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姐带动的艺术氛围
20世纪初,在“实业救国”和“振兴中华实业”的思潮下,香港、广州、上海、汉口等大商埠的新型大公司纷纷兴起。到1926年11月上海新新百货公司开业时,仅上海南京路上就有包括先施公司在内的三家大型商场。为了赢得顾客,各家商场竞相开展减价和附送赠品等活动,竞争异常激烈。
对于后起的企业而言,想在上海这样的大市场生存下来非常困难。于是,有些企业家开始另觅他处寻找商机,而还处于起步阶段的华北市场不失为最佳的选择地之一。1926年年底,具有香港、上海先施公司管理经验的黄文谦、林寿田及旅日商人林紫垣等人,在天津大沽路兴隆洋行楼上设立筹备处,一面招股,一面调查市场,准备在天津开设一家大型百货公司。经过一年多的筹建,公司大楼于1928年1月1日正式剪彩营业,公司定名为“中原股份有限公司”,商场名为“中原百货”。商场开业之日,场面热烈,万人入场,交通堵塞。为避免发生意外,不得不采取购票入场的方法,票价1角,并作为购物代用券,当日销货即高达1.5万银圆。
中原百货是当年华北地区最大的百货零售商场和天津的新型娱乐中心,在开业的最初几年,左右了天津的百货市场,鼎盛时期日销五六万元,为天津百货业之冠,比之港沪各大公司亦无逊色。中原百货以天津的中产阶级为销售对象,以香港、上海各大百货公司为蓝本,确立了高档、新潮、精致、齐全的定位,打出“推销中华百货,统办环球货品”的口号,集中采购高档商品,凡是法国的化妆品、英国的呢绒毛毯、瑞士的钟表、瑞典的搪瓷制品、德国的电器用具、俄国的花布、捷克的皮鞋以及美国的罐头食品、儿童玩具等,都作为开业初期招徕顾客的主要商品,其他日用百货、五金用品则由驻日、驻港、驻沪商号进行采购。中原百货公司开业后生意兴隆,香港、上海以及国外的各大厂商都乐于赊销商品。20世纪30年代初,上海先施公司抽调了大批商品来天津减价销售。
赵梓森的父亲赵泽鋆在此背景下被安排北上天津中原公司开展促销活动。这时恰逢赵梓森的三姐赵汉文出生。赵泽鋆远赴天津,短期难以回沪,三个孩子仅靠母亲谢秀群一个人带不过来。赵泽鋆决定把刚到学龄的大姐赵丽文带去天津上学。
尽管当时的私立女校学费不菲,赵泽鋆还是坚持将赵丽文送到了当时天津著名的女校。赵丽文很快就适应了学校的环境,结识了一批要好的同学,其中对她影响最大的是一个叫曾令容的同学,小姑娘雍容端庄,谈吐文雅,举手投足间都看得出深厚的家庭教养。原来这个女孩的身世不凡,是曾国藩的孙女。
赵丽文与曾令容渐成闺蜜,形影不离,以致出入曾公馆如同自家屋子。那个年代的大家闺秀,极为看重文学艺术修养,曾令容终日与诗书做伴,尤其喜欢音乐绘画。孩子们的爱好是会相互传染的,赵丽文对文学和音乐的终身爱好,就是从曾公馆起步的。曾令容卧室里满桌的画笔、颜料和一架德国钢琴,始终留存在赵梓森大姐赵丽文童年的记忆里。及至后来回到上海,赵丽文仍没有丢下绘画的爱好,几个弟弟妹妹有时看大姐画画,一看就是大半天。除了作画,大姐赵丽文还时常和家人谈及钢琴声的曼妙,言语间流露出对钢琴的渴望。
但即便是现如今,一般人家也很难轻松负担一架钢琴。在那个时代,钢琴更是非常富贵人家才有的奢侈品。赵丽文心里清楚,纵使那旋律何其动人,自家却是买不起钢琴的。对于承担一大家子生活的母亲,自然更加明白这个道理。虽不懂乐理,也无法欣赏钢琴,但曾在医生之家做过工的经历,让她知道艺术对人的益处。尽管维持生计已十分不易,母亲还是给大姐买了台脚踏风琴[10],聊胜于无。
音乐和绘画是人类固有的天赋,只是天赋也需要适宜的环境才能萌发。正是母亲的支持和大姐营造出的艺术氛围让弟妹们的艺术天赋得以萌生和发芽。
