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典 跟名师 做临床 成大医:邹勇天地人病时系统辨证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论十七 《黄帝内经》脉论

一、脉源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经典著作,是中国古代医学的一部大百科全书,集古代医学成就之大成,《黄帝内经》脉学理论非常完备。
《黄帝内经》成书之前已有多部脉学专著,其引用的脉学方面医书有《脉经》《脉法》《脉要》等各种脉书。
《脉法》于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脉法》云:“以眽(脉)法明教下,眽(脉)亦听(圣)人之所贵也。”同时出土的《足臂十一脉灸经》云:“揗温如三人参舂,不过三日死。温绝如食顷不过三日死。”《马王堆医书考注》:“三人参舂,谓象三个人捣臼,形容脉象杂乱无章。”《素问·三部九候论》云:“上下左右之脉相应如参舂者病甚。”王冰注:“如参舂者,谓大数如鼓,如参舂杵之上下不一也。”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医书还有《阴阳十一脉灸经》等。《阴阳十一脉灸经》成书应晚于《足臂十一脉灸经》而早于《灵枢·经脉》,从它们之间的对比关系可以看出经络早期的发展和完善过程。
1983年湖北江陵出土的张家山汉墓中的竹简《脉书》,也早于《黄帝内经》,其内容在《黄帝内经》中也有具体体现。
马王堆医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古代医书,也是我们能看到的《黄帝内经》成书之前唯一医书,书中已出现脉诊的雏形,但与《黄帝内经》有严重的断代,只从马王堆医书中并不能看出脉诊的全貌,秦汉时期的非医学著作有助于了解《黄帝内经》脉学理论的形成。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云:“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越人之为方也,不待切脉,望色、听声、与形,言病之所在。”扁鹊(春秋时期)著有《扁鹊阴阳脉法》《扁鹊脉法》《扁鹊诊诸反逆死脉要诀》等文献,收录在《脉经》中。
《仓公传》云:“循其尺,其尺索刺粗,而毛美奉发,是生气也。”“少阳初代,代则经病,病去过入,入则支络脉之病,当其时,少阳初、关一分。”《仓公传》载有:长弦、代、和、浊、来、数疾、去难、不一、盛、大、顺清、不交、沉、浮、坚、紧、平、鼓、参、击、深、小弱、搏、来难、动、躁、啬不属、散等脉名。
《三国志·华佗传》:“李将军妻病甚,呼佗视脉。曰‘伤娠而胎不去。’……佗曰:‘案脉,胎未去也’。”
《周礼·天官·疾医》云:“以五气、五声、五色眡其死生,两之以九窍之变,参之以九脏之动。”
说明《黄帝内经》脉学理论源于成书前之古代医家脉学成就。
二、《黄帝内经》脉的内涵
《黄帝内经》几乎大多数篇章中都有脉的论述,论脉专篇有《素问·脉要精微论》《素问·平人气象论》《素问·玉版论要》《素问·三部九候论》《素问·玉机真脏论》《灵枢·经脉》等多个篇章中,《黄帝内经》脉学理论已达到相当的水准。
(一)《黄帝内经》脉的含义
《黄帝内经》中脉的含义相对于当今对脉的认识,具有更多的内涵。当今对脉的运用和认识以诊脉为目的,内含脉象和把(凭、诊)脉的内涵。而《黄帝内经》中脉的含义包括血脉、经脉、络脉、筋脉、脉气、脉象、脉色、诊脉等诸多内容,不仔细辨别容易混淆。
1.血脉
《素问·脉要精微论》云:“夫脉者,血之府也。”《灵枢·决气》云:“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为脉。”《灵枢·经水》:“经脉者,受血而营之。”讲的是血脉。
2.经脉
《素问·举痛论》云:“寒气客于厥阴之脉,厥阴之脉者,络阴器,系于肝。”《素问·评热病论》云:“身重难以行者,胃脉在足也。”《灵枢·经脉》云:“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气有余则当脉所过者热肿。”指的是经脉。
3.络脉
《灵枢·经脉》云:“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灵枢·脉度》说:“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
4.血络
