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常见灾害事故现场医疗急救的特点
自然灾害或恶性意外事故一旦发生,往往来势凶猛,受害面积广泛,瞬间即可造成巨大财产损失和大批人员伤亡。原有的医疗卫生设备、通信设施、交通运输、人力资源以及生命给养系统,也可在灾害发生的刹那间遭到破坏,甚至瘫痪。惨不忍睹的财产损失与人员伤亡给人以莫大的精神刺激,造成严重心理创伤及各种应激性心身疾病;灾后一旦暴发流行病,不仅加重原生灾害的危害与救灾防病的难度,还会对灾民的生命健康构成更严重的威胁。所以争分夺秒、及时有效地搞好灾害事故的医疗救援,是灾害事故现场医疗急救最重要、最急迫、最关键的措施。常见灾害事故现场医疗急救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突发性与急迫性
各种灾害的发生往往出乎人们的意料,具有突然性、急迫性、广泛性和严重性的特点。很多灾害目前的预报还相当困难。至于人为因素造成的事故灾害,更是无法预料。世界上发生的各种灾害大多是突然发生的,在短短几天、几小时甚至几分钟之内即造成人员和财产的重大损失。伤员若不能得到及时救护,便有死亡、致残、留有严重后遗症的危险。此刻,医疗救援的急迫性是不言而喻的。
2.复杂性与不测性
灾害事故致人伤害的性质、种类、程度是极其复杂而且变幻莫测的。这一切都使得灾害事故医疗卫生救援工作变得十分复杂而又难以预测。
3.综合性与艰巨性
灾害事故医疗卫生救援工作是一项错综复杂的综合性工程。它不仅要有多学科医疗卫生技术的综合应用,医疗救护、卫生防疫工作的相互配合,还需要整个救灾系统如排险、运输、通信、给养、后勤、公安、法制等各个部门的密切配合。只有将各部门综合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在各级政府统一调度、统一指挥下,才能根据实际情况井然有序地实施高效率的医疗卫生救援工作,才能完成如此紧急、艰巨、复杂的任务。
4.组织机构的临时性
由于灾害发生的突然性,不可能有全员完整的救灾医疗机构坐等任务。通常是灾害发生时才集中各方力量,组成高效率的临时机构,而且要在最短时间内开展工作。这就必须有严密的组织措施、良好的协作精神才能做到。
5.救治环境的恶劣
救灾医疗救护工作必须到现场进行。灾区生态环境往往遭到严重破坏,公共设施无法运行。缺电、少水,食物、药品不足,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医务人员在这种情况下执行繁重任务必须有良好的体力素质和高度的人道主义精神。
6.紧急赴救
灾后瞬间可能出现大批伤员,拯救生命应分秒必争。亚美尼亚地震的伤员救护工作表明,灾后3h内得到救护的伤员90%存活;若6h后,只能达到50%。要求救灾医务人员平时训练有素,除有精湛的医疗救护技术以外,还应懂得灾害医学知识,以便适应灾区的紧张工作。运输工具和专项医疗设备的准备程度是救灾医疗保障的关键问题。
7.伤情复杂
因灾害的原因和受灾条件的不同,通常多发伤较多见。在特殊情况下还可能出现一些特发病症,如挤压综合征、急性肾功能衰竭、化学烧伤等,尤其在化学和放射事故时。救护伤员除必须有特殊技能外,还要有自我防护的能力。这就要求救灾医务人员掌握多学科知识,对危重伤病员进行急救和复苏。
8.大量伤员同时需要救治
灾害突然发生后,伤病员常常同时大批出现,而且危重伤员居多,需要急救和复苏,按常规医疗办法,无法完成任务。这时可采用军事医学原则,根据伤情,对伤病员进行鉴别分类,实行分级救治,后送医疗,紧急疏散灾区内的重伤员。
9.危害的持续性
各种灾害发生后往往伴发多种次生灾害,造成持续性的危害,其中与医疗救护有关的也不少,以灾后各种流行病的发生为多见,需人防救护系统花大力气去预防和治疗。如核化事故的发生将带给人们长期的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