对于晏几道来说无疑是极大的打击,自然也给其今后的生活留下了阴影,并且对他今后的仕途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才经历牢狱之灾没多久的晏几道,很快就再次遭受到了新的打击。元丰元年(1078),他的父亲晏殊的墓被盗。由于晏殊死后是薄葬,棺柩中的陪葬品仅有木胎金裹带一条,金数两,余皆衣服,已腐朽如尘。盗墓者因为没有拿到什么值钱的东西而恼羞成怒,对晏殊的尸骨进行了大肆的破坏,以刀斧破碎其骨,场面惨不忍睹。祖墓被盗,尸骨被辱,这在封建社会简直就是天大的灾难,晏几道也因此大受刺激。家族的衰落,生活状况的急转直下,令曾经的贵公子耿耿于怀,即便多年以后,晏几道的词作中也依然透露着伤怀感世的喟叹:

新月又如眉。长笛谁教月下吹。楼倚暮云初见雁,南飞。漫道行人雁后归。意欲梦佳期。梦里关山路不知。却待短书来破恨,应迟。还是凉生玉枕时。(《南乡子·新月又如眉》)

磊隗权奇,惟“痴”乃有真人格

有人说,晏几道一生都在逃离父亲的阴影。事实上,命运的安排也恰恰让这位贵公子走上与其父亲完全不同的道路。晏殊出生普通家庭,年少成名,虽一生宦海浮沉,却多身居高位。从少年到暮年,晏殊的一生是得到的一生,名利权钱、家国天下、理想抱负都得到了实现,可谓一生圆满。但晏几道却与其父恰恰相反,他的一生是失去的一生。他含着金汤匙出生,却家道中落;父亲是当朝宰相,自己却混在官场最底层,还锒铛入狱;父亲人脉广泛,半个朝堂的人都是他的门下,而自己一生交往的朋友却只有寥寥数人。

晏几道的好友,也是他一生的知己黄庭坚在给《小山词》作序时指出,晏几道“磊隗权奇,疏于顾忌。文章翰墨,自立规模,常欲轩轾人而不受世人之轻重。诸公虽称爱之而又以小谨望之,遂陆沉于下位”。黄庭坚确实是很了解晏几道的,直言小晏为人天真率直,写得一手好文章,又喜欢批判他人,往往不知轻重,众人虽然觉得他有才华,但又觉得他太自负狭隘,不敢轻易结交,这才导致他一直沉沦在下层。知己之所以为知己,也正是因为黄庭坚能透过晏几道孤傲不群的外表,醉于他的才华,钟于他的人品。

当时大多数人对晏几道身上富贵公子脾性是看不惯的,但黄庭坚却洞悉了一切,并用一个“痴”字概括了晏几道的人品。曰:“仕宦连蹇,而不能一傍贵人之门,是一痴也。论文自有体,不肯作一新进士语,此又一痴也。费资千百万,家人寒饥而面有孺子之色,此又一痴也。人百负之而不恨,己信人终不疑其欺己,此又一痴也。”评价有褒有贬,但晏几道的“痴”已是“痴绝”。惟“痴”乃有真人格,小晏的“痴”恰恰是其“赤子之心”的体现。北宋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朝堂之上波谲云诡、尔虞我诈,朝堂之下又是欺诈成风、矫饰为习,晏几道能做到不合流俗,反而是其真性情、真人格的体现。

晏几道不是没有想过步入朝堂、为国效力,毕竟自己的父亲、哥哥都官居要职,自己也不能拖家族的后腿。但其孤傲清高、天真率直的性情,玩思百家、未尝以沽世的做派,哪里肯受封建礼教的拘束,哪里又能够适应朝堂这个复杂的大环境呢。他不肯利用父亲的势力或其父门生的帮助来谋取功名,又不肯应科举,走自古文人入仕的老路子,最后在皇恩的荫蔽下,挂了个太常寺太祝的职务。

但自从家道中落,晏几道的生活日渐潦倒,常常衣食不继,连妻子都厌厌地说他“有类乞儿搬漆碗”。不过晏几道也是个豁达的人,面对妻子的厌嫌,他倒是一点儿没生气,还作了《戏作示内》给予回复,后人谈到此事也觉得颇有情趣。但情趣归情趣,生活还是生活。最终,为生活所迫的他还是放下了自尊,奉旨填词。元丰五年(1082)四月,正值宋神宗诞辰,晏几道也在恭贺嘉宾之列。于是,神宗便宣晏几道填词一首,晏几道觉得这也许是自己高升的机会,便自信满满地作词一首:

碧藕花开水殿凉。万年枝外转红阳。升平歌管随天仗,祥瑞封章满御床。金掌露,玉炉香。岁华方共圣恩长。皇州又奏圜扉静,十样宫眉捧寿觞。(《鹧鸪天·碧藕花开水殿凉》)