《灵枢·血络论》云:“黄帝曰:愿闻其奇邪而不在经者。岐伯曰:血络是也……脉气盛而血虚者,刺之则脱气,脱气则仆。”
5.脉气
《素问·气府论》云:“足太阳脉气所发者,七十八穴……足少阳脉气所发者,六十二穴……足阳明脉气所发者,六十八穴。”《素问·经脉别论》云:“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探讨了脉气问题。
6.脉象
《素问·脉要精微论》云:“春日浮,如鱼之游在波;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余;秋日下肤,蛰虫将去;冬日在骨,蛰虫周密,君子居室。”《素问·平人气象论》云:“春胃微弦,曰平;弦多胃少,曰肝病;但弦无胃,曰死;胃而有毛,曰秋病,毛甚,曰今病。”脉以象表现出来。
7.诊脉
通常又称把脉、凭脉、察脉等。《素问·疏五过论》云:“善为脉者,必以比类奇恒,从容知之。为工而不知道,此诊之不足贵。”《素问·平人气象论》云:“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
(二)脉的作用
1.脉为血之府,约束营气
《灵枢·经水》云:“经脉者,受血而营之。”
2.脉断预后
《素问·玉机真脏论》云:“脉从四时,谓之可治,脉弱以滑,是有胃气。”《灵枢·五色》云:“切其脉口,滑小紧以沉者,病益甚,在中;人迎气大紧以浮者,其病益甚,在外……脉之浮沉及人迎与寸口气小大等者,病难已。”凭脉测知疾病的预后。
3.脉察五脏六腑,阴阳表里
《素问·金匮真言论》云:“故善为脉者,谨察五脏六腑,一逆一从,阴阳表里,雌雄之纪。”
4.脉诊疾病
《黄帝内经》建立了系统的以脉诊病的理论体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素问·痿论》云:“心气热,则下脉厥而上。”《素问·平人气象论》云:“脉盛滑坚者,曰病在外;脉小实而坚者,曰病在内。脉小弱以涩,谓之久病;脉滑浮而疾者,谓之新病。”
5.脉应四时
《素问·脉要精微论》云:“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以春应中规,夏应中矩,秋应中衡,冬应中权……阴阳有时,与脉为期。”
《素问·玉机真脏论》云:“所谓逆四时者,春得肺脉,夏得肾脉,秋得心脉,冬得脾脉,甚至皆悬绝沉涩者,命曰逆四时。”
6.说明人体生理、病理
《素问·平人气象论》云:“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之以太息,命曰平人。”《灵枢·经别》云:“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
7.指导治疗
《素问·痹论》云:“帝曰:以针治之奈何?岐伯曰:五脏有俞,六腑有合,循脉之分,各有所发,各随其过,则病瘳也。”《灵枢·经脉》云:“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素问·脉要精微论》云:“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察之有纪,从阴阳始,始之有经,从五行生,生之有度,四时为宜。”
三、脉象的实质
《黄帝内经》的脉在内涵中论述了经脉、血脉、络脉、脉象、诊脉等实质内容,其根本原因是古人对脉和脉象说有严格区分,但在论述时却分别有道。当代对脉学的认识是基于《黄帝内经》脉学理论为基础,把握脉象,诊断疾病。那么脉象的实质是什么呢?
1.气为脉象之本
《素问·经脉别论》云:“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腑。腑精神明,留于四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
《素问·举痛论》云:“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则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
可见,脉之本为气,脉象即脉气之象。把握脉气的变化,是脉诊的实质。
2.血脉与脉象
《灵枢·九针论》云:“人之所以成生者,血脉也。”《灵枢·决气》云:“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灵枢·营卫生会》云:“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命曰营气。”《素问·痹论》云:“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之上下,贯五脏,络六腑也。”所以血脉之象亦是气之象。
