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序 三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是根据典型孤独症的核心症状进行扩展的广泛意义上的孤独症。它既包括典型孤独症,也包括不典型孤独症,又包括阿斯伯格综合征、孤独症边缘、孤独症疑似等症状。典型孤独症其核心症状就是所谓的“三联症”,主要体现为机体的社会性和交流能力、语言能力、仪式化的刻板行为等三个方面同时都具有本质的缺损。不典型孤独症则在前述三个方面不全具有缺陷,只具有其中之一或之二。
孤独症谱系障碍除了在核心症状上的表现,还会出现一些外围症状,比如消化系统、免疫系统、感觉系统等方面的异常,这些异常对人的感官干扰很大,造成孤独症患儿各种各样的怪异行为。他们往往存在感觉异常,常见的行为异常包括多动、注意力分散、发脾气、攻击、自伤等。
孤独症患儿表现出的广泛性发育障碍,主要是由神经生物学的因素导致的;造成神经生物学改变的原因,可以从医学生物学、神经心理学和生态学等几方面加以分析和了解。中医则从辨证的角度对此进行了探讨,并以此建立了中医按摩、针灸、中药治疗儿童孤独症的基础。
孤独症的医学生物学原因,可能涉及遗传学因素、免疫因素、生化因素、孕产期因素等方面。孤独症的成因极为复杂,有遗传易感性的个体是否发病,取决于各种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很难在孤独症患者个体身上确认出一种共有的医学成因。
孤独症病因和生化异常改变极其复杂,至今尚未完全阐明,治疗就更加困难。目前治疗及干预多采用特殊教育训练为主;西医近年来试用传统的或新型的抗精神病药物等进行生物医学干预;中医界将孤独症列为疑难杂症之一,进行了经络穴位按摩、中药、针灸等多种努力。从医学生物学、神经心理学、中医辨证的角度来解释孤独症成因,都认为孤独症患儿有其内因,即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出现了问题;从生态学角度,则认为孤独症患儿与外界的互动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人类大脑的发展和成熟不仅仅是生理驱动(如基因)的过程,大脑皮质结构也受到学习经验的质和量的影响,也就是说,孤独症患儿是可教育的。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同时实施干预,应该是比较合理的思路,可以给孤独症康复事业带来更加广阔的前景。
孤独症应于2岁确诊并实行早期干预,尤其是对于程度严重的孤独症患儿而言,在2岁时实行及时地干预会有很好的收效。一旦晚于这个年龄,严重的孤独症患儿在3岁以后再确诊、干预,收效就不太乐观,孤独症或许会伴随终生。程度为中度的孤独症患儿,6岁以前的干预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收效,这种机会或许一直延续到12岁左右(6岁左右,神经系统发育完成了80%~90%,其余10%~20%会在12岁左右基本完成)。
本书作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信息来源和资料可靠、翔实,作者将其无私地奉献给医教工作人员及广大读者,对于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和其家属无疑是一件大好的事情。
姚凯南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020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