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抗焦虑,接纳自己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每个人或许都有点疯狂

让自己过度沉浸于一件事的危险在于,你会渐渐倾向于从这件事的角度来看待整个世界,从而发现到处都可以看到它的影子。这样一来,明明很普通的行为都会被扣上病态的帽子。写完这本书以后,每次从19楼的新闻编辑室去16楼的自助餐厅吃饭时,一走进电梯,看到同事们拿着手机狂发短信、刷邮件,我就会自然而然地冒出一个想法:看!这些都是强迫行为。2012年10月,桑迪飓风席卷而来,当时全城公共交通系统瘫痪,我决定搭便车去上班。现在回想起来,那其实也是有点强迫性色彩的行为。如果不是看到我丈夫把房间囤得满满当当,我可能根本就不会关心他有哪些藏书。特别是美好的星期六下午在家休息时,我总是想:“赶紧把这些旧书送人吧!”特别是那本1966年的畅销书《生态学与野外生物学》(Ecology and Field Biology),几十年来他都没看一眼吧?错过某些东西(比如没看到工作短信)的焦虑,遗漏工作的焦虑,丢失回忆的焦虑……焦虑的模样千姿百态。

换句话说,我们所做的大部分事情,无论好坏,都与病理性的强迫行为有着相同的动机。从这个视角来看,我们所看到的自己和他人的行为,那些看起来百思不得其解的、令人懊恼的、自我摧残性质的,或者只是单纯的愚蠢的行为,比如为什么洗碗机里盘子和碗怎么摆放她都要小题大做?为什么非要把桌子收拾好她才能开始工作?为什么每年一月份,一看到邻居们扔在路边的圣诞花环,她就忍不住把上面的红色蝴蝶结摘下来拿回家?这些行为现在都变得可以理解了。而我之所以开始理解上述这些行为,是因为我意识到强迫行为本身并不是一种精神障碍。不可否认,某些强迫行为的表现形式可能是病态的,这些患者都在遭受着极大的痛苦,需要治疗和帮助。但是,很多“强迫行为”都只是人类心理特征的外在表现,与想要被爱、被在意和想要标新立异的人类欲望一样平常。

我们大多数人可能都以为,只要有摆脱强迫行为的意愿,就一定可以做得到。我们可以在工作时关掉手机,抵制住薄荷巧克力饼干的诱惑,或者看到我们最喜欢的商店橱窗里张贴着“降价大甩卖”的海报时控制住自己的双腿,不进店狂购。但是,心底仿佛有个小小的声音不停地在问:“你,确定吗?”探究具有强迫行为的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经历,粉碎了我们很多人在面对困扰他人的极端行为时那种自以为是的优越感。同时,这也揭示了我们人性中的很多共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