3.胃气与脉象
《灵枢·动输》云:“胃为五脏六腑之海,其清气上注于肺,肺气从太阴而行之,其行也,以息往来,故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不已,故动而不止。”《素问·五脏别论》云:“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因此,脉象的实质就是脉中气的运动表现。
4.经脉与脉象
《素问·宝命全形论》云:“经气已至,慎守勿失。”
《素问·平人气象论》云:“太阳脉至,洪大以长;少阳脉至,乍数乍疏,乍短乍长;阳明脉至,浮大而短。”
《灵枢·动输》云:“黄帝曰:经脉十二,而手太阴、足少阴、阳明,独动不休,何也……岐伯曰:胃气上注于肺,其悍气上冲头者,循咽,上走空窍,循眼系,入络脑,出 ,下客主人,循牙车,合阳明,并下人迎,此胃气别走于阳明也。故阳明上下,其动也若一。”
《灵枢·经脉》云:“经脉者,常不可见,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灵枢·经水》云:“经脉者,受血而营之。”
5.脉象与五脏六腑相关
《素问·痹论》云:“心痹者,脉不通。”《素问·五脏生成》云:“心之合脉也。”《素问·五脏别论》云:“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素问·玉机真脏论》云:“脾脉者土也,孤脏以灌四旁者也。”又云:“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脏气者,不能自致于手太阴,必因于胃气,乃至于手太阴也。故五脏各以其时,而自至于手太阴也。”
《素问·五脏生成》云:“诸气者,皆属于肺。”《灵枢·邪客》云:“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
《素问·经脉别论》云:“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腑。腑精神明,留于四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
《灵枢·经脉》云:“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灵枢·根结》云:“一日一夜五十营……所谓五十营者,五脏皆受气,持其脉口,数其至也。”
6.脉象与四时天地阴阳相应
《灵枢·岁露论》云:“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素问·脉要精微论》云:“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以春应中规,夏应中矩,秋应中衡,冬应中权。是故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阴阳有时,与脉为期,期而相失,知脉所分,分之有期,故知死时。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察之有纪,从阴阳始,始之有经,从五行生,生之有度,四时为宜,补泻勿失,与天地如一,得一之情,以知死生。是故声合五音,色合五行,脉合阴阳。”
《素问·离合真邪论》云:“夫圣人之起度数,必应于天地;故天有宿度,地有经水,人有经脉。天地温和,则经水安静;天寒地冻,则经水凝泣;天暑地热,则经水沸溢,卒风暴起,则经水波涌而陇起。”
《素问·玉机真脏论》云:“春脉者,肝也,东方木也,万物之所以始生也,肝脏主之。夏脉者心也,南方火也,万物之所以盛长也,故其气来盛去衰,故曰钩。秋脉者肺也,西方金也,万物之所以收成也,故其气来轻虚以浮,来急去散,故曰浮。冬脉者,肾也。北方水也,万物之所以合藏也。故其气来以搏,故曰营。”
《素问·玉机真脏论》云:“脉从四时,谓之可治……脉逆四时,为不可治。”
《素问·平人气象论》云:“春夏而脉沉涩,秋冬而脉浮大,命曰逆四时也。”
四、影响脉象的因素
1.天地日月、五运六气
《灵枢·岁露论》云:“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故月满则海水西盛,人血气积……至其月郭空,则海水东盛,人气血虚。”《素问·移精变气论》云:“色以应日,脉以应月。”《素问·八正神明论》云:“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郭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郭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北政之岁,少阴在泉,则寸口不应;厥阴在泉,则右不应;太阴在泉,则左不应。南政之岁,少阴司天,则寸口不应;厥阴司天,则右不应;太阴司天,则左不应。”