所言之物,尽是一片花团锦簇、盛世太平的景象,言语之间,皆是对神宗的溢美之词,惹得神宗很是开怀。然而,神宗并没有因此赏给晏几道一个大官来做,而是将他下派到许州做一个小官——监颖昌府许田镇。这是一个极其低微的小官,主要就是掌管茶盐酒税的场务征输、巡查盗贼火禁、冶铸杂务等。虽然不是什么大官,但对于年近五十依然穷困潦倒的晏几道来说,这也算是一份可以糊口的正经差事了。曾经心高气傲的贵族公子,此刻为了生活,也只好携着一家老小,告别故土,奔赴许州。虽然自己官位低微、前途未卜,但晏几道依然期待着能在许州大展宏图。

到了许州后,晏几道发现时任许州颖昌知府的韩维恰是自己父亲的门生。新官到任,按照一贯的习俗,肯定是要去拜谒自己的长官的。而晏几道也正因为这层关系,想到了献词韩维来给自己谋个好出路。一来是随了习俗,二来也是想着韩维既是父亲的门生,对自己必然也是欣赏不已,肯定会非常乐意提拔自己的。于是,晏几道就在自己众多的词作中抄写了一份自己最满意的词作,献给了韩维。

只能说,都是快到知天命的年纪了,晏几道竟然还这么天真。他以为父亲在世时官居相位,对韩维多有提拔,那么韩维对自己肯定也是尊重有加。然而他却忘记了,此时的晏殊已经去世数十年,朝堂之上早已大变,而且韩维受恩于其父,敬佩的也是其父,对于浪名在外的他怕是难有敬意,而对于他那些醉卧花间的词章自然也是看不上的。

果不其然,韩维读罢,拒绝了晏几道想得到提拔的请求。在给晏几道回复的书信中说:“得新词盈卷,盖才有余而德不足者,愿郎君捐有余之才,补不足之德,不胜门下老吏之望云。”韩维自称“门下老吏”,语气极其谦恭,却指责晏几道“才有余而德不足”。虽然韩维的话也基本符合事实,但直接说晏几道德行不足,确实有些指责过头了。晏几道虽然孤傲狂狷,不思科考,整日纵酒填词,留恋歌舞,即使家道中落后也依然挥金如土,不改从前,但德行并不算有大缺。他真诚待友,从未行恶事,在岗位上也一直勤勤恳恳,为国为民。韩维的评价明显是带有偏见的。本来放下自尊逢迎权贵就已经违背了晏几道做人的原则,结果韩维又给了他一记暴击,直接促使他选择了更进一步的遗世独立。

神宗元丰八年(1085),宋神宗驾崩,赵煦继位,是为宋哲宗。哲宗元祐元年(1086),晏几道监许田镇三年任满,此时已经返回了京城。返京后的晏几道继续在沈、陈两家听歌饮酒,他的词名也是与日俱盛。

哲宗元符三年(1100)正月,宋哲宗驾崩,赵佶继位,是为宋徽宗。徽宗崇宁元年(1102),宋徽宗的宠臣蔡京升任右相,不久又升任左相,一时权倾天下。众所周知,宋徽宗在书画和诗文方面的造诣很高,对于搞艺术,那是极具天赋,但做皇帝就毫无半分政治才能了,朝政也因此一直由宠臣蔡京把持。可以说,此时谁若是能够讨得权相蔡京的欢心,那么,从此必然是加官进爵,官运亨通。

徽宗大观元年(1107),权倾朝野的奸相蔡京听闻晏几道的词名,便在重九与冬至日,几次派人请晏几道来填词。这本来是奉承权贵的最佳时机,但晏几道早已无心官场,并不想应邀,又忌惮蔡京的权势,还是作了《鹧鸪天》二首:

九日悲秋不到心。凤城歌管有新音。风凋碧柳愁眉淡,露染黄花笑靥深。初见雁,已闻砧。绮罗丛里胜登临。须教月户纤纤玉,细捧霞觞滟滟金。(《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晓日迎长岁岁同。太平箫鼓间歌钟。云高未有前村雪,梅小初开昨夜风。罗幕翠,锦筵红。钗头罗胜写宜冬。从今屈指春期近,莫使金尊对月空。(《鹧鸪天·晓日迎长岁岁同》)

两首词都十分应景,将重阳节和冬至日的节日风光描绘得栩栩如生,但就是只字不提蔡京。难道晏几道不知道只要自己在词作中随意逢迎蔡京几句,就能立刻得到晋升吗?当然知道,但这违背了他做人的原则。与韩维这样一个普通的地方长官不同,蔡京把持朝政后,残害忠良,无恶不作,导致民不聊生,政治形势一落千丈。晏几道虽然一直也不那么亲近朝政,但也是心忧国家、百姓的。对于蔡京一党的做派自然是看不过去的。况且自己的好友黄庭坚,也被蔡京列为奸党,遭到迫害,一向重情重义的晏几道更是不可能去攀附蔡京。只是经过这一次,“不识时务”的晏几道也彻底与官场无缘了,终其一生都在官场的最底层做些小官。

既然与官场无缘,那就索性抛弃“金榜题名”“高官厚禄”这些虚名,“古来多被虚名误。宁负虚名身莫负。劝君频入醉乡来,此是无愁无恨处。”(《玉楼春·雕鞍好为莺花住》)从此,晏几道只管尽情享受当下,继续填词作曲,饮酒作乐,这也成为他永不枯竭的创作源泉和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