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孩子知错不认错是怕受惩罚
叛逆期案例
星期日,七岁的良良一个人在客厅里逗小猫玩,当他拿毛绒球投掷小猫时,一不小心毛绒球正好打翻了桌上的玻璃杯,只听见“当啷”一声,玻璃杯掉到了地上,摔得四分五裂。正在厨房里做饭的妈妈听到声音后,忙问良良是不是什么东西掉地上摔碎了。良良说没有。
当妈妈做完饭,出来一看,一眼就看见了地上摔碎的玻璃杯。而良良却像一个没事儿人一样,还在那里尽情地拍着皮球。妈妈看着良良干的“好事”,很生气地问:“这是不是你打碎的?”“不是的。”“妈妈不打你,你告诉妈妈,这是不是你打碎的?”良良还是不承认。
妈妈一把抓住良良的手,更加生气地说:“你今天不说实话,晚上就别想看电视了,给我做作业去。”良良一脸委屈的样子。僵持了几分钟以后,良良还是不开口,妈妈拿他没辙了,只好说:“以后玩的时候一定要小心,不能再打碎东西了,要不就不让你玩了!知道了吗?”
在妈妈的命令下,良良点了点头,才说了句,“嗯,知道了”。
妈妈要懂的心理学:孩子不敢认错很多时候是因为担心受到惩罚
像上面故事中这样的情景,我相信很多家庭都发生过,孩子做错事了,就是不肯认错,纵使我们气急败坏,孩子还是不肯吭声。很多时候,即便是在“案发现场”,指着那些被翻得乱七八糟、零落满地的东西问他:“这是你干的吗?”他们几乎都很难承认:“这是我干的!”
七八岁的孩子,因为年龄比较小,他们生理机能和心理发展还不成熟,常会做错事、说错话,这是难免的。如果在父母和老师的帮助下,他们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错误,这当然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可是有些孩子做了错事,却总是不肯认错,倔犟、执拗,令人生气。当然,我们也千万不要认为不肯认错的孩子就不是好孩子。孩子不认错,也是有原因的。
很多孩子不认错,是因为不敢认错,他们觉得认错会受到惩罚,害怕承担责任。由于有的父母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孩子犯错后,不是呵斥就是打骂,常使孩子惊恐万状,无所适从,为了逃避惩罚,只好死不认错。有些父母虽然答应不会惩罚孩子,但在孩子认了错之后,却还是遭到了批评和责骂。孩子上过一次当以后,下次想要他再认错,就变得难上加难了。
七八岁的孩子,大多天生好动,常常把家中的东西当做玩具。如果有时候把某些重要的东西,如钱包、重要资料等,藏起来了或弄坏了,害得我们着急万分时,就会强制孩子认错。可孩子并不明白自己错哪里了,因为我们平时并没有对孩子说清楚,什么可以玩,什么不可以玩。这时,如果我们要孩子承认自己错了,他们是很难做到的。
当然,这与孩子的个性也有关系,有的孩子生性比较倔犟、执拗、任性、自以为是,做错了事不愿承认,怕认错后丢面子。古人说:“知耻近乎勇。”人错,并且改正,只有大勇气的人才做得到。因此,要让七八岁的孩子知错改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于不小心犯了错误的孩子,我们应该耐心地对他们进行启发教育,给他们认错的勇气,千万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进行处理,否则,既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又达不到教育的目的。
叛逆期方法指导
方法一:当孩子主动认错后,我们不要再惩罚孩子
七八岁的孩子,还是一个正在努力求得完善的发展中的人,他们在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犯一点错误是正常的。我们在发现孩子犯了错误之后千万不可着急、气恼,更不可不问青红皂白就把孩子狠狠地训斥一顿。认错需要一定的勇气。孩子不敢认错,是因为害怕承担后果,我们应给孩子一种安全感,告诉孩子每个人都有犯错误的时候,只要勇敢承认了、改正了就是好孩子。如果我们动不动就对犯错的孩子训斥和指责,他们哪还敢认错呢?
美国的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小时候聪明好动,对什么事情都好奇。有一次,他为了试试自己的小斧头是否锋利,竟然把父亲心爱的一棵樱桃树砍倒了。父亲看着砍倒的樱桃树,非常生气,厉声问道:“这是谁干的?”
华盛顿看到父亲暴怒的样子,心里非常害怕。但过了一会儿,他还是鼓起勇气来到父亲面前,低着头说:“对不起,爸爸,这棵樱桃树是被我砍断的,我是想试一试自己的斧子是否锋利。”
父亲本想狠狠地惩罚一下儿子,但想了想说:“你不怕我知道了是你干的,会打你吗?”