2.四时、阴阳
《素问·脉要精微论》云:“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以春应中规,夏应中矩,秋应中衡,冬应中权……阴阳有时,与脉为期。”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脉要》曰:春不沉,夏不弦,冬不涩,秋不数,是谓四塞。”《灵枢·禁服》云:“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素问·玉机真脏论》云:“春脉如弦……夏脉如钩……秋脉如浮……冬脉如营。”
3.气候因素
《素问·离合真邪论》云:“天地温和,则经水安静;天寒地冻,则经水凝泣;天暑地热,则经水沸溢;卒风暴起,则经水波涌而陇起。”
4.居处环境和七情
《素问·经脉别论》云:“人之居处动静勇怯,脉亦为之变乎?岐伯对曰:凡人之惊恐恚劳动静,皆为变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厥气上行,满脉去形。”
5.体质因素
《灵枢·根结》云:“逆顺五体者,言人骨节之小大,肉之坚脆,皮之厚薄,血之清浊,气之滑涩,脉之长短,血之多少,经络之数。”《灵枢·通天》云:“少阴之人,多阴少阳,小胃而大肠,六腑不调,其阳明脉小,而太阳脉大,必审调之,其血易脱,其气易败也。”
五、脉诊方法
(一)部位
1.寸口
《灵枢·经脉》云:“经脉者,常不可见,其虚实者,以气口知之。”《素问·脉经别论》云:“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
《素问·平人气象论》云:“寸口之脉中手短者,曰头痛,寸口脉中手长者,曰足胫痛。寸口脉中手促上击者,曰肩背痛。寸口脉沉而坚者,曰病在中。寸口脉浮而盛者,曰病在外。寸口脉沉而弱,曰寒热及病疝瘕少腹病……寸口脉沉而喘,曰寒热。”
《素问·五脏别论》云:“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岐伯曰: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
2.三部九候
《素问·三部九候论》云:“故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以决死生,以处百病,以调虚实,而除邪疾。”“何谓三部?岐伯曰:有下部,有中部,有上部。部各有三候,三候者,有天,有地,有人也……上部天,两额之动脉;上部地,两颊之动脉;上部人,耳前之动脉。中部天,手太阴也;中部地,手阳明也;中部人,手少阴也。下部天,足厥阴也;下部地,足少阴也;下部人,足太阴也。故下部之天以候肝,地以候肾,人以候脾胃之气。”“九候之相应也,上下若一,不得相失。一候后则病,二候后则病甚,三候后则病危。所谓后者,应不俱也。”
3.十二经脉
《灵枢·经别》云:“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
《灵枢·经脉》云:“经脉十二者,伏行于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过于外踝之上,无所隐故也……脉之卒然动者,皆邪气居之,留于本末,不动则热,不坚则陷且空,不与众同,是以知何脉之动也……经脉者,常不可见也,其虚实也,人气口知之。脉之见者,皆络脉也。”
4.人迎
《灵枢·寒热病》云:“颈侧之动脉人迎。人迎,足阳明也,在婴筋之前。”
《灵枢·四时气》云:“气口候阴,人迎候阳。”
《灵枢·禁服》云:“寸口主中,人迎主外。”
5.虚里
《素问·平人气象论》云:“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虚喘数绝者,则病在中;结而横,有积矣;绝不至曰死。乳之下其动应衣,宗气泄也。”
6.外踝上五寸
《素问·三部九候论》云:“以左手足上,上去踝五寸按之,庶右手足当踝而弹之,其应过五寸以上,蠕蠕然者不病;其应疾,中手浑浑然者病;中手徐徐然者病;其应上不能至五寸,弹之而不应者死。”
7.手少阴
《素问·平人气象论》云:“妇人手少阴脉动甚者,妊子也。”
(二)诊脉方法
1.切
《素问·脉要精微论》云:“切脉动静,而视精明。”
