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掌故(典藏本)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状元冯时行

冯时行,南宋时人,生于1100年,逝于1163年。

他出生在重庆渝北区洛碛镇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从小喜欢读书,天性聪敏,又常常帮父母做农活,深得左邻右舍的夸奖。18岁时,家乡遭水灾,房屋倒塌,庄稼淹没,父亲丧命。他逃亡到了缙云山,扎起茅草屋,以种植萝卜为生,开始了耕读生涯。

他的勤劳、朴实和好学精神,感动了当地一位财主的三女儿。他们接触往来,便产生了爱慕之情。视财如命的财主怎么可能将自己的千金许配给一无所有的穷光蛋?于是对女儿说:“你大姐嫁给了文秀才,你二姐嫁给了武秀才,难道你要嫁个萝卜秀才?”并告诫女儿,若一意孤行决不给一文陪嫁。三小姐情意已定,意志已坚,最终逃离了家庭,净身来到冯时行的茅草屋,与他缔结了百年之好。

爱情是浪漫的,现实是严峻的。小两口除了要面对家庭的冷落、旁人的冷眼外,还要面对生活的压力和家庭的发展。一天,三小姐对冯时行道:“官人啊,你可不能为了挣钱而荒废了学业。你是读书人,就一心读书吧,或许能考个功名。家里的事你放心,由我来干。”

妻子的深明大义,让冯时行热泪盈眶。他何尝不想去考取功名?只因不愿爱妻深受委屈,不想让她多操劳。在妻子的鼓励下,冯时行夜以继日,挑灯苦读。三年后,一路夺冠,通过层层考试,最终来到京城,于宋徽宗宣和六年(1124年)被皇帝殿试钦点为状元。

巴渝第一状元冯时行

能考取状元,对于国家、社会、家庭及个人来说,都是一件天大的事。俗话说人生有四乐:“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前三项的乐事,一般的普通老百姓都能经历到,而“金榜题名时”的荣耀,能领受者只有凤毛麟角。中国科举史上,曾经涌现了数以百万计的举人和十万计的进士,而作为这个庞大知识分子群体之巅峰的“状元”郎,则是屈指可数。据考证,自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的第一位科举状元孙伏伽开始,到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止,在这1283年间,可考证的榜数为745榜,共产生了592名状元,加上其他短命政权选考的状元,以及各朝代的武状元,中国历史上总计可考的文武状元仅为777人。状元是通过层层考试选拔出来的,到了京城还要通过笔试、皇帝面试、品德考察,能力鉴别。这可是真正的海底捞针,平均20余年全国才出一个。正因为“物以稀为贵”,所以才有“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天下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的殊荣。

然而,这777位人中豪杰,天之骄子,并非人人都流芳百世。他们中的一部分深谙为官之道,成为封建王朝的柱石,度过了权贵的一生。另一部分在宦海中沉浮,受尽阴谋倾轧之苦。只有柳公权、文天祥、翁同龢等状元才名垂史册,而冯时行就是这其中之一员。

冯时行考取状元后,一路春风得意,竟成为皇帝身边的咨询官和不可多得的高级智囊之一。那时正是岳飞抗金的艰难岁月,朝廷主战派和主和派争斗激烈。作为一身正气的冯时行,绝不趋炎附势认同秦桧的媚颜,于是上书皇帝不要轻信金国的议和假象,表白坚决支持岳飞的爱国抗金行为。冯时行的义正言辞,惹怒了皇上,加之秦桧的谗言,于是冯时行被罢官。

冯时行又回归故里——他最流连的缙云山。他用自己仅存的俸禄,办起了学校并自编教材,向后生们讲解家事国事天下事。自号为:缙云先生。过起了安贫乐道,教书育人的新生活。

缙云山九指峰

17年过后,奸臣秦桧倒台,岳飞的冤屈得到了平反。朝廷又重新起用冯时行,那时他虽然已是57岁的人,仍是正气不改,雄心未灭,他先后被任命去蓬州(今四川蓬安)等地为官,都功绩卓著。最后去了雅州(今四川雅安)做官。

他深入百姓,体察民情,奖励农耕,减轻赋税。在他执政的几年中,这些个州县呈现出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的景象。但他仍是两袖清风,直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于63岁病逝于雅安。为他送葬那天,几乎倾城而动,人们抬着他的灵柩呼天抢地,哭声震天。呼唤“冯青天”,感恩“冯青天”,祈祷亡灵千古。

八百多年过去了,冯时行的音容笑貌早已远去,可人们仍可以在他那已入选《四库全书》的不朽诗句中看到他的心灵和节操:

“忧国忧家双鬓白,通天通地一心丹。”忧虑国家国民之事已使两鬓斑白,为国为家永远忠心不改。

“感时抚事销客魂,归挽天河洗乾坤。”面对眼前的世事真使人痛心疾首,恨不得挽起天河来洗涤这肮脏的世界。

冯时行走了,可他仍留在人们的记忆中。他的遗体初葬于雅州古城,后移葬巴县鱼嘴沱(今江北区鱼嘴镇)。山城人民为了纪念他,在渝中区建了“状元街”,在渝北区洛碛镇、璧山县(今璧山区)修了“状元门”“状元桥”“状元楼”,在北碚区缙云山还筑了他洗笔磨墨的“八角井”。

渝北区照母山为冯时行启程赴任雅州时,携母亲、妻子同往,途经大竹林,恰遇母亲患病,便在山上结庐而居,以待母亲病愈后再动身,不料母亲病重不起,赴任又不能滞行,于是将庐居取名照母山庄。后人将此山唤作照母山。

冯时行照母山结庐照顾母亲

冯时行的正义气质和文化素养已渗透在巴山渝水的生活中,成了山城人民永远珍藏和继承的文化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