这时,华盛顿勇敢地抬起头说:“但是,这的确是我做的,我应该认错。”
听了儿子的话,父亲的怒气一下子就消了,慈爱地对他说:“非常高兴你对我讲了真话,我宁愿不要1000棵樱桃树,也不愿意你不承认错误。”
正是在这样的教育下,华盛顿养成了诚实的品质,并最终当上了美国的第一任总统。
试想一下,如果华盛顿在向父亲承认错误后,得到的不是父亲的谅解,而是一顿训斥和暴打,那他以后怎么还敢承认自己的错误。教育孩子,首先要尊重、信任孩子。即使孩子真的做错了,也不要立刻以父母的权威加以斥责和打骂,应该耐心地引导、启发,让他们自己意识到自身的错误并改正错误。
方法二:让孩子主动反省自己的错误
当我们发现了孩子的错误之后,有时候并不用急于纠正孩子的错误,对他们进行教育,可以将他们的错误置于一边,先让他们主动反省一下自己的错误,等时机成熟时,再对其进行教育。这样的教育方式,比直接指出其错误并让其改正,效果会更好。
列宁小时候是一个好孩子,但是也有犯错误的时候。一次,他和妈妈一起去姨妈家做客,因为与几个表兄弟玩得过于尽兴,竟然一不小心把桌上一个精致的玻璃杯给碰倒了,杯子“砰”的一声落在地上,摔碎了。妈妈和姨妈听到声音急忙赶来,问是谁打碎的。孩子们都齐声答道:“不是我!”列宁迟疑了一下,也低着头跟着喊:“不是我!”妈妈一眼就看明白了事情的真相,但是她并没有当面揭穿,她想让列宁自己先反省反省,然后能主动承认错误。
妈妈的沉默使列宁受尽了“折磨”,他好多次想跟妈妈承认错误,但是又没有足够的勇气。妈妈虽然知道儿子想承认自己的错误,但依然沉默着,她想让儿子主动“坦白”,跟自己认错。因为妈妈暗地里观察,发现列宁没有以前那样无忧无虑、爱说爱笑了,好像受着某种煎熬。她有时真有些不忍心,但为了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她就继续沉默着。每天有空闲时,她就有意识地给列宁讲诚实守信的美德故事。
终于有一天,列宁默默地来到了妈妈面前,流着眼泪跟妈妈说:“上次姨妈家里的那只玻璃杯是我打碎的,我骗了你和姨妈,妈妈,您会原谅我吗?”妈妈高兴地抚摸着列宁的头说:“孩子,只要你勇于承认自己错误,以后不再犯,妈妈怎么会不原谅你呢!”
列宁的妈妈是一位非常明智的妈妈,她利用沉默和有意引导,让列宁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最终勇敢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一般孩子都会在父母的沉默中反省自己的错误,等他们考虑清楚后,会主动向我们承认错误,此时,孩子也更很容易接受我们的教育。
方法二:我们自己也要学会认错
由于父母在孩子面前是权威,因此,很多人在自己犯错的时候,如弄坏了孩子喜欢的玩具等,往往会为了自己的面子,不向孩子认错,由此导致孩子也学会了不认错。父母希望孩子怎么做,首先父母自己就得那么做。要想让孩子学会认错,父母就需要以身作则,平时注意自己的行为,犯了错误也要承认,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西班牙著名神经组织学家卡哈,小时候非常调皮,也很聪明,他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造了一门“真”大炮,但遗憾的是,炮弹发射出去后,竟打伤了邻居家的孩子,闯下了大祸,而且还被罚款和拘留。当卡哈从拘留所出来后,身为外科医生的父亲,把卡哈狠狠地训斥了一顿,并让他停止了学业,去学修鞋子。
后来,父亲心里越来越觉得对孩子的处罚过于严厉,孩子犯了错是需要管教,但也不能因此而因噎废食。于是,一年以后,父亲把卡哈从修鞋铺给接了回来,搂着孩子深情地说:“爸爸做得不对,对你太严厉了,不该因为你闯了一次祸,就中断你的学业,爸爸向你道歉。从现在起,你就在留在我身边学习吧。”
从此,卡哈跟着父亲努力学习,最后终于成为了著名的神经组织学家,并荣获了诺贝尔奖。
当孩子“闯祸”后,有一些父母由于一时的感情冲动,往往会对孩子进行不恰当的批评或惩罚。事后,父母又往往会后悔。这时,我们如果能诚恳地向孩子说声“对不起”,一定会赢得孩子无限的尊重。相信孩子以后在做错事情以后,他们也会采取同样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错误。