《灵枢·五色》云:“切其脉口,滑小紧以沉者,病益甚,在中。”
2.数
《灵枢·根结》云:“所谓五十营者……持其脉口,数其至也。”
3.按
《素问·阴阳大论》云:“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素问·平人气象论》云:“按之益坚,曰肾病。”
4.脉
《素问·平人气象论》云:“胃之大络,名曰虚里……其动应衣,脉宗气也。”
5.弹
《素问·三部九候论》云:“以左手足上……庶右手足当踝而弹之。”
6.色
《灵枢·经脉》云:“凡诊络脉,脉色青则寒且痛,赤则有热。胃中寒,手鱼际之络多青矣;胃中有热,鱼际络赤;其暴黑者,留久痹也;其有赤有黑有青者,寒热气也;其青短者,少气也。”
7.独取
《素问·五脏别论》云:“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
8.合参
《灵枢·禁服》云:“寸口主中,人迎主外。”
《灵枢·四时气》云:“气口候阴,人迎候阳”
9.尺肤合诊
《素问·脉要精微论》云:“尺内两旁,则季肋也。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中。”《灵枢·论疾诊尺》云:“尺肤滑而泽脂者,风也。尺肤涩者,风痹也。”
10.色脉合诊
《素问·脉要精微论》云:“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脏有余不足,六腑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是故声合五音,色合五行,脉合阴阳。”
《素问·五脏生成》云:“夫脉之小、大、滑、涩、浮、沉,可以指别;五脏之象,可以类推;五脏相音,可以意识;五色微诊,可以目察。能合脉色,可以万全。”
11.遍诊法
《素问·三部九候论》云:“故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以决死生,以处百病,以调虚实,而除邪疾。”
(三)诊脉时间
脉随时可诊,但平旦脉象最准确。《素问·脉要精微论》云:“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
六、脉象的意义
1.别阴阳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素问·阴阳别论》:“脉有阴阳,知阳者知阴,知阴者知阳……所谓阴阳者,去者为阴,至者为阳;静者为阴,动者为阳;迟者为阴,数者为阳。”
《素问·脉要精微论》云:“阴阳有时,与脉为期……脉合阴阳。”
《素问·金匮真言论》云:“故善为脉者,谨察五脏六腑,一逆一从,阴阳表里,雌雄之纪。”
2.脉宗气
《素问·平人气象论》云:“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脉宗气也。”“乳之下其动应衣,宗气泄也。”
3.脉胃气
《素问·玉机真脏论》云:“脉弱以滑,是有胃气。”
《灵枢·终始》云:“谷气来也,徐而和。”
《素问·平人气象论》云:“夫平心脉来……夏以胃气为本。”
4.定平人
《素问·平人气象论》云:“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命曰平人。”
《灵枢·禁服》云:“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如是者,名曰平人。”
《灵枢·终始》云:“所谓平人者不病……脉口人迎应四时。”
《素问·平人气象论》云:“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脉无胃气亦死。”
5.诊经脉气
《素问·平人气象论》云:“太阳脉至,洪大以长,少阳脉至,乍数乍疏,乍长乍短,阳明脉至,浮大而短。”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厥阴之至其脉弦,少阴之至其脉钩,太阴之至其脉沉,少阳之至大而浮,阳明之至短而涩,太阳之至大而长。”
6.辨体质
《素问·三部九候论》云:“形盛脉细……形瘦脉大。”
7.察疾病
《素问·三部九候论》云:“察九候独小者病,独大者病,独疾者病,独迟者病,独热者病,独寒者病,独陷下者病。”
《灵枢·终始》云:“邪气来也紧而疾。”
《素问·脉要精微论》“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胫足中事也。”
《素问·六节脏象论》云:“故人迎一盛病在少阳,二盛病在太阳,三盛病在阳明。”