艺术天赋最先被唤醒的是老二赵美文,她弹钢琴、跳芭蕾、学声乐,一上手就超过了练习多年的人。赵梓森谈及二姐时,脱口而出“二姐最聪明,她练琴两三个月,比别人练两三年弹得还好”。老三赵汉文,也酷爱音乐,一有空闲时间就黏上家中的那台脚踏风琴,对音乐的痴迷也影响到她婚姻的选择。街坊邻居都说,赵家四姊妹,数三姑娘长得最漂亮。甚至上海好几家大照相馆的橱窗,都张贴着她的玉照。追求她的人自然不少,赵汉文一直不为所动,直到一个拉得一手好提琴的青年华明德的出现,很快就俘获了她的芳心。老五赵梓辉,受大姐的影响最深,高考填报志愿时,一心想考钢琴系,去征求哥哥赵梓森意见时,赵梓森看出弟弟十分钟情于钢琴,但他从弟弟长远的发展来分析,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把钢琴作为自己的兴趣爱好固然很好,但纵观中外的知名钢琴家,无不是从小起步的。到了成人才开始练琴,要想有大的造诣恐怕不太实际。赵梓辉同意哥哥的分析,决定报考乐队指挥,以另一种方式圆自己的音乐梦想。老幺赵梓雄,从小就爱好文艺,在学校里是文娱活动积极分子,演戏、编戏、朗诵诗歌、画画样样都很钟情。自1972年起,他先后创作了《高山尖兵》《桥、桥、桥》《梁中孟》等知名话剧,1979年写的剧本《未来在召唤》,还被搬上首都的戏剧舞台,引起了文艺界和社会大众的巨大反响。当时的一篇评论文章这样写道,“尽管这三年来,有许多话剧演出受到过广大观众的注意和好评,但是像这个戏,引起人们如此的震动和尖锐的争论却还是不多见的”[11],足见赵梓雄的才华。老六赵梓光和老七赵志文在艺术表现上虽不如其他兄弟姐妹突出,但在学习上却是数一数二。老七赵志文自小学起,一直是班里的第一名。老六赵梓光更是在科学研究中颇有造诣,他一毕业就因成绩优异,留在了上海复旦大学当助教,参与创建了学校的电子工程系。此后,还投身于电子器件的研发工作,屡屡攻克技术难关。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的无线接收机就是赵梓光主导研制的[12]。
由大姐赵丽文开始营造的艺术氛围,使兄弟姐妹们耳濡目染、你追我赶、互相学习。而这种同伴间互相影响的作用,也绝不仅仅局限在艺术领域,学习的氛围亦是如此。家中八个孩子都能考上好的大学,除了父母的全力支持外,稍长孩子的榜样带动作用不容忽视。
几个兄弟姐妹中,说到科学和艺术结合最完美的当属赵梓森了。作为中国的光纤之父,赵梓森不仅科学成就光彩夺目,音乐和绘画才能也是出类拔萃。从小就沐浴在琴声中的赵梓森,年龄稍长也跃跃欲试,但苦于家中只有一台琴,他不愿占用姐姐们的练琴时间。好在小学毕业的那个夏天,他意外地收获了一把小提琴。这要得益于赵梓森的一位表兄,一次他听了赵梓森姐姐们的风琴演奏后,也心血来潮,想学一个乐器,最后选择了小提琴,但小提琴买回家,拉了没多久就放弃了。因曾听说赵梓森想学乐器,就把这把小提琴送给了他。赵梓森如获至宝,姐姐们也很高兴,说以后家里可以开协奏音乐会了。于是,从初中开始,一直到现在,赵梓森每天都会拉上一两个小时,70年如一日,从未间断。赵梓森还十分迷恋美术,绘画作品十分丰富:既有自己的原创,也有知名画作的临摹;既有逼真的人物素描,也有色彩丰富的水彩。在计算机普及后,赵梓森也开始升级自己的绘画工具,并运用到PowerPoint素材的制作上,他制作的PPT文档,既生动形象,又精美无比,这显然与他的绘画功底有关。
图1-5 青年时代的赵梓森在拉小提琴
从小培养的音乐和绘画爱好对赵梓森的科研道路有何影响呢?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楚。但他却因此强调对青少年多种兴趣培养的重要性,他常说,从事自己喜爱的兴趣活动,能让人沉醉其中,时间久了,开放的想象力和高度的注意力不知不觉就形成了,而这两个品质也正是从事科研创造工作所需要的。意大利绘画大师达·芬奇的例子为此作了诠释,他不仅绘画成就闻 名全球,还在建筑、数学和发明方面颇有造诣。再譬如爱因斯坦这位大名鼎鼎的科学家,也是非常杰出的小提琴手。
图1-6 赵梓森的油画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