8.判虚实
《灵枢·经脉》云:“经脉者,常不可见也,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
9.定寒热
《素问·痿论》云:“心气热则下脉厥而上。”
《灵枢·经脉》云:“凡诊络脉,脉色青,则寒且痛,赤则有热。”
《素问·举痛论》云:“寒气客于厥阴之脉,厥阴之脉者,络阴器,系于肝。”
《素问·平人气象论》云:“寸口脉沉而喘,曰寒热。”
《素问·离合真邪论》云:“夫邪之入于脉也,寒则血凝泣,暑则气淖泽。”
10.明表里,定内外
《素问·平人气象论》云:“寸口脉沉而坚者,曰病在中。寸口脉浮而盛者,曰病在外。”
《灵枢·禁服》云:“寸口主中,人迎主外。”
《灵枢·五色》云:“切其脉口,滑小紧以沉者,病益甚,在中;人迎气大以浮者,其病益甚,在外。”
《素问·平人气象论》云:“脉盛滑坚者,曰病在外,脉小实而坚者,曰病在内。”又云:“盛喘数绝者,则病在中。”
11.观病之新久
《素问·平人气象论》云:“脉小弱以涩,谓之久病;脉滑浮而疾者,谓之新病。”
12.知顺逆
《素问·平人气象论》云:“春夏而脉沉涩,秋冬而脉浮大,命曰逆四时也。”
《素问·玉机真脏论》云:“脉从四时,谓之可治;脉弱以滑,是有胃气。”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脉要曰:春不沉,夏不弦,冬不涩,秋不数,是谓四塞。”
13.定治疗
《素问·八正神明论》云:“上工救其萌芽,必先见三部九候之气,尽调不败而救之,故曰上工。下工……救其已成者,言不知三部九候之相失也。”
14.决生死、调虚实、除邪疾
《素问·三部九候论》云:“故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以决死生,以处百病,以调虚实,而除邪疾。”
15.判预后
《素问·经脉别论》云:“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
《灵枢·五色》云:“脉之浮沉及人迎与寸口气小大等者,病难已。”
七、《黄帝内经》常见脉象举隅
(一)平脉
《素问·平人脉象论》云:“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命曰平人。”
1.四季脉
《素问·脉要精微论》云:“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以春应中规,夏应中矩,秋应中衡,冬应中权。”
【弦脉】
《素问·玉机真脏论》云:“黄帝问曰:春脉如弦,何如而弦?岐伯对曰:春脉者肝也,东方木也,万物之所以始生也,故其气来,软弱轻虚而滑,端直以长,故曰弦,反此则病。”
形态:
软弱轻虚而滑,端直以长。
意义:
春季正常脉。
【钩脉】
《素问·玉机真脏论》云:“夏脉如钩,何如而钩?岐伯对曰:夏脉者心也,南方火也,万物所以盛长也,故其气来盛去衰,故曰钩,反此则病。”
形态:
来盛去衰。
意义:
夏季正常脉。
【浮脉】
《素问·玉机真脏论》云:“秋脉如浮,何如而浮?岐伯对曰:秋脉者肺也,西方金也,万物所以收也,故其气来轻虚以浮,其气来急去皆散,故曰浮,反此则病。”
形态:
轻虚而浮,来急去散。
意义:
秋季正常脉。
【营脉】
《素问·玉机真脏论》云:“冬脉如营,何如而营?岐伯曰:冬脉者肾也,北方水也,万物之所以合藏也,故其气来沉以搏,故曰营,反此则病。”
形态:
沉以搏。
意义:
冬季正常脉。
2.五脏脉
《素问·宣明五气》云:“肝脉弦,心脉钩,脾脉代,肺脉毛,肾脉石,是谓五脏之脉。”
《素问·平人气象论》云:“平肝脉来,软弱招招,如揭长竿末梢,曰肝平,春以胃气为本……平心脉来,累累如连珠,如循琅玕,曰心平,夏以胃气为本……平脾脉来,和柔相离,如鸡践地,曰脾平,长夏以胃气为本……平肺脉来,厌厌聂聂,如落榆荚,曰肺平,秋以胃气为本……平肾脉来,喘喘累累如钩,按之而坚,曰肾平,冬以胃气为本。”
【肝平脉】
形态:
软弱招招,如揭长竿末梢。
意义:
肝脏的正常脉象。
【心平脉】
形态:
累累如连珠,如循琅玕,
意义:
心脏的正常脉象。
【脾平脉】
形态:
和柔相离,如鸡践地。
意义:
脾脏的正常脉象。
【肺平脉】
形态:
厌厌聂聂,如落榆荚。
意义:
肺脏的正常脉象。
【肾平脉】
形态:
喘喘累累如钩,按之而坚。
意义:
肾脏的正常脉象。
3.有胃气脉
《素问·玉机真脏论》云:“脉弱以滑,是有胃气。”
《灵枢·终始》云:“谷气来也,徐而和。”
4.孕脉
《素问·平人气象论》云:“妇人手少阴脉动甚者,妊子也。”
《素问·阴阳别论》云:“阴搏阳别,谓之有子。”
《素问·腹中论》云:“何以知怀子之且生也?岐伯曰:身有病而无邪脉也。”
5.六气平脉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厥阴之至其脉弦,少阴之至其脉钩,太阴之至其脉沉,少阳之至大而浮,阳明之至短而涩,太阳之至大而长。”
【厥阴脉】
形态:
弦。
意义:
气至。
【少阴脉】
形态:
钩。
意义:
气至。
【太阴脉】
形态:
沉。
意义:
气至。
【少阳脉】
形态:
大而浮。
意义:
气至。
【阳明脉】
形态:
短而涩。
意义:
气至。
【太阳脉】
形态:
大而长。
意义:
气至。
(二)病脉
1.四季病脉
《素问·平人气象论》云:“春夏而脉沉涩,秋冬而脉浮大,命曰逆四时也。”
【春病脉】
《素问·玉机真脏论》云:“帝曰:何如而反?岐伯曰:其气来实而强,此谓太过,病在外;其气来不实而微,此谓不及,病在中。帝曰:春脉太过与不及,其病皆何如?岐伯曰:“太过则令人善怒,忽忽眩冒而巅疾;其不及,则令人胸痛引背,下则两胁胠满。”
【弦脉太过】
形态:
脉来实而强。
意义:
主病在外。善怒、眩冒、巅疾。
【弦脉不及】
形态:
脉来不实而微。
意义:
主病在内。胸痛引背,两胁满。
【夏病脉】
《素问·玉机真脏论》云:“其气来盛去亦盛,此谓太过,病在外;其气来不盛去反盛,此谓不及,病在中……太过则令人身热而肤痛,为浸淫;其不及,则令人烦心,上见咳唾,下为气泄。”
【钩脉太过】
形态:
脉来盛去盛。
意义:
主病在外。身热肤痛、浸淫。
【钩脉不及】
形态:
来不盛去反盛
意义:
主病在中。烦心、咳唾、气泄。
【秋病脉】
《素问·玉机真脏论》云:“其气来毛而中央坚,两旁虚,此谓太过,病在外;其气来毛而微,此谓不及,病在中……太过,则令人逆气而背痛愠愠然,其不及,则令人喘,呼吸少气而咳,上气见血,下闻病音。”
【浮脉太过】
形态:
脉毛而中央坚,两旁虚。
意义:
主病在外,逆气、背痛。
【浮脉不及】
形态:
脉毛而微。
意义:
主病在中。哮喘、气短、咳、鼻衄、咳血。
【冬病脉】
《素问·玉机真脏论》云:“其气来如弹石者,此为太过,病在外;其去如数者,此谓不及,病在中……太过,令人懈㑊,脊脉痛而少气不欲言;其不及,则令人心悬如病饥,䏚中清,脊中痛,少腹满,小便变赤黄。”
【营脉太过】
形态:
脉如弹石。
意义:
主病在外。懈㑊,脊脉痛,少气不言。
【营脉不及】
形态:
脉去如数。
意义:
主病在中。心悬,䏚中清,脊中痛,少腹满,小便赤黄。
2.五脏病脉
《素问·平人气象论》言:“病肝脉来,盈实而滑,如循长竿,曰肝病……病心脉来,喘喘连属,其中微曲,曰心病……病脾脉来,实而盈数,如鸡举足,曰脾病……病肺脉来,不上不下,如循鸡羽,曰肺病……病肾脉来,如引葛,按之益坚,曰肾病。”
【肝病脉】
形态:
盈实而滑,如循长竿。
意义:
肝病。
【心病脉】
形态:
喘喘连属,其中微曲。
意义:
心病。
【脾病脉】
形态:
实而盈数,如鸡举足。
意义:
脾病。
【肺病脉】
形态:
不上不下,如循鸡羽。
意义:
肺病。
【肾病脉】
形态:
如引葛,按之益坚。
意义:
肾病。
3.五脏太过不及脉
《素问·脉要精微论》云:“心脉搏坚而长,当病舌卷而不能言,其软而散者,当消渴自已。肺脉搏坚而长,当病唾血,其软而散者,当病灌汗,至今不复散发也。肝脉搏坚而长,色不青,当病坠若搏,因血在胁下,令人喘逆;其软而散色泽者,当病溢饮……脾脉搏坚而长,其色黄,当病少气,其软而散色不泽者,当病足䯒肿,若水状也。肾脉搏坚而长,其色黄而赤者,当病折腰;其软而散者,当病少血,至今不复也。”
【心脉太过】
形态:
坚而长。
意义:
病舌卷不能言。
【心脉不及】
形态:
软而散。
意义:
病消渴。
【肺脉太过】
形态:
坚而长。
意义:
病唾血。
【肺脉不及】
形态:
软而散。
意义:
病灌汗而不复散发。
【肝脉太过】
形态:
坚而长,色不青。
意义:
病坠,喘逆。
【肝脉不及】
形态:
软而散,色泽。
意义:
病溢饮。
【脾脉太过】
形态:
坚而长,色黄。
意义:
病少气。
【脾脉不及】
形态:
软而散,色不泽。
意义:
病足䯒肿。
【肾脉太过】
形态:
坚而长,色黄而赤。
意义:
病折腰。
【肾脉不及】
形态:
软而散。
意义:
病少血不复。
4.真脏脉
《素问·玉机真脏论》云:“真肝脉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责责然,如按琴瑟弦,色青白不泽……真心脉至,坚而搏,如循薏苡子累累然,色赤黑不泽……真肺脉至,大而虚,如以毛羽中人肤,色白赤不泽……其真肾脉至,搏而绝,如指弹石辟辟然,色黑黄不泽……真脾脉至,弱而乍数乍疏,色黄青不泽……诸真脏脉见者,皆死不治也。”
【真肝脉】
形态:
中外急,如循刀刃责责然,如按琴瑟弦,色青白不泽。
意义:
不治。
【真心脉】
形态:
坚而搏,如循薏苡子累累然,色赤黑不泽。
意义:
不治。
【真肺脉】
形态:
大而虚,如以毛羽中人肤,色白赤不泽。
意义:
不治。
【真肾脉】
形态:
搏而绝,如指弹石辟辟然,色黑黄不泽。
意义:
不治。
【真脾脏】
形态:
弱而乍数乍疏,色黄青不泽。
意义:
不治。
5.五脏死脉
《素问·平人气象论》言:“死心脉来,前曲后居,如操带钩,曰心死……死肺脉来,如物之浮,如风吹毛,曰肺死……死肝脉来,急益劲,如新张弓弦,曰肝死……死脾脉来,锐坚如鸟之喙,如鸟之距,如屋之漏,如水之流,曰脾死……死肾脉来,发如夺索,辟辟如弹石,曰肾死。”
【心死脉】
形态:
前曲后居,如操带钩。
意义:
不治。
【肺死脉】
形态:
如物之浮,如风吹毛。
意义:
不治。
【肝死脉】
形态:
急益劲,如新张弓弦。
意义:
不治。
【脾死脉】
形态:
锐坚如鸟之喙,如鸟之距,如屋之漏,如水之流。
意义:
不治。
【肾死脉】
形态:
发如夺索,辟辟如弹石。
意义:
不治。
6.疾病脉
《素问·三部九候论》云:“察九候独小者病,独大者病,独疾者病,独迟者病,独热者病,独热者病,独寒者病,独陷下者病。”
《素问·大奇论》云:“肾脉小急,肝脉小急,心脉小急,不鼓皆为瘕。肝肾并沉为石水,并浮为风水,并虚为死。”
《素问·四时刺逆从论》云:“厥阴有余病阴痹,不足病生热痹,滑则病狐疝风,涩则病少腹积气。少阴有余病皮痹隐轸,不足病肺痹,滑则病肺风疝,太阴不足则病脾痹,滑则病脾风病,涩则病积心腹时满。”
《素问·平人气象论》云:“欲知寸口太过与不及,寸口之脉中手短者,曰头痛;寸口脉中手长者,曰足胫痛;寸口脉中手促上击者,曰肩脊痛;寸口脉沉而坚者,曰病在中;寸口脉浮而盛者,曰病在外;寸口脉沉而弱,曰寒热及疝瘕少腹痛;寸口脉沉而横,曰胁下有积,腹中有横积痛:寸口脉沉而喘,曰寒热。”
《素问·脉要精微论》云:“粗大者,阴不足阳有余,为热中也。来疾去徐,上实下虚,为厥巅疾。来徐去疾,上虚下实,为恶风也。故中恶风者,阳气受也。有脉俱沉细数者,少阴厥也;沉细数散者,寒热也;浮而散者为眴仆。诸浮不躁者,皆在阳,则为热;其有躁者在手,诸细而沉者,皆在阴,则为骨痛;其有静者在足。数动一代者,病在阳之脉也,泄及便脓血。”
【瘕】
脉形:
肾脉小急不鼓、肝脉小急不鼓、心脉小急不鼓。
意义:
瘕病(心瘕、肾瘕、肝瘕)。
【石水】
脉形:
肝、肾并沉。
意义:
石水病。
【风水】
脉形:
肝肾并浮。
意义:
风水病。
【死脉】
脉形:
肝肾并虚。
意义:
不治。
【阴痹】
形态:
厥阴脉有余。
意义:
阴痹。
【热痹】
形态:
厥阴脉不足。
意义:
热痹。
【狐疝风】
形态:
厥阴脉滑。
意义:
狐疝风。
【少腹积气】
形态:
厥阴脉涩。
意义:
少腹积气。
【皮痹、隐轸】
形态:
少阴脉有余。
意义:
皮痹、隐疹。
【肺痹】
脉形:
少阴脉不足。
意义:
肺痹。
【肺风疝】
脉形:
少阴脉滑。
意义:
肺风疝。
【脾痹】
脉形:
太阴脉不足。
意义:
脾痹。
【脾风疝】
形态:
太阴脉滑。
意义:
脾风病。
【心腹满】
形态:
太阴脉涩。
意义:
积心腹时满。
【头痛】
形态:
寸口脉短。
意义:
头痛。
【足胫痛】
形态:
寸口脉长。
意义:
足胫痛。
【背痛】
形态:
寸口脉促上击。
意义:
肩脊痛。
【里病】
形态:
寸口脉沉而坚。
意义:
病在中。
【表病】
形态:
寸口脉浮而盛。
意义:
病在外。
【疝瘕、少腹痛、寒热】
形态:
寸口脉沉而弱。
意义:
病寒热、疝瘕、少腹痛。
【积病】
形态:
寸口脉沉而横。
意义:
胁下有积,腹中横积痛。
【寒热】
形态:
寸口脉沉而喘。
意义:
病寒热。
【热中】
脉形:
粗大,阴不足,阳有余。
意义:
主病热中。
【厥、癫疾】
脉形:
来疾去徐,上实下虚。
意义:
主病厥、癫疾。
【恶风】
脉形:
来徐去疾,上虚下实。
意义:
主恶风。
【少阴厥】
脉形:
沉细数。
意义:
少阴厥。
【寒热】
脉形:
沉细数散。
意义:
主病寒热。
【眴仆】
脉形:
浮而散。
意义:
主病眴仆。
【热】
脉形:
浮不躁。
意义:
病热。
【手病】
脉形:
浮而躁。
意义:
主病在手。
【骨痛】
脉形:
细而沉。
意义:
病在阴,骨痛。
【足病】
脉形:
细而沉,静。
意义:
病在阴,在足。
【泄、便脓血】
脉数:
数动,一代。
意义:
病脉阳脉,主病泄、便脓血。
《黄帝内经》记载了大量的脉象,仅举例说明不能全面,当代对疾病的认识与《黄帝内经》时代有了很大的进展和不同,当代脉象研究亦可谓百花齐放,各领风骚,如何在经典的基础上继承发扬,是摆在我们当代中医人面前艰巨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